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白酒業績如何,目前白酒行業行情怎么樣

本文目錄一覽

1,目前白酒行業行情怎么樣

多因素驅動,白酒行業迎來復蘇,景氣度持續上揚。目前在大眾消費占主導的消費結構中,高端白酒的價格更為合理,新的量價支撐可延續性強。因此以往慣有的周期曲線被拉平,高景氣度具有長期持續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0月,白酒行業累計產量已經突破1000萬千升,達到1048.6萬千升,比去年同期增長5.6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增長近30%,利潤同比增長44%,高端市場表現亮眼。隨著三公消費的限制、投資活動放緩、中高端白酒性價提升,大眾和商務活動消費成為中高端白酒的消費主力,尤其是在節假日宴請、婚宴、商務宴請等活動中更為頻繁,社交屬性背后的面子消費和精神消費不斷推動白酒消費向高端化名酒轉變,且需求的周期性弱化,升級趨勢穩定。

目前白酒行業行情怎么樣

2,白酒行業還有上升空間嗎

整體來看,今年白酒行業實現營收1264.79億元,同比增長1.27%,凈利潤480.46億元,同比增長7.88%。細分之下,白酒行業龍頭表現強勢,以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為代表的高端酒收入與凈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優于行業整體表現。以產品價位區間分類,可以將白酒分為高端酒: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次高端: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水井坊今世緣;中端酒:口子窖、古井貢酒、老白干酒、金徽酒、迎駕貢酒、伊力特;低端酒:順鑫農業、金種子酒。中端酒營收114.55億元,同比下降18.20%,凈利潤22.28億元,同比下降28.56%;大眾酒營收68.76億元,同比下降4.03%,凈利潤6.64億元,同比下降21.11%。逆勢取得正增長的白酒行業為何也難以逃避行業分化?是行業集中度上升。白酒板塊也受疫情沖擊,高端酒抗風險能力強白酒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無論各種類型社交場合都離不了白酒助興,而這個時候,白酒檔次越高,越能代表賓主的交情深,所以人們是天然偏好高端酒的。而另外一個重要優勢就是高度酒的價格,其價格貢獻明顯大于銷量貢獻。因此申萬宏源研究認為,今年上半年高端酒實際發貨量增長幅度不大,但批價持續提升。茅臺價格提升主要因為產品結構和直營占比提升,普五價格提升主要因產品升級換代直接提價。國窖1573價格提升因直接提價。從高端酒的量價表現看,當前高端酒的渠道存款普遍較低,渠道非常良性。次高端白酒消費場景以商務宴請和宴席為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商務、喜宴白酒消費減少,導致次高端白酒銷售下滑。但是次高端里也強者。山西汾酒(600809-SH)不僅沒有停止增長步伐,反而還取得上市以來最好的中期業績。與高端酒、次高端就不同,中端酒及大眾酒則處于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上半年業績增速下降除了客觀風險外,自身盈利能力下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白酒行業還有上升空間嗎

