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茅臺不能賣3000多,三千萬元人民幣叫你們一輩子不能干活也不能做生意可以投資

本文目錄一覽

1,三千萬元人民幣叫你們一輩子不能干活也不能做生意可以投資

能,3000萬按照4%的年利息計算就是120萬一年,所以夠花了。由此得出一個結論,錢生錢最容易

三千萬元人民幣叫你們一輩子不能干活也不能做生意可以投資

2,飛天茅臺旺季價格揮別3000元你如何看待這件事

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炒作飛天茅臺價格只會擾亂市場炒作是指頻繁的買進賣出,制造聲勢以從中牟利。這是一種不斷翻新的商業技巧,目的就是為了制造人氣,吸引大眾的注意力,但最終還是為了金錢。比如說之前很熱鬧的炒鞋。原本商家只賣700元一雙,經過市場炒作后,一雙鞋能賣到2000元每雙,價格直接翻了一番。但是依然有消費者買單,為什么呢?因為不法商人已經將鞋子炒作成“面子”。即你多付的那部分商品溢價是購買商品的附加值的,就是讓你臉上有光,在社交生活中能夠享受別人的崇拜目光。炒作茅臺也是一樣的,讓你覺得自己有社會地位,拿出去送禮也特別有誠意。隨意炒作商品,哄抬價格,只會擾亂市場,讓消費者多承擔一倍的溢價。同時也會造成假貨橫行。消費者買不到真的就會買假的,部分廠家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虛榮心,就會選擇造假。應該讓商品回歸本質飛天茅臺歸根結底就是一件商品,商品就應該有它的價值。比如鞋子是用來穿的,酒是用來喝的,房子是用來住的。這些才是商品的本質。遏制商品價格炒作漲價,就是為了讓商品回歸其本質,讓剛需的人能夠買到它,讓社會上的人不再妄想投機,而是腳踏實地去工作。所以在飛天茅臺價格揮別3000元這件事上,我覺得是個好現象。就比如房價終于趨于穩定,終于能讓普通人買得起了。飛天茅臺也終于能發揮它的價值,能在普通人的飯桌上大顯神威,讓大家品嘗到它的美味,而不是放在柜子里落灰。對此,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飛天茅臺旺季價格揮別3000元你如何看待這件事

3,閑魚上信用速賣茅臺安全嗎最后會砍價很厲害嗎

咸魚還可以啦 我在咸魚上賣過東西 首先有騙子 你要先看對方有沒有實名認證 第二不要線下交易 你和買家的聊天記錄都可以作為后期仲裁的證據 碼字不容易求采納謝謝
需要吧

閑魚上信用速賣茅臺安全嗎最后會砍價很厲害嗎

4,茅臺旺季價格揮別3000元只喝不炒能否成真

茅臺旺季價格揮別3000元,“只喝不炒”應該能成真。中國銀監會直接發表保障經濟平穩通知:“嚴禁挪用各種貸款包括經營貨、消費貨投機炒作茅臺酒、名貴普洱茶等高端消費品”,管控二手商販子以囤酒的方式,肆意提高茅臺酒價格。京東,天貓等超市也都向市場上投放了大量的茅臺酒,以提前預約的方式,銷售價格透明的茅臺酒。讓茅臺酒真正做到了市場貨源充足,透明的銷售價格,“只喝不炒”應該是可以成真的。一、中國銀監會下達通知:不允許肆意囤積炒作茅臺酒,打擊二手商販提高茅臺酒價格 對于真正想要購買茅臺酒的客戶來說,哪怕是1500元的茅臺酒,市面上的銷售價格也達到了3000元以上。這是因為有黃牛黨和二手商販在囤積貨品,肆意炒作茅臺酒價格。國家銀監會的一紙文書,阻斷了這種風氣,令茅臺酒的銷售市場更加透明。二、各大網上超市也開啟了提前預約,透明售價的模式,有意購買茅臺酒的客戶,也是很容易搶到的 在往年的時候,各大網上超市都會銷售茅臺酒。不過很多消費者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特點,無論發售多少瓶茅臺酒,在短短的幾秒鐘之內就會銷售一空。這就是有黃牛黨從中作梗,以至于消費者根本無法使用原價買到一瓶茅臺酒。今年并不同往年,自從銀監會下達這一通知以來,各大商超積極履行責任,勢必在銷售源頭上把關。有很多顧客直接表示,茅臺酒也很容易購買嘛。其實,從現代的年輕人消費觀來看,并不是過分注重于品牌,而是要求產品的質量和口感過關。那么,你有沒有興趣購買一瓶茅臺酒喝呢?

