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持平。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下降1.7%。
看到這一信息,讓人不由得想起最近一段時間白酒企業頻頻發布的產品漲價信息,真不知道那些漲價的白酒企業負責人有何感想?尷尬不?打臉不?
1月1日,舍得酒業500毫升品味舍得,出廠價上調20元/瓶。
2月5日,五糧液第八代普五,出廠價從969元/瓶上調1019元/瓶。
3月1日,劍南春酒業水晶劍南春,出廠價上調15元/瓶。
3月1日,今世緣五代國緣四開、對開、單開,分別上調出廠價20元/瓶、10元/瓶、8元/瓶。
3月15日,山西汾酒青花汾20,出廠價每瓶上升20元。
4月1日,四川郎酒紅花郎·紅十、紅十五,單瓶供貨價每瓶分別上調20元和30元。
4月1日,53%vol貴州醇·醬香1950(500ml×6)產品,經銷商結算價上漲10%,市場零售價調整至318元/瓶。
以前漲價,酒企還會發布漲價理由,諸如原材料上漲、物價上漲、人力工資上漲等,今年的漲價信息卻非常任性,啥也不說,直接上調。真不知道這些酒企漲價的底氣是什么!
與這些酒企漲價形成對比的是,白酒“風向標”貴州茅臺(飛天、五星)的市場成交價卻持續走低,散瓶價格已經最年初的每瓶2900多元跌至2600元左右,整箱價格也從年初的每瓶3000多元跌至現在的2800多元。
茅臺酒只要下降,別的白酒想漲價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下降的份。
然而,舍得、五糧液、劍南春、今世緣、汾酒、郎酒、貴州醇等白酒卻不約而同發出了廠價信息,這是自不量力?還是無知者無畏?
更何況,現在酒業市場的庫存量非常大。白酒廠家不是幫著經銷商去庫存,反而紛紛漲價,是何居心?
業內人士表示,白酒廠家漲價的原因,一般是為了提升經銷商的市場信心。這不是赤裸裸的欺騙嗎?酒企把經銷商都當成傻瓜了嗎?
曾經,酒企通過提價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經銷商的市場信心,一方面還能促使經銷商打款進貨。現在,廣大經銷商已經覺悟了,哪個經銷商還能那樣好欺騙?你漲你的,我大不了不進貨就行了。
當前,市場上的白酒產品價格幾乎已經透明了,暴利時代已經過去,因此白酒行業亟需健康發展,白酒操盤手更需要保持一顆老實、務實、踏實的平常心態,沉著冷靜,不驕不躁,做出成效。
總之,做酒是個良心活,要老老實實做產品,勤勤懇懇做市場,認認真真服務客戶,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并且贏得市場及消費者尊敬和愛戴。
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