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緣酒六年手工花雕多少錢一瓶
搜一下:緣酒六年手工花雕多少錢一瓶
44日444
2,誰有 典藏系列董酒的珍品和藏品兩款酒的X展架廣告圖片啊急
中國最有價值十大白酒品牌 1.茅臺(國酒,所以排第一.) 獨產于中國的貴州省遵義縣仁懷市茅臺鎮,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名酒之一,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 2.五糧液(男人不喝五糧液 做盡英雄亦枉然) 五糧液屬于濃香型大曲酒,產于四川宜賓五糧液酒廠.宜賓位于四川省南部,坐落在金沙江和岷江匯合處,古稱“敘州”、“戎州”,北宋時改稱宜賓。這里水質純凈,適宜釀酒,素有“名酒之鄉”的美名。相傳,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宜賓就出現了釀酒業。自漢代以來,釀酒業迅速發展,唐宋時期最盛。 3.杜康(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感謝曹操.) 陜西省白水杜康酒廠在杜康當年釀酒遺址杜康溝畔重建,占地76畝。 4.汾酒(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汾酒是我國古老的歷史名酒,產于山西省汾陽縣杏花村 5.西鳳酒(神秘而高貴.因其神秘,所以比下面的高出一籌) 產于陜西省鳳翔縣柳林鎮西鳳酒廠.是中國歷史上與茅臺、瀘州老窯、汾酒齊名的老四大名酒 6.董酒(歷史悠久) 董酒產于貴州遵義董酒廠,屬大曲其他香型優質白酒;它以其獨特的工藝、典型的風格,優良的品質馳名中外,在中國名酒中獨樹一幟。 董酒廠坐落在遵義市北郊距市區7.5公里的董公寺,往北40公里是著名天險"婁山關"。 7.劍南春(總感覺是很暢意的時候適合飲的一種酒) 綿竹劍南春酒,產于四川省綿竹縣,因綿竹在唐代屬劍南道,故稱“劍南春”。 8.瀘州老窖(比較大眾化的名酒) 瀘州位于四川南部長江、沱江合口處。 瀘州老窖特曲,醇香濃郁,清例甘爽,回味悠長,飲后尤香 9.古井貢(因為某個帝王喜歡,所以沾了點光.可能很多人和那老小子的口味不同呢!但名聲是不敢小瞧的.) 古井貢酒產于安徽亳縣減家集,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名酒之一 亳縣,古稱“譙縣”,是魏武帝曹操的故鄉。 10.竹葉青(從古到今,老少咸宜,濃淡隨意,比較含蓄的一種.可個人總認為被遮在汾酒的影子下) 竹葉青酒和汾酒是一對孿生姐妹,同產于山西杏花村汾酒廠 竹葉青酒是汾酒的再制品,它與汾酒一樣具有古老的歷史 當然還有很多知名品牌: 1.郎酒 郎酒產于四川古藺郎酒,郎酒產地是二郎灘, 2.豐酒 寶豐酒屬于清香型白酒,產于河南省寶豐酒廠。 3.興大曲 產于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酒廠,該廠1951年創建。 4.水井坊 四川成都 5.孔府家酒 產地:中國山東曲阜。 6.孔府宴酒 孔府宴酒產地——山東魚臺 7.女兒紅 又名“花雕酒”。產地浙江紹興 8.金六福 生產產地: 北京 9.沱牌曲酒 四川省射洪縣 該有的應該都在了吧!! 查了1個多小時呢!! 累死了
3,有誰知道全興大曲酒的歷史啊
成都全興大曲的前身是成都府大曲,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以酒香醇甜、爽口尾凈而聞名于世。全興老字號作坊正式建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迄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了。 全興大曲是四川省成都酒廠的名產,具有“窖香濃郁,醇和協調,綿甜甘洌,落口爽凈”的獨特風格。1963年在全國第二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八大名酒之一,1984年又再次獲國家金質獎章,是深受人們歡迎的名酒。該廠生產的“全興牌”全興大曲,被評為1985年四川省優質產品。 全興老號酒坊建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所釀之酒即名全興大曲。由于酒質佳美,聞名省內外。1950年,當時的川西專賣局贖買了“全興老號”等酒坊,并沿用其傳統技術釀酒,故仍稱“全興大曲”。 全興大曲以高粱為原料,用以小麥制的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該酒對用料嚴格逃選,其獨特的傳統工藝為:用陳年老窖發酵,發釀期60天,面醅部分所蒸餾之酒,因質差另作處理,用作填充料的谷殼,也要充分進行清蒸。蒸酒要掐頭去尾,中流酒也要經鑒定、驗質、貯存、勾兌后,才包裝出廠。 成品酒無色透明,入口清香醇柔,爽凈回甜。