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酒業國外市場,洋河美國總代理是誰

1,洋河美國總代理是誰

洋河美國總代理是劉化霜。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劉化霜先生,1970年12月出生,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會計師,歷任江蘇洋河酒業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洋河美國總代理副總經理兼洋河藍色經典總經理。

洋河美國總代理是誰

2,洋河股份行業地位分析

白酒股經常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有很多股民說白酒股很特殊,要么一會上漲翻幾倍,要么跌到六親不認。馬上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蘇酒龍頭股--洋河股份。進行洋河股份分析前,把我梳理好的白酒行業龍頭股份名單給大家分享一下,點一下就能領:建議收藏!白酒板塊龍頭股一覽表一、從公司角度看公司介紹:洋河股份公司坐落在中國白酒之都--江蘇省宿遷市,它在我國八大名酒行列里,在全國名譽很強而且品牌效應好。它主要是生產、加工和銷售洋河藍色經典、洋河大曲、敦煌古釀等系列品牌濃香型白酒。我們要想知道白酒行業的競爭力就分析這三個維度:產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下面就通過這三個維度去剖析:1. 產品力:洋河的成功就必須聊聊它的營銷創新。洋河股份將自己定位為商務消費,主打產品為藍色經典系列,它把產品訴求為男人的情懷,瞄準的目標人群有社會成功人士、中產階級、高級藍領或即將進入這些階層的人員。這些人群的消費能力促使了這一系列成為一個高端品牌。2. 渠道力:洋河股份具有一個白酒的營銷網絡平臺,是該行業里最大的平臺。另外,公司坐落于長江三角洲上的江蘇,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中高檔白酒的客戶比較豐富,所以就市場基礎而言,在江蘇本地是很強的。自 2019 年以來,廠商把模式轉換為"一商為主,多商配稱",終端的掌控力方面因此得到了增加,減少對經銷商的依賴,鋪貨變得更加高效。3. 品牌力:洋河產品種類確實比較多,有利于產品品牌化、品牌系列化的產品計劃的推廣,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等藍色經典系列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產品又可以看成是一種品牌,在品牌推廣上面有著很大的優勢。在未來,公司將花更多的精力在中高端產品中,轉向推進產品全面升級,整體上傾向于提高產品線水平獲取利潤的能力有望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突破。由于文章的篇幅受限,更多關于洋河股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這篇研報當中有一些我精心整理的信息,點一下下方的鏈接即可查看:【深度研報】洋河股份點評,建議收藏!二、從行業角度看從白酒行業這十年的輝煌發展來看,白酒行業比較能抗通脹,同時周期性比較弱。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會短期帶來一些不樂觀的情緒,不過,這中國宏觀經濟里面包括的這3個發展動力(城市化、同發達經濟體的實際差距空間、政治體制進一步順應經濟發展)還是會推進經濟增長;另外,中產階級壯大和人口紅利均是有用的因素,因而,中低速平穩增長成了當前行業的狀態。綜上所述,眼光放長遠一點,洋河股份是很不錯的一只股。但文章的滯后性這一因素不能忽略了,假如想更詳細的了解一下洋河股份未來狀況,那就直接點進去下方的鏈接了解一下,會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斷一下你的股票,看一看未來洋河股份在市場上的估值是高估了還是低估了:【免費】測一測洋河股份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準,請點擊查看

