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酒是用什么河水釀的,釀造茅臺酒用的是什么水啊

本文目錄一覽

1,釀造茅臺酒用的是什么水啊

用的是赤水河的水,其源頭以及流經的基本都是丹霞地帶,就是曾暗紅色的沙質土壤,所以赤水河的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甘甜可口,可以說是釀酒得天獨厚的水源。赤水河里的河水

{0}

2,有人知道茅臺酒用的是什么水嗎

釀制茅臺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質好,用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經過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我也是在茅友公社上了解的,里面有非常豐富專業的茅臺酒文化知識,介紹給你。

{1}

3,聽說赤水河是貴州茅臺鎮茅臺的主要制作水源有那么好的水嗎

是的,那水很特別,茅臺就曾做過異地生產實驗,同樣的工藝和流程,但沒有成功,主要就是水質問題,赤水河的水源以及流經的基本都是丹霞地帶,就是曾暗紅色的沙質土壤,所以赤水河的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是其他地方無法復制的。

{2}

4,茅臺酒用什么水

  開始茅臺酒是用楊柳灣的井水,后來水不夠用,就用的是赤水河的水。  茅臺酒獨產于中國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是漢族的特產酒。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更是中國的國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茅臺酒生產所用高粱為糯性高粱,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此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高粱不同的是,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淀粉含量達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于茅臺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茅臺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合理范圍。茅臺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單寧,通過茅臺工藝發酵使其在發酵過程中形成兒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臺酒香味的前體物質,最后形成茅臺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有機物的形成與茅臺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關,也是茅臺酒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的重要因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茅臺酒富含一定的多酚類物質,適量飲用,不傷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5,山西杏花村酒好嗎1919有賣

給你一個很好的歷史就會知道中國八大名酒(按時間順序)汾陽縣,杏花村汾酒生產,是葡萄酒的鼻祖,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到8000-5000年前的早期歷史,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是宮廷用酒。八,最負盛名的葡萄酒其他七,奮演變而來的。 亳縣古井貢酒安徽古井貢酒。植物古1400年的歷史。 劍南春綿竹縣酒廠,超過1000年的歷史,是我們歷史悠久的葡萄酒之一。 在瀘州,四川瀘州,始建于清朝雍正七年,最古老的酒窖有370多年的歷史。 尊重中國的國酒茅臺,有270多年的歷史。相傳,公元1704年,有一賈姓山西商人從山西汾陽杏花村請釀酒師在茅臺鎮釀制山西汾酒。但是,根據法律芬古制。調味品高粱,紅河水的鉛,麥曲,釀酒味道醇厚,但與汾酒不同,所以被稱為“中國毛。” 洋河大曲現在生產的陽新縣,江蘇省洋河酒廠思洋鎮。清已經是已知的。 董酒產于貴州省茅臺進化。 生產在四川五糧液宜賓五糧液酒廠,由于五種糧食為原料而得名。 國王關心,世界上只有偎依。

6,茅臺酒以什么原料制成

茅臺酒的原料是紅纓子高粱,俗稱紅梁,是茅臺鎮特產的一種有機糯高粱。這種紅梁只能在茅臺鎮特有的水分、土壤和氣候環境下種植,這也是茅臺鎮醬酒為什么具有不可復制性的原因之一。此高粱與東北及其它地區高粱不同的是,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淀粉含量達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于茅臺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茅臺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合理范圍。茅臺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單寧,通過茅臺工藝發酵使其在發酵過程中形成兒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臺酒香味的前體物質,最后形成茅臺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等。擴展資料釀制茅臺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質好,用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經過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故清代詩人曾有“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的詠句贊美赤水河。茅臺鎮還具有極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它位于貴州高原最低點的盆地,海拔僅440米,遠離高原氣流,終日云霧密集。夏日持續35—39℃的高溫期長達5個月,一年有大半時間籠罩在悶熱、潮濕的雨霧之中。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茅臺酒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紅纓子高粱

