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南春酒廠發展,中國白酒劍南春的歷史

本文目錄一覽

1,中國白酒劍南春的歷史

劍南春傳統釀造技藝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中始終得到繼承和發展。在唐朝,百業興旺,綿竹成熟釀酒技藝下誕生的“劍南燒春”(唐代,綿竹屬劍南道而得名)傾動朝野。唐人李肇的《唐·國史補》對天下名酒記載道:“酒則有……烏程之若下,劍南之燒春……”,另據黃葆真《事類統編》載曰:“為生春,《德宗本記》劍南貢生春酒。” 劍南燒春作為宮廷御酒而被載于《后唐書·德宗本記》。這是被載入正史的宮廷御酒,也是中國至今尚存的唐代名酒。

中國白酒劍南春的歷史

2,劍南春酒的發展歷史

二十世紀初,綿竹大曲在多次四川國貨展覽會上,獲得獎章、獎狀。1932年首獲準使用注冊商標而名揚天下。自1913年開始,綿竹相繼有50余家酒店、 酒行、酒莊在成都西市,綿竹大曲成為成都“酒壇一霸”。四十年代初,綿竹酒業入了一個歷史高峰,大曲酒作坊增至38家,老窖200多個,年產350多噸 ,并遠銷重慶、南京、上海等地。綿竹大曲獲獎 1922年獲四川省勸業會一等獎。1928年獲四川省國貨展覽會獎章、獎狀。1929年“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義全和”等十二家大曲酒, 獲四川省優秀酒類獎憑。1932年四川省舉辦第一次名產展覽會,綿竹縣提供多種產品參展,其中“垣豐泰”大曲坊釀造的大曲酒,首次被批準使用注冊商標,以嶄新的時代風貌引起了一 番轟動。 (摘自《劍南春史話》)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劍南春人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獨特的釀酒工藝,生產出了聲譽卓著的中國名酒劍南春。六十年代,劍南春生產工藝完全成熟。七十年代,劍南春開始出口,遠銷日本、港、澳,并榮登全國八大名酒金榜。八十年代,劍南春一期工程的擴建,現代科技的應用和一系列的技術改革,系列產 品實現了全優。從此,劍南春進入了萬紫千紅的黃金時代。九十年代,劍南春人認真研究市場規律,針對市場制定的營銷策略、“科學投放”等措施,使他們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五十年代 一九五一年五月,國營綿竹縣酒廠宣告成立,這個廠就是今天“四川省綿竹劍南春 酒廠”的前身。一九五八年三月,酒廠從改變釀酒原料入手,進行科技攻關,試驗出一種綿竹釀酒史上從未有過的新原料,用這種原料釀出了“芳、洌、甘、醇”, 恰到好處,風味更為獨特完善的酒,這就是今天聲譽卓著的中國名酒“劍南春”。 (摘自《劍南春史話》)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酒廠采用“雙輪底發酵”工藝,完善“勾兌調味”技術,找出“劍南春 ”基礎酒的最佳儲存老熟期,至此,“劍南春”生產工藝完全成熟。一九六三年, 劍南春酒被評為四川省名酒,獲金質獎,一九六四年,雙沙酲色酒被評為四川省優 質產品,獲銀質獎。(摘自《劍南春史話》)七十年代 一九七四年,“劍南春”開始出口,遠銷日本、香港、澳門等地,一九七九年第一 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名酒。“劍南春”、“綿竹大曲”等產品聲譽日高, 銷售量大增,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工廠進入了大發展時期。 (摘自《有效管理的智慧》)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酒廠在實現系列產品全優目標的基礎上,劍南春酒又連續榮獲第四屆、 第五屆國家名酒稱號和國家質量金獎。一九八八年還在香港舉行的第六屆國際食品 博覽會上,獲國家金花獎。 為了發展名酒生產,提高名酒產量,一九八四年,中商部決定撥款1430萬元, 擴建劍南春酒廠。一九八五年十月擴建工程破土動工。一九八六年八月一日試產出 酒。中商部同意再撥款3500萬元,擴建年產四千噸劍南春的第二新區。至此, “劍南春”進入了千古未有的黃金時代。(摘自《劍南春史話》)九十年代 社會的發展,促進了劍南春的進步,改革開放,極大地豐富了劍南春酒文化的內涵 。 跨入九十年代,劍南春人抓住歷史機遇加快發展。一九九0年起,投資近億元,年產曲酒6500噸,占地近400畝的劍南春二期、三期擴建工程相繼上馬投產。 一九九四年,三星級大酒店也建成使用…… 劍南春以最新“史話”開始了宏偉的構思。

