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茅臺酒的傳統工藝有什么特別的嗎
- 2,為什么茅臺酒是8次發酵而只取7次酒呢
- 3,為什么白酒時間越長越好喝
- 4,你們對茅臺酒的生產了解多少
- 5,茅臺酒生產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 6,一瓶茅臺酒的釀制需要多少工序
- 7,釀酒原料那么多釀出來的酒有區別嗎
- 8,貴州茅臺酒的釀造原料有哪些
- 9,茅臺酒釀制技藝的獨特性
- 10,有人說茅臺酒要九次蒸煮七次取酒這是怎么回事
- 11,茅臺的制作過程
- 12,白酒都分多少度
1,茅臺酒的傳統工藝有什么特別的嗎
茅臺酒從制曲、制酒、貯存、勾兌到包裝,經過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其傳統工藝總結為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其間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經分型貯放,勾兌貯放,五年后包裝出廠。其工藝特點為:兩次投料,固態發酵,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摘酒,以此形成茅臺酒獨特的釀造風格。
肯定又不一樣的啊,要不賣的那么貴呢
2,為什么茅臺酒是8次發酵而只取7次酒呢
具體工藝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茅臺酒第一次發酵是不取酒的,所以是8次發酵7次取酒。
3,為什么白酒時間越長越好喝
為什么陳放的酒比新釀造的酒味道芳香呢?回答這個問題還需了解酒的釀造。人類早在幾千年前就懂得制酒了。果類和果汁暴露在大氣中,微生物使果汁中的糖轉化成酒精和其他物質。原始人偶然喝了這種經過發酵的果汁,味道芳香可口,便開始有意識的使果汁發酵,這就是最早的制酒了。據考證,遠在有文字之前,人們就會釀造果酒了。我國的酒是世界馳名的。名酒多以高粱、小麥、豌豆為原料,其中的淀粉用麥芽或麩曲作糖化劑,再經發酵,麥芽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變成了酒精。不過這種酒里酒精含量很低,經過蒸餾,便得到了含量較高的白酒了。酒精與我們喝的白酒可大不相同。純凈的酒精水溶液幾乎是沒有香味的,而一般的白酒具有獨特的香、味、色。這是因為白酒里除了含有酒精之外,還含有糖類、甘油、氨基酸、有機酯和多種維生素等。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所以用水果也能釀酒。紅得發紫的葡萄,金黃悅目的桔子,青中泛紅的蘋果,嶺南佳果荔枝都可以釀出美酒。不論是果酒還是白酒,能散發芳香氣味的功臣是乙酸乙酯。但新酒中乙酸乙酯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的。而酒中的醛、酸不僅沒有香味,還有刺激喉嚨的作用。所以新釀造的酒喝起來生、苦、澀不那么適口,需要幾個月至幾年的自然窖藏陳釀過程才能消除雜味,散發濃郁的酒香。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釀酒過程中逐步掌握了使酒陳化的經驗。他們把新制的酒放在壇里密封好,長期存放在溫濕度適宜的地方,使之慢慢地發生化學變化,酒里的醛便不斷的氧化為羧酸;而羧酸再和酒精發生酯化反應,生成具有芳香氣味的乙酸乙酯,從而使酒質醇香,這個變化過程就是酒的陳化。但這種化學變化的速度很慢,需要的時間很長,有的名酒的陳化往往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或許你會認為,酒越陳越好吧?這話并不全對。使酒陳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使乙酸乙酯增多。如果酒壇不經密封或密封條件不好,溫度濕度條件不當,時間長了不僅酒精會跑掉,而且還會變酸變餿,則酸敗成醋了。這是因為空氣中存在著醋酸菌,酒與空氣接觸時,醋酸菌便乘機而進入酒中,在醋酸菌的作用下,酒精則發生了化學變化而變成醋酸。尤其是啤酒、果酒更容易酸敗成醋。燒酒如茅臺酒、西鳳酒、汾酒等情況則不同。因為燒酒中酒精的含量為50%左右,這種濃度的酒精具有殺菌作用,醋酸菌無法在燒酒中生存和繁殖,酒精因此不會變成醋酸了。所以,我們說酒越陳越好是有條件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大縮短了酒的陳化時間。如利用輻射方法照射新酒,15天后品嘗,酒的濃香、甘醇、回味等方面都有提高,雜味有所減少。經化學分析表明,乙酸乙酯的含量大大提高,散發濃郁的酒香可與自然陳化相比美。輻射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縮短酒的貯存期,是新酒陳化的一種科學方法。最近,科學工作者,應用電子綜合技術制成的新酒陳化設備,具有世界先進水平,非常適用于優質酒、果酒陳釀;各種新制酒在其中滯留八到十分鐘即可獲得半年到一年的陳釀效果。從而節省大量庫房、容器和大量資金,為制酒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4,你們對茅臺酒的生產了解多少
