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飯釀造白酒需要糖化多少時間,釀造白酒拌酒曲后糖化雖多少天加水發酵

1,釀造白酒拌酒曲后糖化雖多少天加水發酵

你描述不清,不知道你想表達什么。初步理解是:糧食經過蒸煮后加入酒曲后就開始發酵了,發酵多少天,需要查看入池發酵的起始溫度,窖池內升溫的最高溫度,當窖池降溫,主發酵期結束,出酒達到最大時候,這時候可以蒸餾白酒,當然還可以繼續發酵,使酒水中香味物質提高一些。一般白酒發酵期14天主發酵期,之后進行產酯,正規清香白酒發酵期28天,濃香白酒發酵期70天左右。
白酒發酵是糧食發酵,淀粉轉化成酒精的過程中必然經過糖化,不糖化直接發酵做不到哦。發酵過程不能造成糖積累,不然會產酸。
這個要看你用的是什么酒曲了,發酵力不一樣時間是不一樣的

釀造白酒拌酒曲后糖化雖多少天加水發酵

2,用大米制造甜酒方法

甜酒要用糯米制作。 將糯米洗凈,浸泡12到16小時,至可以用手碾粹即可 蒸飯   在蒸鍋里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白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將瀝干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約一小時。自己嘗一下就知道了。沒有這層布,糯米會將蒸屜的孔堵死,怎么也蒸不熟。這有失敗的經驗。嘗一嘗糯米的口感,如果飯粒偏硬,就灑些水拌一下再蒸一會。 淋飯   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卻。在 桌子上鋪上幾張鋁箔,將糯米在上面攤成兩三寸厚的一層,涼透。在冷卻好 的糯米上灑少許涼開水,用手將糯米弄散攤勻,用水要盡量少。 落缸搭窩   將盆置于30度左右的恒溫箱中培養24到48小時,如果米飯變軟,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和乳酸,即可停止保溫。最好再蒸一下,殺死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停止其活動。這樣,甜酒釀就制作成功。

用大米制造甜酒方法

3,用大米制造甜酒方法

制作方法:  1.把糯米5000克用清水淘洗干凈,泡1小時后,倒入筲箕(南方淘米洗菜用的竹器形似北方的簸箕)內瀝干?! ?.在蒸籠內鋪好紗布,把瀝干的江米倒在上面,用旺火蒸1小時后,倒入盆內,用電扇把米溫吹降到20℃-40℃時(根據酒曲的種不同,糯米的產地不同,甚至緯度不同溫度都會有差異),再將適量的涼開水倒入盆內,用手拌勻。將酒曲研成粉末放入盆內,再一次拌習。  3.將拌勻的糯米倒入缸內,用手在中間掏一個小窩,再將余下的酒曲粉末加少許涼白開水,灑在江米表面。然后用木蓋把缸蓋緊,用棉絮包好,放入草窩里面,3天即成醪糟?! ‘a品特點:此品汁多,顆粒飽滿,味甘甜中透出來的醇香?! ∽约涸诩抑谱黪苍?!  前提條件:  1、 做酒釀的前提是你要買到酒曲?! ?、米酒要在30攝氏度(華氏大約80度)左右的溫度條件下發酵,所以制作酒釀要選擇夏天或冬天(暖氣旁)的季節?! 〔襟E:  1、將糯米蒸熟成米飯(不要太硬)后涼至不燙手的溫度(利用中溫發酵,米飯太熱或太涼,都會影響酒曲發酵的);  2、 將米飯鏟出一些到用來發酵米酒的容器里(我是用有蓋的陶瓷湯盆),平鋪一層;  3、 將捻成粉后的酒曲,均勻地撒一些在那層米飯上  4、再鏟出一些米飯平鋪在剛才的酒曲粉上,再鋪上一層米飯……就這樣,一層米飯、一層酒曲的鋪上,大約4層(隨意,看您的米飯和酒曲的多少);  5、將容器蓋蓋嚴,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如果房間溫度不夠,可以用厚毛巾等將容器包上保溫);  6、大約發酵36小時,將容器蓋打開(此時已經是酒香四溢啦),加滿涼開水(為的是終止發酵),再蓋上蓋后,放入冰箱(盡快停止發酵,早日吃到)  心得:  1、做醪糟(酒釀|甜酒)的關鍵是干凈,一切東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否則就會發霉長毛。您要先把蒸米飯的容器、鏟米飯的鏟子和發酵米酒的容器都洗凈擦干,還要把您的手洗凈擦干?! ?、發酵中途(12小時、24小時)可以打開蓋子看看(別經常開蓋),如果沒有酒香味、米飯還沒有結成豆腐塊的趨勢,可以將容器蓋拿到廚房的火上加熱,然后再蓋上,使其中的米飯不至于因溫度不足而不能繼續發酵?! ?、酒釀的制作過程很干凈,所以,如果偶爾發現有一些長毛的現象(有時是因為發酵時間過長),除去毛毛,酒釀還是可以吃的。如果您每次做出的酒釀都長滿了長毛,又是五顏六色的,估計是哪個制作環節沾生水或油而不干凈了,我勸您還是別吃了,就當這回交學費了。  4、我用普通的大米也做過酒釀,效果也不錯。  醪糟本是江南產米區以糯米加甜曲制成的發酵食品。青海不產糯米,這個小吃純系從內地傳人,據傳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在西寧"落戶"后,經過經營者多年的實踐和再創造,在配料和加工中增添了雞蛋和牛奶,為醪糟增添了濃郁的高原風味。

