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流轉中,紅色記憶好似在很多人心中扎根。其實,銘記的方法有很多種,成義燒坊選擇了以酒為媒,以成義燒坊1935來銘記那段紅色歲月。
1935年,紅軍歷經艱難跋涉穿越了赤水河,在這個物資極度短缺的緊要關頭,成義燒坊慷慨捐贈了他們的佳釀。這份大方的援助給予了士兵們精神上的鼓舞和對紅軍事業的有力支持。成義燒坊的這一慷慨之舉,成了紅軍長征路上一份重要的精神支柱。
成義燒坊的此次慷慨助力,已經成為紅軍長征歷史上一段難以磨滅的紅色記憶,象征著在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時刻,人民與軍隊心連心、共克時艱的偉大精神。這份精神支柱,不僅為紅軍繼續前進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也成為我們今天回顧和學習的寶貴財富。
成義燒坊的前世今生由“孝”開啟。1857年,華聯輝為滿足祖母無意說起年輕時喜歡喝醬酒的心愿,歷經5年在茅臺鎮的廢墟上重建了一座釀酒燒坊。1862年,影響后世的“成義燒坊”就此開創,成為第一間有“商號注冊”的釀酒燒坊。1915年,成義燒坊揚名巴拿馬萬國博覽會。2021年,成義燒坊再次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再續輝煌。
在打造這款特色美酒的過程中,成義燒坊巧妙地將品牌的重要年份和大事記雕刻在瓶身之上,讓每一位品鑒者都能與之共同回顧那些歷史性的瞬間。同時,瓶底更是精心鐫刻了關于獻酒的歷史佳話,使得歲月流轉之下,這些珍貴的歷史記憶得以永久保存。這樣的設計不僅展現了成義燒坊深入融合“歷史與酒”的獨特文化理念,也體現了其對歷史傳承的高度重視,讓飲者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歷史中的那一抹紅色,很多時候不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記憶深刻,往往后人在反復品味,反復回望之中,那一段歲月更是栩栩如生。成義燒坊1935正是在傳承一種情懷,致敬一段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