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對于胃不好的人來說能不能吃藜麥
藜科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不育、耐鹽等特點。其主要產區分布在南美安第斯山脈和我國山西、青海地區,藜麥是一種堿性食品,長期食用可改善人體酸堿平衡,保持健康體質,也是所有糧食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它營養豐富,富含人體所需的九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它還能驅除寒冷和潮濕,增加飽腹感。它是朋友減肥的基本食物選擇,而且它的糖分和脂肪含量也很低??珌嗈际且环N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其中也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礦物質。很多喜歡健身的朋友都磨成奎奴亞藜米飯,因為一小碗米飯的營養價值比很多雞胸菜等都高,奎奴亞藜原產于南美安第斯山脈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秘魯,富含維生素、多酚、類黃酮、皂甙和植物甾烷醇,對健康有多種影響;它是一種低果糖、低葡萄糖的食品,對糖代謝和脂質代謝起到有益的作用。藜麥屬低GI、高膳食纖維,適合減肥、高血壓、高血脂食用,因此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藜麥屬低GI、高膳食纖維,適合減肥、高血壓、高血脂食用,所以被大多數人視為。富含多種礦物質元素,參與生產300多種酶,保證人體的正常功能,其中之一是參與體內葡萄糖的分泌和胰島細胞的修復和分泌,長期食用會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當然,藜麥可以是主食。它蛋白質含量高,是健身的重要指標,但由于屬于粗糧,不宜吃太多的尸體。藜麥的蛋白質含量最高,為22%,甚至超過每100克含20.2克蛋白質的瘦肉,牛肉已經是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肉類,蛋白質不僅有助于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對于那些想鍛煉肌肉的人來說,營養也是必不可少的。
2,奎奴亞藜麥是什么
奎奴亞藜麥——植物中的完全蛋白之王奎奴亞藜麥,性溫平,味甘、澀,歸脾胃經。藜麥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傳統食物,已有5000-7000多年的種植歷史,由于其豐富而全面的(完全蛋白)營養,才孕育了遠古瑪雅人文明的誕生,被瑪雅人稱之為“糧食之母”。1980年代被美國宇航局科學家重新發現,被用于宇航員的航空食品。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既可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薦藜麥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的全營養食品,列為全球10大營養食品之一。【營養價值】主要營養成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氨基酸(包含人體必須的9種氨基酸),尤其是植物中缺乏的賴氨酸,不飽和脂肪酸、B族、E族維生素等有機化合物含量均較高,豐富的錳、鈣、鋅、鎂、鉀、鐵磷等微量元素;高膳食纖維,不含膽固醇,低脂、低糖、低熱量。被譽為優質高蛋白純堿性食物?!具m應人群】1.對老年人的好處:藜麥中錳、鎂、鐵、鋅、鉀等礦物質營養含量高,可以緩解血管壓力,減少心臟病的發生同時藜麥也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Omega-3),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人體最佳的保護神。藜麥是可溶性及不可溶纖維素的優良來源,兩種纖維素對調節血糖水平、降低膽固醇和保護心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每日以藜麥作為早餐可以減少心臟病的發生。藜麥也是高血壓及二型糖尿病人一日三餐中的最好選擇。它含糖量極低,不含膽固醇,以藜麥為主食既不用擔心血糖問題,同時又不失營養所在。藜麥含有豐富的鈣,對中老年鈣的流失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2.藜麥對媽媽的好處:含糖量低。對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和預防有非常大的現實作用。避免產生超大過重胎兒,從而降低部腹產的幾率,對血糖高的“糖媽媽”有重要意義。產后可以幫助媽媽們盡快恢復身材,尤其哺乳期無法節食,達到健康減肥的效果。藜麥能幫助婦女在懷孕期和產后恢復元氣,并且有助于哺乳期的母親催生更健康的乳汁。藜麥中鈣、鐵、錳的含量極高。