洋河股份行業地位分析

3,洋河一家白酒企業憑什么值得長期投資

無銹缽 | 文 8月28日,老牌酒企洋河(002304.SZ)發布了2020年的半年報。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4.29 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54.01 億元,基本EPS為3.59 元。 這之中,刨開疫情對營收端的影響,近3.6元的每股收益,或多或少仍然展現出了這一品牌在資本市場上的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伴隨著此次中報的發布,身處轉型期的洋河也為外界提供了一個窺測的窗口,所有人都迫切想要知道,這家 歷史 悠久的酒企,在當下的前景究竟如何。 首先,對于洋河此次營收端的數據,少部分人給出的評價是“不及預期”。 但在對中報數據和白酒行業的深入研讀之下,不難發現,這一評價更多是外行蜻蜓點水式的囫圇判斷。 誰的預期?什么預期? 縱觀此次一系列中高端白酒品牌的半年報,不難發現,除了茅臺五糧液這兩家“懂得都懂”的企業,絕大部分品牌營收都或多或少有所下降。 這之中,瀘州老窖上半年賣了76個億,跌了4.72%,古井貢酒賣了55.20億元,跌了7.82%。 這并不意外,畢竟,酒還是用來喝的,不是每個品牌都能像茅臺酒那樣炒成金融期貨。 熟悉白酒行業的人都知道,白酒市場、尤其是中高端白酒背靠的是以禮品、餐飲為代表的社交場景,在疫情的黑天鵝下,社交活動被大幅壓縮,酒也自然難賣。 從這個角度來說,所謂的洋河營收“不及預期”這個說法,完全沒有邏輯。 回到洋河自身,熟悉這家企業的人也都知道,洋河的去庫存改革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 這里所說的改革,實際上就是清理洋河自身和供應商那里積存的老款產品,從而為新產品的全面鋪貨打下基礎。 可以說,單按時間線來看,當前的洋河是處于轉型期,一方面,舊產品的庫存還沒有徹底釋放,另一邊,新產品的預付款還沒開始。此消彼長之下,財報的數據自然不會特別好看。 盡管如此,洋河的這份半年報里,也仍然不乏一些“亮點”存在,Wind數據就指出,洋河平均每股3.6元的收益僅次于茅臺,高居行業第二。同時,其凈資產收益率、凈利率等關鍵財務指標也均位居前列。 而這,還只是洋河轉型期間釋放出來的一小部分訊號。 還是那句話,沒有企業能夠一帆風順,與其先入為主去判斷,不如將目光放在后續變革的結果上。 企業的經營之旅不可能一帆風順,這也是我們需要越過表象做深入思考的原因。 一份半年報、年報里的營收數據,遠遠無法定義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恰恰相反,對于敏銳的投資者來說,優質企業的內部調控休整,反而會成為他們進場的最佳時機。 這一點在洋河身上也是一樣,相較于人云亦云的評述,更重要的是厘清這家企業背后的商業邏輯,即弄明白一件事: 洋河究竟是不是一家值得投資的企業。 我們不妨先從行業角度分析: 從長期來看,白酒市場的 優質 離不開食品飲料板塊整體的強勢表現。 作為強剛需市場,食品飲料領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并且主要以內需為主,在當前經濟內循環的背景下,具備著高度的業績確定性,值得長期配置。 近期漲幅也證明了這一點,不止是茅臺等一眾酒企,伊利股份、涪陵榨菜、雙匯發展、海天味業、恒順醋業、中炬高新、安井食品、絕味食品等也都創下 歷史 新高。 與此同時,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步退卻,加上下半年的中秋節、國慶節等諸多節點,高端、次高端白酒的基本面勢必將會迎來反轉。 在此基礎上,與其說疫情對酒企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不如說對是白酒行業完成了一輪洗牌,而伴隨著一大批區域性的、抗風險能力不足的中小酒企退出牌桌,白酒中高端品牌的騰挪空間還將被進一步拉大。 這也意味著,決定著中國白酒企業新一輪競爭的關鍵詞,一個是品牌力、另一個就是鋪貨量。 未來,誰的品牌故事講的更好,誰能在全國范圍內鋪開更多銷量,誰就能笑到最后。 這兩點上,洋河的優勢依然存在。 首先是品牌力,早在半個月前,全球權威品牌價值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在英國倫敦發布“2020全球烈酒品牌價值50強”榜單中,洋河就以高達76.66億美元的品牌價值高居世界第三。 而在鋪貨量上,半年報數據也表明了洋河拓展市場的野心。 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洋河省外銷售收入較同期提高1.02%,達到50.56%,白酒“出省”的背后,洋河這一發源于江蘇的老牌酒企,正在逐步嘗試擺脫過往的地域標簽,發力全國中高端白酒市場。 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投資白酒、投資洋河的邏輯依然成立。 更重要的是,對于洋河這家企業的未來,洋河人自己也是信心滿滿。 “人生像是騎自行車的旅行,要想平衡必須向前。” 前不久的“夢之藍M6+經濟發展論壇”上,洋河股份常務副總裁、集團貿易董事長、黨委書記劉化霜分享了愛因斯坦曾說過的這句話。 撇開疫情對白酒行業的沖擊,單聯系半年報看,這句話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講概括了洋河近年來的發展戰略:“向前”與“平衡”互補。 在“向前”上,這半年來,洋河一直憑借著自己的尖刀產品“夢之藍M6+”,不斷加碼布局高端市場,并一路向前進行了品牌、營銷、渠道等系列創新與變革。 這里的“夢之藍M6+”,是洋河于2019年戰略性推出的一款產品,相較于原先的“夢之藍M6”,這一產品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品質、規格、形象、防偽四重升級。 截止目前,“夢之藍M6+”已經完成在全國市場渠道、團購的招商市場銷量穩步上升。 除此以外,洋河還不斷致力于在前進過程中尋找企業經營的“平衡”,借助于“廠商一體化”的戰略,過往公司高速前進過程中遺留的弊端正在被逐一修正。 首先是調整整個營銷體系,如果說,過往的洋河經銷特點是“大品牌、小團隊”,那么現在的洋河,則是不再追求經銷商的數量和渠道的無限細化,而是轉而在“一商為主,多商配稱”理念的指導下,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組建優質經銷商團隊。 其次,在有了初具戰斗力的經銷團隊之后,洋河還在通過季度返利和年度返利等一系列措施反哺經銷商團隊,從而為實現渠道優化、庫存控制打通環節,并更進一步提升整體產品的價格和渠道利潤。 最后,為了保證經銷商團隊的凝聚力,洋河還在努力創建“親商、愛商、重商”的和諧營銷生態,通過組織旗下經銷商觀看江蘇衛視的跨年演唱會,和“天問一號”發射等多項活動,激發團隊的向心力和創業激情。 從這個角度來說, 洋河當前反映在財報數據上的“降速”,并不是源于外部風暴的阻力,而是內部調整和修正的“空中加油”。 巴菲特講過,投資方法里,最好的一種就是買完股票之后,五年都不再去交易所。 這背后,投資、尤其長期投資,需要的不僅是眼光、還有信心和定力。 而對于變革尚不滿一年的洋河來說,市場仍然需要更多耐心和寬容,不妨讓它加滿油后,再飛上一陣子。

洋河一家白酒企業憑什么值得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