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廠曲塊粉碎,釀酒中拆曲是什么有什么用

本文目錄一覽

1,釀酒中拆曲是什么有什么用

大曲的制作方法大曲的堆積培養過程可分為堆曲、蓋草灑水、翻曲、拆曲四步。發酵后的曲塊在儲存過程中水分等元素揮發,有利于酒的醇香。

釀酒中拆曲是什么有什么用

2,茅臺酒曲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茅臺鎮位于貴州高原最低點的盆地,這里遠離高原氣流,終日云霧密集。夏日高溫期長達5個月,一年有大半時間籠罩在悶熱、潮濕的雨霧之中。這種特殊氣候、水質、土壤條件,對于釀酒非常有利。釀制茅臺酒所用高粱為糯性高粱,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此高粱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淀粉含量達88%以上,十分適合于茅臺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茅臺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合理范圍。茅臺酒釀造遵循 “12987”工藝,即端午制曲、重陽下沙、1年生產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總結下來,釀造工藝主要分為四個大的工序:制曲、制酒(第一輪下沙、第二輪下沙、七次取酒)、貯存勾兌、包裝。一、制曲每年端午,一個新的茅臺酒生產周期正式開始。(1)踩曲端午之后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節,制曲車間里的溫度經常高達40℃以上。高溫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這些微生物混入曲塊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質等轉化為糖分。茅臺酒廠制曲是以小麥為主要原料,先將小麥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攪拌,放在木盒子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腳不停地踩。茅臺至今還在堅持傳統的人工制曲,用女性的雙足踩出中間高,四邊低,松緊適宜的“龜背型”大曲,這種形狀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和后期發酵。(2)裝倉、翻倉小麥經過踩曲做成像磚頭一樣的曲塊,用谷草包起來,進行裝倉。大約10天后再進行翻倉,就是把曲塊上下翻轉,讓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觸微生物。前后一般要進行兩次翻倉。(3)出倉、切碎再過30-40天,曲塊就做好可以出倉了,但是要使用的話還需要存儲40天以上。在使用之前,要將曲塊“切碎”,越碎越好。經過這樣一番工序,生產一塊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個月。二、第一輪下沙茅臺鎮當地管紅纓子高粱叫“沙”,下料也叫“下沙”。在茅臺的釀造過程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產出不同的酒。重陽下沙,是因為重陽節前后,赤水河水由渾濁變為清澈,滿足釀酒對水質的要求,而且恰逢紅纓子高粱成熟。(1)潤沙下沙的第一步是“潤沙”,即用90℃以上的開水清洗幾遍,潑水時邊潑邊拌,使原料吸水均勻。茅臺酒在潤沙階段會添足水,除了潤沙之外,其它工序不再添加水。(2)蒸煮、攤涼、加曲高粱經過潤沙后,需要上甑蒸煮大約兩個小時,然后散在地上攤涼,由工人用鏟子不停地翻開,溫度降至35℃左右開始加酒曲。高粱與酒曲的總體比例為1∶1,酒曲用量特別大,但是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數量都不一樣。(3)堆積發酵第一次加曲攪拌后要將酒糟堆成一個兩米多高的圓錐,進行堆積發酵。茅臺酒講究高溫發酵,一般外層溫度達到50-60℃才結束這一環節,釀酒師把手插進堆子,依據燙手的程度進行判斷。高溫堆積發酵是茅臺酒的獨創,是工藝的核心。茅臺酒高溫大曲的曲糖化力低,并且幾乎沒有酵母菌。通過高溫堆積,微生物在消長過程中相互利用,以達到代謝產物具備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和,回味悠長的目的。(4)入窖發酵堆積發酵完成后,把酒糟鏟入窖坑進行封存,即開始入窖發酵,為期一個月。窖坑有3-4米深,能裝15-20甑酒糟。每次入窖發酵時會潑上一輪的尾酒,目的是調節酒糟的水分含量,再次發酵增香以及滋養微生物。三、第二輪下沙入窖發酵完成后,窖坑打開,開始第二輪下沙。第二輪下沙稱為糙沙,即向入窖發酵了一個月的酒糟里,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再次蒸煮、攤涼、加曲,堆積發酵,入窖發酵。第一輪下沙和第二輪下沙都不取酒,只為增加發酵時間,盡可能多地培育微生物。四、七次取酒1個月后,開始第3次蒸煮,這時時間已到了歲末年初,這才開始第一次取酒。茅臺取酒溫度要求在40℃以上,而不是其他白酒常見的25℃,目的是排除低沸點刺激性的物質,保留高沸點物質,提高質量。取酒之后,再次重復進行攤涼、加曲、堆積發酵,入窖發酵、蒸煮和取酒的流程。如此周而復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取酒之后,時間已經到了第二年的8月,酒廠才開始丟糟。五、貯存勾兌茅臺酒分3種酒體:醬香、醇甜和窖底。七次取酒,酒體色、香、味各有區別。第一、二次出的酒酸澀辛辣,第三、四、五次出的酒最好,稱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為“追糟酒”,發焦發苦。根據不同輪次、不同酒度、不同香型、不同酒齡,可演變出100多種基酒酒樣。新取出的酒要裝入陶瓷壇中封存,形成基酒。第一年進行“盤勾”,就是按照醬味、醇甜、窖底三種味道進行合并同類項,然后再存放3年。3年后,按照酒體要求進行“勾兌”,即使用不同基酒,按照不同比例勾兌。勾兌時還要使用口味獨特的調味酒和不同年份的老酒。茅臺酒勾兌一直是釀酒過程中比較神秘的工序,釀酒師憑借自己的味覺進行搭配,把不同輪次的酒調在一起,尋找味道之間的平衡與層次感。六、包裝茅臺酒在勾兌檢驗合格后,仍需再貯存半年,才能包裝出廠。也就是說,從原料到成品,最短也要經過五年時間。茅臺酒瓶膠帽上印有兩行數字,即為出廠日期和勾兌批次。