茅臺酒以本地優質糯高粱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大概需要5斤糧食才能制成1斤茅臺酒。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臺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臺酒要經過兩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加曲(發酵七次)、七次取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后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準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
5,茅臺酒生產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茅臺酒的制酒生產具有以下特點: (1)嚴格的季節性生產 重陽下沙,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即每年重陽(農歷九月初九)開始投料,1年為1個生產大周期。 茅臺地區夏季炎熱,酒醅溫度高,如果淀粉含量高,收堆、下窖升溫過猛,生酸幅度過大,對釀酒極為不利。重陽下沙既避開了夏季高溫期,又避開了夏季赤水河洪水期,這時期“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山凝而暮山碧”,赤水河清澈見底,水質極佳。 (2) 兩次投料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佳節,第一次投料,占原料的50%,稱為下沙,蒸糧、入窖發酵一個月后出窖,再投入其余的50%的糧混合蒸糧,稱為造沙,全年投料即告完成。有異于其他白酒四季投料。 (3)生產周期長 下、造沙投料完畢發酵1個月后,出窖烤(蒸)酒,以后每發酵1個月烤酒1次,共烤7次,只加大曲不再投料。同一批原料要經過9次蒸煮、8次加曲、堆積發酵、入窖發酵,7次烤酒才丟糟。歷時整整一年。 (4)高溫堆積 茅臺酒采用開放式涼堂堆積發酵與封閉式入窖窖內發酵相結合的兩種發酵方式,有別于其它白酒攤涼加曲后立即入池發酵的方式。 高溫堆積發酵工序是茅臺酒的獨創,是工藝的核心。是糟醅充分利用環境中的微生物進行“二次制曲”的過程。 茅臺酒高溫大曲的曲糖化力低,并且幾乎沒有酵母菌。在堆積過程中,糖化酶的含量逐步增大,酵母菌數明顯增多,達到每克數千萬至上億個。而且參與發酵的微生物體系與大曲發酵的微生物體系有較大的差異,尤其是產酒酵母都是在堆積過程中富集的。 通過高溫堆積,微生物在消長過程中相互利用,以達到代謝產物具備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和、回味悠長的目的。 堆積發酵的質量直接影響酒的產質量。堆積發酵好,酒的產質量好;堆積發酵不好,酒的產質量不好。 5)高溫接酒 其他白酒要求蒸餾接酒溫度為25℃,而茅臺酒的接酒溫度要求在40℃以上,有利于排除低沸點、刺激性的物質,有利于保留高沸點物質,有利于提高醬香型酒的質量。 (6)以酒養窖以酒養糟 制酒生產除在投料潤糧時加水外全年不再加水。下窖時在窖底、窖壁、酒醅內和做窖底、窖面時噴灑尾酒,用以調節糟醅的水份。另外尾酒更主要的作用是在窖內再次發酵增香,供給己酸菌、甲烷菌、產酯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碳源及香味物質的前驅物質。 (7)合理的酒精濃度 茅臺酒的濃度是53%(v/v)。關于酒精濃度有個經典實驗數據,即用53.94毫升酒精加上49.83毫升水,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體積不是103.77毫升,而是100毫升,這時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締合的最緊密。可見茅臺酒的酒精濃度最合理。 (8)出酒率低、大曲用量多、輔料用量少 茅臺酒出酒率低為5:1。即5公斤糧食生產1公斤53%(v/v)左右的酒,在所有白酒生產中是最低的,濃香型白酒僅2公斤多糧食就可生產1公斤酒。 大曲用量多為1:0.9。即1公斤高粱要耗用0.9公斤大曲,是所有蒸餾酒中用曲量最大的。大曲不僅是釀酒的糖化發酵劑,同時也是釀酒原料,其曲香又是茅臺酒醬香的重要來源。 茅臺酒輔料用量少。僅占原料量的5℅,濃香型酒輔料用量是茅臺酒用量的幾倍,輔料少因此而帶來的對人體健康不利的甲醇等成分含量就少,茅臺酒甲醇含量遠遠低于濃香型酒,遠遠低于國家標準控制要求。
6,一瓶茅臺酒的釀制需要多少工序
30道工序。茅臺酒的主要工藝流程包括制曲、制酒、貯存、勾兌和包裝五個過程。一瓶普通茅臺酒從投料至產品出廠經過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的錘煉,至少需要5年時間。茅臺酒釀造遵循“12987”工藝,即端午制曲、重陽下沙、1年生產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總結下來,釀造工藝主要分為四個大的工序:制曲、制酒(第一輪下沙、第二輪下沙、七次取酒)、貯存勾兌、包裝。茅臺釀造工藝流程:茅臺酒以優質高粱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臺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臺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生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生產周期長達八九個月,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后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準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茅臺酒釀制技藝