7,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原料是什么誰喝過茅臺醬父酒的味道怎么樣

貴州茅臺鎮醬香型大曲酒釀造原料是,糯高粱、小麥和赤水河河水,下面簡單的介紹下它們。 白酒是以糖質或淀粉質為原料,加入糖化發酵劑,經固態、半固態或液態法發酵、蒸餾、貯存、勾兌而成的,固態法白酒還需蒸煮、揚冷、拌曲、糖化等步驟。固態純糧發酵白酒是中國的獨創,中國大多名酒的都是以高粱為淀粉質為原料,如貴州茅臺、五糧液、郎酒藍色經典水井坊等等。能作為白酒生產原料的糧食非常多,如除高粱之外,還有玉米、大米、紅薯等等,但惟獨高粱倍受青睞。 高粱按沾度分為粳、糯兩類。糯高粱幾乎全含支鏈淀粉,釀造貴州茅臺鎮 醬香大曲酒的糯高粱支鏈淀粉達到88%以上,糯高粱結構較疏松,能適于根霉的生長。粳高粱,含有一定量的直鏈淀粉,結構較緊密,蛋白質高于糯高粱。 高粱的內容物多為淀粉顆粒,外包一層由蛋白質及脂肪等組成的膠粒層,受熱易分解。高粱殼含有豐厚的單寧,單寧含量達到2%以上。微量的單寧及花青素等色素成分,經蒸煮發酵后,其衍生物為香蘭酸等酚元化合物,能賦予白酒特殊的芬香。 因此,高粱的結構、成分決定了其成為釀酒原料的理由,有人說高粱的宿命酒是用于釀酒,除了釀酒沒有更好的用途了。 貴州茅臺鎮醬香大曲酒不但要用高粱而且要用本地產的糯高粱,這主要是由醬香大曲酒的釀造工藝決定和香型決定的,九次高溫蒸煮,八次攤晾拌曲,七次取酒,而糯高粱直鏈淀粉含量高,直鏈淀粉不易糊化,如果用粳高粱,后期輪次的酒產量沒有。此外,糯高粱的單寧、花青素等微量成份含量比粳高粱豐富,生成的香型數量比粳高粱釀造的酒多。 俗話說,曲是酒之骨,水是酒之血,可見曲和水對白酒酒質的影響非常大,而大多名酒都是大曲酒。 大曲是一種復合酶制劑,它含有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酒化酶、酯酶等各種酶,是形成白酒香味成分的催化劑,此外在培養大曲過程中還形成多樣的香氣成分及前體物質,而小麥制的大曲,含有數量和品種最多的微生物,眾多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是非常豐富的,最終決定了白酒香型成分的多樣性。生產實踐表明,小麥是釀酒微生物天然最好的培養基。 作為酒之血的水,釀酒用水包括生產用水、加漿降度用水和包裝用水等等,用途不一樣要求的水質也不一樣。生產用水又分為投料用水、蒸餾用水和冷卻用水等,其中投料用水和蒸餾用水質要求最高,因此赤水河畔的茅臺鎮釀酒先輩們選擇了,赤水河水質最好的季節重陽開始下沙,因此有九月九日下沙的傳統。 總之,整個釀酒過程真正的主人翁是微生物,工藝和環境都圍繞所用微生物的習性和代謝特點,通過控制溫度、PH、水分、氧氣、發酵時間等因素來引導發酵過程,最終蒸餾出酒。 我喝過,酒很不錯。香氣撲鼻,滿口生香,飲后空杯,持久不散。口味細膩,酒體醇厚。以前沒聽過,好像是剛出來的酒。聽說省市領導都在喝這個酒,也是某些單位的招待專用酒。醬香型白酒主要出自茅臺,茅臺鎮的醬香型白酒都是用當地的紅纓子(小紅糧)釀造的。都說酒越放越香 ,加上醬香型白酒的生產工藝復雜,從生產到出廠大概需要五年的時間,所以味道很是不錯的。