用大米制造甜酒方法

4,白酒釀制過程

糖化是將淀粉轉化成糖,發酵是將糖分轉化為酒精。不同香型不同曲種不同工藝發酵時間不同。不需要密封。
淀粉→糖→酒 拿我們做的濃香型白酒說吧,入窖溫度控制在18°±3° 發酵45天 溫度升到30多度正是糖化酒的理想溫度,到40多就產酸了 還有固態發酵的話 一定要密封的!
糖化: 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產物的過程。是淀粉糖品制造過程的主要過程。也是食品發酵過程中許多中間產物的主要過程。   糖化的方法,視要求產物的甜度以及相應的理化性質而定,基本上分為三類。   (1)酸法。系以無機酸作催化劑,使淀粉水解,先生成中間產物糊精、麥芽糖等類低聚糖——寡糖,最終生成葡萄糖等單糖。有批量作業的加壓罐法和連續作業的管道法。   (2)酶法。系采用淀粉酶進行淀粉的水解。淀粉先經液化酶液化生成糊精等中間產物,再經糖化酶糖化生成麥芽糖以至葡萄糖。這樣,由于全用酶水解故稱全酶法。用液化酶和糖化酶,也稱雙酶法。   (3)酸酶結合法。采用酸法液化,酶法糖化,互相結合的方法。由淀粉糖化制取的產品為淀粉糖品。通常以水解程度或糖化程度,按葡萄糖當量計值(簡稱de值)為淀粉糖品的特征指標。淀粉糖品有糖漿、糖漿粉、結晶糖等。除高純度結晶糖品外,多為各以葡萄糖、麥芽糖或果糖等為主的混合糖品??芍苯幼魈鹞秳┦秤?,或用作食品工業的配料,作醫藥工業中工業發酵的糖原基料。 發酵:   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較簡單的物質。發面、釀酒等都是發酵的應用。也作酦酵。   漢詞“發酵”作為名詞表示一個過程,作為動詞表示一種行動。   微生物生理學嚴格定義的“發酵”:   有機物被生物體氧化降解成氧化產物并釋放能量的過程統稱為生物氧化。   微生物生理學把生物氧化區分為呼吸和發酵,呼吸又可進一步區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因此,發酵是生物氧化的一種方式。   發酵是這樣一種生物氧化方式:在沒有外源最終電子受體的條件下,化能異養型微生物細胞對能源有機化合物的氧化與內源的(已經經過該細胞代謝的)有機化合物的還原相耦合,一般并不發生經包含細胞色素等的電子傳遞鏈上的電子傳遞和電子傳遞磷酸化,而是通過底物(激酶的底物)水平磷酸化來獲得代謝能atp;能源有機化合物釋放的電子的一級電子載體nad,以nadh的形式直接將電子交給內源的有機電子受體而再生成nad,同時將后者還原成發酵產物(不完全氧化的產物)。   細胞中的nad是有限的,如果作為一級電子載體的輔酶nad不能得到再生,就不能被回用,有效的電子載體就會愈來愈少,脫氫反應就不能持續進行下去了。因此輔酶nad的再生是生物氧化(包括發酵)繼續進行下去的必要條件。 主要區別:糖化屬于化學反應,而發酵是生物化學反應。

