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制的葡萄酒可以喝嗎
1.葡萄酒的釀制方法的禁忌:發酵過程產氣,容器口不要密封,稍微遮蓋即可;整個過程不能接觸鐵質、銅質工具,會帶來鐵、銅破敗病;不能用生青、腐爛變質的葡萄釀酒,否則葡萄酒酸味重、口感差;葡萄需要捏碎后再裝入容器,有利于有益物質的溶出;葡萄不要沖洗過分,發酵的動力來源于皮上的野生酵母;發酵過程不能接觸生水,以防感染雜菌,導致發酵失敗;整個過程避免陽光直射,溫度在35度以內最宜。
2.很多網友擔心自釀葡萄酒甲醇、甲醛含量會超標,其實沒有必要擔心的。發酵過程只要注意衛生,不要感染雜菌,發酵溫度在28-33度之間,不接觸鐵質、銅質工具,避免陽光直射,發酵的葡萄酒不會含有什么危害物質的,放心飲用。
二.:紅葡萄和白葡萄能不能放一起釀造葡萄酒
1.可以的,只是釀出來葡萄酒顏色會比較淺。風味混合了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的特點。在法國羅納河谷就有一些地區用紅葡萄和白葡萄一起釀酒。
三.自制葡萄酒的釀制10斤葡萄能釀多少葡萄酒?
用巨豐葡萄大概能出8斤左右,用山葡萄大概能出5斤左右,就是這樣。
四.請問.用葡萄怎樣釀成葡萄酒的?
1.如何自制葡萄酒? 醇酒用的葡萄是顆粒小,水分少,甜度的專用葡萄。 用甜度高的大葡萄是不正確的。 另外自釀的葡萄酒不能長時間存放,因為缺少專門的消毒措施,容易變質。
2. 清洗破碎。將家用小瓷缸或小酒壇(清潔,未裝過咸味食品的)、搗碎及攪拌用的木棒等器具先用高錳酸鉀水溶液洗一次,再用清水沖洗備用。
3.挑選成熟優質的葡萄,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為了保證釀制成功可用濃度為0。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分鐘,再用清水漂洗去掉消毒液,放入前面經過消毒潔凈的容器中,用手擠碎或搗碎后進行發酵。
4.(為防止雜菌污染,注意不要使用鐵、銅等金屬的工具和容器將葡萄搗碎。) 漿汁發酵。發酵是將葡萄皮汁中的糖份經酵母的作用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紅葡萄酒的前發酵過程是皮汁混在一起的,酵母在葡萄破碎時已接入汁中,因為葡萄皮上的白霜存有酵母,所以自制葡萄酒在發酵時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
5. 發酵的溫度最好在15~25℃,不應超出35℃,但用小型容器發酵,散熱較容易,一般可以達到不超過32℃。
6. 當皮汁裝入容器后,一般經過一天即可開始發酵。液面開始是平靜,這時已有微弱的二氧化碳氣泡產生,表示酵母已開始繁殖,經過2~3天有大量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結成一層帽蓋,品嘗果汁,甜味漸減,酒味漸增。
7. 發酵時每天應將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壓到汁內兩次,這樣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變酸,同時可將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且排出二氧化碳,使酵母得到氧氣,發酵更旺盛。
8. 高潮后,發酵勢頭開始減弱,此時可以進行加糖,加糖是用葡萄原酒來溶解,而不要用水化糖后再加入,等白糖完全溶解后,繼續在容器中進行發酵,最后二氧化碳放出至微弱而接近平靜,酒精味很濃、糖份減少至1%以下,汁液開始清晰,即為發酵結束,進行壓榨,將皮汁分離。
9. 酒糟壓榨。用潔凈的布袋或紗布,進行擠壓或扭壓,使葡萄酒與皮渣分離,流出的汁液稱為原酒。壓榨后的皮糟中仍然含有相當于本身重量的40%~50%的葡萄酒。
10.有蒸餾條件的可立即進行蒸餾,得到皮糟蒸餾酒精。 下膠澄清。下膠是指添加澄清劑使葡萄酒澄清的一種操作,關系到家庭釀制產品的質量問題。
11.工業葡萄酒下膠都需先用少量葡萄酒(200~500ml)試驗,準確測定明膠及單寧的使用量來澄清葡萄酒。
12.家庭釀制時為方便起見,也可用雞蛋蛋清澄清。方法是將雞蛋清打成泡沫狀,用少量酒充分攪拌混合,然后加入酒中,再充分攪拌和靜置,至酒液清透明,將沉淀物棄掉。
13. 酌量加糖。大多數人習慣飲用甜葡萄酒。甜葡萄酒多在餐后飲用,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口味頗佳的含酒精飲料,但常見葡萄含糖量達不到要求,多采用在發酵間或發酵后加糖的方法來補充。
14.一般加糖量為12%~14%,溶解白砂糖同樣用原酒攪拌溶解。 自然陳釀。通過以上過程,利用鮮葡萄自釀出具有葡萄果色及優美葡萄酒香,酸甜適口的葡萄酒。
15.如果不馬上飲用,可裝瓶密封,置于15~20度的條件下,保存幾個月。在保存中,葡萄酒自然陳釀,發生了酯化作用、綜合作用和締合作用,使葡萄酒變得更加透明、芳香醇厚、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