7,釀酒原料那么多釀出來的酒有區別嗎
釀造白酒的原料頗多,一般優質原料為高粱為主,適當搭配玉米、小麥、糯米、大米等糧食。聽釀酒的朋友說過,釀酒界有句話叫做“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凈、糯米綿、小麥躁、大麥沖”,大致概括了各種糧食釀出來酒的特點。白酒的品質的確受到原料影響:高粱高粱按粘度不同分為粳高粱、糯高粱兩類。北方多粳高粱,南方多為糯高粱。糯高粱全是支鏈淀粉,結構較疏松,宜于根霉生長,以小曲制高粱酒時,淀粉出酒率較高,粳高粱含有一定的直鏈淀粉,結構緊密,蛋白質含量高于糯高粱,高粱含有單寧、花青素等色素成分,衍生物酚類化合物賦于白酒特有的芳香,高粱蒸料后疏松度粘而不糊。高粱淀粉在胚乳內部,表面包有一層由蛋白質和脂肪構成的膠粒層,淀粉顆粒呈多角形,中心有核點,最大的淀粉顆粒直徑可達30um。玉米玉米含植酸多,在發酵中可水解環已六醇及磷酸。前者呈甜味,磷酸也能促進甘油(丙三醇)的生成,多元醇具有明顯甜味。后者可促進甘油的形成,因而玉米酒較酵甜。應脫坯后使用,蒸煮后不粘鍋、不糊。但因淀粉結構緊密,質地堅硬故難以蒸煮,因淀粉顆粒形狀不規則呈玻璃質的組織狀態,結構緊密,質地堅硬,故難以蒸煮,但出酒率不及高粱,玉米的半纖維量含量高于高粱,因而常規分析時淀粉含量與高粱相當,但出酒率不及高粱,一般黃玉米淀粉稍高于白玉米。大米淀粉含量高,蛋白質、脂肪含量少,有利于低溫緩慢發酵,成品酒質較純凈,大米中淀粉布在胚乳層中。胚乳細胞淀粉復粒密集、每個淀粉復粒含50個-80個淀粉單位,大米有粳米和糯米之分,一般粳米的蛋白質,纖維素及灰分含量較高,而糯米的淀粉和脂肪含量較高,一般晚熟稻谷的大米蒸煮后較軟、較粘;粳米淀粉結構疏松、利于糊化、但如果蒸煮不當而太粘,則發酵溫度難以控制,大米在混蒸混燒的白酒蒸餾中,可將飯的香味帶入酒中,酒質爽凈。小麥小麥中的碳水化合物除淀粉外,還有少量的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以及2%-3%的糊精,小麥蛋白質的組分以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為主,麥膠蛋白以氨基酸為多,這些蛋白質可在發酵過程中形成香味成分,小麥含淀粉量最高。大麥耐寒性強,生長期短,可種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大麥和青稞有4棱、6棱之分,青稞與大麥不同處是籽粒與穎殼能脫離,即不帶谷殼。青稞的色澤和形狀也多種各樣,有黃、褐、紫、藍、黑色和橢圓、卵形、長形之分,青稞多為硬質,籽粒的透明玻璃質70%以上,蛋白質含量在14%以上,淀粉含量為60%左右,纖維素含量約2%。豌豆粘性大,淀粉含量較大,若用以單獨制曲,則升溫慢,降溫也慢。故一般與大麥混合使用,以彌補大麥的不足,但用量不宜過多。大麥與豌豆的比例,通常3:2為宜。也不宜使用質地堅硬的小粒豌豆。若以綠豆,赤豆代替豌豆,則能產生特異的清香。多種原料釀造使酒中各微量成分比例得當,是形成口感豐富的物質基礎。不同的釀酒原料也會產生不同的風格,并無最好最壞之分。甘薯鮮甘薯及白薯干(薯干)分別含有2%和7%的可溶性糖,有利于酵母菌的利用,薯干淀粉純度高,含脂肪和蛋白質較少,發酵生酸輔度小,而淀粉出酒率高于其它原料,甘薯因含果膠質較多,所以成品酒甲醇含量較高,另外還有甘薯樹脂,對發酵也有不利的影響,甘薯淀粉顆粒大,組織不緊密,吸水能力強因而易糊化。總的來說,釀酒原料不同,所用微生物及釀造過程也不一樣,其品質自然不同,具體哪種最好,則因人而異。目前我國名酒中多是大曲酒,除了五糧液、劍南春等五糧濃香型白酒是利用高粱搭配適量的玉米、大米、糯米、小麥,其他都是以高粱為主。比如醬香型白酒中,茅臺以優質高梁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這是茅臺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最后,高粱是釀白酒的最好原料,因為只有高粱皮里面含有能賦予白酒獨特芳香的單寧。
8,貴州茅臺酒的釀造原料有哪些
本地優質糯高梁、小麥、水。茅臺酒是世界三大著名蒸溜酒之一,譽稱國酒,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產于中國貴州茅臺鎮。以本地優質糯高梁、小麥、水為原料,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采用科學獨特的傳統工藝精心制而成,末添加任何香氣、香味物質,從生產、貯存到同同出廠歷經五年以上。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懷留香持久的特點。