5,脫毛蜜蠟為什么脫的不干凈

其實,用這種產品都有不好的地方,都是化學產品,會對皮膚有一定的損失。。。。。
可以用脫毛膏脫毛蠟之類的東西啊 幫淘吧里有根據銷量和用戶口碑統計出來的排行榜 有的脫毛膏賣了3000多件 去看看 因為夏天要到了哦···

6,茅臺旺季的價格揮別了3000元你如何看待高價酒的市場

酒是一種好東西、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良藥、有些人甚至每一頓都離不開它、在我國也有很多名酒、比如茅臺、劍南春五糧液等等、都是普通人喝不起的酒、最近茅臺旺季的價格已經揮別了3000元、你如何看待高價酒的市場?雖然這一切有著炒作、但是這也是市場需求的、有錢的人群自然會購買、而且這種酒要懂酒的人才會喝、畢竟價格貴、能夠降價也是因為政策原因、要讓酒行業平穩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已經不再會為基本的物質,感到過分擔憂、大家都追求精神享受、甚至我國早已經成為世界上奢侈品消費的最大國家、而茅臺這種奢侈品自然必不可少、一瓶的價格可以達到3000以上、甚至很多時候壓根就沒有貨、但要知道茅臺廠每年生產的茅臺酒都夠全中國每人喝上幾口、所以這些酒都是被用來珍藏了、但是現如今就算是旺季的茅臺也已經降到了3000以下、在我們看來,這一切非常符合他的市場、畢竟是為了酒行業健康的發展、2000多一瓶的價格也已經很高、但至少不會像以前那樣瘋長、而且酒本來就可以作為奢侈品、只有懂得人才會覺得他好喝、不然會難以入口。 酒文化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歷史、大家都說好的酒只有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會懂得其中的味道、其實并不然、會喝酒的人有教無類、都有自己的品酒方式、不會因為價格的原因就會覺得他好喝、所以我們也就能理解為什么造價幾十元的酒可以賣到幾千元、因為里面確實有它的工藝、而我們平時所喝的幾十塊一斤的酒也很好、各有各的味道罷了。

7,為什么茅臺酒喝多了不上頭原理是什么大神們幫幫忙

因為茅臺的價錢,一般人喝不起,說喝多不上頭的,一種原因是喝的少,一種原因是心理作用,還有一種原因是為了打廣告。。。。。不上頭是假的,什么酒一般人喝多了,都能上西天!
茅臺酒有兩個牌子:飛天牌茅臺酒和五星牌茅臺酒。但是茅臺鎮出很多的酒,比如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茅臺白金酒、茅臺不老酒等等都是很不錯的。還有醬香鼻祖——賴茅酒。這類都不錯的。更多關于茅臺酒的信息 茅臺鎮美酒商城

