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下,白酒行業各種路演推廣、品鑒會推廣層出不窮,但是大多類似,同質化較嚴重,缺乏新意,同時渠道端也在面臨堵塞、消費不暢的大問題,到底該怎么推廣才實現品牌長紅?
黨的二十大之后,國家提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場景成為下一階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大環境下,中國酒業協會提出,白酒從業者應該加強文化自信、建功立業,以嶄新面目在新征程當中有一隅之地,弘揚文化自信,傳播中華酒文明!
一、競爭的制高點是品牌,品牌的內核是文化
品牌最淺層的表達是文化,它代表著與其他品牌之間的區別與辨識;品牌最深層的表達也是文化,它代表一個群體的生活方式、個性態度乃至信仰。
品牌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符號,這要求品牌長期持續地專注于目標圈層的文化滲透。它是一個品牌圈層內社交資產沉淀的過程,也是達成圈層共識的過程。
二、文化的核心是價值理念,是精神價值
尼采在《論悲劇的誕生》中提到了生命狀態的兩種原始力量,歸納為日神精神與酒神精神,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和合文化、是至誠至正、天人合一、春秋一統的王道精神。而飲酒的儀式,就是用來表達秩序和禮儀的最好載體。
在中華文明當中酒禮和酒樂表現形式的精神內核是王道精神。王道精神的核心是理性、文明、健康、優雅的表達精神和理性的生命狀態,如何再次鏈接這種古老的生命狀態,找到一種文明復興的巨大力量從而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成為重中之重。
三、漢代衡水地區釀酒業繁榮,皇室提倡酒風盛行
漢高祖劉邦在統一天下后,劉氏子孫得以大量封王,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嗜酒,滿城漢墓中酒器數量驚人,其中盛酒大陶甕就有33個,可謂奇觀。
漢書記載,當時酒風最盛是當時的廣川國。廣川國始于公元前155年,曾有過三次冊封,都信都,即現在衡水冀州區。前后六位廣川王,皆好酒。大量史料中有記載廣川王家飲、聚飲和大規模宴飲的記載。
其中漢景帝的曾孫劉去更甚,飯不離酒。信都即在古中山扶柳城附近,中山佳釀自古聞名,底蘊深厚,加之幾代廣川王對酒的熱愛,促使衡水酒業日益繁盛,品質也日益優良。
四、鄉飲酒禮興于漢,推行中華大地2000余年
衡湖之濱,董子故里。西漢大儒董仲舒奠定了儒家思想的重要地位,更為衡水這片土地留下了流傳千年的釀酒記憶。董仲舒認為酒禮之酒“氣畼于天”,象征著“天人合一”。象征著中華酒文化的品酒禮儀--“鄉飲酒禮”便產生于此。
東漢初年,地域的酒產量和酒文化更加繁榮,“鄉飲酒禮”中興于信都,并由云臺二十八將之一的李忠帶到丹陽,后推行到全國,并綿延兩千余年。
衡水老白干傳漢唐之韻,承明清之法,秉承古法釀制,其“和諧共釀,自然生香”的釀造文化與董子的理念高度契合;董子“大一統”、“和”、“正”的價值理念與衡水老白干“傳承千年匠心,釀造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產生高度共鳴。《印象衡水老白干·鄉飲酒禮》建立了衡水老白干“更健康的高端白酒”的沉浸式體驗認知,打造了具有衡水老白干特色的品牌IP活動。
五、《印象.鄉飲酒禮》唐山首演成功,文化復興正當時
衡水老白干首創的沉浸式舞臺劇《印象衡水老白干.鄉飲酒禮》通過演繹漢代大儒董仲舒的家國大義,再現董子與眾弟子可歌可泣、報效國家的故事,來探尋衡水美酒之源頭,進行了一場董子與衡水老白干橫貫千年的跨時空對話,讓觀眾零距離感受傳承千年的衡水老白干國家級非遺釀造文化。
衡水老白干多年來致力于文化建設賦能品牌發展,傳承文化基因、深挖文化根脈、樹立文化自信、彰顯文化特色,通過創新性表達講述品牌傳承千年的品質故事,傳遞品牌的匠心文化。衡水老白干始終堅持以文化賦能品牌發展,以文化引領,賡續文化血脈,傳承老白干精神,彰顯文化個性,用創新的方式,講好衡水老白干的文化故事,將匠心精神延續開來。衡水老白干將持續以“更健康的高端白酒”為載體,堅守健康品質,為每一位消費者提供更健康的高品質的體驗,全方位感知衡水老白干在品質建設上的極致誠意。在唐山地區,衡水老白干舉辦了多圈層、跨行業、多頻次的企業家圈層互動活動、名酒進名企、高爾夫精英邀請賽,羽毛球精英邀請賽、經濟健康文化大講堂、印象·衡水老白干甲等文化行等跨界交流活動,為唐山消費者送上高品質增值服務。
未來,衡水老白干將繼續堅持“傳承千年匠心,釀造美好生活”的初心和使命,為消費者提供更全面、更專業的高品質健康服務。
來源: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報
主編:任志宏
副主編:張志剛
設計:張浩
好文貴在分享,若涉及版權,請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