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糧白酒釀造工藝,白酒的釀造工藝流程是怎樣

1,白酒的釀造工藝流程是怎樣

我國的白酒發酵技術雖源于黃酒,相對于黃酒歷史而言,白酒的生產技術還很不完善,故現代對白酒的發酵工藝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五六十年代,影響最大的改革是全面總結了“煙臺操作法”,這個操作方法借鑒了酒精工業的麩皮曲及酒母制作兩個關健技術,并結合傳統的白酒工藝,形成了一套較為規范的操作法。當時總結了其特點是:“麩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溫入窖、定溫蒸燒”十六個字。 由于濃香型酒在名優酒中的產量最大,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許多工廠和研究機構對濃香型大曲酒工藝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研究控制低溫發酵,對發酵溫度曲線進行部結,提出了前期緩升,中期挺堅,后期緩落的策略。 此外還采用回醅發酵,即長期反復發酵的酒醅,配加在新酒醅中,以老醅帶新醅,進行發酵的措施。或采用回糟發酵。有的也采用回酒發酵,成品酒依次分為頭級酒,二級酒,三級酒。二級酒倒回酒新酒醅中,再次入窖發酵,再次蒸餾,可將二級酒變為頭級酒。
bu zmyang

白酒的釀造工藝流程是怎樣

2,沙河古壇高度純糧酒的釀造方法

在沙河古壇生產操作過程中,人們十分重視勻、透、適、穩、準、細、 凈、 低。勻:指在操作上,拌和糟醅,物料上甑,潑打量水,攤晾下曲,入窖溫度等均要做到均勻一致。透:指在潤糧過程中,原料高粱要充分吸水潤透;高粱在蒸煮糊化過程中要熟透。適:則指糠殼用量、水分、酸度、淀粉濃度、曲粉加量等入窖條件,都要做到適宜于與釀酒有關的各種微生物的正常繁殖生長,這才有利于糖化、發酵。穩:指入窖、轉排配料要穩當,切忌大起大落。準:指挖糟、配料、打量水、看溫度、加曲粉等在計量上要準確。細:凡各種釀酒操作及設備使用等,一定要細致而不粗心。凈:指釀酒生產場地、各種工用器具、設備乃至于糟醅、原料、 輔料、曲料、生產用水都要清潔干凈。低:則指填充輔料、量水盡量低限使用;入窖糟醅,盡量做到低溫入窖,緩慢發酵。 “沙河古壇”酒,是白酒中的一朵奇葩。該酒窖香濃郁、綿雅清爽、口感醇厚,回味悠長,完整體現了濃香型白酒的酒體特征。
對的,這個酒是以高粱、玉米、糯米、小麥、大米為制酒原料,優質小麥、大麥、豌豆混合配料的,是屬于純糧食釀造的酒

沙河古壇高度純糧酒的釀造方法

3,純糧食酒釀造

純糧食酒的度數普遍比較高,現在的人們很少能受得了常喝那么高度數的酒,而且還有糧食特有的酒糟味,現在的人也很少能習慣那個味道了。種種原因之下,糧食酒自然沒有了什么市場,所以也沒什么人喝了。現在專門釀造糧食酒的也只有一些很老的小作坊了,大的酒廠都是工業化釀酒,從前那種屬于它的時代早已過去。酒這種東西,喝點能養生,喝多了就是一種災難,不說各種酒后丑態,但是因為酒發生的交通事故就數不清, 所以還是節制為好。
好喝不上頭
“純糧釀造”是指用糧食作為原料的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是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而“酒精勾兌”是指用食用酒精加上一定的水和調味酒勾調出來的白酒,這里的食用酒精其原料是玉米、紅薯等糧食,無毒無害。上世紀為了減少釀酒耗糧,研制出酒精勾兌酒的新工藝,酒精勾兌酒是國家允許銷售的合格白酒制品,它與甲醇類工業酒精勾兌成的假白酒完全不同。不過,在很多消費者的心目中,白酒就是用糧食釀造的。純糧釀造不管在釀造周期、生產成本還是消費價格上,都明顯高于酒精勾兌酒,因此純糧釀造也被消費者認為是高檔酒的代名詞。其實傳統工藝白酒和新工藝白酒沒有好與不好之說,差別僅在香氣和口感上,在營養價值上沒有差別。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純糧食釀造的酒養身,好喝。
這個酒釀出來好喝:不上頭:

純糧食酒釀造

4,釀造白酒方法

白酒的釀造方法是一樣的,都是用的蒸餾法。 但每一種酒的制作方法不一樣,從而出現了漿香、曲酒、燒酒、濃香等香型及制作方法。 漿香代表:茅臺; 曲酒代表:枝江大曲; 燒酒代表:板城、二鍋頭系列,如:紅星牛欄山(二鍋頭也屬于燒酒的一個分類); 濃香代表:五糧液; 馥郁香代表:酒鬼酒; 等等.....
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曲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 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 所用設備 1.原料處理及運送設備。有粉碎機、皮帶輸送機、斗式提升機、螺旋式輸送機、送風設備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卻設備。有潤料槽、拌料槽、絞龍、連續蒸煮機(大廠使用)、甑桶(小廠使用)、晾渣機、通風晾渣設備。 3.發酵設備。水泥發酵池(大廠用)、陶缸(小廠用)等。 4.蒸酒設備。蒸酒機(大廠用)、甑桶(小廠用)等。 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發酵的大曲、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占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占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淀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淀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鐘。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 將原料和發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后,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 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采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后,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后,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 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并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并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那個酒就一點點的留下來,用陶瓷罐裝好,再放在地窖中封藏,注意了這里有三個階段,前后期的酒比較戳捏,中期最好!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