8,茅臺酒出自什么河

茅臺酒出自貴州省仁懷市的赤水河。赤水河位于貴州省仁懷市赤水河畔的茅臺鎮,域內白酒業興盛,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便已擅長釀酒。茅臺鎮也素以“風吹隔壁千家醉,雨過開瓶十里香”的美名,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釀制茅臺酒的用水正是赤水河的水,用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經過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飲后令人愉快舒暢,蕩氣回腸,且有舒筋活血、促進健康、益壽延年的功效。擴展資料:1、毛主席的茅臺情:毛主席對茅臺酒情深意長,1935年3月中旬,中央紅軍長征到茅臺,準備“四渡赤水”。當地群眾拿出茅臺酒來歡迎紅軍,戰士們不舍得喝,而用酒來擦腳和傷口,止痛消炎,甚至用來治療腹瀉。至今,茅臺鎮西面的山坡上還有兩個巨大的彈坑,那是國民黨飛機轟炸留下的。據當地老人回憶,兩個爆炸點相距僅30多米,可當時站在這中間的毛主席、朱總司令竟然毫發無損。2、周總理與“茅臺外交”:周總理很為茅臺酒自豪,也有海量。據說在抗美援朝后,周總理曾一口氣喝了37杯茅臺酒。而鄧小平在粉碎“四人幫”之后,也一口氣喝了20多杯茅臺。1954 年 4 月, 周總理在日內瓦會議上,積極靈活展開外交。在會議召開的第二天,便以中國代表團的名義舉行了招待會,茅臺酒以其優秀的品質,一下子成了宴會上的話題。參考資料:人民網:國酒茅臺:你知道和不知道的故事

9,茅臺酒的資料

第一。茅臺酒,素有中國“國酒”之稱。曾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被評為世界第二名酒,榮獲金質獎。半個多世紀以來,它以精湛的釀造技藝和獨特的色、香、味,為世人稱頌,名甲天下,成為國內外市場的“酒中名珠”。 中國的茅臺酒,因產于貴州仁杯縣的茅臺鎮(原為村)而得名,并享有“風來隔壁千家醉, 雨過開瓶十里香”之美名。這種“特殊的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凡盛過茅臺酒的杯子,瓶子隔了多天仍然芳香馥 郁,被譽為“空杯香”、“瓶瓶香”。由于茅臺酒因郁而不猛、柔和芬芳,故清代詩人鄭珍對其曾賦予“酒冠黔人國”的美稱。 相傳有一年除夕,茅臺鎮突然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鎮上住有一李姓青年,他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婦僵臥門口,并將其背進屋生火取暖,以自釀米酒款待老人,又將床鋪讓給老女安寢,自己躺在爐邊地上。朦朧中聽到奇妙琴聲,天邊飄來一位仙女,身披五彩羽紗,手捧熠熠閃光的酒杯,站立面前,隨將杯中酒傾向地面,頓時空中彌漫了濃郁的酒香,眼前出現了一道閃爍的銀河。 這青年一覺醒來,屋里爐火很旺,水、飯尚溫,床上被褥整齊,似無人睡過一般,推門一看,風、雪俱停,一條晶瑩的小河從家門口淌過,河面上飄著陣陣酒香。此后,當地人就用仙女賜予的河水釀酒,用“飛仙”圖案作茅臺酒的商標至今至不變。 傳說歸傳說,但位于赤水河畔的茅臺,自古以釀酒出名確是事實。