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茅臺鎮在什么市
http://wenwen.sogou.com/z/q700217694.htm"> 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
{0}
2,醬香型白酒工藝中的下沙和糙沙分別指什么
醬香酒的生產過程中存在兩次投料,而重陽下沙在茅臺鎮也是延續很久的習俗了,這里的“下沙”就是指醬香酒制作中的第一次投料,當地用“沙”來指代這種“紅纓子”高粱,所以稱之為下沙,而第二次投料稱為糙沙。下沙選在九月初九的重陽節,這時赤水河水清澈,溫度也適宜。第一次的下沙量占總料量的50%,即使是傳統的坤沙工藝,高粱也是要粉碎的,高粱的整顆率和破碎率是8:2,粉碎小比例的高粱使原料戲水膨脹,同時有利于糊化及糖化發酵作用,對后面的發酵和蒸餾有利。
{1}
3,誰對杭州九堡下沙那帶了解呀最好是本地人
我是下沙大學生。租高沙!!!最合適。采納。具體你去那轉轉下沙有物美與都尚超市,菜場就不好說了基本上是都有,相對而言是下沙的高沙等。下沙行政中心到九堡客運中全程8.13公里,打車費用22元,時間約15分鐘。
{2}
4,茅臺酒的下沙是什么意思
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稱為下沙,一般都是在重陽節,即陰歷的九月初九。每甑投高梁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總投料量的50%。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二次投料稱為糙沙,時間一般為下沙一個月后。重陽下沙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重陽節前后,赤水河河水清澈,滿足釀酒對水質的要求。二是重陽節前后,當地小紅梁成熟,滿足釀酒對釀酒原料主糧的需求。茅世原集團公司座落在中國醬酒核心產區——茅臺鎮,占據天時、地利和釀造環境的天然條件,秉承傳統工藝,打造原生態釀造廠區,經過數年的艱苦開拓,現有茅臺生產區、美酒河生產區和魯班生產區,占地面積數萬多平方米的實體。儲備
原酒萬余噸,是仁懷市重點規模工業企業,是集生產、包裝、銷售為一體的集團企業。
5,杭州的下沙高教區環境怎樣周邊繁榮嗎新生要注意什么在那讀書
環境一般般,氣候不是很好,靠近錢塘江,冬天冷得要死,夏天熱得要死。不繁榮,高沙那邊還可以,還有個下沙商貿城,物美超市,那邊還算繁榮。新生最好晚上不要獨自一人出去。外來民工挺多的。什么無名女尸之類的通緝令經常在大學門口張貼的,注意安全就是了。下沙其實挺亂的,旁邊有個工業區,外來民工很多,事情也很多的,晚上出去玩的話,要注意點安全。買東西的話,就傳媒那邊有條街,基本上都是衣服之類的,東西有點貴,但是還不錯;然后就是高沙,那里店還可以;另外就是物美跟商貿城了,商貿城的東西質量一般般,一樓小飾品,鞋子,男裝,還有什么雜七雜八的東西,二樓女裝,這兩層東西比較便宜,小心被他們殺豬,價錢往死里砍就成。三樓貴點,主要也是女裝。物美也還行,就是人很多,相當的忙,旁邊還有條所謂的小吃街。現在物美下面裝修過以后,比以前好很多的。哦,對了商貿城后面有個數碼港,還有在杭電那邊也有個數碼港,我是只敢買些小件的東西,大件的,沒我怎么注意過。最后,氣候么,錢塘江邊,實在不怎么樣,冬天的風陰陰的,很冷,夏天很熱,基本上春秋裝不怎么穿的,過渡時間很短。而且在這短短的過渡時間里面,春夏秋冬的衣服你都能看到,這是一大景觀。還有就是起風的日子,那可是名副其實的下沙,每次分刮大點,我們陽臺上都有厚厚的一層灰。如果你是在財經,記得,要是雨下的大,千萬要穿拖鞋去教室,排水很慢,很多時候,雨一大,就會積水很嚴重,要趟水去教室。還有就是玩的話,大家一般去市區的多。各個學校附近也都有各式各樣的店的,晚上的時候,也會有自己擺攤的人,在路邊成一排,可以在哪里淘到些東西。也不知道夠不夠,暫時只能想到這么多了。高教園就在下沙的阿....你在下沙哪里?