茅臺酒系以優質高梁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臺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臺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生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生產周期長達八九個月,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后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準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特有的紅纓子高粱 ,茅臺酒生產所用高粱為糯性高粱,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淀粉含量達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于茅臺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茅臺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合理范圍。茅臺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單寧,通過茅臺工藝發酵使其在發酵過程中形成兒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臺酒香味的前體物質,最后形成茅臺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有機物的形成與茅臺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關,也是茅臺酒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的重要因素。
9,茅臺酒釀制技藝的獨特性
茅臺酒因產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臺鎮而得名。茅臺酒質量與其產地密切相關,這是茅臺酒不可克隆的主要原因,也是茅臺酒區別于中國其他白酒的關鍵之一。茅臺酒產地茅臺鎮風景秀麗,依山傍水;地理地貌獨特,地域海拔高度420-550m,地理位置在東經105°,北緯27°附近,為河谷地帶;地層由沉積巖組成,屬下第三系,為紫紅色礫巖、細砂巖夾紅色含礫土巖。茅臺地區年平均氣溫18.5℃,年平均相對濕度78%,年平均降雨量1088mm左右。由于茅臺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于釀造茅臺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茅臺鎮獨特的地理地貌、優良的水質、特殊的土壤及亞熱帶氣候是茅臺酒釀造的天然屏障,一定程度上也可說茅臺是大自然賜與人類之杰作。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全國有關專家曾用茅臺酒工藝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術人員進行異地生產,所出產品均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這也充分證明了茅臺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茅臺酒不可克隆,為此茅臺酒2001年成為我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三高是指茅臺酒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茅臺酒大曲在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發酵溫度都高10-15℃;在整個大曲發酵過程中可優選環境微生物種類,最后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高溫堆積發酵是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酵最為經典和獨創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茅臺酒高溫堆積發酵是茅臺酒網絡利用自然微生物,進行自然發酵生香的過程,也是形成茅臺酒主要香味物質的過程,其堆積發酵溫度高達53℃。通過高溫堆積發酵,形成茅臺酒特殊芳香物,也通過微生物細胞蛋白產生氨基酸等營養物質。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但茅臺酒生產工藝的蒸餾與其他白酒完全不同。茅臺酒的蒸餾餾酒溫度高達40℃以上,比其他白酒高10-20℃,主要目的一是分離茅臺酒經發酵的有效成份;二是去除發酵過程中的副產物或不利物質或低沸點物質,是茅臺酒飲用不口干、不上頭的一個重要原因。 茅臺酒工藝中的三長主要指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大曲貯存時間長、茅臺酒基酒酒齡長。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分下沙、造沙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可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幾個月或十多天即可。茅臺酒大曲貯存時間長達六個月才能流入制曲生產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個月,這對提高茅臺酒基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茅臺酒一般需要長達三年以上貯存才能勾兌,通過貯存可趨利避害,使酒體更醇香味美,加上茅臺酒高沸點物質豐富,更能體現茅臺酒的價值,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點。 