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廠用水工藝及定額,釀酒用水標準

1,釀酒用水標準

糧食的

釀酒用水標準

2,對釀造用水有何要求水的預處理工藝是怎樣主要用到哪些設備 搜

啤酒釀造用水首先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5749-2006) ,其中某些項目還應符合啤 酒釀造水的要求,具體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煮沸法 采用煮沸的方法可使部分可溶性的碳酸氫鹽分解為不溶性的碳酸鹽和二氧化碳,以 降低水的暫時硬度。 (2)加石灰法 加石灰法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暫時硬度、鐵和錳離子及某些有機物,但只能去除 60%左右的鎂硬度,而且不能改變非碳酸鹽硬度。另外加石灰法還可以用作離子交換法的預處理。
預處理單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對原水進行初步凈化處理, 使其符合反滲透機組對進水的要求,以確保反滲透機組能夠長期穩定地運行。根據美國海德能公司反滲透裝置的設計導則,反滲透機組對進水的要求如下:① 污染指數sdi: ≤ 4 ② ph值: 3-10③ 游離氯: ≤ 0.1mg/l ④ 化學耗氧量: ≤ 2mg/l根據以上的反滲透進水要求,結合原水水質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預處理設備標準的預處理設備流程為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精密過濾器+阻垢劑加藥,個別的原水中含鐵、錳或其他重金屬或者菌落總數超標的話,根據超標內容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對釀造用水有何要求水的預處理工藝是怎樣主要用到哪些設備  搜