5,釀米酒細節

材料:糯米三斤、米酒曲、礦泉水6斤。 做法: 1、三斤糯米洗凈,用清水泡一宿。 2、蒸鍋上鋪屜布,放入糯米,大火蒸。 3、20分鐘后打開鍋蓋糯米的樣子。 4、將糯米攪散,灑入一小碗清水,蓋上鍋蓋繼續蒸20分鐘。 5、蒸好的糯米騰入干凈的鍋中,加入礦泉水6斤,拌勻。 6、米酒曲稱出11g。 7、加入礦泉水的糯米要時常攪拌散熱,讓溫度降下來。 8、待溫度降到32度以下(25度以上)即可進行下一步(此時已經成了一鍋稠糯米飯了,呵呵~)。 9、倒入酒曲,充分攪拌均勻。 10、將拌勻的糯米稠飯裝入干凈的容器中,用食品保鮮袋包住瓶口,扎緊密封,進入發酵程序。 11、發酵頭幾天要記得開袋透透氣,否則猛烈發酵所產生的氣體會把保鮮袋崩開。發酵初期能看到很多氣泡上竄,8、9天后,酒體分層,糯米基本下沉,就表面發酵基本結束了 12、將酒糟過濾掉,得到的就是糯米酒啦~ 13、所得酒糟一大碗喲~糯米酒大概5-6斤的樣子。糯米酒的酒度不高,但后勁不小,大家不要一次過飲喲~~每天100-200ml比較合適,當然還得看您的酒量哈。 再小小地提示一下哈:女士飲用時加點蜂蜜,真的好喝喲
配料:糯米4000克、冰糖500克,水2000毫升,甜酒粉(酒曲)適量。 做法: 1.選米淘洗:選上等糯米,清水浸泡。水層約比米層高出20厘米。浸泡時水溫與時間:冬、春季15℃以下14小時,夏季25℃以下8小時,以米粒浸透無白心為度,夏季更換1~2次水,使其不酸。 2.上甑蒸熟:將米撈入籮筐沖清白漿,瀝干后投入甑內進行蒸飯。在蒸飯時火力要猛,至上齊大汽后5分鐘,揭蓋向米層酒入適量清水。再蒸10分鐘,飯粒膨脹發亮、松散柔軟、嚼不沾齒,即已成熟,可下甑。 3.拌曲裝壇:米飯出甑后,倒在竹席上攤開冷卻,待溫度降至36~38℃不燙手心時,即可撒第一次紅曲,再翻動一次,撒第二次紅曲,并拌和均勻,用曲量為米量的6~7%。溫度控制在21~22℃左右,即可入壇。按每100千克原料加凈水160~170千克的比例,同拌曲后的米飯裝入酒壇內攪勻后加蓋,靜置室內讓其自然糖化。 4.發酵壓榨:裝壇后,由于內部發酵,米飯及紅曲會涌上水面。因此每隔2~3天,要用木棒攪拌,把米飯等壓下水面,并把壇蓋加蓋麻布等,使其下沉而更好地發酵。經20~25天發酵,壇內會發出濃厚的酒香,酒精逐漸下沉,酒液開始澄清,說明發酵基本結束。此時可以開壇提料,裝入酒籮內進行壓榨,讓酒糟分離。 5.澄清陳釀:壓榨出來的酒通過沉淀后,裝入口小肚大的酒壇內,用竹葉包扎壇口,再蓋上泥土形成帽式的加封口。然后集中在酒房內,用谷皮堆滿酒壇四周,燒火熏酒,使色澤由紅逐漸變為褐紅色。再經30天左右,即可開壇提酒。儲存時間越久,酒色就由褐紅色逐漸變為金黃色,成為釀美酒。每100千克糯米可釀造米酒200千克。 【食用方法】 作好的米酒可以生吃。但對腸胃有些刺激。最好羼水煮來吃,味道就柔和多了,既不會甜得發膩,酒味也不太濃。在糯米酒中打個蛋花或加入適量紅糖滋補效果更佳;有時也將湯圓(以小圓子為佳)下入米酒中,再打蛋花做成醪糟湯圓食用