茅臺酒工藝的季節性生產指茅臺酒生產工藝季節性很強。茅臺酒生產投料要求按照農歷九月重陽節期進行,這完全不同于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的特點。采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節;二是順應茅臺當地氣候特點;三是避開高營養高溫生產時節,便于人工控制發酵過程,培養有利微生物體系,選擇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陽是中國的老人節,象征天長地久,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茅臺酒釀制技藝是一種獨特的漢族釀酒工藝。與其他白酒工藝相比,在順應茅臺當地環境、氣候、原料外,又有其獨特巧妙的工藝內涵。茅臺酒的生產工藝分制曲、制酒、貯存、勾兌、檢驗、包裝六個環節。整個生產周期為一年,端午踩曲,重陽投料,釀造期間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經分型貯放,勾兌貯放,五年后包裝出廠。茅臺酒的釀制有兩次投料、固態發酵、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摘酒等特點,由此形成獨特的釀造風格。概括茅臺工藝的特點為三高三長、季節性生產,這是茅臺工藝區別于中國其他名白酒工藝的地方,也是茅臺酒工藝的巧妙之作。2006年5月20日,茅臺酒釀制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有人說茅臺酒要九次蒸煮七次取酒這是怎么回事
茅臺酒是不是真的經過九次蒸煮,七次取酒不敢瞎說,畢竟我沒親眼見過他們釀酒,這個只能讓從事這份工作的釀酒師來解答了,其他沒真正見過的人說出來也沒什么說服力。 但醬香酒按照生產工藝分為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竄香酒四大種類。 我們所說的,正宗的醬香型白酒其實說的是坤沙酒,這個應該是嚴格按照醬香酒的生產工藝生產的,也就是說,它的釀造周期可以長達十個月,出酒率低,但它品質最好。而坤沙酒釀造的靈魂就是"回沙"工藝,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高粱不能粉碎,破碎率要小于等于百分之二十。 所以說,茅臺酒是否真的經過九次蒸煮七次取酒,大家看到我介紹完,心里也就應該有譜了吧。 我是小王品酒,愿意和廣大酒友交流。 這是醬香白酒的傳統工藝,也是我們說的12987工藝(一年一個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 一年一個生產周期 (醬香白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的時間,每年的重陽節開始下沙,要生產到明年的重陽節才能完成生產) 二次投料 (除了重陽第一次下沙,第二個月還要加入生糧食與上個月的糧食混合蒸 ,也叫下糙沙) 兩種發酵 (開放式發酵一星期,封閉式發酵一個月)。 三種典型體 (醬香、醇甜、窖底) 三高工藝 (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餾酒) 四十天制曲發酵 五年存放時間才能勾調出廠 六個月存曲 七次取酒 (一年當中,這些糧食要經過反復的蒸餾,取七次酒才能把糧食中的酒取完) 八次發酵 (包括陰發酵和陽發酵) 九次蒸煮 (因為是本地的小紅糧,能夠經受九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四五次) 從投料到成品出廠,至少五年時間。 整整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醬香白酒的工藝是所有白酒里面最復雜的,釀造周期最長的,原料和時間成本最高的,醬香白酒也是售價最貴的。 這是坤沙酒的釀造工藝,我們茅臺當地也有坤沙散酒,工藝也跟茅臺酒一樣,也在茅臺鎮,就是細節不一樣,勾調技術不一樣,但是價格也不一樣,只需要不到茅臺酒十分之一的價格就可以喝到優質的醬香坤沙酒,酒質雖比不上茅臺酒,但是酒質也是一流的,這個價格在市場上一般是喝不到的,除了坤沙散酒。 我是茅臺鎮人,也是一名制酒工作從事者,喜歡喝醬香白酒的朋友可以關注并私信我,一起討論貨真價實的醬香白酒。。 茅臺酒制酒生產工藝過程,指其原料經蒸煮,攤涼,拌曲堆積發酵,入條石窖發酵蒸餾的一個生產過程。其中又可分為投料輪次和蒸餾摘酒輪次,投料輪次包括下沙和造沙兩輪次,這兩輪次不取酒,蒸餾摘酒輪次就只有一輪次到七輪次。所以是九次蒸煮,七次取酒。 九次蒸餾,也稱之為九次蒸煮兩次發酵成熟的糧食放入蒸酒器中混蒸,約4~5小時,保證糊化柔孰整個生產過程需要9酒蒸餾 八次發酵:把蒸熟的料醅揚涼,加曲攪勻,放入酒窖堆積發酵一個月左右整個生產過程經歷八次(前八次蒸餾后的堆積發酵) 七次取酒:嚴格來說應該是九次蒸餾,九次取酒的,因為第一次取酒量少味生,所取酒回潑窖池,最后一次醬味缺失保留至翌年首潑窖池所用每個輪次所出的基酒各不相同,其感官標準如下表所示: 最后,建議,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量飲用堅持傳統純糧固態發酵工藝生產的白酒。 這種酒喝后只會有微醺的醉意,睡一覺之后便清醒如初,神清氣爽,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與生活,身體也好受許多。 