對于孕婦可以很好的補充鈣來保證胎兒的骨骼健康發育,鐵可以很好的預防孕婦患營養性缺鐵貧血,讓寶寶健康的生長,錳對孕婦的再生系統非常重要。含粗纖維可以解決孕期便秘難題。3.藜麥對兒童的好處:兒童對蛋白質的攝入量要求很高,對兒童的智力發展尤其重要。藜麥中含有的蛋白質遠高于牛奶,對兒童來說,每天只需攝取100克藜麥就可以補充其一整天對蛋白質的需求量。不含麩質??晒熧|過敏人群食用,尤其適合患有小兒乳糜瀉的幼兒,可剛剛開始適應捕食的兒童很重要。含豐富的鈣和鐵。兩種幼兒發育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含豐富的鋅元素。鋅是健康生長和發育所必需的,促進神經和大腦組織生長,提高機體免疫力,尤其在兒童生長階段,對鋅的需求很旺盛。2.對嬰幼兒飲食的好處:寶寶開始輔食后,可以將藜麥炒制成粉后代替奶粉使用(在國外用藜麥代替奶粉使用已經是很普遍的共識)。鎂元素幫助寶寶新陳代謝,阻止心腦血管組織對鉛、鎘等有害元素的吸收;富含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俗稱“歐米茄-3”(主要成份 α-亞麻酸,EPA,DHA)對寶寶智力和視網膜發育起著決定性作用。同時,產品不含麩質(麥麩)可減少寶寶的乳糜瀉,嬰兒濕疹及奶癬的發生。
3,奎奴亞藜適合什么土壤和氣候
奎奴亞藜僅僅生長于海拔2700到4000米,年降雨量5厘米的安第斯地區。 安第斯山氣候一般地說,從火地島向北至赤道,溫度逐漸上升;但高度、臨海、降雨、秘魯(洪堡)安第斯山脈雪景寒流以及地形風障等因素,使氣候變得多種多樣??频侠绽耐馄?面向太平洋或亞馬遜河流域的山坡)與內坡的氣候有頗大的差別,這是因為外坡受到大洋或亞馬遜河流域的影響。永久性的雪線的高度也有很大的變化,在麥哲倫海峽為792公尺(2,600尺),到南緯27°上升為6,096公尺(20,000尺),以后開始下降,到哥倫比亞安地斯山脈為4,572公尺(15,000尺)。 降水量變化很大。南緯38°以南年降水量超過508公厘(20寸),往北降水量減少,并有明顯的季節性。再往北到玻利維亞的阿爾蒂普拉諾高原、秘魯高原、厄瓜多爾的谷地和哥倫比亞的稀樹草原,降雨適中,但雨量懸殊很大;在秘魯西科迪勒拉的西側降雨量甚小,在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降雨量有所增加,在東科迪勒拉的東側(亞馬遜河流域一側)經常下大雨,并有季節性。 溫度隨高度不同有很大的變化。例如,在秘魯和厄瓜多爾安地斯山1,494公尺(4,900尺)以下為熱帶氣候;向上至2,499公尺(8,200尺)為亞熱帶氣候,晝間炎熱,夜間溫暖;2,499~3,505公尺(8,200~11,500尺)晝間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很大,安地斯山脈的這一區域氣候最為宜人;3,505~4,511公尺(11,500~14,800尺)氣候一般寒冷,晝夜間、晴天與陰天的溫差很大,夜間溫度在冰點以下;4,115~4,785公尺(13,500~15,700尺)為荒野高原氣候,溫度經常在冰點以下;最后,在4,785公尺(15,700尺)以上的山頂和山脊為極地嚴寒氣候,寒風刺骨。 與世界其他山區一樣,由于方位、緯度、晝長和迎風面及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產生各種不同的小氣候。特別是秘魯,因為小氣候眾多,是世界上自然環境最復雜的地區之一。安第斯山土壤決定安地斯山脈土壤種類及其性質的氣候、原始物質、地勢和生物之間的復雜變化,受到海拔高度的深刻影響。一般地說,安地斯山脈的土壤比較年輕,由于山勢陡峭而易受風雨的嚴重侵蝕。 在火地島和巴塔哥尼亞安地斯南部難以形成土壤,冰河和強風作用使許多地方只剩下幾乎裸露的巖石。已發現的泥炭沼、灰壤和草地土壤都有厚層的腐殖質,排水很差。湖泊地區有火山土壤,富于有機物,便于排水。南緯45°以北,在海拔較高的地區土壤直接由巖石風化而成,較低的地區土壤呈棕紅色,并摻有礫石和石英,侵蝕嚴重。 南緯37°以北,阿塔卡馬沙漠由受到嚴重侵蝕的沙漠土壤覆蓋,缺乏水分和有機物,礦物鹽的含量卻很高。這類土壤(其間稍有差異)分布在沿西科迪勒拉至秘魯北部一帶。 從玻利維亞到哥倫比亞,高原和東科迪勒拉東側土壤的性質與高度密切相關。在安地斯荒野高原上,發育初期的土壤呈黑色,含有有機物。在1,829~3,658公尺(6,000~12,000尺)的高度上,盆地底部和緩坡上有棕色、紅色和黑色土壤。在排水較差的地方,土壤有一層滲透性的沙土層,比較肥沃;這類土壤對玻利維亞、秘魯和厄瓜多爾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哥倫比亞的稀樹草原土壤呈棕灰色,有一層深度不同的不滲水的黏土層。 高海拔的土壤稀薄多石。從東科迪勒拉東側,向下直到亞馬遜河流域,稀薄、發育不良的潮濕土壤受到嚴重的侵蝕。湖泊和潟湖的附近為隱域土壤,包括腐殖黏土和堿性土。從智利至厄瓜多爾的西科迪勒拉,由火山灰形成的土壤亦屬此類。 大部分安地斯地塊的土壤為泛域土——沖積土和混有未經充分風化的碎石片的淺層土壤。在哥倫比亞,布滿沙質棕黃色泛域土的山坡和狹谷,是大咖啡種植園的基地。我查到這些,你根據需要總結一下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