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產能為什么限制,為什么茅臺每年投放市場的酒都要限量

本文目錄一覽

1,為什么茅臺每年投放市場的酒都要限量

茅臺酒供不應求,近年來已成為市場常態。其中,茅臺酒的產能關系到終端市場的供應,也是關注的焦點。對于市場營銷不足的問題,該公司總經理解釋說,今年上半年,茅臺酒數量偏少的原因是酒類專賣店的酒不到使用年限。下半年,酒類專賣店的茅臺酒已經到了投放市場的年齡,投放市場的量每天都會增加。”2.6萬噸的年供應量只會超過但不會減少。”那有什么原因導致茅臺市場投放限量呢,我們來分析一下:首先,茅臺酒具有“醬香突出,淡雅細膩,酒體醇厚,余味悠長,空杯余香持久”的特點。其獨特的風格來源于多年積累形成的獨特的傳統釀造工藝。茅臺酒窖的建設也很特別。從酒窖選址、酒窖面積方向、空間高度、酒窖溫濕度控制、透氣性、酒壺的形狀、容量和口泥漿密封我們的技術非常嚴格。茅臺酒的釀造工藝被譽為“千古奇觀”。茅臺酒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不同于其他白酒,生產周期為7個月。蒸餾酒應貯存4年以上,與貯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陳釀混合,最后經檢驗、品嘗、裝瓶出廠銷售。其次,2012年后,茅臺酒市場成功實現轉型。隨著個人消費和企業消費的不斷增加,刺激了市場需求的上升,主流消費群體也由過去的30%以上轉變為全國的中產階級;而且,茅臺始終堅持質量底線。質量是茅臺酒的命脈和眼球。每瓶茅臺酒從生產到生產至少要經過5年,30多道工序,160多道釀造工序。存放不到5年的茅臺酒永遠不會出廠。今年4月前,每天只能調配50噸茅臺酒出廠。6月后,每天可調配100噸茅臺酒出廠。對茅臺酒產量的限制,也導致市場上茅臺酒供應不足。最后一點,由于環境有限,茅臺酒的產能不能不加限制地提高,才會長期存在供需不足的問題。為緩解這一局面,茅臺酒加大了物流挖掘力度,完善了銷售環節。改善對經銷商的服務。

為什么茅臺每年投放市場的酒都要限量

2,貴州茅臺的優勢和劣勢

一、概況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白酒行業的標志性企業,主要生產銷售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臺酒,同時進行飲料、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和銷售,防偽技術開發,信息產業相關產品的研制開發。茅臺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醬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以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完美風格而聞名于世,享有“國酒”的美稱。二、優勢1、醬香型白酒的代表,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品質,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多年的市場競爭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和信譽。2、技術的獨特性和資源的稀缺性。茅臺酒生產及勾兌技術具有較強的特殊性,配合獨有的地域、氣候等特征,形成模仿者不可逾越的技術壁壘。這對茅臺酒品質及生產技術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而離開茅臺鎮就造不了茅臺酒的特點,更是公司的天然壁壘。3、市場優勢。由于產能限制,茅臺酒一直處于賣方市場,公司對產品價格的控制能力非常強。而通過漲價提升業績已成為常態。而由于茅臺在白酒中領頭羊地位,茅臺酒的價格變動,更成為行業的一種風向標。4、嗜好品特性。酒作用一種嗜好品,對固定的群體有著強烈的吸引力。而其獨特的口味,形成了穩固的消費群體,而有利于公司業績的穩固。5、奢侈品特性。隨著社會發展,茅臺酒更被賦予了其他的含義,比如身份的象征、地位的顯示等等。雖然公司一直駁斥奢侈品的說法,但茅臺酒成為奢侈品是一種事實。6、文化特性。茅臺酒歷史悠長,新中國領導人同茅臺酒的淵源更成為佳話。茅臺酒的外交牌十分明顯,國宴等重大活動中,茅臺酒都被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領導人,產生了著名的“茅臺外交”三、劣勢1、由于工藝特殊,所生產的白酒需存放五年后才能出廠,產能無法快速增長。2、國有企業,擁有效率低下的通病。3、管理層對資金的管理使用效率不高,賬戶常年閑置大量資金。4、管理層經營理念不能跟隨時代變化,缺乏現代特性。5、管理層官僚作風,在年報的披露失誤中暴露無遺。四、機會1、社會的發展,引導消費升級,為茅臺酒的奢侈品定位發展提供了空間。2、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為茅臺發展提供了保障。3、茅臺走出國門,實行國際化是茅臺發展的下一次重