以茅臺為首的優質醬香酒,只能以傳統固態發酵工藝釀造,且必須以糧食為原料釀造而成,屬于自然發酵的純天然產品,不添加任何香味成分, 喝完 不口干不上頭! 且易揮發物質少,對人體的刺激少。 相比起其他香型的酒,喝多酒對身體傷害是最低的。 醬香酒有這么多的優勢,擁有那么多的忠實好友。自然也有些不發商人的潛入,為了利益不惜破壞醬香酒的聲譽。 如今的醬香酒市場魚龍混雜,掛羊頭賣狗肉的產品數不勝數,真的讓人心寒!老百姓想買到貨真價實的醬香酒,真的需要花點心思,需要靠譜的渠道,找對人,才能少花冤枉錢。 其實想喝到綠色 健康 的純糧食釀造的酒,要么找靠譜的熟人,要么靠譜的渠道。茅臺鎮真正的純糧酒,還是讓人聞著垂涎欲滴,喝著回味悠長,性價比高得很! 本人在茅臺鎮從事酒業多年,致力于匠心釀造傳統純糧食茅臺鎮醬香酒,把真正的純糧醬香好酒推薦給廣大酒友,讓 酒友們喝得起好酒,喝得到真正的好酒! 感興趣的酒友,歡迎關注私聊我! 酒品如人品,好酒交好友! 版權所有:因醬而生 liuzhiqing0712 是秉承傳統工藝,細藝方顯真功夫。去年我去拜訪在茅臺集團的戰友并參觀考察茅臺集團包裝成品車間,然后也去國珍酒業等幾家大酒廠考察參觀。之后經推薦帶了幾款酒版回廣州給朋友品嘗,反饋信息非常不錯。 謝邀 這是茅臺釀造的傳統工藝,一年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這是茅臺醬酒的精髓 各有各的工藝,好不好看理化指標, 傳統醬香白酒的工藝傳承、每一個輪次的酒口感、品質都有區別;后期可以根據不同的口感勾調出成品! 茅臺酒釀造工藝,茅臺傳統技藝,反復蒸煮,一年周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
11,茅臺的制作過程
惟我獨有的釀造技能 像國酒茅臺這樣具有足以左右中國白酒市場競爭格局當量的國際著名品牌企業,必然擁有支撐可持續發展和保障產品在市場競爭中長期居于主導地位的“核心技術”。 茅臺酒的釀造工藝,在業內行家的視角里,是將原始的、古老的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是世界蒸餾酒中絕無僅有的特殊知識技能;而在業外人的審美感中,它所展示的圖像景致,則是一幅技術美與藝術美水乳交融、色彩繽紛的人間美畫。 任何一種事物,它之所以能將自身鮮明地區別于其他事物,就其內部的“運動形式”而言,必然具有特殊的規律。茅臺酒采用的“季節性生產”、“高溫釀造”、“長期陳釀”與“精心勾兌”,即是根本區別于其他白酒釀造工藝的顯著標志。 國內一般白酒釀造,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料生產,只需經過一兩次,至多四、五次發酵蒸餾取酒,便完成一個生產周期。而茅臺酒釀造,則是順應季節變化的自然規律來進行,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端午踩曲,重陽下沙投料”。同一批原料,要歷經八次攤涼及加曲堆積發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的復雜生產過程。 “高溫釀造”在茅臺酒的工藝中,堪稱為繼承傳統工藝基礎上最富有科技創新內涵的“核心技術”。它包括著高溫制作大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蒸餾接酒三個至關重要的工藝環節—— 茅臺酒的制曲溫度高達62℃,需經二次翻曲,40天成熟,再存放半年以上,方可投入使用。這是順應自然規律的原始、古老、傳統的科學方法。它為茅臺酒帶來了大量的微生物、香味物質和香味前軀物質。這在世界蒸餾酒中是獨一無二的工藝。 茅臺人針對高溫制曲設計的高溫堆積工藝,堆積溫度達到50℃左右。開放式的高溫堆積為封閉式的入池發酵網羅、篩選、繁殖了大量微生物,并帶來大量的香味香氣物質及其前軀物質。這在世界蒸餾酒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創舉。 茅臺酒的接酒溫度在40℃以上,比一般白酒高出15℃左右。高溫蒸餾接酒,能有效排除揮發性強的硫化物和其他有刺激性的低沸點物質,更多地保留不易揮發的高沸點香味物質。 “長期陳釀”與“精心勾兌”,是茅臺酒釀造工藝中兩個關聯性很緊密的重要工序,也是茅臺酒實現品質美與風味美同步升華的重要保障。尤其是“精心勾兌”,可謂是巧奪天工的神來之筆。 新酒烤出后,即按照不同輪次、不同酒精濃度、不同典型體、不同生產日期進行分類,一律采用傳統的陶瓷壇裝酒入庫長期陳釀。陳釀期達到三年,才可以投入小盤勾和大盤勾;進行盤勾時,還要使用陳釀時間更長的老酒勾調。 從新酒裝壇入庫陳釀到可投入勾兌成品茅臺酒,五年的累計損失高達20%左右。難怪有人說,“茅臺酒長期陳釀,流逝的是歲月與時光,沉甸下來的是價值,是芳香,是茅臺酒永恒不變的高品質”。 業內專家認為:一般而言,“酒是陳的香”;但并不是其他白酒都能像茅臺酒這樣,經過長期陳釀能達到的幽雅細膩、協調豐滿、芳香濃郁的境界。 茅臺酒陳釀期達到五年,即可用于勾兌成品茅臺酒。茅臺酒的香味香氣風格特征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全憑勾酒師極為敏感的視覺、嗅覺、味覺“三維審美”,心領神會地將幾十種、甚至幾百種不同年份、不同輪次、不同酒精濃度、不同典型體、不同酒齡的茅臺酒基酒進行精心勾兌,取長補短地勾調成為妙不可言的成品茅臺酒。 茅臺酒是天然發酵食品,無論是搞盤勾還是勾兌成品酒,從不添加任何外來物質。為了保證成品酒達到色、香、味俱佳的理想境界,所采用的樣品酒竟多達100多種。這在所有蒸餾酒中,是從未見過的高超技藝和一絲不茍的嚴格要求。 