劍南春酒的發展歷史

3,劍南春能干過茅臺

“劍南春正在淪落,劍南春再也回不到過去的輝煌了!”昨日,成都一位經銷商林先生在談到劍南春時,如此評價。曾經擁有過的輝煌“唐時宮廷酒,盛世劍南春”,作為四川白酒的“六朵金花”之一,劍南春曾經有過自己的輝煌。劍南春產于四川綿竹。唐代時人們以“春”名酒,綿竹又位于劍山之南,故被稱為“劍南春”。這里釀酒已有1000多年歷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間(公元618年至625年),有劍南道燒春之名。目前的劍南春酒廠始建于1951年4月,在1979年第三次全國評酒會上,劍南春首次被評為國家名酒。在1984年第四屆、1989年第五屆國家名酒評選中,劍南春均上榜。改革開放之后,劍南春穩扎穩打,不斷提升自我,在2000后,初步形成了中國高端白酒“茅五劍”三足鼎立的局面。2013年,劍南春以6.08億元的價格,力壓茅臺、五糧液,成為當年央視標王,劍南春更是風光無限。漸行漸遠的“茅五劍”然而,“茅五劍”已漸行漸遠,劍南春已不再是當年雄姿英發的劍南春。2011年,五糧液營收203億元,茅臺營收184億元,洋河營收127億元,“茅五洋”格局初步形成,劍南春已從白酒前三位置出局。2013年,茅臺營收達到309億元,超越五糧液成為第一。2013年,五糧液營收為247億元。隨后幾年,茅臺和五糧液逐漸拉開了與其他名酒的距離,逐漸成為“雙寡頭”格局。據《四川劍南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2015年度工作報告》顯示,2015年劍南春實現銷售收入34.56億元,同比增長8.85%。當年,貴州茅臺營收326億元。2017年劍南春財年報(每年的8月1日至下一年的7月31日),核心大單品水晶劍財年內實現營收近80億。當年,貴州茅臺營收582億元。2018年,劍南春內部人士透露,其水晶劍單品銷售破100億元,整體銷售約120億元。當年,貴州茅臺營收736億元。2019年,劍南春宣布銷售突破了150億元,完成了其財年目標。2019年,茅臺營收達到了888億元,五糧液501億元。洋河231億元居第三,瀘州老窖以158億元的營收居第四。劍南春與一線白酒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陷入次高端無法突圍劍南春的“淪落”,與其價格策略的失敗也有很大關系。近十年來,劍南春的產品沒能隨價格實現升級,陷入次高端泥潭無法自拔。早在2010年,劍南春的零售價就已達到了360元一瓶,當時茅臺僅約600元一瓶,五糧液500元一瓶,彼此差距還不算太大。到了2017年初,劍南春一批價僅315元,后經漲價,一批價上調至340元,零售指導價也僅398元一瓶,此時茅臺價格已達到了2500多元,五糧液也在1000元以上,差距已遠遠拉開。2019年,劍南春成交價408元,標價468元一瓶。到今年目前,劍南春京東標價僅448元一瓶,而線下成交價僅380元一瓶,與十年前的360元僅相差20元。劍南春也曾想樹立自己的高端品牌,但始終不成功。前些年,劍南春有意打造“東方紅”,但該產品銷售并不理想,在品牌塑造方面也存在硬傷,現在幾乎沒人遺忘。曾經其珍藏級劍南春也曾想培育成高端產品,但效果也不理想,到目前也是默默無聞。另外,劍南春也曾想把劍南春年份酒、金劍南打造成高端產品,但都不成功。在次高端板塊,競爭對手眾多,包括瀘州老窖、郎酒水井坊古井貢、洋河、習酒等眾多區域強勢品牌都在搶食,劍南春要突出重圍,簡直是“壓力山大”。內部混亂上市遙遙無期由于劍南春改制的遺留問題,造成了劍南春內部管理混亂,實際控制人缺位。2015年喬天明“失聯”。2018年9月12日,“失聯”長達三年的劍南春董事長喬天明在四川樂山市受審。這對其市場開拓造成了明顯的影響。成都一位林姓酒類經銷商表示,劍南春內部太亂了,這肯定會影響到經銷商對其產品的信心。成都的另一位經銷商尚先生表示,雖然他們也在銷售劍南春,但從年初到現在,基本都沒有啥銷量。另一位張姓經銷商表示,感覺劍南春這幾年品牌運作有點問題,內部也有派別之爭,自己沒有再銷售劍南春。其實,劍南春一直希望進入資本市場,但也沒能如愿。早在2003年,劍南春曾想借殼西藏珠峰,但沒有成功。前不久,郎酒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并獲證監會接收,一旦IPO成行,川酒“六朵金花”僅剩劍南春一家沒有上市。由于受實控人缺位問題影響,劍南春上市之路還遙遙無期。時過境遷,劍南春已開始日漸“淪落”,所謂昔時的“宮廷酒”,已再難現昔日的輝煌了。附:劍南春近年大事件:2003年,劍南春借殼西藏珠峰沒有成功。2004年,時任董事長的喬天明主導了原為純國資的劍南春改制,國有資本全部退出劍南春,以喬天明為首的管理層成立四川同盛投資公司,出資控股劍南春集團69.59%股份,喬天明間接持有劍南春26%股權。2008年汶川大地震,劍南春遭遇重創,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庫存基酒損失約三分之一。2012年后,陸續有員工對劍南春改制的股權問題提起訴訟。2013年,劍南春以6.08億元的價格,力壓茅臺、五糧液,成為當年央視標王,也是1994年以來央視標王最高價。2015年喬天明“失聯”,劍南春錯失上市最佳時期。2018年9月12日,“失聯”長達三年的劍南春董事長喬天明在四川樂山市受審。喬天明被檢察機關起訴的罪名包括行賄罪、私分國有資產罪

劍南春能干過茅臺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