清人曾有詠句為“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贊美赤水河,而茅臺酒的出名,這或許與當地水質優良有關,據有關文獻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古 仁懷 附近的酒曾以“甘美”而受漢武帝的贊賞。北宋時在茅臺鎮附近便生產出優質大曲酒,宋人張能臣的《酒名記》以它質量佳美載入酒史。至清康熙四十三年經反復試驗,無數次改進和提高,終于摸索出一套獨特的釀造技術,制造出別具一格的茅臺酒來。《黔語》云:“尋常沽貫,皆燒春也”,時稱“茅臺春”。茅臺酒經過不斷釀制提高,便成了名滿天下的中國名酒。 茅臺酒為醬香型大曲白酒。據專家們分析,其酒內含有70多種成分,因此構成了醬香、醇甜香和窯底香合成的特殊風味。雖酒度為53度到55度。但酒液晶瑩透明,口感醇厚柔和,無烈性刺激感,入口醬香馥郁,回味修長,余香綿綿,為醬香型白酒的曲型。從而形成了茅臺酒舉世無雙和獨有奇特風格 商品名稱 單位 規格 供貨時段 會員價格 金卡價格 購物車 500ml 43度五星茅臺迎賓酒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45.80元 ¥44.50元 500ml53度五星貴州茅臺酒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318.00元 ¥315.00元 500ml43度五星貴州茅臺酒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278.00元 ¥275.00元 500ml38度五星貴州茅臺酒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268.00元 ¥265.00元 500ml53度五星貴州茅臺酒(新)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318.00元 ¥317.00元 500ml53度飛天貴州茅臺酒(新)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318.00元 ¥315.00元 500ml43度飛天貴州茅臺酒(新)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298.00元 ¥295.00元 500ml38度飛天貴州茅臺酒(新) 盒 500ml 按服務承諾 ¥285.00元 ¥282.00元 500ml52度五糧液酒 盒 500ml52度 按服務承諾 ¥388.00元 ¥378.00元 500ml39度五糧液酒 盒 500ml39度 按服務承諾 ¥288.00元 ¥285.00元 500ml29度五糧液酒 盒 500ml29度 按服務承諾 ¥188.00元 ¥185.00元 500ml52度五糧液酒(新品) 盒 500ml52度 按服務承諾 ¥365.00元 ¥359.00元 500ml52度劍南春酒 盒 500ml52度 按服務承諾 ¥169.00元 ¥168.00元 500ml38度劍南春酒 盒 500ml38度 按服務承諾 ¥147.00元 ¥145.00元 500ml52度劍南春酒禮盒(水晶瓶) 盒 500ml52度 按服務承諾 ¥298.00元 ¥288.00元 500ML53度郎酒(醬香型) 瓶 500ML 按服務承諾 ¥54.90元 ¥52.20元

