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有害成分
白酒也就是乙醇和水混合在一起的,一般少量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2,酒里面都含有些什么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喝酒有害身體健康,酒中有很多危害身體健康的成分,請抓緊戒酒
00:00 / 01:39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
3,酒里含有什么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急
甲安麟,也就是農藥,商家為了讓酒更香更純,現在大部分的白酒都加有農藥的。但是他們放的很少,可能100斤就放那一兩滴這樣的。
乙醇
酒本身就是有害的東西,其中大部分為乙醇,少量含有甲醇(工業酒精)。
甲醇~
4,白酒的危害有哪些
白酒的危害有哪些 白酒的危害有哪些。現代生活壓力大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會通過酒精來使自己的壓力得到釋放,正所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但是酒對于人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危害性,下面我們來看下白酒對我們有哪些危害呢? 白酒的危害有哪些1 大家都知道過量飲酒有害健康,那么,過量飲酒的危害究竟在哪里? 在國家衛生標準中的有害物質有三類,一是甲醇、二是氰化物、三是錳;實際上,乙醇、雜醇油、鉛也是。這些物質在酒中的含量一旦超標,對人體的傷害都是巨大的。 首先是甲醇以及氧化物甲酸、甲醛。毒性非常大,歷史上的酒精中毒事件,通常甲醇超標是首要原因。除了盡量選用谷物類釀酒原料外,酒廠更應該有專門的除甲醇措施。 二是氰化物,氰化物是劇毒物質,主要來源于木薯類及野生植物為原料釀的酒,在谷物類為原料釀的酒中含量微乎其微,如果選擇前者為原料釀的酒,必須確保已經對氰化物進行專業的排除。 三是作為微量元素的錳,過量也會引起慢性中毒,這就要靠專業酒師釀酒過程中準確控制高錳酸鉀的用量。家庭式小作坊、規模較小的`酒廠操作起來通常不會那么仔細。 四是同為金屬的鉛,鉛屬于有毒金屬,會在人體中慢慢積累,引起慢性中毒,鉛通常是釀酒設備中帶來的,不銹鋼和鋁制品相對安全,酒友還可以留意酒廠對設備的日常維護清洗。 五是雜醇油,高級醇類物質,也是喝酒頭痛的元兇,作為酒體香味成分之一,含量超標就會引起中毒。去除雜醇油的方法有很多,有專門的加料抽取雜醇油措施,采用固態法發酵、提高酒曲質量也能減少生成。 最后是乙醇,乙醇本身就是毒物,高度白酒一次性飲用3兩內為宜,即使酒量較好,也不應超過半斤。只不過相比上述五種,容易被忽視。 酒友不妨把白酒看作是一味藥,愛喝的人都知道它的妙處,是藥三分毒,得控制量。特別是逢年過節,衷心希望酒友既能熱熱鬧鬧盡個興,又能平平安安順個心。 白酒的危害有哪些2 經常大量的喝白酒,對人體的損害很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于胃的損傷 酒精直接進入胃,便會損傷胃的黏膜,引起胃的炎癥、糜爛、潰瘍、出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穿孔; 2、對于肝臟的損傷 酒精會在肝臟代謝,大量的飲酒會使肝的負擔加重,損傷肝的細胞而導致酒精肝。如果該患者比較肥胖,還會導致酒精性脂肪肝,嚴重者甚至導致肝硬化; 3、對于神經的損傷 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反應遲鈍、記憶力衰退,以及肢體震顫等癥狀。除此之外,酒精對很多藥物的代謝也有影響,會產生一系列的藥物的副反應,以及藥物的過快吸收等。 4、經常喝白酒很容易導致肥胖 白酒本身是一個高能量的食物,因為從營養學的角度上來講1克乙醇,就是白酒當中的酒精能夠產生7千卡的熱量,由此可以看出白酒當中含有的能量很高,如果過多食用會引起能量超標攝入進而導致肥胖。喝白酒時很容易吃下酒菜,而這些下酒菜多是以高脂肪動物性食物為主,在喝酒的同時吃入其它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也會引起更多能量的攝入,進而過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導致肥胖的高發。
5,劣質白酒有哪些有害成分
每天飲用適量的優質白酒,對身體是有益的,能夠增加血液循環,冬季可以驅寒,適量以每天不超過30ml為標準。但再少量的劣質白酒,對身體都是有害的,白酒中的有害物質,在身體內分解困難,當在體內聚集時間長時,就會有質的變化,最好是不要這樣。