6,醬酒釀造工藝是什么
醬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溫大曲產酒生香的,由于高溫大曲的糖化發酵力較低,原料粉碎又較粗,故大曲粉碎越細越好,有利糖化發酵。如需購買白酒推薦選擇貴州茅世原酒業。【→點擊免費領取茅世原醬香白酒】醬香型白酒生產把高粱原料稱為沙。在每年大生產周期中,分兩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稱下沙,第二次投料稱糙沙,投料后需經過八次發酵,每次發酵一個月左右,一個大周期約10個月左右。由于原料需要經過反復發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較粗,要求整粒與碎粒之比,下沙為80%比20%,糙沙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別占投料總量的50%。為了保證酒質的純凈,醬香型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加輔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細來調節。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醬酒工藝的相關信息,推薦咨詢貴州茅世原酒業。貴州茅世原酒業堅持做自己,堅持誠實守信,始終以開放的態度與合作伙伴展開密切合作,構建合作共贏的產業生態鏈。貴州茅世原酒業堅持五大原則,讓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讓這一項古老而傳統的釀酒技藝得以傳承。
7,茅臺酒制酒生產下沙造沙輪次中的沙指的是破碎后的什么
高粱。這里的“沙”,正是茅臺酒釀造的主要原料——高粱的別名。因為茅臺酒出身具有地域特殊性,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釀造茅臺酒的高粱也只能是本地生產的優質紅纓子糯高梁。沙是茅臺鎮醬香酒制作原料高粱的一種說法,由于茅臺鎮正宗醬酒的原料為紅纓子糯高粱。它顆粒小,飽滿,呈醬紅色,看起來像沙子一樣。當地人都稱其為“沙”。“重陽下沙”即指,重陽時節開始投料,是醬香型白酒第一次投料。茅臺釀酒選高粱的原因白酒釀酒原料的選擇,與當時當地的自然條件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關,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用米作原料的較多;內陸地區水資源比較豐富又地處丘陵山區,可采用多種糧食作原料;北方或山區降水量少,則用耐旱且對土質要求低的高粱作為原料。茅臺地處內陸山區,水資源不豐富且易流失,所以選擇了高粱作原料。在當地特有的氣候、土壤及水分條件下,種植出的高粱粒小皮厚、堅實飽滿、富含單寧、經得起多輪次蒸煮,被稱為“紅纓子糯高粱”。這獨一無二的原料,也是茅臺酒不可復制的重要原因之一。紅纓子糯高粱經多次發酵蒸餾,則生產周期長、效率低、出酒率低、成本高,但香氣香味物質多且釀造出來的酒協調、細膩、優雅、醇厚、品質高。茅臺酒釀造周期為一年,重陽后分兩次投料,釀造期間又分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為了保證質量,唯有以紅纓子糯高粱作為原料,才能釀造出符合品質要求的茅臺酒。
8,下沙到底是一個什么地方
下沙即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行政管轄面積104.7平方千米。目前在34平方千米建成區已構建了完善的基礎設施、優美的園區環境、便捷的生活設施、高效規范的政府服務,目前轄區人口40萬。曾被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評為中國75個城市開發區投資環境最佳開發區,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多家機構聯合評為跨國企業投資的最佳開發區。 迄今,已吸引30個國家和地區的390家外商投資企業落戶,累計引進合同外資3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7億美元;引進內資工業企業248家,投資總額155億元人民幣。其中列入全球500強的企業已有24家公司在開發區投資38個項目。