10,茅臺酒的原料是什么 怎么做的

茅臺酒以本地優質糯高梁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臺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臺酒要經過兩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加曲(發酵七次)、七次取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后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準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釀制茅臺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質好,用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經過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故清代詩人曾有“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的詠句贊美赤水河。茅臺鎮還具有極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它位于貴州高原最低點的盆地,海拔僅440米,遠離高原氣流,終日云霧密集。夏日持續35—39℃的高溫期長達5個月,一年有大半時間籠罩在悶熱、潮濕的雨霧之中。這種特殊氣候、水質、土壤條件,對于酒料的發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時也部分地對茅臺酒中香氣成分的微生物產生、精化、增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如果離開這里的特殊氣候條件,酒中的有些香氣成分就根本無法產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擴展資料貴州茅臺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于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茅臺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茅臺酒參考資料:人民網-茅臺酒

11,茅臺酒的生產地是哪個省的

貴州茅臺酒獨產于中國的貴州省遵義縣仁懷鎮,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名中國佳酒招商網之一,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是釀造者以神奇的智慧,提高粱之精,取小麥之魂,采天地之靈氣,捕捉特殊環境里不可替代的微生物發酵、揉合、升華而聳起的酒文化豐碑。茅臺酒源遠流長,據史載,早在公元前135年,古屬地茅臺鎮就釀出了使漢武帝“甘美之”的枸醬酒,盛名于世。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貴州省茅臺和五糧液是當今眾多中國白酒品牌中的兩個頂級馳名品牌。“兩霸”目前的態勢大抵是:五糧液業已坐大,高檔白酒的半壁河山已經在握,似乎可以做做一統江湖的大夢了。如此心態下,其出招漸失嚴謹,漸漸也露出些破綻。就從品牌開發來看,僅幾年時間,就繁衍出近百個新的家族白酒品牌,讓市場目瞪口呆!時下,五糧液似乎已經意識到了品牌透支過度的敗筆,開始大力清理門戶。但利益驅動,態勢復雜,剪不斷,理還亂,不是三兩天可以料理得清楚。再看茅臺,多年來,原也是懷著一份天下至尊,高枕無憂的自信。要不是五糧液的崛起和挑戰,恐怕還在青山綠水間悠然自得!而勁敵當前,自然也就不敢再懈怠。對手出招凌厲,直逼命門,竟喊出“國酒不能搞終身制”,似要“一劍封喉”!茅臺憋著股惡氣開始發力,大動作連連不斷。既要穩住陣腳,還要尋機出擊,也算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盤點茅臺近幾年的績效,其體制創新有了推進,進入股市成功,市場拓展,業績大幅增長,頗有斬獲,也還可圈可點。與五糧液比較,目前雖仍有差距,但已經信心大增,豪情萬丈了!出招也似乎愈益剛猛。不僅在白酒市場頻頻發力,而且投巨資深度推出”茅臺濃香第一液——茅臺液”,開始直接向五糧液叫板,拉開了戰略決戰的架勢。中國的酒類市場,大戰早已鋪開,已是群雄并起,烽火連天,硝煙彌漫。茅臺的激流勇進,出招頻頻,勢必會令酒類市場的風云變幻更加險惡。 一、兩個品牌的相似點 其一,兩個都是老牌國家名酒; 其二,都具有悠久的釀酒歷史; 其三,都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過獎; 其四,在國內都有廣泛的影響,在國外也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其五,都具有巨大的品牌資產價值; 其六,都是證券市場中的強勢藍籌股品牌; 其七,都具備巨大的品牌延伸潛能; 其八,都有比較穩定、區隔明顯的消費群體市場(年齡和區域); 其九,兩個產品的市場價差不大等。 