劣質白酒或者低檔白酒,有害成分也是嚴格控制的,與高端白酒一樣,執行一個標準。低檔白酒無非是發酵工藝控制方面,追求出酒率,降低香味物質含量的最求,口感差一些。
6,白酒的危害有哪些
白酒(外文名:Liquor and Spirits,Baijiu),是中國酒類(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統稱,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中國白酒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制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四川瀘州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分別為中國三大名酒的茅五瀘,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有害成分】雜醇油雜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過高,對人們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強,能使神經系統充血,使人頭痛,其毒性隨分子量增大而加劇。雜醇油在體內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機體內停留時間較長。雜醇油的主要成分是異戊醇、戊醇、異丁醇、丙醇等,其中以異丁醇、異戊醇的毒性較大。原料中蛋白質含量多時,酒中雜醇油的含量也高。雜醇油的沸點一般高于乙醇(乙醇沸點為78℃,丙醇為97℃,異戊醇為13l℃),在白酒蒸餾時,應掌握溫度,進行掐頭去尾,減少成品酒的雜醇油含量。醛類酒中醛類是分子大小相應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低沸點的醛類有甲醛、乙醛等,高沸點的醛類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類的毒性大于醇類,其中毒性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種原生質毒物,能使蛋白質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發生急性中毒時,出現咳嗽、胸痛、灼燒感、頭暈、意識喪失及嘔吐等現象。糠醛對機體也有毒害,使用谷皮、玉米芯及麩糠做輔料時,蒸餾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類含量皆較高。白酒生產中為了降低醛類含量,應少用谷糠、稻殼,或對輔料預先進行清蒸處理。在蒸酒時,嚴格控制流酒溫度,進行掐頭去尾,以降低酒中總醛的含量。甲醇果膠質多的原料來釀制白酒,酒中會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對人體的毒性作用較大,4—10克即可引起嚴重中毒。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于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白酒飲用過多,甲醇在體內有積蓄作用,不易排出體外,它在體內的代謝產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極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發生急性中毒時,會出現頭痛、惡心、胃部疼痛、視力模糊等癥狀,繼續發展可出現呼吸困難,呼吸中樞麻痹,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黏膜刺激癥狀、眩暈、昏睡、頭痛、消化障礙、視力模糊和耳鳴等,以致雙目失明。【危害】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學名叫乙醇。乙醇進入人體,能產生多方面的破壞作用。血液中的乙醇濃度達到0.05%時,酒精的作用開始顯露,出現興奮和欣快感;當血中乙醇濃度達到0.1%時,人就會失去自制能力;如達到0.2%時,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達到0.4%時,人就可失去知覺,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險。酒精對人的損害,最重要的是中樞神經系統。它使神經系統從興奮到高度的抑制,嚴重地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過量的飲酒就是損害肝臟。