2000年4月設立國家首批試點的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區,2005年5月被國家信息產業部授予國家(杭州)計算機與網絡產品產業園。 下沙新城圖(xiashanet.com) 下沙新城圖(xiashanet.com) 杭州開發區是我國最大的移動通信生產基地之一,聚集了摩托羅拉、東方通信、三菱、富士康、華宇電子等主機及相關配套企業;日本東芝公司建立了年產240萬臺筆記本電腦的全球生產基地;是浙江省以生物基因工程、天然藥物及制劑、醫療器械為重點的醫藥工業生產基地,引進了九源基因、美國眼力健、康萊特、日本泰爾茂、旭化成醫療器械、浙大藥業等一批生產企業和研發中心;是日本松下公司在中國建立的最大家電生產基地,總投資2.4億美元、占地24萬平方米的松下杭州工業園正在全面建設;是浙江省最大的飲料生產基地,集聚了可口可樂、康師傅、娃哈哈三大著名品牌。 2004年,杭州開發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0億元,工業總產值504億元,外貿出口25.4億美元,分別位居全國49個國家級開發區第11位、第9位、第7位。 [編輯本段]新世紀大學城 杭州開發區大力實施“科教強區”戰略,建成浙江省最大規模的下沙高教園區。下沙高教園區規劃面積10.91平方公里,15所高校,15萬在校大學生。經過五年建設,下沙高教園區已全面建成投用。目前,中國計量學院、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學院、浙江傳媒學院等14所高校在師生達20萬人。依托下沙高教園區,開發區管委會正在著力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建設大學科技園區、留學生創業園,構筑起15所高校和700多家現代制造企業互動發展的平臺,大力培育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識經濟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努力增強開發區的核心競爭力。 [編輯本段]花園式生態型城市副中心 根據杭州市“構筑大都市、建設新天堂”的戰略目標,以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的杭州城市東部178平方公里是杭州大都市的副中心(即下沙副城)。建設目標是以高新技術產業與先進制造業為基礎,集教育科研、商務居住等功能的花園式生態型的現代化新城。圍繞這一目標,杭州開發區正在全面實施由“建區”到“造城”的戰略調整,全面推進城市化進程,大力培育發展城市功能。當前,正在全面推進下沙新城行政商務中心區(8平方公里)、軌道交通、連接主城的快速公路和城市快速公交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并充分利用13公里的錢塘江江景資源,打造杭州東部最大的生態濕地公園,規劃建設15萬人居住規模的沿江大型生態居住區,建設福雷德文化廣場、華元十六街區、西子陽光商城、金池商貿等一批大型商貿設施,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功能,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為生活生態環境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建設花園式生態型城市副中心的目標,著力構建便捷的生活服務設施。福雷德文化廣場、華元十六街區、鄰里中心、金池商貿、海達大酒店、文化體育中心、松下健身中心等,區域建成網絡信息一體化(如杭州下沙網)提供全面的信息查詢,為客商和居民提供了商務、購物、餐飲、文化、娛樂的極佳場所。為進區企業建設一批白領、藍領公寓,解除企業后顧之憂。 杭州擁有"休閑之都"美稱,開發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努力構建和諧創業的環境。充分利用錢塘江12千米岸線資源和生態濕地的自然環境,精心打造沿江休閑景觀長廊、5個大型生態及主題公園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超過30%。2001年3月,開發區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水環境、聲環境、空氣環境均達國內一流水平。