茅臺酒曲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3,釀酒曲塊多少錢一噸

生料酒曲一般要10元錢一斤.品質高一點的酒曲百斤大米出酒率50度可達95斤以上,百斤玉米可產50度白酒75斤以上.所以具體多少錢一噸,還不是很清楚,建議樓主問問本地的釀酒坊。

釀酒曲塊多少錢一噸

4,高粱粉碎了用什么酒曲最好

純高亮釀酒什么酒曲都行,關鍵是酒曲的好壞決定了酒的品質,產量,酒曲再釀酒行業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分解糧食中淀粉,催化,酒化等等。
是酒曲都可以用的

5,瀘州那邊的黃荊老林那邊是不是有很多酒廠呢

樓主鼻子還是比較好使的,怪不得老婆那樣說你,看來平時喝酒的次數不少啊。的確,瀘州那塊的酒廠比較多,有“酒城”的稱號,大的酒廠像瀘州老窖郎酒、潭酒,酒廠比較大后面兩個還都在古藺縣那塊,離黃荊老林倒是不遠,小的那邊就更多了.....當地好多村民家也會自己釀點酒喝,所以酒香味肯定很重。上次去黃荊老林,繞到潭酒酒廠附近,那酒香味太濃了,聞著都快醉了,嘿嘿......

6,為什么酒廠車間的地面很容易被腐蝕啊都變成一塊一塊的水泥塊了

酒廠和藥廠的車間地面龜裂是由于腐蝕性氣體的腐蝕造成的. 因為一般水泥的抗酸堿性腐蝕都很差,更別說酒精這種溶劑的揮發物了,目前一般采用高分子涂層做保護,我公司已幫助農藥廠、奶廠、蓄電池廠、化肥廠等多家企業采用高分子材料做了地屏保護和頂層修復,防腐效果可達十年。有意請將詳細情況發至mailqilei@163.com 我們探討.
發酵了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

7,請問誰知道衡水北經濟開發區那塊老白干酒廠在那的情況

請在車站坐十七路公交,坐到頭就是老白干新廠,路北是白酒廠,路南是養元核桃乳廠。在大麻森的東北角,也能坐十路公交到大麻森,再去廠里,但得走好遠的一段路。只有十七路公交到廠門口。與匯源果汁沒有關系。
哈哈,是找工作嗎?就在酒廠里面
沒分了?算啦!免費給你吧!要說謝謝的啊~!你想知道酒廠地址還是里面的結構還是酒廠外面的市場??問的都不明白,我怎么回答啊