這給人一個啟示:國酒茅臺的釀造工藝之所以顯得格外的獨特和富有創意,是因為,茅臺人長期以來,辯證地解決好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 “傳統”,在茅臺酒釀造中沒有“保守”、“固步自封”的含義;恰恰是茅臺酒釀造工藝的一大特色。它既原始、古老、傳統,又蘊涵著科學、合理的知識和技能。也許,只有讀懂了茅臺酒釀造工藝的“傳統”,才有可能真正地領略茅臺人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后達到的傳神境界。畢竟,茅臺人一代接一代地從“傳統”中走過來,他們對茅臺酒釀造中蘊涵的大自然特殊規律及其中的科學原理,是那么地了如指掌。 但是,茅臺人尊重傳統,珍惜傳統,并非是墨守成規,不圖進取。他們對實踐證明有利于保障茅臺酒品質和提高茅臺酒產量的科學、合理的工藝技術,決不標新立異,老老實實地繼承下來,并加以總結和提高,形成必須遵循的操作標準和規范;而對某些實踐證明有礙生產力發展的工藝環節或可以探索的領域,則積極、穩妥地應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去進行必要的改造和完善,使之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像“八個統一、八個控制、八個確保”的操作規程,無論從任何角度審視,都可以堪稱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典例—— 統一合理輪次出酒率,控制各輪次產酒量,確保了茅臺酒勾兌的基礎要求;統一投料水分、蒸糧時間和輪次入窖水分,控制變相加水和各輪次酒掉排,確保了茅臺酒的質量;統一細化工藝操作,控制拌曲、上堆溫度,確保了堆積發酵的質量;統一堆積發酵,控制下窖前的堆積溫度,確保了偏老不偏嫩的工藝要求;統一用曲比例,控制窖底窖面,確保了窖底窖面的質量;統一輔料用量,控制谷殼用量,確保了降低酒的雜味;統一入窖尾酒質量,控制入窖尾酒的濃度,確保了入窖尾酒的質量;統一上甑氣壓和吊水時間,控制上甑時間和吊水時間,確保了合理輪次糊化率和出酒率。 事實上,迄今為止,茅臺人已經在長期的實踐中,把歷史上獲知和掌握到的傳統釀造工藝知識技能,從原始的、偶然的、間斷的、少量的經驗,通過融入現代科技,已改進、提高、升華到了世界蒸餾酒中惟我獨有的巔峰。 可以這樣說,國酒茅臺經濟效益的大幅度增長,不是憑借片面追求產量得來的,而是依靠科技進步不斷完善、升華茅臺酒釀造工藝的技術、技能,從提高質量中來實現的。 茅臺網站,更多看品質篇http://www.china-moutai.com/maotai/near_maotai.html
12,白酒都分多少度
最高的新疆英雄本色56度一般的是45度低的有30度
按酒度的高低分 (1)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2)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⑴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⑵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純凈的酒精水溶液幾乎是沒有香味的,而一般的白酒具有獨特的香、味、色。這是因為白酒里除了含有酒精之外,還含有糖類、甘油、氨基酸、有機酯和多種維生素等。所以聞起來就有特殊的香味了 茅香型酒文化網 白酒有香味,就有了香味的分類,那么就出現了香型。白酒,釀造所采用的原料不同,有的是高粱,有的是大米;所選用的糖化發酵劑不同,有的是大麥和豌豆制成的中溫大曲,有的是小麥制成的中溫大曲或高溫大曲,有的是大米制成的小曲、麩皮和各種不同微生物制成麩曲等;所使用的發酵容器設備不同,有的是陶缸、水泥池、磚池、箱,有的是泥池老窖等;所采取的釀造工藝不同,有的是清蒸清糙、續精混蒸、回沙發酵,有的是固態和液態發酵等;所處釀造環境的氣候條件不同,有的干濕度高,有的干濕度低,有的氣溫高,有的氣溫低等。因此,各個廠家所釀制的酒品,其香韻特點也就各不一樣。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中國質量管理協會、中國食協白酒專業協會在1994年12月28日聯合發布的通告中,已將中國的白酒分為以下7種香型: 醬香型 又稱茅香型,以貴州省仁懷市的茅臺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為原料。以小麥高溫制成的高溫大曲或縱曲和產酯酵母為糖化發酵制,采剛高溫堆積,一年一周期,二次投料,八次發酵,以酒養糟,七次高溫烤酒,多次取酒,長期陳貯的釀造工藝釀制而成。其主體香味成份至今尚無定論,初步認為是一組高沸點的物質。酒質特點為無色或微黃色,透明晶亮,醬香突出,優雅細膩,空杯留香,經久不散,幽雅持久,口味醇厚、豐滿,回味悠長。高度酒分為43度和53度二種。其總酸以乙酸計,為≥1.5克/升,總酯以乙酸乙酯計,為≥2.5克/升;低度酒為38度以下,其總酸為≥0.7克/升,總酯為≥1.5克/升。 清香型 又稱汾香型,以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的汾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等谷物為原料,以大麥和豌豆制成的中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有的用麩曲和酵母為糖化發酵劑),采用清蒸清糟釀造工藝、固態地缸發酵、清蒸流酒,強調“清蒸排雜、清潔衛生”,即都在一個“清”字上下功夫,“一清到底”。