貴州茅臺的優勢和劣勢

3,茅臺為什么不愿意擴大酒的生產量

9月13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一家茅臺專賣店內,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與來店買酒的市民交流時強調:“茅臺酒是拿來喝的,不是拿來炒的,請不要做‘黃牛’,不要非法倒賣茅臺酒。”但是,茅臺酒并沒有這樣的功能,并不是每個家庭、每個居民都需要飲用的生活必需品,用這樣的口號來向市場喊話,甚至向“黃牛”喊話,實在有點貽笑大方。事實上,茅臺酒作為一般商品,早就是市場化產物,需要通過市場供求關系來調節茅臺酒的價格,并不需要用行政手段來調控,也不可能運用行政手段調控,更不能使用行政手段調控。否則,就是有形之手對市場的無序干預,是對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干擾和破壞。退一萬步講,就算用行政手段對茅臺酒價格進行干預,能產生作用嗎?“黃牛”們會聽從這樣的干預嗎?有對“黃牛”進行處罰的依據嗎?實事求是地講,外界并不清楚茅臺集團對茅臺酒的供應是采用什么樣的配置方式,有多少是真正通過市場銷售的,又有多少是通過非市場渠道銷售的,通過市場銷售的茅臺酒占全部茅臺酒銷量量的比重有多高,市場銷售的茅臺酒多還是非市場流出的茅臺酒多。因為,茅臺酒價格出現這樣的上漲,決非“黃牛”的力量所能達到的。更多情況下,可能與有形之手的干預有關,與非市場渠道流掉的茅臺酒數量太多有關。如果絕大部分是依靠市場化手段流向市場的,茅臺酒的價格應當不會有這么高。這也意味著,所謂“茅臺酒是拿來喝的,不是拿來炒的”,更多的是用于宣傳和作秀,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些什么,而非真正的銷售定位、供應定位、消費定位。如果茅臺集團能夠對市場策略做適當調整,一方面,適度提高茅臺酒的生產量,增加市場供應,緩解市場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堵塞銷售漏洞,減少非市場流出的比重,補充市場供應數量。那么,茅臺酒的市場供求關系就能得一定改善,茅臺酒的價格就不會無序上漲。可以理解的是,茅臺集團所以不愿意擴大酒的生產量,除了保品質需要之外,與近年來茅臺集團推行的資本運作思路也是分不開的。也就是說,只有保持茅臺酒的饑餓銷售狀態,茅臺的市場供求關系才會緊張,茅臺酒的價格才能居高不下,茅臺的股價才能持續上漲,支撐茅臺股價上漲的利潤才能節節攀升,企業效益才能有保證,不僅員工收入會越來越高,茅臺股票的吸引力也會越來越強。只是忘記了一條最重要的,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一定損傷了。原本可以以較低價格購買到的茅臺酒,或者一般消費者也能品嘗到的茅臺酒,都需要付出更多代價或難以滿足了。白酒作為純市場化的商品,原本應當按照市場規則運行。但是,就茅臺酒來看,已經演變成奢侈品、利益集團多占品和半市場化商品了。所以,要想茅臺“酒喝不炒”,主動權還在茅臺集團,而非市場,更非“黃牛”。擴大生產量、增加有效供應量、減少非市場渠道流失,才是穩定茅臺酒價格的基本思路。其他的,都只能看作是轉移視線。