6,大米是怎么發酵來做酒的

釀米酒的做法準備材料:大米、糯米、酒曲步驟:1、糯米和大米按照1:1的比例淘洗好,待用。2、將糯米用電飯鍋蒸熟。3、將糯米飯盛出來,讓其自然冷卻至30度左右。4、用溫開水將甜酒曲化開。5、加到涼了的糯米飯中,拌勻。6、放入米酒機中,按實,中間留個洞。7、選擇米酒功能。8、36個小時過去了,一股酒香味出來,即發酵完成。9、電飯鍋里放入水,燒開,加入發酵好的米酒,煮開即食。
大米酒本來就是半液態發酵成的。具體操作技術如下:米酒釀造技術第一步.泡米操作:準備好一口空閑的發酵塑料缸洗凈備用。稱好50斤大米倒入缸中。如果是陳米要淘洗1次。然后傾倒出淘米水換清水加到水面俺過米面125px左右。新大米則不用淘洗,直接加水浸泡即可。熱天浸泡4—8小時,冬季8—12小時然后用竹蘿或筲箕將水瀝干備用。泡米是使米粒吸水有利蒸飯。泡米的原則是吸水透心、均勻、適度。要注意的是不能長時間浸泡,這樣米中養分損失過大從而會降低出酒率。操作時如沒把握。我將通過電話全程指導你操作。第二步.蒸飯操作:蒸飯是釀造米酒的重要工藝,是后面培菌糖化、發酵的前提。加好煤、摻好底鍋水、鋪好甑篾。等底鍋水燒開后,將瀝干的大米用小撮箕均勻的倒入木甑中,刮平并蓋好甑蓋。等園汽(即蒸汽量很大開蓋幾乎看不見米)后5分中在米面上均勻的灑上熱水。再蒸15分鐘后可試飯粒,即將飯粒放在兩指間輕捏無生心即可出甑。反之還要繼續甑。蒸飯要求熟透疏松無白心。因蒸50斤米的木甑較大不好操作,所以一般采用30斤的木甑分兩次蒸。操作時如沒把握。我將通過電話全程指導你操作。第三步.攤涼加曲操作:準備好一張2米×4米的彩色塑料布(每次用后晾干備下次用),鋪在平整光滑的地板上。這就叫涼堂。飯蒸好后接著要馬上攤冷。就是把飯倒在涼堂上攤薄使米飯迅速冷卻下來。直到飯冷到室溫就可加曲攪拌。攪拌時先先用少量飯和酒曲攪拌均勻,然后把拌上酒曲的飯粒均勻灑在飯層上接著攪拌均勻。加曲量是要根據酒曲品種和氣溫而定。酒曲是發酵的動力,直接影響到產率和質量。目前酒曲還沒有統一標準,各地生產的酒曲都不盡相同。不過現在用得最多的是根霉曲和藥曲餅,根霉曲糖化發酵率強,添加量一般是米量的0.3%—0.5%,即熱季為0.3%,冷季為0.5%。藥曲餅是添加中藥材做成的,糖化發酵率低,一般添加量為0.4%—0.8%。在稱好酒曲加曲前,要留下五分之一的酒曲在落缸時灑缸底和飯面。操作時如沒把握。我將通過電話全程指導你操作。第四步.糖化培菌操作:拌好酒曲后要立即落缸。落缸前先用前面留下的酒曲的一半均勻的灑在缸底和缸壁上,然后用撮箕將米飯沿缸壁輕輕倒下,讓中心自然形成一個“V”形空間,把米飯面刮平整使每一邊都厚薄均勻并輕壓,再均勻灑上酒曲蓋上缸蓋就完成了糖化培菌的操作了。糖化培菌是需要一定空氣量的,因此在刮平壓緊時熱季手稍重些,冷季手稍輕點,但千萬別壓實了。另外,缸口不能密封,只要稍稍蓋上不讓溫度散失太快就行了。第五步.加水發酵操作:糖化培菌12小時后就應該聞到酒香。24小時后香味就應該更濃。在夏秋最熱的天這時可能會見到“V”形底部有酒釀浸出,而且有米飯開始變軟,有時也會看到飯面有白色絲狀物。這時就要加水進行發酵了。加水量為米量的120%—130%,這時所加的水一定是清潔的冷水,自來水不應該含有漂白粉。然后封上塑料布密封起來。靜置10小時后飯層應該漂浮起來了,說明前面的工序做得很到位一切正常。這時洗凈手,將平面的飯層壓下去,把底面的翻上來,但最好別把飯攪稠了。這樣密封在發酵6—7天就可以蒸餾了。發酵期間要特別注意室溫的變化。熱季最高溫時要打開門窗通風降溫;冷季則要封閉門窗保溫。發酵期間要盡量少揭開塑料布為好。操作時如沒把握。我將通過電話全程指導你操作。第六步.米酒蒸餾操作:蒸餾時先在鍋內加部分水然后加大火力把水燒開,然后將發酵好的酒醅倒入甑中,再倒入上一甑的頭酒和酒尾,安上過汽管放入冷凝水。之后在火堂中加入稍大點的煤塊,盡量在蒸餾期間不換煤又能保持火力穩定。開始出酒時先用塑料瓶接頭酒。頭酒量為原料量的2%。如是50斤米,則接完1斤頭酒后換上酒壇繼續接酒。當然我們事先已確定要賣的酒度,所以我們要不斷用酒精計測量酒壇內的酒度。當酒度接近(一般是高出1度)我們所需的酒度時,換另外的酒壇繼續接尾酒。當幾乎測量不到流出的酒度時,就可以打開甑蓋充酸。之后可放出酒糟做飼料了。白酒蒸餾要注意的原則是兩頭大,中間穩。就是未出酒前和接完酒后火力要大,而在接酒時要求火力穩。最忌諱的是中間斷火。操作時如沒把握。我將通過電話全程指導你操作。第七步.酒度的測量:酒度測量操作很簡單,但如果你不理解有關酒度的知識概念則容易出錯。我們說的酒度指的是體積百分濃度,如1公斤50o白酒指的是由500毫升水和500毫升純酒精組成。純酒精含量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比重值,酒度計其實就是比重計。酒的比重值還受溫度的影響。因此酒度計在制造的時候是以20℃為標準的。所以在測量酒度的時候同時也要測量溫度。不同溫度下測出的酒度要通過查《酒精—溫度》表才得出實際酒度。