其主體香味成份是乙酸乙酯,酒質特點無色、清亮透明,清香純匯.醇厚柔和。甘潤綿軟、自然協調、余味爽凈.后味較長:不應有濃喬或醬香技其它導香和邪雜氣味。高度酒分為40度至54度、55度至65度兩種,其總酸(以乙酸計)為(0.4至0.9克/升;其總酯(以乙酸乙酯汁)為1.4至2克/升。低度酒在40度以下,其總酸≥0.3克/升,總酯≥1.4克/升。 濃香型 又稱瀘香型、窖香刑。以四川瀘州老窖特曲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是以高梁、大米等谷物為原料,以大麥和豌豆或小麥制成的中、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齊(有的用麩曲和產酯酵母為糖化發酵利),采用的釀造下:藝是混蒸續餷、酒糟配料、老窖發酵、緩火蒸餾、貯存、勾兌等釀造工藝釀造而成的、其主體香味成份址已酸乙酯。酒質特點為無色或微黃色,清亮透明.窖喬濃郁.甜綿爽凈,純正協調,余味悠長。高度酒為40至60度,其總酸以乙酸汁。為0.5至1.7克/升。總酯以乙酸乙酯計為≥2.5克/升,低度酒為40度以下,其總酸為≥0.4克/升,總酯為≥2克/升。 米香型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三花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大米為主要原料,以大米制成的小曲為糖比發酵劑,不加輔料,采用固態糖化、液態發酵、液態蒸餾,取酒貯存的工藝釀制而成。其主體香味成份是β—苯乙醇。酒質特點為無色透明,蜜香清雅,入口綿甜,落口爽凈,回味怡暢,具有令人愉快的藥香。酒內含有高級脂肪酸乙酯,氣溫在l0℃以下時,這種高級脂肪酸乙酯遇冷會沉淀析出,使酒內出現乳白色絮狀懸浮物,當氣溫一回升,懸浮物溶解在酒中,酒色就又恢復清亮透明。高度酒為40至57度,其總酸以乙酸計,為0.15至0.3克/升,總酯以乙酸乙酯計,為0.4至0.8克/升,低度酒為40度以下,其總酸為≥0.2克/升,總酯為≥0.6克/升。 鳳香型 以陜西鳳劃的西風酒為典刑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粱為原料.足以大麥和豌豆制成的中溫人曲或麩曲和酵母為糖比發酵劑,采用續馇配料,土窖發酵(窖齡不超過—年),酒海容器貯存等釀造工藝釀制而成。其主體香味成份足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異戊醇為主,酒質特點為無色,清澈透明,醇香秀雅,甘潤挺爽,諸味諧調。尾凈悠長。即清而不淡,濃而不釅.融清香、濃香優點于—體。 兼香型 以湖北宜昌的西陵特曲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粱為原料,以小麥制成的中、高溫大曲、或以麩曲和產酯酵母為糖化發酵劑,采用混蒸續精、高溫堆積、泥窖發酵、緩慢蒸餾、貯存勾兌的釀造工藝釀制而成。其主體香味成份是己酸乙酯及高沸點的物質。酒質特點為無色,清亮透明,濃頭醬尾,協調適中,醇厚甘綿,酒體豐滿,留香悠長。 其它香型 除了以上 6種主要香型的白酒外,采用獨特工藝釀制而成的獨特香味白酒,均稱為其它香型。因為這種香型的酒品繁多,沒有特定要求,只規定有共性要求.如酒質要無色,或微黃、透明,有舒適的獨特香氣,香味協調,醇和味長等。這種爵型的酒品,目前又可分為以下 5種: 一是董香型 又稱藥香型,以貴州遵義的董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稻谷為原料,以小麥制成的大曲、大米制成的小曲,兩種曲作為糖化發酵劑,而且曲中加入多種中藥材;采用小曲由小窖制成酒醅,大曲由大窖制成香醅,雙醅串蒸的釀造工藝釀制而成。酒質特點為無色、透明、既有大曲酒的濃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綿、醇和、回甜的特點,有愉快的藥香,諸味協調,回味悠長。 二是豉香型 以廣東佛山的豉味玉水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大米為原料,以釀制成的小曲酒為基礎酒,放入陳年肥肉缸浸漬而成。酒質玉潔冰清,晶瑩悅人,豉香純正,諸味協調,入口醇和,余味甘爽,酒度30度,低而不淡。 三是芝麻香型 以山東省安丘縣的特級景芝白干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粱為原料,以小麥制成的中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采用特殊工序培養成有芝麻香味的窖池發酵釀制而成。酒質特點為無色透明,香氣襲人,芝麻香味突出,清冽可口,酒味醇和,余香悠長。 四是四特香型 又叫做特香型,以江西省樟樹鎮的四特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大米、高粱為原料,以小麥制成的中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采用地窖發酵,醅香蒸酒,老酒為底,勾兌調味的釀造工藝釀制而成。酒質特點為無色透明,聞香清雅,飲后濃郁,醇甜綿軟,酒體協調,恰到好處。 五是老白干型 以中國北方一般白酒而言。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為原料,以麩曲和酵母為糖化發酵,采用地池發酵、清蒸原輔料,續糙發酵,老五甑操作法的釀造工藝釀制而成。酒質特點為無色澈明,芳香純正,甘洌醇厚,后勁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