3,膜分離技術有哪些優點及不足

膜是具有選擇性分離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選擇性分離實現料液的不同組分的分離、純化、濃縮的過程稱作膜分離。它與傳統過濾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圍內進行分離,并且這過程是一種物理過程,不需發生相的變化和添加助劑。膜的孔徑一般為微米級,依據其孔徑的不同(或稱為截留分子量),可將膜分為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根據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屬膜,其過濾精度較低,選擇性較小。有機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纖維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等等。微濾(mf)又稱微孔過濾,它屬于精密過濾,其基本原理是篩孔分離過程。微濾膜的材質分為有機和無機兩大類,有機聚合物有醋酸纖維素、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砜、聚酰胺等。無機膜材料有陶瓷和金屬等。鑒于微孔濾膜的分離特征,微孔濾膜的應用范圍主要是從氣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細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達到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對于微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膜的孔徑來表征,通常孔徑范圍在0.1~1微米,故微濾膜能對大直徑的菌體、懸浮固體等進行分離。可作為一般料液的澄清、保安過濾、空氣除菌。超濾(uf)是介于微濾和納濾之間的一種膜過程,膜孔徑在0.05um至1nm之間。超濾是一種能夠將溶液進行凈化、分離、濃縮的膜分離技術,超濾過程通常可以理解成與膜孔徑大小相關的篩分過程。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以超濾膜為過濾介質,在一定的壓力下,當水流過膜表面時,只允許水及比膜孔徑小的小分子物質通過,達到溶液的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對于超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準有機物的截留分子量來表征,通常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0~300000,故超濾膜能對大分子有機物(如蛋白質、細菌)、膠體、懸浮固體等進行分離,廣泛應用于料液的澄清、大分子有機物的分離純化、除熱源。納濾(nf)是介于超濾與反滲透之間的一種膜分離技術, 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圍內,孔徑為幾納米,因此稱納濾。基于納濾分離技術的優越特性,其在制藥、生物化工、 食品工業等諸多領域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對于納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準nacl、mgso4、cacl2溶液的截留率來表征,通常截留率范圍在60~90%,相應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1000,故納濾膜能對小分子有機物等與水、無機鹽進行分離,實現脫鹽與濃縮的同時進行。反滲透(ro)是利用反滲透膜只能透過溶劑(通常是水)而截留離子物質或小分子物質的選擇透過性,以膜兩側靜壓為推動力,而實現的對液體混合物分離的膜過程。反滲透是膜分離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具有產水水質高、運行成本低、無污染、操作方便運行可靠等諸多優點 ,而成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以及純水制備的最節能、最簡便的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醫藥、電子、化工、食品、海水淡化等諸多行業。反滲透技術已成為現代工業中首選的水處理技術。反滲透的截留對象是所有的離子,僅讓水透過膜,對nacl的截留率在98%以上,出水為無離子水。反滲透法能夠去除可溶性的金屬鹽、有機物、細菌、膠體粒子、發熱物質,也即能截留所有的離子,在生產純凈水、軟化水、無離子水、產品濃縮、廢水處理方面反滲透膜已經應用廣泛,如垃圾滲濾液的處理。膜分離技術的優點歸納有以下幾點:(1)在常溫下進行有效成分損失極少,特別適用于熱敏性物質,如抗生素等醫藥、果汁、酶、蛋白的分離與濃縮(2)無相態變化保持原有的風味,能耗極低,其費用約為蒸發濃縮或冷凍濃縮的1/3-1/8(3)無化學變化典型的物理分離過程,不用化學試劑和添加劑,產品不受污染(4)選擇性好可在分子級內進行物質分離,具有普遍濾材無法取代的卓越性能(5)適應性強處理規模可大可小,可以連續也可以間隙進行,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易于自動化(6)能耗低只需電能驅動,能耗極低,其費用約為蒸發濃縮或冷凍濃縮的1/3-1/8缺點:所有的技術都不是萬能的,并不是任何場合都適合采用膜技術,也不是采用單一膜技術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比如膜技術雖然濃縮成本低,但不能將產品濃縮成干物質;再比如膜技術雖然具有選擇過濾性,但是同分異構體就無法實現分離。因此在設計生產工藝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結合傳統工藝,在適當的地方才是適當的技術,才能使生產工藝最順暢。最終的目的是工藝流程通暢、能耗最低、人工最省,占地最少,經濟最優。
膜分離技術的優點:1、在常溫下進行:有效成分損失極少,特別適用于熱敏性物質,如抗生素等醫藥、果汁、酶、蛋白的分離與濃縮;2、無相態變化:保持原有的風味,能耗極低,其費用約為蒸發濃縮或冷凍濃縮的1/3-1/8;3、無化學變化:典型的物理分離過程,不用化學試劑和添加劑,產品不受污染;4、選擇性好:可在分子級內進行物質分離,具有普遍濾材無法取代的卓越性能;5、適應性強:處理規模可大可小,可以連續也可以間隙進行,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易于自動化;6、能耗低:只需電能驅動,能耗極低,其費用約為蒸發濃縮或冷凍濃縮的1/3-1/8。缺點:1、膜技術雖然濃縮成本低,但不能將產品濃縮成干物質;2、膜技術雖然具有選擇過濾性,但是同分異構體就無法實現分離。膜分離技術,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徑分子的混合物在通過半透膜時,實現選擇性分離的技術。