慢性酒精中毒,則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過度飲酒傷身,但是最傷身的是空腹飲酒。空腹飲酒會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空腹飲酒還會引發低血糖,會導致我們體內葡萄糖供應不足,會出現心悸、頭暈等現象。此外慢性酒精中毒,對身體還有多方面的損害。如可導致多發性神經炎、心肌病變、腦病變、造血功能障礙、胰腺炎、胃炎和潰瘍病等,還可使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升高。長期大量飲酒,能危害生殖細胞,導致后代的智力低下。常飲酒的人喉癌及消化道癌發病率明顯增加。【香型】中國的白酒分為以下香型:醬香型、清香型、濃香型、老白干香型、米香型、鳳香型、兼香型、董香型、其它香型。【名酒】早在5000年前,這里的新石器文明就有了釀酒的歷史。樟樹市內筑衛城遺址(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大量陶皿、酒器,以及吳城遺址(殷商時代)精美的青銅器。主要有四特酒、貴酒、張家界酒、茅臺酒、西鳳酒、五糧液、雙溝大曲、洋河大曲、古井貢酒、劍南春、瀘州老窖、汾酒、伊力特、董酒、山雁王、霸王醉、金門高粱酒等。【一種說法】酒的十大危害:戒酒吧喝酒,已成為繼病毒性肝炎后導致肝損傷的第二大病因。酒不僅傷害肝臟,幾乎傷害全身各臟器,是1級致癌物,可引起多種癌癥。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有60種疾病因不健康飲酒造成,酒精引起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吸煙。主要十大危害:①口腔酒精可以傷害味蕾,所以酒后看著滿桌珍饈佳肴會索然無味,飲酒者易患口腔、咽喉癌。②胃乙醇損傷胃粘膜,引起胃粘膜糜爛、潰瘍形成。飲酒引發胃炎,不僅僅是烈性酒傷胃,低度酒同樣傷胃,尤其啤酒、紅酒對胃酸的刺激更大。③肝酒精靠肝臟分解和代謝,乙醛對肝細胞造成免疫性損傷,導致肝硬化誘發肝癌。酒精→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維化→酒精性肝硬化④胰腺酒精明顯促使胰液分泌,胰液分泌增多,胰管內壓力增高,最后導致胰腺腺泡破裂而發生急性胰腺炎。急性重癥胰腺炎有較高死亡率。⑤大腦酒精造成大腦功能障礙和意識障礙,造成慢性酒精中毒表現為性格改變、精神異常、定向力差、記憶力減退。都說酒精是興奮劑,其實酒精的作用就是麻痹大腦,容易讓你提前出現老年癡呆癥狀。⑥心臟飲酒引起心肌纖維變性,失去彈性,心臟擴大,膽固醇增高,普遍認為適量飲酒有益心臟,然而適量飲酒也有害心臟。⑦骨飲酒影響體內鈣平衡,發生骨質疏松,導致全身骨格疼痛,容易骨折。⑧性能力受損過量飲酒會使男性血中睪丸酮水平下降。⑨有害下一代會生出畸形怪胎或“嬰兒酒綜合癥”病人,這樣的孩子愛哭鬧、智力差,長大后也易酒精成癮。⑩患癌酒精是頭號致癌物質,這點已十分明確不容置疑!酒精對身體干細胞造成不可逆的遺傳損傷,酒精通過擾亂細胞中的DNA而誘發癌癥,最終導致致命的突變。酒精可以致癌:口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皮膚癌、前列腺癌、胰腺癌。酒精是導致死亡與疾病的最重要因素!戒酒吧!
7,白酒中的甲醛含量很多嗎
白酒中的醛類主要有甲醛、乙醛、糠醛、丁醛、戊醛、乙縮醛等。這些醛類都是白酒釀造過程中的產物。白酒中少量的乙醛,是有益的香氣成分,一般優質白酒每100ml都超過20 mg。乙醛與乙醇可縮合成乙縮醛,有清香味,可增強口感,在優質白酒中可達到100mg以上。乙縮醛的含量多少應是酒齡長短的重要標志。醛類中包括甲醛,白酒中如含有甲醛,對人體是有害的。甲醛和甲酸大都是甲醇氧化后的產物,都含有毒性。
甲醛含量高!達到多少了!!白酒中甲醛含量幾乎是0才對。甲醛的沸點是:一標準大氣壓下的甲醛的沸點就是19℃ 。常溫狀態下,白酒中甲醛很容易就揮發掉了。
8,白酒含酒精量有多高對人體有多少傷害
白酒的含酒精量一般在28-68度,隨著酒度越高,對人體的傷害越大。
(1)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2)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適量飲用是沒有傷害的,過度飲用就不好說了,哈哈!!!