8,為什么3000元茅臺酒價格降了原因是什么

貴州茅臺的價格要降了!有人歡喜有人憂!近日,貴州省發布文件指明對茅臺市場進行整治處理,要嚴格打壓那些故意哄抬茅臺價格的人,防范他們從中謀取暴利。在《人民日報》公眾號也發文稱“茅臺變味了”,不再是喝的酒,而成了官方腐敗的硬通貨,成了別人投機倒把的空子。實際上,早在限制“三公消費”時,茅臺就被公開點名。此后茅臺收斂了很多,從每瓶2300元驟降到850元。飛天茅臺作為茅臺酒的代表產品,可以說是中國白酒的典范。無論是酒的口感質量還是品牌都得到了市場的一致高度認可。雖然官方價1499元,但由于量少不足,普通消費者很難以官方價買到。而在市場上茅臺的價格甚至達到了每瓶3000元的高價。而眾多黃牛做的就是高價買入,再以更高價轉賣他們手里的茅臺,這一倒手就可以輕松獲利近千元!因此,他們甚至一周要飛往貴州幾次,在機場超市門口購買客戶憑登機牌購買的官方價格的茅臺。面對這種情況,茅臺集團也感到很無奈。盡管曾屢次打壓高價轉手茅臺酒的黃牛,甚至實現了實名制購買,零瓶裝銷售和空箱回收,但效果并不如意。面對這種情況,有的人給茅臺出主意直接提高價格,看黃牛怎么辦?還可以增加自己的利潤,一舉兩得。這你就錯了,茅臺集團需要的是長期的發展,收獲長期的收益,而并非暫時的高額利潤。飛天茅臺酒的當前價格,買得起的茅臺酒的人們通常集中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但是,由于身體原因,這些人的影響力及其飲酒量正在下降。一旦這群人變老并且20多歲和30多歲的年輕人沒有養成喝茅臺酒的習慣,茅臺酒集團將處在尷尬的境地。酒的替代作用非常強,買不起茅臺酒的年輕人可以喝五糧液或洋酒。只是一旦他們習慣了這些酒,就很難喝茅臺。因此,茅臺集團現在非常渴望使用官方價格紅利來培養新客戶。被黃牛炒起來的茅臺酒不僅給茅臺集團帶來了不好的評價,而且阻止了他們收購年輕用戶,進一步導致了茅臺用戶在市場上的下降。這與茅臺集團建立群眾基礎和培養粉絲用戶的初衷相抵觸。這就是他們積極打擊黃的主要原因。現在,茅臺酒有望從過去的高價中恢復平價。對于茅臺集團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他們當然很高興 !

9,賣得貴卻不知道茅臺酒為什么那么貴

首先產量,是茅臺酒從生產到出廠,至少需要熟化5年時間以上。也就是說,2018年的飛天茅臺的量,是在2013年的生產產量就已經確定了。無論行情多好,量也只有這么多。物依稀為貴,這也是為什么在各地的專賣店會出現一瓶難求的情況.還有一個就是口感,在打開先聞的時候. 就有明顯的酒香.入口以后,首先是感覺到酒略微有一點酸,然后是酒的辣味.一種令人愉悅的醬香味就來了.咽進去之后不會有特別刺激的感受,反而是很順口的感覺就喝進去了.幾杯喝下去后再回味就有一種非常暢快的感覺.最特別的是茅臺酒喝多一點也不會有頭痛的感覺,只是正常的酒后暈眩.只要不是喝得太多(當然酒太貴也不會像喝其他酒一樣痛飲哈哈哈),第二天完全沒有異樣.這才是最獨特的地方.再有一個就是茅臺文化,茅臺酒作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國醬香白酒的老大,“茅五劍”之一,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早在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獎狀。建國后,茅臺酒又多次獲獎,遠銷世界各地,被譽為“世界名酒、“祖國之光”。
茅臺酒為什么那么貴?還有這么多人買,看完你就知道了