二、茅臺、五糧液品牌差異性比較 第一,就極為關鍵的品牌形象感而論,茅臺給市場的感覺顯然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厚重感和滄桑感。這一點對白酒品牌的支撐十分重要。近年來投放市場的高端白酒品牌水井坊、國窖1573、酒鬼、百年孤獨、道光廿五、金劍南等,都是以悠久的歷史感來作為品牌的核心訴求點和支撐點。就這一點來看,盡管五糧液也具有悠久的歷史,但給予市場的歷史厚重感和滄桑感不如茅臺; 第二,就介入歷史事件來看(這一點對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是相當關鍵),茅臺具有特別的優勢。茅臺介入了二十世紀新中國的許多重大政治、軍事和外交事件,由此而贏得了政治酒、軍事酒、外交酒的美譽。“國酒”桂冠也由此而來。茅臺因此而邁上了一個令其他品牌白酒難以企及的雄視天下的高端平臺。而五糧液卻沒有能夠獲得這樣的歷史機遇來展示自己的風采; 第三,茅臺更具有神秘色彩。悠久的歷史,難得的歷史機緣,重大政治、軍事、外交風云際會中的頻頻展示亮相,特殊的地域環境等要素組合,演繹出茅臺酒不同尋常的神秘色彩和感覺。比較而言,五糧液的神秘色彩就沒有這樣濃厚。這種濃郁的神秘色彩和感覺,蘊涵著巨大的品牌價值拓展空間。當然,能否充分利用,關鍵還要看如何去發掘、整合和延伸; 第四,反過來看,五糧液在歷史感與現代感的結合上卻做得比茅臺要好。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五糧液集團好象沒有很刻意的去濃筆重彩進行渲染和訴求。或許認為應該另辟蹊徑吧。通過廣告等營銷手段,五糧液更多的是竭力塑造一個龐大的、實力雄厚、充滿活力和現代色彩的“釀酒帝國”形象。 第五,濃香型白酒的大流行,使五糧液品牌在市場上左右逢源。五糧液不僅在白酒高端市場占據了半壁河山,而且也為其家族品牌迅速搶占各個檔次的細分市場提供了廣闊天地。最多的時候,五糧液的家族品牌已經繁衍到近百個!其麾下的十來個主要品牌,每一個的年銷售額都上億元。而茅臺則受制于醬香型酒釀造周期長、成本大、口感等因素,除不同度數和不同年份的茅臺酒銷售比較好外,其開發的醬香型系列品牌產品如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的銷售時下還不盡如人意。在歷屆評出的國家名酒中,濃香型白酒所占的總數高達80%。后起的強勢品牌和一般品牌白酒主要也是濃香型。茅臺集團迫于白酒消費主流的壓力,在兼并了貴州習酒廠以后,提出要把具備15000噸濃香型白酒釀造能力的貴州習酒廠建成茅臺集團的濃香型酒生產基地。要充分借助茅臺品牌的支撐,重點推出茅臺液,以圖在濃香型白酒市場打出一片天地來。達到醬(香)濃(香)組合,雙劍合璧,縱橫天下。 茅臺酒的生產地是哪個省的?酒水飲料中國的“茅臺酒” 素有中國“國酒”之稱的茅臺酒,因產于貴州仁懷縣的茅臺鎮(原為村)而得名,并享有“風來隔壁千家醉,雨過開瓶十里香”之美名。這種“特殊的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凡盛過茅臺酒的杯子,瓶子隔了多天仍然芳香馥郁,被譽為“空杯香”、“瓶瓶香”。由于茅臺酒郁而不猛、柔和芬芳,故清代詩人鄭珍對其曾賦予“酒冠黔人國”的美稱。 有關茅臺酒的傳說故事很多,其中最美麗的是:相傳有一年除夕,茅臺鎮突然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鎮上住有一李姓青年,他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婦僵臥門口,就將其背進屋生火取暖,以自釀米酒款待老人,又將床鋪讓給老婦安寢,自已躺在爐邊地上。朦朧中聽到奇妙琴聲,天邊飄來一位仙女,身披五彩羽紗,手捧熠熠閃光的酒杯,站立面前,隨將杯中酒傾向地面,頓時空中彌漫了濃郁的酒香,眼前出現了一道閃爍的銀河。這青年一覺醒來,屋里爐火很旺,水、飯尚溫,床上被褥整齊,似無人睡過一般,推門一看,風、雪俱停,一條晶瑩的小河從家門口淌過,河面上飄著陣陣酒香。此后,當地人就用仙女賜予的河水釀酒,用“飛仙”圖案作茅臺酒的商標至今不變。 雖然是傳說,但位于赤水河畔的茅臺,自古以釀酒出名確是事實。清人曾有詠句為“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贊美赤水河,而茅臺酒的出名,這或許與當地水質優良有關,據有關文獻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仁懷附近的酒曾以“甘美”而受漢武帝的贊賞。北宋時在茅臺鎮附近便生產出優質大曲酒,宋人張能臣的《酒名記》以它質量佳美載入酒史。至清康熙四十三年經反復試驗,無數次改進和提高,終于摸索出一套獨特的釀造技術,制造出別具一格的茅臺酒來。《黔語》云:“尋常沽貫,皆燒春也”,時稱“茅臺春”。茅臺酒經過不斷釀制提高,曾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被評為世界第二名酒,榮獲金質獎。半個多世紀以來,它以精湛的釀造技藝和獨特的色、香、味,為世人稱頌,名甲天下,成為國內外市場的“酒中名珠”。出自于貴州仁懷鎮