現代化、國際化、人文化的城市副中心。 [編輯本段]生活生態環境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建設花園式生態型城市副中心的目標,著力構建便捷的生活服務設施。福雷德文化廣場、華元十六街區、鄰里中心、金池商貿、海達大酒店、文化體育中心、松下健身中心等,為客商和居民提供了商務、購物、餐飲、文化、娛樂的極佳場所。為進區企業建設一批白領、藍領公寓,解除企業后顧之憂。 下沙新城風景(xiashanet.com)基礎設施 開發區已在34平方公里建成區內,營造了良好的供電、供水、供熱、道路、電信、寬帶、排污、排雨水、地塊平整等“八通一平”投資發展環境。 電力:開發區主要通過華東大電網供電,現有220KV變電所1座、110KV變電所4座,同時建有熱電廠1座。2007年新建成220KV月雅變、110KV新港變、110KV松合變。對企業實行雙回路不間斷供電。2008年規劃開工建設220KV元東變、110KV上沙變、110KV教東變。 供水:目前,開發區供水能力20.5萬噸。 排污:區內建有大型污水處理廠,總規模為日處理污水能力120萬噸,一、二期已經建成投入使用,日處理污水能力55萬噸,三期預計2009年底前投入運行。 供熱:開發區熱電廠供熱能力300噸/小時。 天然氣:開發區內11號路作為主干,管徑為DH300;20號路目前11號路-15號路段已完成并通氣,15-23段今年計劃實施完成,管徑為DH300;14號路目前11號路-15號路段已完成并通氣,管徑為DH200;其他路的管道目前未計劃安排,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安排和調整。區內企業基本上不用天然氣、煤氣和特殊氣體,只有少數企業用。(截止2008年3月25日) 通訊:開發區程控電話總容量25萬門,目前已裝機12萬門。 商業金融及生活配套設施 日本人學校:杭州日本人學校坐落于下沙德勝快速路南側,校舍總建筑面積5846平方米,總用地面積23468平方米。該學校設六個年級,六個班,已于2008年4月竣工,并正式開學。該學校是杭州市首家日本人學校。 金融:浙江省是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省份之一,杭州聚集了匯豐、渣打、三井住友等多家外資銀行分析,而開發區已擁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杭州商業銀行、下沙聯合銀行等8家銀行9個一級支行,不用出區便可辦理各種金融業務。 休閑娛樂:福雷德文化廣場、華元十六街區、西子陽光新城、凱恩戴斯大酒店、宜必思酒店、文化體育中心等,為投資客商和轄區居民提供便捷的商務、購物、餐飲、文化、娛樂等服務。 職工住宿:開發區專門為企業提供藍領公寓和白藍領公寓,解決了企業后顧之憂。 下沙新城商貿(xiashanet.com)教育醫療:全區共有4所公立小學,2所公立中學,4所民辦學校。在校中小學生近2萬人。目前,下沙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0多個,綜合醫院兩個。其中,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的浙江省東方醫院,是三級甲等醫院;2008年3月28日,占地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68萬平方米、總床位1200張的杭州市下沙醫院正式啟動建設,建成后將成為現代化示范性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編輯本段]白楊街道 白楊街道位于杭州市區東部,據杭州市中心約20公里,由原下沙鎮析至,于2002年9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位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區域,東至文津路與11號大街,西至文淵路、2號大街、1號河渠、6號大街與1號大街相接,南至12號大街,北至繞城公路,管轄面積為9.2平方公里;同時受開發區委托管轄面積為24.8平方公里,總管轄面積34平方公里。街道管轄區內有景園、月雅苑、大北、高教、鄰里中心5個社區,常住人口5.5萬人,流動人口約15萬人,常住外籍人員和臺胞900余人。 