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但目前已有40度以下之低度酒。 乙醇化學能的70%可被人體利用,1克乙醇供熱能5千卡,但只是適量。(1)血液中的乙醇濃度達到0.05%時,酒精的作用開始顯露,出現興奮和欣快感;當血中乙醇濃度達到0.1%時,人就會失去自制能力。如達到0.2%時,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達到0.4%時,人就可失去知覺,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險。 (2)酒精對人的損害,最重要的是中樞神經系統。它使神經系統從興奮到高度的抑制,嚴重地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過量的飲酒就是損害肝臟。慢性酒精中毒,則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
9,白酒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
喝任何酒對身體都既有利也有弊,而且,喝酒(包括喝白酒)因人而異。 身體健康,合理和適量的喝酒(包括白酒)是有利的,反之,就是有害的! 任何事務都要辯證的看,不能一概而論。 下面就說說喝酒(包括白酒)的利和弊: 供你參考! 一: 喝酒(白酒)的利: 合理并適量的喝白酒對人身體有很多好處的。 試驗證明白酒1/3熱量補償肝臟消化能量,2/3的熱量在肝外參加蛋白質、碳水化物等營養素能量代謝。乙醇化學能的70%可被人體利用,1克乙醇供熱能5千卡。飲適量白酒,使循環系統發生興奮效能。有失眠癥者睡前飲少量白酒,有利于睡眠,并能刺激胃液分泌與唾液分泌,起到健胃作用。白酒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作用,例如紅花酒治療血淤性痛經癥,龜肉酒治療多年咳嗽,蛇血酒補養氣血,桔子酒、桃仁酒治療腎虛腰痛等。 二:不適量喝白酒對身體的危害: 白酒主要成分為酒精和水;占99%以上,其它約占1%。其中包括雜醇油、多元醇、甲醇、醛類、酸類、酯類等。這些含量雖少,卻影響白酒的風味。白酒按香型分濃香型、清香型、醬香型、米香型、兼香型等類別。乙醇含量愈高,酒度愈烈,對人體危害愈大。 酯類主要關系到白酒的香氣,有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等。酸類有揮發酸和不揮發酸兩種。揮發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等,不揮發酸如乳酸、蘋果酸、酒石酸等。其中乳酸形成白酒的好風味。醛類有甲醛、乙醛、糠醛等。多元醇包括甘油、2.3-丁二醇、甘露醇等,形成白酒的醇厚氣味。雜醇油為高級醇化合物,其含量對酒風味有影響。適量雜醇油有芳香氣味,過量有苦澀味。甲醇為麻醉性較強的物質,無異味但毒性很大,應嚴格限制含量。 白酒的有害成分如甲醇、甲醛毒性很大,過量雜醇油亦有毒性,酗酒者長期大量飲用,易發生肝硬變或肝癌或偏癱。
10,酒所含的有害雜質有哪些
主要是甲醇、大米殘留的農藥、重金屬等物質。
洋河主打三大品牌系列 1、藍色經典系列(包括: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 2、洋河大曲系列(包括:藍磁、天藍瓶等) 3、敦煌古釀系列 酒之性能 酒有多種,其性味功效大同小異。一般而論,酒性溫而味辛,溫者能祛寒、疏導,辛者能發散、疏導,所以酒能疏通經脈、行氣和血、蠲痹散結、溫陽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暢意;又酒為谷物釀造之精華,故還能補益腸胃。此外,酒能殺蟲驅邪、辟惡逐穢。《博物志》有一段記載:王肅、張衡、馬均三人冒霧晨行。一人飲酒,一人飲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飽食者病,飲酒者健。作者認為,這表明“酒勢辟惡,勝于作食之效也。” 酒與藥物的結合是飲酒養生的一大進步。酒之于藥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1.酒可以行藥勢: 古人謂“酒為諸藥之長”。酒可以便藥力外達于表而上至于顛,使理氣行血藥物的作用得到較好的發揮,也能使滋補藥物補而不滯。 2.酒有助于藥物有效成分的析出: 酒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媒,大部分水溶性物質及水不能溶解、需用非極性溶媒溶解的某些物質,均可溶于酒精之中。中藥的多種成分都易于熔解于酒精之中。酒精還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夠較容易地進入藥材組織細胞中,發揮溶解作用,促進置換和擴散,有利于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 3.酒還有防腐作用: 一般藥酒都能保存數月甚至數年時間而不變質,這就給飲酒養生者以極大的便利。 