12,茅臺酒的原料高粱產自哪里

仁懷啊, 到2010年為止, 茅臺有高粱生產基地25.18萬畝,現在肯定有增加但沒公開出來。一比一茅臺鎮,高粱、小麥的世界里,一望無垠,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香氣,掀起陣陣的麥浪,一時間,這寂靜的古老酒鄉仿佛被染遍了金黃,與陽光糅合成了完美的畫面。數十萬畝的綠色種植基地,成就了茅臺醇厚幽雅的醬香美酒的基礎,為玉液之釀造提供了完美的原料。金黃的小麥、燦紅的高粱,跳動著希望的活力。在這里,它們的生命將融入那醇香的茅臺玉液中,精華在這里延續、升華……  在中國的釀酒史上,真正完全用糧食經制曲釀造的白酒肇始于唐宋。而在唐宋的時候,赤水河畔茅臺一帶所產的一種“大曲酒”,就已經成為了朝廷貢品。1884年成書的《遵義府志》中記載有:“茅臺酒,仁懷城西茅臺村制酒,黔省稱第一。其料用純高粱者上,用雜糧者次……其曲用小麥,謂之白水曲,黔人稱大曲酒,一曰茅臺燒。”對于敘述茅臺酒的原料,這些可以說是最早的、且比較準確和完整的記錄了。  不難而知,傳統的釀制茅臺酒的主要原料就是高粱和小麥,高粱下沙、小麥做曲,千百年的醇美品質依舊。  早在一千多年前,仁懷地區就已經有了種植高粱的活動。在公元1108年的時候,茅臺便以高粱為原料釀制“風曲法酒”而聞名了——“風曲法酒”的問世,便為“大曲酒”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遵義府志》援引《田居蠶食錄》的記載,就描述了當時“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這么一個場景。按照清代的度量衡中的100斤=1石估算,這“二萬石”著實讓我們對當時高粱的種植盛況以及由此衍發的大規模釀酒活動大為驚嘆!  高粱種植的如此盛況自然得益于仁懷地區“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仁懷市沿赤水河谷的五個區和二十四個鄉鎮(包括茅臺鎮),終年氣候炎熱,年平均溫度高達18℃,而且降雨量少、夏旱頻繁。高粱正好是耐高溫、耐瘠薄的農作物,這樣種種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仿佛成為了上蒼賜予勤勞的仁懷人民的寶貴禮物,赤水河谷的地理條件充分給予了優質高粱的完美成長條件與環境,同時也賦予了茅臺酒的千年醇厚渾香。  千百年過去了,名酒之所以得以延續下來,當然,有它遵守的一套規程,譬如茅臺酒傳統、獨特的工藝對原料高粱的品質要求就極為嚴格,在糖分、單寧、角質等方面,都要求有非常合理的比例,甚至近似于嚴酷,僅僅是因為它們之間的比例偏高、偏低都會對茅臺酒的產量和質量產生影響。  茅臺酒用的高粱原料,選用的都是本地產的原始品種。說出來也許有人不相信,就是這樣的“土高粱”,其收購價卻比外地高粱高出一倍以上!為什么?由于高粱種植地處于生態良好的赤水河流域,享用著未受污染的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氣和肥沃的紫紅土壤,從選種到種植、收獲的全過程中,絕不使用任何化學農藥、化肥,也絕不使用任何基因技術,完全按照有機農業的標準。在選種上,只用當地的糯高粱,不種一粒雜交品種;在施肥上,高粱種植戶使用的是無化學污染的“有機農家肥”;在植物病蟲害的防治上,也從不使用農藥。據說,這里的6、7月份是高粱易染蟲害的時期,高粱種植戶便用浸泡過的當地野生苦稔子、苦蒿的汁水摻和碾碎的苦蒿粉噴撒在高粱地里進行防治。這種用野生植物防治蟲害的傳統方法在十萬畝高粱產區十分普及,也頗有成效。農戶們還笑著說:“沒想到苦蒿子倒是讓我們趕上了生物防治病蟲害的‘時髦’”。  在茅臺人如此“挑剔”的選料上,仁懷出產的這種本地“土高粱”就這樣“幸運”地過了關。這種糯高粱具有顆粒小、皮厚、扁圓、結實、干燥、耐蒸、耐煮、耐翻造、適合茅臺酒高溫堆積發酵、八次蒸餾、八次攤涼翻造的優良特點,水分含量為11.5%,單寧含量在2%以下,淀粉含量為63%,其中對釀酒有利的支鏈淀粉占99%以上,在酒的釀造過程中的多次混拌下也不糊爛,釀出的酒質好,產量也穩定,這些優點都是其它地區的高粱所無法比擬的,“土高粱”自然成為了茅臺酒首選的釀酒原料。  正因如此,仁懷市本地所產的高粱才最適合茅臺酒傳統、獨特工藝的特殊要求。這高粱清香已經飄淌了千年的古老酒鄉,因為茅臺酒那種血脈相承的關系,至今仍然萌發著一種生命的魅力,那是一種“天地人”合而為一的相融。  除了高粱外,小麥也是釀造茅臺酒的主要糧食原料之一。  