白楊街道轄區由高教園區、工業園區、開發區公建區、住宅區、出口加工區五大主要功能區域組成。轄區內有開發區主要政府機構、金融單位和配套服務部門;有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國計量學院等14所高校;有包括摩托羅拉、西門子、東芝可口可樂、中策等數十家全球和國內知名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400余家;月雅苑、未名園、文苑風情、大北、裕園、文匯苑、香榭里、北銀、景園、清雅苑等住宅小區坐落其中,一批大型大型商貿設施福雷德文化廣場、華元十六街區、西子陽光商城、金池商貿等已建成使用。 [編輯本段]下沙街道 下沙街道位于杭州城區東部,東、南臨錢塘江,西與九堡鎮相連,北與杭州市余杭區、嘉興海寧市接壤。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坐落境內。距杭州市中心15公里。區域面積95.3平方公里,四至為東北從下沙東郊園向南沿海寧市圍墾接壤處至錢塘江邊;南以錢塘江為界;西與九堡鎮八堡村、九堡村接壤,往北與余杭區喬司鎮吳家村、勝稼村、學稼村接壤;北到喬司監獄往東至省第六監獄與余杭區喬司鎮吳家村、南苑街道大園村及海寧市許巷鄉唐橋村相接。該區域內的白楊街道(四至范圍為:東至杭州經濟開發區文津路、11號大街;南至12號大街;西至文淵路、2號大街、1號河渠、6號大街、1號大街;北至繞城公路,面積9.4平方公里)除外。街道下轄頭格、智格、七格、高沙、上沙、中沙、下沙、元成、新元、松合、東方、灣南、新沙等13個社區,常住人口2.5萬,外來人口約10萬人。 建置沿革 區域系錢塘江沙土沖積而成。名因解放初曾建下沙鄉而得。解放前夕,屬杭州市第六區禾豐鄉十六堡。1950年10月,建四格鄉、三元鄉。1951年6月,建下沙鄉、新元鄉。1956年,由下沙、新元、四格和三勝鄉一部分并建下沙鄉。1958年,稱九堡公社下沙、四格管理區。1961年,建立下沙公社。1983年12月,稱下沙鄉。1998年10月,置下沙鎮。2004年7月,在原有區域范圍內建立下沙街道辦事處,轄中沙、下沙、頭格、七格、上沙、元成、新元、松合、灣南、東方10個行政村;智格、高沙2個社區和下沙1個居民區。 現代化農業示范園區 下沙街道因地制宜,確立蔥韭蒜、蔬菜瓜果、豆類、特種水產養殖、特種禽類飼養、野生蔬菜、花卉苗木等7大類為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的方向。1998年,投資150萬元,建成占地面積102畝的現代化農業示范園區。園區內大棚連片,四季常綠;道路通暢,路面水泥硬化;排灌迅捷,橫溝直渠三面光。并采用了自動化灌溉、機械化耕作、工廠化育苗等先進農技。養殖業日趨興旺,下沙街道有圍墾土地7000余畝,錢塘江水資源優勢明顯,十分適宜養殖業的發展。通過積極扶持養殖大戶,延長土地承包期,以及土地租賃和資金貸款的傾斜等措施,鼓勵養殖戶規模經營。 招商引資 按照“揚優勢、借外力、打基礎、求發展”的思路,依托國家級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輻射,下沙街道的良好投資軟硬環境,吸引了日商茂里塑化和臺商安辰倉儲設備,以及通訊設備、塑化制品、食品等行業的內資企業,先后進入下沙安營落戶,投資總額逾1億元,新建廠房達10萬平方米。這批項目的啟動投產,將使下沙工業經濟的基礎實力明顯增強。 消逝的習俗——搶潮頭魚 搶潮頭魚,以性命與潮水相搏,危險刺激。20年前,曾為下沙人的一宗生活來源。錢江上潮,潮頭卷起江海之魚甚多,搶魚人揀一理想灘位,攜自制潮兜、魚鷹兩工具(潮兜:柄長5尺,網袋長2尺;魚鷹,為尺半木桿,桿頭釘一大鐵釘,柄上鉆孔穿丈許麻繩),跟潮頭疾跑,看準潮頭之魚,用潮兜撈起大的即回跑。如是幾十斤的大魚,則用魚鷹之釘,插入魚鰓下之腹中,拉開繩索,跑回岸邊即成。夜潮時,還須輔以火把(自制,用竹管灌煤油,口上塞緊棉花,點火即成)照明。夜潮魚多,但危險。兩股潮水分岔處,俗稱剪刀潮口,為鰻鱺絞團和大魚匯集處,搶此潮頭魚,危險性更大。搶潮頭魚,須體力、膽量、經驗兼備之人可為。當時,搶撈到一尾1.5公斤重的魚,其值可抵一日勞動工分值;如搶到幾十尾大魚或鰻團,即相當10天或1月的收入。據統計,下沙有近百人為此葬身潮水,故當時政府明令禁止,但屢禁不止。現在,下沙人民生活步入小康富裕,已無人再為這點小利,冒險去與潮水相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