10,茅臺酒為什么要限價

上海為嚴打茅臺加價銷售所下達的限價令,有媒體稱之為不實消息。一時之間,限價令是真是假讓人摸不著頭腦,市場上除了從某些經銷商渠道還有可能尋覓到一些以高于3000元/瓶整箱銷售的供貨,官方指導零售價1499元/瓶銷售的53度500ml飛天茅臺卻幾乎蹤影全無。  其實,茅臺的限價令并非子虛烏有的空穴來風。只不過當前下達這個限價令的似乎并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而是茅臺集團自己。今年元旦期間,茅臺集團就發布一個專項通知,要求專賣店系統每月將80%的飛天茅臺酒按照1499元/瓶的價格售賣,廠家會不定期到店檢查拆箱售賣的情況以及留存紙箱數量。自1月14日起,拆箱比例又調整至100%。拆箱是形式,目的是限價。“拆箱令”其實也就是“限價令”。  茅臺集團這次之所以采用“拆箱令”的形式頒布“限價令”,可能是吸取了此前的教訓。歷史上,茅臺集團曾經三次發布“限價令”。2010年,茅臺集團首次發出“限價令”,要求經銷商售價不得超過730元/瓶;2011年1月,第二次發出“限價令”,要求售價不得超過959元/瓶;第三次“限價令”是在2012年12月的經銷商會議上發布的,53度飛天茅臺零售價不能低于1519元/瓶,團購價不能低于1400元/瓶。限價本身就是漲價的產物,越是限價,價格非但沒能限得住,反而還有可能越漲越高。2011年的那次限價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限價令”一出,一路狂奔的價格上漲非但沒有產生剎車效應,959元/瓶的價格反而還飛漲到了創紀錄的2200元/瓶以上。這也就造成了次年的第三次“限價令”不得不跟著水漲船高,將限價底線一下子就提高了58%。茅臺的“限價令”由于涉嫌價格的維持、固定,是縱向壟斷的表現,理所當然地遭到國家發改委的調查。2013年1月15日,茅臺集團取消了有違反反壟斷法的相關政策。  時至今日,茅臺集團再次重拾限價話題,也許不無幾分不得已的尷尬。一方面,茅臺酒本身的漲幅已遠超我國經濟發展和物價上漲的速度。1987年前,53度茅臺酒的零售價是每瓶8元,1988年價格改革后提高到每瓶140元,2005年底的平均價格是每瓶350元,2009年12月則已達790元,2010年12月又提高到1300元,目前的官方指導性零售價則為1499元,比2010年上漲15.3%,比2009年上漲89.75%,比2005年上漲328.28%,比1988年上漲了1970.71%。也就是說,即使拋開價格改革前的每瓶8元不提,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已經漲了近10倍之多。另一方面,大河漲水小河滿。在市場化條件下,如果沒有建立健全而有效的銷售機制,任何廠家要想只顧自己吃肉,不讓經銷商喝湯顯然也是不可能的。即使茅臺集團對發生在自己內部的權力腐敗一反再反,但是,經銷體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來已久,靠層層加價大賺特賺的習慣決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得了的。事實上,就在這次茅臺集團重新祭出變相限價之利器的同時,經銷商非但將本該拆箱放到零售柜臺的飛天茅臺一下子就都給撤了下來,而且以整箱銷售方式所售出的茅臺酒價格反而還提高到了3200元/瓶。這對茅臺集團的“限價令”無疑是一種辛辣的諷刺,反過來也說明,對于茅臺來說,已經不是要不要“限價令”的問題,而是如何才能使價格上的撥亂反正回歸茅臺定價之初衷的問題。  茅臺酒究竟要不要限價,這并不是一個形式上誰可以說了算的問題,而是一個關乎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比限價不限價更重要的是茅臺酒的價格要讓老百姓喝得起。這也是不止一任的茅臺集團領導人都說過的。可惜的是,一些人一邊在作表白,一邊卻一次又一次地猛提價,其結果勢必是離老百姓都喝得起的目標越來越遠。而就在茅臺酒的價格越來越背離老百姓的消費承受能力的同時,茅臺酒如今早已經不是平民百姓餐桌上的家常酒。很多時候,喝茅臺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隨著茅臺酒市場銷售價格的一路攀漲,茅臺本身不僅越來越迅捷地擺脫其消費品的市場定位,而更多地正在成為投資和理財的工具,同時,由于它在商務宴請的禮尚往來中已成為非常搶手的標的,“喝的不買,買的不喝”個中意味深長。  茅臺的股票,是投資者分享茅臺價值的載體,而不應該是短線博弈的籌碼,更不能成為少數投機者暴富的工具。可是,讓人同樣不無遺憾的是,隨著茅臺股價的飛快上漲,不僅出現了茅臺的業績增長越來越跟不上股價上漲步伐的情形,少數利益機構依仗資金優勢抱團取暖的情形也愈演愈烈。上漲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高的茅臺股價與其說是價值發現的成果,不如說是價值的透支。不難想象,如果對一只股票的投資需要五六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回本,那么,它所能留給投資者的投資空間又能有多少呢?一旦利益機構的資金鏈無法支撐茅臺股價的連續推升,或者說機構在一定的監管壓力下無法繼續維持其抱團炒作的趨勢,那么,隨著既得利益者的落袋為安,為泡沫性股價買單的一定是那些只懂得跟著機構去炒股的中小投資者,尤其是散戶。

