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慶市合川區消費者協會所在地
合川區南津街96號 重慶市合川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現有在編人員7人,屬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法人單位,有常務理事單位11個、理事單位26個,辦公地點設在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合川區分局內。
2,401585是哪里的郵政編碼
重慶市合川區龍鳳鎮老街
重慶市 合川區
郵政編碼為 401585 的行政單位共有 8 個 重慶市--合川市 龍鳳鎮場鎮 龍鳳鎮蔡灣村郵編 龍鳳鎮趙溝村 龍鳳鎮伍面村 龍鳳鎮常青村郵政編碼 龍鳳鎮長伍村郵編 龍鳳鎮山臺村 龍鳳鎮龍多山旅游區
是重慶市合川區龍鳳鎮的郵政編碼。
3,請問 合川佑名是合洲嗎 那合洲這名字有是怎么來的
合川和合洲其實都是三江合流的意思.
恩,是的!
合川古名墊江(原為褻江,取嘉、涪二江在城北鴨咀的匯合之水如衣重疊之意,《漢書·地理志》誤記為墊江并沿襲至今),在巴人入川前是濮族人主要居住地,合川古城邑"巴子城"(今城區銅梁山下)曾是巴國別都。公元前314年始設墊江縣,縣域轄今合川、武勝、銅梁、安岳、岳池縣地,隸屬巴郡,治所在今合川。南朝元嘉年代升墊江縣為宕渠郡,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為合州,轄墊江、清居、東遂寧、懷化4郡及郡屬石鏡(合川)、漢初(武勝)、清居(南充市南)、方義(遂寧城區)、德陽(遂寧市中區東南)、長江(蓬溪)、始興潼南7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合州更名涪州,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名涪陵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復名合州。宋淳祜三年(1234年)為抗蒙兵,在州城之東5公里的釣魚山筑新城,州治所遷居釣魚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返回原址。以后,合州轄縣陸續劃出,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成為不再轄縣的單州,屬重慶府管轄。民國二年(1913年),合州改名合川縣。
1950年,合川屬川東行署壁山專員公署轄。1951年,壁山專區更名江津專區,合川屬江津專區轄。
1952年4月劃出合川縣城關區增設合川市。
1958年1月,經國務院批復,合川市建置撤銷,原合川市所轄地域改為合川縣城關鎮。
1983年3月,重慶市和永川地區合并,合川縣屬重慶市轄。
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89號)批復同意撤銷合川縣,設立合川市。
2000年6月2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0]131號)批準同意合川市人民政府駐地由合陽城蘇家街31號遷至南津街中南村。
2000年,合川市轄6個街道(合陽城、高石坎、南津街、涼亭子、東津沱、釣魚城)、50個鎮(鹽井、草街、灘子、十塘、官渡、雙鳳、獅灘、福壽、云門、天星、高龍、大石、尖山、利澤、古樓、銅溪、油橋、張橋、渭沱、皂角、太和、龍井、隆興、木蓮、佛鹽、三廟、七間、爐山、合隆、燕窩、二郎、龍鳳、錢塘、沙魚、金子、泥溪、龍市、淶灘、碼頭、肖家、雙龍湖、渭溪、黃土、香龍、小沔、寶華、三匯、清平、土場、保合)、8個鄉(九嶺、小河、鳳山、赤水、會龍、佛門、響水、大沔)?!「鶕谖宕稳丝谄詹閿祿喝锌側丝?420520人。
2001年6月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1]96號)同意合川市將原有的50個鎮、8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36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后,鄉鎮平均面積由調整前的37.7平方千米擴大至60.7平方千米,鄉鎮平均人口由調整前的2.2萬人增至3.6萬人。
2002年,合川市轄3個街道辦事處、36個鎮,95個居委會、529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150.9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32萬人。
2005年4月1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合川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2005]77號)同意合川市將36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27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
2006年2月23日,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合川市部分村跨鎮調整的批復》(渝府[2006]34號)又對合川市部分村進行了跨鎮調整。
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國函[2006]110號)批準:撤銷合川市,設立重慶市合川區。以原合川市的行政區域為合川區的行政區域,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南津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