茅臺為什么不愿意擴大酒的生產量

4,如何看待茅臺10年不擴產

茅臺瘋了!以7000億市值的體量,竟然也能上漲超過7%。600元到650元,竟然一天就沖過去了,讓整個資本市場乍舌,茅臺這波強勁的走勢如果從去年9月份開始算,已經漲了2.3倍,如果從2015年股災后的低點算,則漲了3.5倍。再把時間拉長到2014年的1月份,茅臺已經怒漲了6倍。如今茅臺的市值已經相當于3個格力電器,2.5個萬科,2個中國中車,1.8個中國神華,在整個A股上,也僅僅落后于4大行,2大保險,1個石油。很多人都在問,茅臺怎么樣,還能不能買?這種大牛股會漲到多高?未來還有戲嗎?不得不說大家的情緒又一次被資本市場的瘋狂給調動了。覺得茅臺是非常安全的投資品種。但你算算茅臺的市盈率如今已經是33倍,而他的增長率在過去10年的平均增速是29%,而未來兩年,機構們仍然樂觀,覺得他仍然能夠按照30%的利潤增長,所以判斷雖然33倍市盈率比較高,但這個價格放到2018年底的時候,估值能回到25倍,2019年的時候能夠回到20倍,等到2020年,估值會回到18倍市盈率以內。以此判斷高增長帶動了高價格,所以這就是給茅臺上漲的合理解釋。沒人否認,茅臺是一家優秀的公司,按照巴菲特的三指標來看,毛利率超過40%,凈利率超過5%,凈資產收益率超過15%的公司,就是難得一見的優秀公司了。你看看茅臺簡直逆天,毛利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凈利率保持在50%左右,凈資產收益率常年保持在30%。營業收入10年漲了5倍,這個公司幾乎具備了一切大牛股的特征。如果按照格雷厄姆的計算公式來測算,公司五年后的價值等于,當期每股利潤X(8.5+2X利潤增長率)。2017年的利潤能達到每股19.3元,增長率30%。帶入公式得到的結果就是,19.3X68.5=1322元,這太逆天了,也就是說如果茅臺的利潤一直以30%的增長速度增長下去,5年之后股價的合理價值是1322元每股。也就是說至少5年再翻一倍。屆時茅臺的市值將超過中國石油,排名A股第三。我們也可以算下,按照利潤30%的增長速度,到時候茅臺的每股收益達到71.6元,市盈率也就是18.5倍,仍然處于合理水平。那么5年翻一倍是個什么回報呢?差不多年化收益15%,如果再加上1%的股息分紅,茅臺能夠給你的回報大概是年化16%左右。所以這么一看茅臺的投資是相當具有誘惑力的。但問題的關鍵是,茅臺還能不能一直保持30%的利潤增速,這才是重點。之前茅臺一直也是明星股也一直漲的很好,但突然到2013年出現了大幅下跌,股價跌了一半。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利潤增速突然降低,從51%突然降低到了13%,隨后兩年時間都是1%左右。是茅臺乃至白酒消費最困難的時期。當時因為整個的政策收緊嚴查腐敗,讓茅臺的銷量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甚至一度市場開始分析,白酒消費已經過時。年輕人更喜歡紅酒和洋酒,老掉牙的白酒已經趨勢性開始走壞。所以給了茅臺為代表的高端白酒相當負面的評價。當時茅臺的價格只有130塊錢,對應的是13塊錢每股的業績,市盈率10倍都沒有人要,因為業績看不到未來。后來隨著2014年的牛市開啟,整個白酒行業消沉兩年后才開始迎來復蘇的機會,茅臺也越來越強。不但售價從800多漲回到了1300多,如今股價也是節節創新高。不斷刷新A股第一高價股的記錄。那么問題就很簡單了,茅臺是否還能夠維持高增長,成為決定性因素。其實拿美國舉個例子就知道了,在美國歷史上最牛的150家公司里翻看歷史,能常年維持8%以上增長的公司,絕對用手指都能數的過來。8%既然都如此艱難,更別提30%了,所以茅臺的偉大沒人會否認,但是他一直奇葩式高增長下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今市場極度熱情,所以按照他的增長上限來給他估值,也就是說目前的33倍市盈率,市場認為他將一直按照30%以上的速度增長,如今茅臺的業績將跟這種市場預期賽跑。他的任務不再是增長,而是要跑贏市場預期的增長。這就太難了。總結:如果一兩年后茅臺維持不了30%的利潤增長率了,那么就像2013年那樣,可能瞬間股價就掉下來。不是茅臺不好了,只是他沒你想象的那么好了。而你想象的對嗎?就好比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1年級考了個雙百,就要求他在后面十幾年里一直考滿分,這是家長的預期,而孩子一旦考不了滿分,家長就會失望。這也許根本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預期,而跟著這種不切實際的預期賽跑,你必然會大失所望。