8,酒曲怎樣制作

大曲酒和小曲酒生產中,分別要以大曲和小曲作為糖化發酵劑。制曲方法各不相同,現在分別以汾酒曲和藥小曲為例作一簡單介紹。 一、汾酒曲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把大麥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勻粉碎,要求通過20孔篩的細粉占20~30%。 2.踩曲:粉料加水拌勻,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由坯含水量為36~38%,要求踩的平整,飽滿。 3.入房排列:曲室溫度預先調節在15~20℃,地面鋪上稻皮,把曲坯運入房中排列成行,間隔2~3 厘米,每層上放置蘆葦稈,再在上面放置一層曲塊,共放三層。 4.長霉:將曲室封閉,溫度會逐漸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現霉菌斑點,經36~37小時,品溫升到38~39℃,應控制升溫緩慢,使上霉良好。 5. 晾霉:曲坯品溫升至38~39℃,打開門窗,揭去保溫層,排潮降溫,并把曲坯上下翻倒一次,拉開間距, 以控制微生物生長,使曲坯表面干燥,固定成形,稱為晾霉。晾霉時,不應在室內產生對流風,防止曲皮干裂。晾霉2~3天,每天翻曲一次,曲層分別由三層增到四層和五層。 6.起潮火:晾霉后,再封閉門窗進入潮火,品溫上至36~38℃,進行翻曲,曲層由五層增到六層,并排列成“人”字形,每1~2天翻曲一次,晝夜門窗兩封兩... 大曲酒和小曲酒生產中,分別要以大曲和小曲作為糖化發酵劑。制曲方法各不相同,現在分別以汾酒曲和藥小曲為例作一簡單介紹。 一、汾酒曲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把大麥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勻粉碎,要求通過20孔篩的細粉占20~30%。 2.踩曲:粉料加水拌勻,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由坯含水量為36~38%,要求踩的平整,飽滿。 3.入房排列:曲室溫度預先調節在15~20℃,地面鋪上稻皮,把曲坯運入房中排列成行,間隔2~3 厘米,每層上放置蘆葦稈,再在上面放置一層曲塊,共放三層。 4.長霉:將曲室封閉,溫度會逐漸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現霉菌斑點,經36~37小時,品溫升到38~39℃,應控制升溫緩慢,使上霉良好。 5. 晾霉:曲坯品溫升至38~39℃,打開門窗,揭去保溫層,排潮降溫,并把曲坯上下翻倒一次,拉開間距, 以控制微生物生長,使曲坯表面干燥,固定成形,稱為晾霉。晾霉時,不應在室內產生對流風,防止曲皮干裂。晾霉2~3天,每天翻曲一次,曲層分別由三層增到四層和五層。 6.起潮火:晾霉后,再封閉門窗進入潮火,品溫上至36~38℃,進行翻曲,曲層由五層增到六層,并排列成“人”字形,每1~2天翻曲一次,晝夜門窗兩封兩啟,品溫兩起兩落,經4~5天曲坯38℃逐漸升到45~46℃,進入大火期,曲坯增到七層。 7. 大火(高溫)期:這時微生物菌絲由表面向里生長,水分和熱量由里向外散失,可開啟門窗調節品溫,保持44~46%的高溫7~8天,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結束,有50~70%的曲坯已成熟。 8. 后火期:曲坯逐漸干燥,品溫下降,由44~46℃降到32~33℃或更低,后火期3~5天。 9. 養曲:后火期后,為使曲坯繼續蒸發水分,品溫控制在 28~30℃進行養曲。 10. 出房:把曲塊出房,堆成間距10厘米的曲堆。 二、藥小曲 又名酒藥或酒曲丸。它是以生米粉為原料,添加中草藥粉和種曲母制成的。 制作方法 1.浸米:把大米加水浸泡3~6小時備用。 2.粉碎:浸泡后的大米粉碎成米粉,并用180目的細篩進行過篩。 3.配料接種:以3/4的米粉用于做坯,余下1/4的米粉用作裹粉,香藥草粉用量為酒坯粉量的3%,陳曲粉為2%,水為60%,相混拌勻。 4.制坯:拌勻后制成酒餅,切成2厘米大小的粒狀 ,并用竹篩篩圓成酒藥坯。 5.裹粉:把曲坯外面滾上一層細米粉,并控制酒坯含水量為46%。 6.培曲:室溫控制在28~31℃,把酒坯送入曲室,培養20小時后,霉菌菌絲生長旺盛,品溫控制在33~34℃,最高不超過37℃,24小時后,為了促使曲壞中酵母繁殖,室溫應控制在28~30℃,品溫在35℃以下,保持24小時。入房共48小時后,品溫下降,曲子成熟。 7.出曲:成熟的曲取出后在烘房干燥或曬干,貯藏備用。
