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釀葡萄酒有哪些危害???
1.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制食品干凈衛生而且不含添加劑,可以放心食用。隨著食品安全事故的頻繁曝光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句當年大生產運動的口號如今正逐漸變成市民的流行時尚。
2.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自制放心食品,從豆漿到酸奶,從面包到葡萄酒然而,自制食品也會存在隱患,制作不當會危害健康。
3.譬如自釀葡萄,經常會出現各種微生物病害。自釀葡萄酒 越喝越害怕一個星期前,陳女士的丈夫喝完自釀葡萄酒覺得胃部有些難受,剛開始他沒有太在意。
4.可第二天,他喝完酒后,胃又開始隱隱作痛。難道是酒有問題?丈夫剛想把自己的疑問告訴陳女士,陳女士卻問了丈夫同樣的問題。
5.第二天,陳女士上網查詢自釀葡萄酒的危害,這不查不要緊,一查真是嚇了一大跳。原來,網上關于自釀葡萄酒的介紹有兩種。
6.一種是介紹自釀葡萄酒的做法,另一種是提醒飲用者,自釀葡萄酒中可能隱藏著有毒、有害的物質甲醇、雜醇油,小心飲用。
7.據了解,甲醇又稱工業酒精,有較強的毒性,經消化道迅速吸收,排泄緩慢,有明顯積蓄作用。甲醛的代謝產物可導致視網膜細胞退行性變、視神經萎縮,一次性大量攝入可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8.雜醇油是指高分子醇的混合物,主要是戊醇、丙醇、丁醇等高級醇類。如果酒中雜醇油含量過高,則容易出現苦澀味。
9.雜醇油在體內分解緩慢,可引起頭痛等癥狀。能喝不能喝 各有各的理 自釀葡萄酒在市民中有不少的簇擁者,每個人的釀造方法大同小異,追求的是釀造過程的一種享受和樂趣。
10.新婚不久的小魯也常和妻子一起自釀葡萄酒。最享受的是那段浸泡的時間,紫紅色的葡萄慢慢發酵,整個房子都沉浸在幽幽的香味中。
11.他說,每年葡萄銷售最旺的時候,他都要買一些來自釀葡萄酒,這一愛好堅持5年了。在千里之遙的煙臺,一家知名酒廠更是連續多次舉辦自釀葡萄酒大賽,讓更多人了解、分享自釀葡萄酒的樂趣。
12.一般而言,采取正確方法自釀葡萄酒并且適量飲用的話是可以的。如果過量或者衛生條件控制不好,則會危害健康。
13.比如溫度不適宜、葡萄消毒不到位、存放時間太長等都會影響酒質,甚至危害身體健康。另外,自釀葡萄酒如果采用的容器不當或者密封過于嚴實,還有可能引起爆炸。
二.喝自釀的葡萄酒到底有什么危險
1.葡萄酒的釀制方法的禁忌:發酵過程產氣,容器口不要密封,稍微遮蓋即可;整個過程不能接觸鐵質、銅質工具,會帶來鐵、銅破敗病;不能用生青、腐爛變質的葡萄釀酒,否則葡萄酒酸味重、口感差;葡萄需要捏碎后再裝入容器,有利于有益物質的溶出;葡萄不要沖洗過分,發酵的動力來源于皮上的野生酵母;發酵過程不能接觸生水,以防感染雜菌,導致發酵失敗;整個過程避免陽光直射,溫度在35度以內最宜。
2.很多網友擔心自釀葡萄酒甲醇、甲醛含量會超標,其實沒有必要擔心的。發酵過程只要注意衛生,不要感染雜菌,發酵溫度在28-33度之間,不接觸鐵質、銅質工具,避免陽光直射,發酵的葡萄酒不會含有什么危害物質的,放心飲用。
三.自釀葡萄酒的危害有哪些呢
1.葡萄酒的發酵釀制過程其實并沒有大家所想象的“酵母菌把糖變為酒精”那樣簡單,在家庭這樣殺菌消毒比較隨意的環境,有可能出現有害的微生物超標的問題。
2.在家里釀葡萄酒,有很多環節無法做到位,即使是最糟糕的葡萄酒生產廠也不可能出現的情況在家自釀過程往往普遍存在:家里自釀的葡萄原料有沒有做農殘檢測?
3.很多家里自釀的葡萄原料都是用開水燙一下來殺菌。家里自釀的往往沒有釀造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基本只能靠室溫變化。
4.釀出來后,飲用前不經任何食品安全檢測。目前發現自釀葡萄酒中還出現有害微生物的地域差異,這對防范工作會造成更大的難度,比如我國新疆就比別的省份高發肉毒毒素中毒案例。
5.另外有害微生物在葡萄酒的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雜醇(甲醇和其他乙醇以外的高級醇類),它們比乙醇對神經系統有更強的毒性,達到一定量直接帶來的身體反應就是頭疼。
6.常聽人說喝自釀酒容易醉或是“后勁足”,并非家里拼拼湊湊的環境能比酒廠標準設備條件下發酵出更高的酒精度,而很可能是因為雜醇含量超標而導致的。
7.因為甲醇對視網膜和視神經極強的選擇性傷害,甚至還出現過喝自釀酒險些失明的案例。因此,不推薦大家飲用家里自釀葡萄酒,“姑媽家自己釀的酒”代表了親情,但并不能保證健康。
四.自釀紅葡萄酒有什么危害
要是發酵過程控制不嚴格,細菌、黃曲霉素和亞硝胺等很有可能會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