藥酒常用制備方法 藥酒的常用制備方法主要有冷浸法、熱浸法、滲漉法及釀制法。 1.冷浸法:將藥材切碎,炮制后,置瓷壇或其它適宜的容器中,加規定量白酒,密封浸漬,每日攪拌1~2次,一周后,每周攪拌1次;共浸漬30天,取上清液,壓榨藥渣,榨出液與上清液合并,加適量糖或蜂蜜,攪拌溶解,密封,靜置14日以上,濾清,灌裝即得。 2.熱浸法:取藥材飲片,用布包裹,吊懸于容器的上部,加白酒至完全浸沒包裹之上;加蓋,將容器浸人水液中,文火緩緩加熱,溫浸3~7晝夜,取出,靜置過夜,取上清液,藥渣壓榨,榨出液與上清液合并,加冰搪或蜂蜜溶解靜置至少2天以上,濾清,灌裝即得。此法稱為懸浸法。此法后來改革為隔水加熱至沸后,立即取出,傾人缸中,加搪或蜂蜜溶解,封缸密閉,浸漬30天,收取澄清液,與藥渣壓榨液合并,靜置適宜時間后,濾清,灌裝即得。 3.滲漉法:將藥材碎成粗粉,放在有蓋容器內,再加入藥材粗粉量60~70%的浸出溶媒均勻濕潤后,密閉,放置15分鐘至數小時,使藥材充分膨脹后備用。另取脫脂棉一團,用浸出液濕潤后,輕輕墊鋪在滲漉筒(一種圓柱型或圓錐型漏斗,底部有流出口,以活塞控制液體流出)的底部,然后將已濕潤膨脹的藥粉分次裝人滲漉筒中,每次投入后,均要壓平。裝完后,用濾紙或紗布將上面覆蓋。向滲漉筒中緩緩加入溶媒時,應先打開滲漉筒流出口的活塞,排除筒內剩余空氣,待溶液自出口流出時,關閉活塞。繼續添加熔媒至高出藥粉數厘米,加蓋放置24~48小時,使溶媒充分滲透擴散。然后打開活塞,使漉液緩緩流出。如果要提高漉液的濃度,也可以將初次漉液再次用作新藥粉的溶媒進行第二次或多次滲漉。收集滲漉液,靜置,濾清,灌裝即得。 4.釀制法:即以藥材為釀酒原料,加曲釀造藥酒。如《千金翼方》記載的白術酒、拘杞酒等,都是用此方法釀造。不過,由于此法制作難度較大,步驟繁復,現在一般家庭較少選用。 注意事項 1.飲量適度: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古今關于飲酒害利之所以有較多的爭議,問題的關鍵即在于飲量的多少。少飲有益,多飲有害。宋代邵雍詩日:“人不善飲酒,唯喜飲之多;人或善飲酒,難喜飲之和。飲多成酪酊,酪酊身遂疴;飲和成醺酣,醺酣顏遂酡。”這里的“和”即是適度。無太過,亦無不及。太過傷損身體,不及等于無飲,起不到養生作用。 2.飲酒時間:一般認為,酒不可夜飲。《本草綱目》有載:人知戒早飲,而不知夜飲更甚。既醉且飽,睡而就枕,熱擁傷心傷目。夜氣收斂,酒以發之,亂其清明,勞其脾胃,停濕生瘡,動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由些可見,之所以戒夜飲,主要因為夜氣收斂,一方面所飲之酒不能發散,熱壅于里,有傷心傷目之弊;另一方面酒本為發散走竄之物,又擾亂夜間人氣的收斂和平靜,傷人之和。此外,在關于飲酒的節令問題上,也存在兩種不同看法。一些人從季節溫度高低而論,認為冬季嚴寒,宜于飲酒,以溫陽散寒。 3.飲酒溫度:在這個問題上,一些人主張冷飲,而也有一些人主張溫飲。主張冷飲的人認為,酒性本熱,如果熱飲,其熱更甚,易于損胃。如果冷飲,則以冷制熱,無過熱之害。元代醫學家朱震亨說:酒“理直冷飲,有三益焉。過于肺入于胃,然后微溫,肺先得溫中之寒,可以補氣;次得寒中之溫,可以養胃。冷酒行遲,傳化以漸,人不得恣飲也。”但清人徐文弼則提倡溫飲,他說酒“最宜溫服”,“熱飲傷肺”、“冷飲傷脾”。比較折中的觀點是酒雖可溫飲,但不要熱飲。至于冷飲溫飲何者適宜,這可隨個體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對待。 4,辨證選酒:根據中醫理論,飲酒養生較適宜于年老者、氣血運行遲緩者、陽氣不振者,以及體內有寒氣、有痹阻、有瘀滯者。這是就單純的酒而言,不是指藥酒。藥酒隨所用藥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用補者有補血、滋陰、溫陽、益氣的不同,用攻者有化痰、燥濕、理氣、行血、消積等的區別,因而不可一概用之。體虛者用補酒,血脈不通者則用行氣活血通絡的藥酒;有寒者用酒宜溫,而有熱者用酒宜清。有意行藥酒養生者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作選擇。 5.堅持飲用:任何養身方法的實踐都要持之以恒,久之乃可受益,飲酒養生亦然。古人認為堅持飲酒才可以使酒氣相接。唐代大醫學家孫思貌說:“凡服藥酒,欲得使酒氣相接,無得斷絕,絕則不得藥力。多少皆以和為度,不可令醉及吐,則大損人也。”當然,孫思貌只年累月、堅持終生地飲用,他可能是指在一段時間里要持之以恒。 常用藥酒 長生固本酒、養生酒、讀書丸浸酒、五精酒、十全大補酒、百益長春酒、大補藥酒、狀元紅酒、參茸酒、仙靈脾酒、枸杞酒、周公百歲酒、何首烏回春酒、五加皮酒、黃精酒、菊花酒、參苓白術酒、茯苓酒、首烏金櫻酒、定志酒、養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