5,茅臺為什么 不增產

缺貨不是茅臺的新聞,是常態【2006年】時任貴州茅臺酒業集團總經理喬洪說:“從今年開始,茅臺酒每年將新增2000噸生產能力,到2010年,茅臺酒的產能將由目前的1.2萬噸提高到2萬噸,以滿足強勁增長的市場需求。”當時,各地的經銷商一撥又一撥,找關系、批條子跟他要貨。茅臺酒尤其是15年的陳年茅臺酒嚴重缺貨,要求公司在“計劃外”批酒救急。【2007年】茅臺酒在重慶斷貨3個月。貴州茅臺公司方面表示,53度茅臺酒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茅臺公司曾經多方調貨,但是53度茅臺酒等主流產品在全國都很緊俏。從4月1日起,茅臺酒價格整體上調,平均漲幅約為15%,53度500ml的茅臺酒原價448元,價格已經達488元。雖然價格高了,缺貨局面仍無緩解。【2008年】自1月11日起,貴州茅臺集團上調了茅臺酒出廠價格,平均漲幅約為20%,這是茅臺2008年第一次漲價,也是自2007年1月份以來第三次上調出廠價,而終端零售價格僅2017年就上調了六次。盡管茅臺“限價令”已實施了一個多星期,但滬上53度茅臺酒的價格仍保持在高位,而且遠遠超出了此前廠家提出的700元最高限價。部分城市茅臺的缺貨現象依然嚴重。【2009年】53度的茅臺售價938元,15年的年份酒售價是4380元。如果按照10%左右的漲價幅度,53度的茅臺酒將破千元。但是,市場茅臺缺貨嚴重。【2010年】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表示,53度飛天茅臺零售價格730元是上限,誰賣高了就罰誰!但某專賣店工作人員說:“這個價格我這里肯定沒貨!”公司從1月起對貴州茅臺酒出廠價平均上調13%。從7月開始,滬上53度飛天茅臺的價格從不足900元一躍而成最高 1018元,邁入1000元的新價格時代。【2011年】1月1日,茅臺酒上調了出廠價格,53°飛天茅從499元上調至619元,經銷商銷售普通茅臺酒的價格也從限價869元上調至959元。經銷商樂見茅臺漲價,另外為了茅臺漲價,經銷商甚至不惜捂貨。“限價令”規定,53度新飛天500ml茅臺酒,專賣店指定價959元/瓶,商超最高零售價1099元/瓶。【2012年】逢節必漲魔咒難破,茅臺領銜高端白酒提價200元。京津等地,53度飛天茅臺售價悄然上漲了200多元,上調至1798元/瓶,成都多個大型賣場53度飛天茅臺出現了缺貨。【2013年】飛天茅臺價格將跌破千元,部分超市已停止進貨。茅臺告別“批條”搶酒時代 動員全體職工賣酒。這數年間,僅僅此年不缺貨!【2014年】滬上部分商超茅臺五糧液斷貨,2014年春節茅臺銷售火爆,多地斷貨。【2015年】多個市場茅五節后價格降幅不大,普現缺貨,春節多地茅臺酒斷貨。【2016年】茅臺酒部分經銷商銷售翻番,節前多地曾現斷貨。保價控量和整頓經銷商的策略下,預收款暴增459.64%,茅臺終于業績回暖,并回歸對經銷商的強勢地位。茅臺經銷商面臨“庫存緊張”局面,伴隨著茅臺價格的回升,市場上不斷曝出茅臺缺貨現象。【2017年】2017年全年茅臺酒投放計劃為2.68萬噸。目前,已銷售茅臺酒6500余噸,占全年計劃的30%以上。到6月30日,可勾調投放市場的53度茅臺酒大概在6500噸,只能滿足市場需求的20%—25%。今年下半年,可投放市場的53度茅臺酒總量約為1.28萬噸。除去節假日,每天可生產投放市場的量約為80噸,也只能滿足市場需求的50%左右。艱難的價格管理【2007年】2007年營銷工作會上宣布:在全國各地市場,將按照淡旺兩個季節分別采取市場銷售限價——從4月至9月,單瓶不得超過458元;10月至2008年2月,單瓶不準超過488元。春節期間,公司實行茅臺酒的國內市場限價銷售,53度茅臺酒的批發價格不能超過600元,零售價格不得超過700元。【2009年】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自明年1月1日起適當上調貴州茅臺酒出廠價格,平均上調幅度約13%。上調主要酒品出廠價格后,公司還將出臺市場銷售最高限價措施,對茅臺酒的市場銷售價空間進行調控,嚴格控制53度茅臺酒零售價在730塊錢以內。【2010年】12月20日,時任貴州茅臺集團總經理袁仁國表示,2011年1月1日茅臺酒提價后將實行“限價令”,普通茅臺酒銷售價格不得超過每瓶959元。【2012年】4月初,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給經銷商發布了最新市場供應指導價——飛天茅臺1519元,不得超過該零售價。【2013年】2012年12月18日召開的茅臺經銷商大會上,茅臺要求經銷商不得擅自降價,53度飛天茅臺零售價不得低于1519元/瓶,團購價不能低于1400元/瓶。1月15日,茅臺今天發表聲明,根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和貴州省物價局的檢查情況,公司決定取消以前違反反壟斷法有關的營銷政策,嚴格依據反壟斷法立即進行徹底整改,具體措施隨后公布。貴州省物價局也對貴州茅臺開出《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2.47億元。【2016年】茅臺集團連發四道通知嚴令經銷商不得擅自降價銷售,否則將予以處罰。【2017年】1300元是茅臺零售價底線,缺貨、斷貨將成為2017年的常態。3月21日,茅臺召開國酒茅臺2017年春季全國經銷商座談會,茅臺銷售公司總經理馬玉鵬提到,公司將嚴控茅臺價格,1300元是茅臺零售價的“底線”。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