3,白酒去年業績爆發但是財報脫水后真實增長情況如何

業績大增,這是白酒企業2021年的關鍵詞。 2021年末至2022年初,多家白酒公司披露了2021年全年業績情況,其中包括部分非上市公司在內,多家白酒公司預計營收大幅增長。 部分白酒公司2021年的業績 而從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報表現來看,去年前9個月,營收規模破百億的白酒上市公司有6家,50億規模有一家,10億元至40億元規模的有8家,10億元以下規模的為3家。 白酒上市公司2021年前三季報業績 據南都酒水新消費指數課題組此前分析,2021年白酒行業大幅增長主要是2020年新冠疫情引起的業績低基數所致,而去掉疫情因素影響將財報脫水后,去年上半年僅3家酒水企業呈現大幅增長,那么把時長拉到前三季度后,白酒上市公司的業績又呈現怎樣的趨勢? 對此,課題組經過數據梳理后了解到,去掉疫情因素后,除了極少數是呈現爆發性增長外,多家白酒企業仍保持雙位數的增長,今年行業中的企業要持續保持增長,高端產品的市場擴容及次高端產品的布局,是企業持續增長的重要部分。另外,今年政策端對酒水行業的影響仍是利好居多。 “脫水”后的營收、凈利表現 酒鬼酒、舍得酒業和山西汾酒持續高增長 課題組去掉疫情影響因素,將業績“脫水”后注意到,去年前9個月,營收業績大幅增長為3家企業,分別為酒鬼酒、舍得酒業和山西汾酒,其中酒鬼酒增長率進一步擴大到173%(半年的增長率為142%)。其次,五糧液和今世緣在去年前九個月對比2019年同期增加30%以上,保持在20%至30%之間的白酒上市公司為6家。 “脫水”后前三季報營收對比 凈利潤方面,對比2019年前9個月,去年凈利潤增幅在100%以上的公司為5家,增長下滑和虧損面持續放大的為4家。而在增長的企業中,五糧液從去年上半年41%增幅下跌至38%,貴州茅臺從24%下跌至22%;另外去年上半年凈利潤增幅為297%的舍得酒業,前九個月凈利潤增長率也收縮至220%。 “脫水”后前三季度凈利潤對比 從業績整體情況來看,三季報“脫水”后,白酒龍頭企業增長率依然維持穩定增幅,二三線酒企增長相對迅猛,而其他四線酒企除部分有增長外,普遍成長性較低。持續爆發性增長的酒鬼酒、舍得酒業和山西汾酒,仍保持快速大幅度增長的勢頭,其中山西汾酒有望拿下白酒上市公司營收規模第4;另外,營收規模下滑至第5瀘州老窖,在去年前9個月凈利潤增幅有所增加。 從應收賬款周轉率上,課題組統計相關數據后了解到,相比2019年同期,大部分白酒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增幅放緩。不過截至去年9月30日,山西汾酒應收賬款周轉率為11444次,瀘州老窖達到7683次,水井坊為1089次。 2021年與2019年同期應收賬款周轉率 “脫水”后的現金流 酒鬼酒第三季度經銷商預打款增幅大跌,山西汾酒應收賬款周轉率破萬次 除了業績外,白酒企業的經銷商預打款、回款指標及現金流等,也是白酒上市公司“成色”的重要判斷指標。 在預收款指標方面,去年上半年白酒呈現了“淡季不淡”的情況,而進入第三季度的旺季后,白酒企業保持大幅增長。課題組統計數據顯示,1家企業同比2019年同期增幅980%,8家企業增幅在100%以上,7家企業經銷商第三季度打款數額下跌。 其中,截至去年9月30日,水井坊的經銷商預打款為8.71億元,同比2019年同期增加980%,仍然保持高增長勢頭;而在上半年創下1072%增幅的酒鬼酒,截至去年9月30日增幅收縮至288%。 “脫水”后白酒企業前三季度經銷商預付款對比 從機構券商方面給予的意見來看,經銷商持續預打款,說明渠道信心仍然非常充足,與此同時經銷商渠道已去庫存,下游銷售終端對產品需求度高。但有行業人士也認為,去年白酒行業經銷商打款大幅增長,不排除白酒企業向渠道經銷商加庫存壓貨的可能,因此要結合全年情況以及第二年的打款數額,才能得知相關企業是否對渠道壓貨。 而在銷售回款方面,課題組通過數據留意到,三家白酒企業前三季度的銷售回款相比2019年同期增加100%以上,4家企業同比下滑。 “脫水”后銷售回款情況 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方面,有4家酒企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負數,相比2019年9月30日的5家企業減少1家,其中老白干酒和天佑德酒(青青稞酒)在去年9月30日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轉為正數。 課題組統計后注意到,7家白酒上市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增幅在100%以上,其中迎駕貢酒同比2019年同期增長1234%。而在課題組此前統計時注意到,多家白酒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呈現了下滑趨勢,這意味著去年第三季度是白酒上市公司賣貨的旺季。據了解,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正,意味著企業通過其經營業務真正獲得了現金。 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的“脫水”對比 走出疫情影響后,今年白酒行業還能持續增長嗎? 從各項“脫水”的財報數據來看,除了部分白酒企業通過業務調整呈現翻倍式增長外,白酒行業真實的成長力仍然是平均保持雙位數的增長率。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1月29日發布數據,2021年1-12月,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釀酒總產量5406.85萬千升,同比增長3.95%;銷售收入8686.73億元,同比增長14.35%;利潤總額1949.33億元,同比增長30.86%。 綜合整體數據,2021年白酒行業的龍頭企業地位穩健,百億以上規模的酒企爭奪“行業第三”,而處于中游的二三線酒企則往100億、50億等目標挺進,與此同時,未上市的白酒企業尤其是醬香酒企業,增長力仍不容小覷。 那么在市場環境逐步擺脫疫情影響后,今年白酒行業還能保持大規模增長嗎? 在諸多券商的眼中,白酒行業要保持高增長則需要在存量博弈的基礎上,看高端和次高端產品在市場中的布局。太平洋證券研報認為,白酒的消費升級勢頭持續,次高端繼續擴容、批價穩步上行;萬聯證券認為,長期來看,高端白酒確定性仍強,次高端白酒成長性凸顯,看好高端、次高端白酒投資機會;華創證券方面則認為,(今年)次高端仍然會延續慣性的高增長,至少一季報可以保障。 與此同時,政策端方面對白酒行業仍然是利好大于利空。1月27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意見提出,發揮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優勢,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今年1月10日,工信部還曾發布《關于加快現代輕工產業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針對年輕消費群體和國外消費群體,發展多樣化、 時尚 化、個性化、低度化白酒產品。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白酒“新國標”將落地執行,多個白酒品牌可能不能再稱為“白酒”;與此同時,行業中熱炒的年份酒概念或有規則標準落地;另外,白酒消費稅征收是否后移,仍然是懸在白酒行業頭上的“利劍”。 出品 南都酒水新消費指數課題組

白酒去年業績爆發但是財報脫水后真實增長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