由于兼有分離、濃縮、純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節能、環保、分子級過濾及過濾過程簡單、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已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生物、環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處理、電子、仿生等領域,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成為當今分離科學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應用領域:1、微濾具體涉及領域主要有:醫藥工業、食品工業(明膠、葡萄酒、白酒、果汁、牛奶等)、高純水、城市污水、工業廢水、飲用水、生物技術、生物發酵等。2、超濾早期的工業超濾應用于廢水和污水處理。三十多年來,隨著超濾技術的發展,如今超濾技術已經涉及食品加工、飲料工業、醫藥工業、生物制劑、中藥制劑、臨床醫學、印染廢水、食品工業廢水處理、資源回收、環境工程等眾多領域。3、納濾納濾的主要應用領域涉及:食品工業、植物深加工、飲料工業、農產品深加工、生物醫藥、生物發酵、精細化工、環保工業等。4、反滲透由于反滲透分離技術的先進、高效和節能的特點,在國民經濟各個部門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主要應用于水處理和熱敏感性物質的濃縮,主要應用領域包括以下:食品工業、牛奶工業、飲料工業、植物(農產品)深加工、生物醫藥、生物發酵、制備飲用水、純水、超純水、海水、苦咸水淡化、電力、電子、半導體工業用水、醫藥行業工藝用水、制劑用水、注射用水、無菌無熱源純水、食品飲料工業、化工及其它工業的工藝用水、鍋爐用水、洗滌用水及冷卻用水。5、其他除了以上四種常用的膜分離過程,另外還有滲析、控制釋放、膜傳感器、膜法氣體分離、液膜分離法等。
膜分離技術優點:1. 在常溫不發生相變化的條件下,可以對溶質和水進行分離,適用于對熱敏感物質的分離、濃縮,并且與有相變化的分離方法相比,能耗較低;2. 雜質去除范圍廣,不僅可以去除溶解的無機鹽類,而且還可以去除各類有機物雜質;3. 脫鹽率高;4.由于只是利用壓力作為膜分離的推動力,因此分離裝置簡單,易操作、控制和維護。
膜分離技術優點  1、能耗低。膜分離不涉及相變,對能量要求低,與蒸餾、結晶和蒸發相比有較大的差異。  2、分離條件溫和,對于熱敏感物質的分離很重要。  3、操作方便,結構緊湊、維修成本低、易于自動化。  膜分離技術缺點  1、膜面易發生污染,致使膜分離性能降低,故需采用與工藝相適應的膜面清洗方法。  2、穩定性、耐藥性、耐熱性、耐溶劑能力有限,故使用范圍有限。  3、單獨的膜分離技術功能有限,需與其他分離技術連用。
膜分離技術優點  1、能耗低。膜分離不涉及相變,對能量要求低,與蒸餾、結晶和蒸發相比有較大的差異。  2、分離條件溫和,對于熱敏感物質的分離很重要。  3、操作方便,結構緊湊、維修成本低、易于自動化。  膜分離技術缺點  1、膜面易發生污染,致使膜分離性能降低,故需采用與工藝相適應的膜面清洗方法。  2、穩定性、耐藥性、耐熱性、耐溶劑能力有限,故使用范圍有限。  3、單獨的膜分離技術功能有限,需與其他分離技術連用。
與許多傳統的生物水處理工藝相比, MBR 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出水水質優質穩定   由于膜的高效分離作用,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沉淀池,處理出水極其清澈, 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 ,出水水質優于建設部頒發的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 CJ25.1-89 ),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   同時,膜分離也使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 使得系統內能夠維持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不但提高了反應裝置對污染物的整體去除效率,保證了良好的出水水質,同時反應器對進水負荷(水質及水量)的各種變化具有很好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能夠穩定獲得優質的出水水質。   二、剩余污泥產量少   該工藝可以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下運行,剩余污泥產量低(理論上可以實現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   三、占地面積小,不受設置場合限制   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大大節省; 該工藝流程簡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省,不受設置場所限制,適合于任何場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四、可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   由于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從而有利于增殖緩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的截留生長,系統硝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時,可增長一些難降解的有機物在系統中的水力停留時間,有利于難降解有機物降解效率的提高。   五、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實現自動控制   該工藝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 HRT )與污泥停留時間( SRT )的完全分離,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定,是污水處理中容易實現裝備化的新技術,可實現微機自動控制,從而使操作管理更為方便。   六、易于從傳統工藝進行改造   該工藝可以作為傳統污水處理工藝的深度處理單元,在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出水深度處理(從而實現城市污水的大量回用)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膜 - 生物反應器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o 膜造價高,使膜 - 生物反應器的基建投資高于傳統污水處理工藝;   o 膜污染容易出現,給操作管理帶來不便;   o 能耗高:首先 MBR 泥水分離過程必須保持一定的膜驅動壓力,其次是 MBR 池中 MLSS 濃度非常高,要保持足夠的傳氧速率,必須加大曝氣強度,還有為了加大膜通量、減輕膜污染,必須增大流速,沖刷膜表面,造成 MBR 的能耗要比傳統的生物處理工藝高。

膜分離技術有哪些優點及不足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