其酒香醇和,味凈尤為突出,既有濃香型的風味,又有獨自的風格。酒度為59°~60°。 天府之國多佳釀、蜀都自古飄酒香。成都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大量出土文物,帶來了遠古的信息:成都釀酒,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古蜀"三星堆"、"金沙"文化遺址近萬件出土文物中,觶、甕、罍 、盉、缽、盞、爵等大量酒器、酒具,令人嘆為觀止,爛然袒示了西蜀酒業的久遠、興旺和"以酒曰禮"的禮儀文化;市內考古發掘的重點文物東漢畫像磚上,"釀酒"、"酒肆"、"宴飲"等真切場景歷歷地目,勘閱出"酒"與人類生息相隨的行蹤,也提示了中華民族獨創的釀酒工藝的起源;古代文豪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蘇東坡、黃庭堅、陸游等于此流連忘返留下的千古絕唱,更為蜀都美酒的源遠流長鐫刻下不朽的馨香史詩。在成都考古驗證的眾多"中國之最"中,堪稱"世界之最"的有三項:一是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術,二是世界上最早的貨幣"交子",三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白酒酒坊。"聞道成都酒、無錢亦可求"(唐·李崇嗣)、"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唐·雍陶)。 成都酒業之興旺、酒文化之發達受益于得天獨厚的山水風物、人杰才薈的天地靈氣和物阜民安的商賈旺市。據史料記載,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成都釀酒業為全國之冠。北宋中期當朝政府已在成都設立二十八處"酒務",統制釀酒、實行專賣。每年征收酒稅高達40余萬貫,位居全國之首;南宋時代的1129年,以成都為主的四川酒稅已高達690余萬貫。蜀都之酒美名天下,是極為寶貴、舉世無雙的歷史文化遺產,與中華社會文明的進步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以蜀都美酒為代表、以固態生物發酵為本的中國濃香型蒸餾白酒的釀造工藝,是中華民族獨創的國粹、民族智慧的結晶,其起源地經科學考證就在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根據酒業專家對中國白酒釀造工藝發展史的研究,占主導地位的觀點認為,中國蒸餾白酒及其釀造技術是由古代都市起源、隨著漢文化傳播向邊遠地區擴散的,蜀都美酒先于各類"村燒"以及夜郎、人之釀早有定論。杜甫詩曰:"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正是對蜀都這種濃香型蒸餾白酒的禮贊,其晶瑩透明、窖香濃郁、純味綿甜、適口爽凈、回味悠長的特點,正是全興名酒秉承的風格;其"火、水、曲、人"的精釀技藝,已成為全興酒業興盛不衰的秘訣。 據近代考證,成都酒業經兩漢的興盛發展,源遠流傳至唐宋時期,早已名酒輩出,僅見于史籍的就有近十種。蜀都府河沿岸,以釀造美酒名揚神州各代的"錦江春"、"水井坊"、"天號陳"、"浣花堂"、"福升全"、"全興成"等名酒坊一脈相承、綿延千年。唐宋時的名酒"錦江春",產于成都東門外灈錦江畔。它以"新泉"、"薛濤"兩口美井的優質泉水為水源,采用作坊內的傳統工藝精釀而成,在當時遠近聞名。隨著歲月流逝,"新泉"已芳蹤難尋,"薛濤"卻清冽依舊,這同一眼清泉在延綿數百年之后,經"福升全"燒坊的釀酒師之手,釀成了同樣芳香四溢的美酒--薛濤酒,即全興大曲前身。 "福升全"燒坊于元末明初在成都東門外大佛寺附近的水井街酒坊舊址中重建,燒坊以大佛寺內鎮于傳說的"海眼"之上的"全身佛"倒讀的諧音取名,取用鄰近的"薛濤"井水釀酒,并將第一代新釀定名為"薛濤酒",向世人表明了自己恢弘前人業績,創造天下名酒的嶄新氣象。薛濤酒一問世即大獲成功,頓時間福升全門庭若市,沽客絡繹不絕。時有文人馮家吉在《薛濤酒》一詩中詠到: 枇杷深處舊藏春,井水流香不染塵。 到底美人顏色好,造成佳釀最熏人。 隨著福升全老號的不斷發展壯大,因街坊狹窄,福升全老址已不適應擴大經營的需要。1824年,老板在城內暑襪街尋得地址,建立了新號。為求吉祥,光大老號傳統,決定采用老號的尾字作新號的首字,更名為"全興成",用以象征其事業延綿不斷,興旺發達。 "全興成"建號后,繼承福升全的優良傳統,普采名酒之長,把握住"窖池是前提,母糟是基礎,操作是關鍵"的宗旨,對原來的薛濤酒進行加工,創出的新釀統稱全興酒。這酒窖香濃郁,雅倩雋永,加之暑襪街市場環境更好,全興酒的銷量和名氣一下子遠遠超過以前的薛濤酒。數年之間,全興酒名噪川內川外,"全興成"門前熙熙攘攘的場面,簡直到了令市內同行眼紅的地步,更有許多有關"全興成"和全興酒的奇聞軼事在蓉城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