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茅臺酒怎樣制作的
茅臺酒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分制曲、制酒、貯存、勾兌、檢驗、包裝六個環節。整個生產周期為一年,端午踩曲,重陽投料,釀造期間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經分型貯放,勾兌貯放,五年后包裝出廠。茅臺酒的釀制有兩次投料、固態發酵、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摘酒等特點,由此形成獨特的釀造風格。
是不是想改行做酒生意了?修理店???
2,有沒有人知道一瓶茅臺酒重量是多少連瓶
其實,大國說句實話,茅臺酒廠在酒盒上,早已明確標注了酒體的重量,那就是16.94盎司,換算成克,就是480克。只是,酒廠低調,不愿顯眼而已。至于,為何不愿,你懂的!
940克左右
山寨茅臺,不值錢。
標準應該在1020克左右,想知道瓶里多少酒,方法很簡單,把茅臺酒對在臺燈下(白的日光燈)搖一下酒,就可以看到酒在什么位置,不跑酒,正常的在瓶頸處。
3,醬香型白酒的生產過程
醬香型白酒生產過程首推茅臺酒釀酒工藝。茅臺酒工藝在百度文庫介紹很詳細:網站地址http://wenku.baidu.com/link?url=hjZ7Gy8e7y8FCkrRcUM1yBcDRwAF3tvUb1S8IJREIM5a0aqHCFwXTaeK36dGJICsCqJTy3vMiu5PWYcKOE2ymigIqreZX28q2z04Fc1BbyW
1.工藝流程(以茅臺酒為例)第1輪投料發酵第2輪投料發酵第3至8輪(稱下沙操作)(稱糙沙操作)80%整粒高粱70%整粒高粱上1輪蒸酒后酒醅20%高粱→粉碎→↓30%粉碎高粱↓加熱水潤料↓出甑加水↓加熱水潤料↓5~7%第8輪出窖酒醅→拌和↓冷卻↓蒸酒蒸料→酒酒尾→∣←高溫大曲蒸糧↓↓↓出甑酒醅加水堆積出甑加水↓↓↓冷卻入窖發酵冷卻∣←高溫大曲↓高溫大曲→∣←加酒尾↓出窖酒醅分層蒸酒↓堆積↙↓↘堆積↓上層酒中層酒下層酒↓入窖發酵入窖發酵↓↓出窖蒸餾出窖酒醅↓酒圖6-2茅臺酒生產工藝流程
4,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
1. 工藝流程(以茅臺酒為例)
第1輪投料發酵
第2輪投料發酵
第3至8輪
(稱下沙操作)
(稱糙沙操作)
80%整粒高粱
70%整粒高粱
上1輪蒸酒后酒醅
20%高粱→粉碎→↓
30%粉碎高粱
↓
加熱水潤料
↓
出甑加水
↓
加熱水潤料
↓
5~7%第8輪出窖酒醅→拌和
↓
冷卻
↓
蒸酒蒸料→酒
酒尾→∣←高溫大曲
蒸糧
↓
↓
↓
出甑酒醅加水
堆積
出甑加水
↓
↓
↓
冷卻
入窖發酵
冷卻
∣ ←高溫大曲
↓
高溫大曲→∣←加酒尾
↓
出窖酒醅分層蒸酒
↓
堆積
↙
↓
↘
堆積
↓
上層酒 中層酒 下層酒
↓
入窖發酵
入窖發酵
↓
↓
出窖蒸餾
出窖酒醅
↓
酒
圖6-2 茅臺酒生產工藝流程
最簡單的一種
5,白酒生產工藝
醬香始祖、賴茅鼻祖賴嘉榮先祖,原籍福建。公元1826年,清朝道光年間,在茅臺村創辦“茅臺燒春坊”,后由賴嘉榮負責酒坊生產及經營,獨創“回沙”工藝釀和復雜的釀酒技術,釀造出之茅酒,風味獨特,名聞遐邇,是風格最完美之醬香大曲酒之典型。
1.賴茅酒生產工藝
醬香型白酒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工藝過程: 正宗茅臺鎮醬香型白酒生產系以當地優質高梁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而用曲量略多于原料。 正宗茅臺鎮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季節性很強,嚴格按照節氣,端午采曲、重陽投料。 正宗茅臺鎮醬香型白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可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 用純小麥制高溫曲,用高梁作原料。一次酒要兩次投料,即經: 清蒸下沙——采用總投料量的一半,經潤糧→配料→上甑蒸糧→下甑潑量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為清蒸下沙工藝流程; 混蒸糙沙——采用總投料量的另一半,經潤糧→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后的醅料)→上甑蒸糧蒸酒(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潑回酒窖重新發酵)→下甑潑量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為混蒸糙沙工藝流程。 九次蒸煮——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后的醅料→上甑蒸酒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后的醅料為熟糟,熟糟經攤涼→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過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 八次發酵——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過程中有六次封窖發酵,每加曲入窖發酵一個月,共八次發酵。 七次取酒——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后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后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經七次取酒后的酒糟為丟糟。 各輪次酒質量各有特點,應分質貯存,三年后進行盤勾。盤勾后再貯存一年,經微調后出廠。
2.醬香白酒生產工藝
醬香酒按其生產工藝分為捆沙酒、碎沙酒、翻沙酒、竄香酒四大種類。
從品質上講,這四大種類的醬香白酒依次降低。
捆沙酒:也叫“坤沙酒”或“坤籽酒”,也就是常說的正宗的醬香型白酒,是嚴格按照傳統的茅臺酒工藝進行生產,生產周期長達10個月,出酒率低,品質最好;其靈魂是“回沙”工藝,即是將原料經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并經過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夠出廠,其高粱不能夠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
碎沙酒:即用粉碎的高粱釀出的酒稱為“碎沙酒”,“碎沙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較高,品質一般;不需要嚴格的“回沙”工藝,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糧食中的酒取完。
翻沙酒:用捆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藥后釀出的酒稱為“翻沙酒”,“翻沙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質差。
竄香酒:用捆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餾后的產品,產品質量差,成本低廉。市面上出售幾元到20幾元一瓶的醬香酒,基本都是這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