11,為什么好多人都說房產銷售工資高卻別人愿意做呢

2年知名房地產銷售人員路過。現在在某知名互聯網公司做自媒體運營。當初剛畢業,就莽的去了上海,什么也沒想,一看上海X家3500 上海我X我家4500 上海XX行 X祐豪宅 7000 都是底薪+提成的模式, 哇這么多的嘛,問他這行業好不好,他說好,我們XX員工去年做了200萬業績 拿了大好幾十萬 公司還講了幾萬塊的禮品等等。哇 聽得我好羨慕啊。結果像個小白就入了行,入了之后才發現一個字 坑 二個字 麻木。為什么?因為現在房地產行業 在全國一二三線城市都在萎靡 有房的人不想賣 有錢的人不敢買。都是處于觀望狀態,這就導致了 買房的人都是剛需的,急著賣房的人可能是為了還貸款,抵債等等。但是這種房子你也賣不出去呀,法院拍賣的。所以在房價這么高的時代,客戶越來越少,房子也越來越少,客戶往往貨幣三家,糾結的要死,因為我一輩子就只買一個房,你也著急的要死,好不容易看好了,有莫名其妙的要砍價,砍傭金,你就真的很絕望。在這個行業里我認識到了,你一旦做了,沒有3年你是積累不起來的,并且。你積累起來了,也就意味著你一輩子只能做一個中介了,根本不能轉行了,因為你除了房東和客戶沒有任何東西了。所以很多老中介都在感嘆 年輕多好,因為常年處于加班狀態,基本上沒有生活,愛情也是和公司員工發展 他們都說現在是脫不了身了。你慎重考慮。希望你采納 謝謝!
應該有這個壓力的,而且指標不容易完成的。
做銷售靠口才,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有多少人年輕人愿意去揣摩別人的心思去奉承呢?大部分都是眼高手低或者好吃懶做。
銷售工資是按照底薪加提成計算的。賣的越多收入越高。但是一開始干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工資不太穩定。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做銷售。
銷售行業底薪都不高,鏈家地產剛一入職底薪是2500,銷售都靠提成掙錢,底薪是能讓你活下去,二手房主要看在哪里做,比如中關村,標的額都在300萬以上,一單下來就是提成差不多一萬,賣一套大房子差不多兩萬,起點低,掙錢快,但是這個行業要靠積累,不能激進求成!
是新人的話,基本工資在2000-3000,提成的話看業績的,0-5000-10% 5000-10000-15% 10000-20000-20% 20000-60000-25% 60000-200000-30% 再往上就是35% 這個是大多二手房公司的提成比例。 一手房的提成在0.1%-0.15%,要看房子的總價和公司的的規定了,基本上是這樣的。 獎金仍是從業者主收入來源 地產行業但因企業不同,相同職位的人才薪酬待遇還是相差很大的,其中上市公司薪酬比較透明,基本薪資高,獎勵機制較充分,擁有較好的薪酬福利體系。國營企業薪酬比較固定,基本薪資普遍低于市場高值,但隱性收入及福利較多,且收入穩定。而民營企業薪資最靈活,變動幅度也最大,因為資金的支配權在老板手里,隨意性更大,定薪也更靈活,特別是獎金方面的浮動程度相當大。 市場火不火、房子是否好賣會對他們的薪酬待遇有一定的影響,但也只是在一個有限的區間內浮動,因為發展商畢竟是實體企業,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的定薪標準多是參照了國家的一些相關標準和經濟指標,并不會真正跟隨樓市大起大落。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