酒曲的制造的做法   大曲酒和小曲酒生產中,分別要以大曲和小曲作為糖化發酵劑。制曲方法各不相同,現在分別以汾酒曲和藥小曲為例作一簡單介紹。 一、汾酒曲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把大麥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勻粉碎,要求通過20孔篩的細粉占20~30%。   2.踩曲:粉料加水拌勻,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由坯含水量為36~38%,要求踩的平整,飽滿。   3.入房排列:曲室溫度預先調節在15~20℃,地面鋪上稻皮,把曲坯運入房中排列成行,間隔2~3厘米,每層上放置蘆葦稈,再在上面放置一層曲塊,共放三層。   4.長霉:將曲室封閉,溫度會逐漸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現霉菌斑點,經36~37小時,品溫升到38~39℃,應控制升溫緩慢,使上霉良好。   5.晾霉:曲坯品溫升至38~39℃,打開門窗,揭去保溫層,排潮降溫,并把曲坯上下翻倒一次,拉開間距,以控制微生物生長,使曲坯表面干燥,固定成形,稱為晾霉。晾霉時,不應在室內產生對流風,防止曲皮干裂。晾霉2~3天,每天翻曲一次,曲層分別由三層增到四層和五層。   6.起潮火:晾霉后,再封閉門窗進入潮火,品溫上至36~38℃,進行翻曲,曲層由五層增到六層,并排列成“人”字形,每1~2天翻曲一次,晝夜門窗兩封兩啟,品溫兩起兩落,經4~5天曲坯38℃逐漸升到45~46℃,進入大火期,曲坯增到七層。   7.大火(高溫)期:這時微生物菌絲由表面向里生長,水分和熱量由里向外散失,可開啟門窗調節品溫,保持44~46%的高溫7~8天,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結束,有50~70%的曲坯已成熟。   8.后火期:曲坯逐漸干燥,品溫下降,由44~46℃降到32~33℃或更低,后火期3~5天。   9.養曲:后火期后,為使曲坯繼續蒸發水分,品溫控制在28~30℃進行養曲。 10.出房:把曲塊出房,堆成間距10厘米的曲堆。   二、藥小曲又名酒藥或酒曲丸。它是以生米粉為原料,添加中草藥粉和種曲母制成的。 制作方法: 1.浸米:把大米加水浸泡3~6小時備用。   2.粉碎:浸泡后的大米粉碎成米粉,并用180目的細篩進行過篩。   3.配料接種:以3/4的米粉用于做坯,余下1/4的米粉用作裹粉,香藥草粉用量為酒坯粉量的3%,陳曲粉為2%,水為60%,相混拌勻。   4.制坯:拌勻后制成酒餅,切成2厘米大小的粒狀,并用竹篩篩圓成酒藥坯。   5.裹粉:把曲坯外面滾上一層細米粉,并控制酒坯含水量為46%。   6.培曲:室溫控制在28~31℃,把酒坯送入曲室,培養20小時后,霉菌菌絲生長旺盛,品溫控制在33~34℃,最高不超過37℃,24小時后,為了促使曲壞中酵母繁殖,室溫應控制在28~30℃,品溫在35℃以下,保持24小時。入房共48小時后,品溫下降,曲子成熟。   7.出曲:成熟的曲取出后在烘房干燥或曬干,貯藏備用。 好:1 一般:5 不好:0   酒曲分為很多種。但我們現在簡單點把它分為大曲和小曲:大曲是大型酒廠用來生產大曲窖酒用的,其原料是小麥;釀酒小作坊都用小曲。生產小曲要準備兩種主要材料:一是菌種,二是載體材料。菌種可以向酒釀研究所之類的單位購買到;小曲的載體材料有的選擇麥麩,有的選擇米糠。其制曲過程大致如下:先把菌種擴大培養,然后將麥麩蒸熟涼冷后將培養好的菌種拌入其中。然后放置在酒曲培養室內保溫培養,培養成熟后進行烘干就成了。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