茅臺酒“開瓶奇香滿屋噴,異芳羞花舉座驚”的奇香在很大程度上賴于小麥的功力。用小麥做大曲,不加任何藥物和香料,俗稱“白水曲”。一切均來自天然,沒有任何異質的介入、浸染和裝飾,自然的糖化、發酵,自然的多種微生物混合酶的生成,內在素樸真純,有如美學中“白賁”的境界,正所謂“得自然之曲者,乃稱第一品”。  有人對這種不加藥物和香料制成的白水曲很是不理解,懷疑里面是否真能產生有利于茅臺酒的香型物質?  伴隨科學技術的更新,以及人們對茅臺這塊“寶地”的重視,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時曾有人乘直升飛機到了茅臺上空測繪勘查,有的還來拍攝電影電視,當他們飛到茅臺酒廠上空時,便聞到了茅臺酒那股奇異的香味,在飛機上打瞌睡的人也被這香味熏醒了,因此有人寫了一首詩:酒香沖上九霄云,熏醒天上太白星。手搭涼棚往下看,原是茅酒剛開瓶。心想下凡過過癮,仙家任務催得緊。對著凡間吸幾口,手腳飄飄昏沉沉。  這當然是借題發揮,不免夸張,但茅臺鎮的氣候特殊、環境獨特,卻是公認的事實。  1980年11月,中國林科院專家祝肇華到茅臺考察的時候說:“茅臺鎮的地質地貌真是得天獨厚。因為茅臺鎮有特殊的小溫室氣候,加之茅臺酒廠在大山之間,一河中通,有大山做屏障,空氣中聚集著大量有利于茅臺酒生產的微生物,不易消散,就好像一個天然的溫箱。”  仁懷的小麥腹溝深而多粉,當新麥粉碎被制成磚形,繼而堆積、封蓋,在62℃的高溫中發酵,那些茅臺小鎮才有的得天獨厚而衍存的諸多微生物,在麥磚中繁殖,并由此生成了大量的香氣物質和香氣前驅物質。據驗證,其香氣化學成分達110多種以上,其中大多數還是不易揮發的高沸點物質,所以茅臺酒方能芳香馥郁又持久不散,飲之不上頭,暖胃御寒,活血通絡。  2001年11月29日,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執行主任肖興基在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向茅臺酒頒發了有機食品認證書。而這個新證書給茅臺的國際營銷帶來的最直接變化之    一,就是茅臺酒2002年出口量比上年增長了86%。  2004年國酒茅臺年產量躍過萬噸大關。產量的提高意味著茅臺對本地產高粱、小麥的用量猛增。茅臺一向“挑剔”的選料標準會因此而發生變化嗎?在2004年9月23日的貴州日報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在離仁懷市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合馬鎮,記者看到當地糧食企業與農業戶簽訂的訂單,上面明確規定農業戶在種植高粱時,不得使用化肥,農藥。在高粱的運輸、包裝、儲存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有機食品規范進行。不允許使用塑料袋、編織袋等包裝用具和一切有可能使高粱受到污染的操作和方法。據介紹,仁懷市有13個鄉鎮正在進行高粱種植有機食品基地建設,每年都要接受南京有機食品發展中心的嚴格檢驗……”不消多說,其實人們明白,茅臺酒一直都是心目中那優雅醇厚的醬香,細膩連綿、余味彌漫。  2005年5月,國家開始實施《純糧固態發酵白酒審定規則》,這個規則對于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的原料、生產條件、生產工藝、檢驗方法等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具體而又嚴格,其中在原料方面,就規定了生產純糧發酵白酒的原料要求必須是高粱、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和豆類(不包含薯類),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干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他雜物等。茅臺酒以其一貫的嚴謹、科學的釀酒精神和品質成為四家最早通過該審定的白酒品牌之一,而無論原料、釀造工藝、生產條件、生產工藝等等,茅臺都遠超過了規定的標準。  離開了仁懷的茅臺不成為真正的茅臺酒,離開了仁懷優質高粱、小麥為基礎的茅臺酒也難以揮灑出醉人的芬芳。在今天,在今后,茅臺酒的醇美醬香將繼續演繹傳奇的感動,繼續讓國酒飄香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