7,白米為主的釀白酒法

這種傳統的釀酒方法概括起來就是:將大米蒸熟 后拌曲發酵,然后蒸餾得成品酒。具體操作起來就更復雜一些,其工藝如下:浸米—蒸煮—揚冷、拌曲—入缸固態培菌糖化—半固態發酵—蒸餾—成品酒?! ∑渲袃H是蒸煮工序就很麻煩,操作要求較為嚴格。例如:將浸好的大米倒入甑內,待園氣后初蒸15~20分鐘,然后潑入熱水,還要上下翻倒幾次,又上蓋, 待園氣后再蒸幾十分鐘,再進行第二次潑水、翻倒、再蒸。同時還要求所蒸煮的大米外硬內軟、無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爛,均勻一致等等。如那一環節掌握不 好,達不到要求都可能影響到出酒率。v采用生大米釀酒就簡單得多了。生大米不需要淘洗,不需要浸泡,當然更不需要蒸煮。將市售的大米買來后,每公斤大米加入6克生料曲種,加入三公斤冷水攪拌、密封發酵,經蒸餾就得成品酒。所以,有人戲稱生料釀酒技術為“傻瓜釀酒技術”。v生料釀酒,可以說就談不上什么“工藝流程”,如果硬要編個工藝流程的話,那么這個工藝流程就是:配料(大米+曲+水)—發酵—蒸餾—成品酒。v采用生料酒曲釀制大米白酒,每斤米得一斤酒,45~50度,口感與傳統釀制的一樣,甚至超過?! ∮纱丝梢?,采用生料釀酒,簡化了工藝、節約了燃料和人工、減輕了勞動強度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出酒率,從而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還由于生料釀酒操作簡單,管理粗放,完全可采用規?;C械化大生產?! ∮捎谏厢劸凭哂猩鲜鲋T多優點,僅管這個新技術推廣時間不長,宣傳力度不大,但仍然受到許多酒廠的歡迎,尤其是受到那些文化不高、缺乏釀酒技術的小酒 廠和家庭釀酒作坊的普遍歡迎。例如:目前廣西省內即有上千家小酒廠和家庭作坊在采用生料釀酒技術生產大米白酒。江西、湖南、浙江、上海等也有許多廠家在采 用生料釀酒技術生產?! ∪欢?,生料釀酒再簡單也是一門科學技術。既是一門科學技術,就有一定的工藝規范和操作規則。遵循這些規則,出酒率就高;違背或不按這些規則操作,就達 不到出酒要求。原因是,由淀粉轉變為酒是生物化學反應的結果,也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假如改變了規定的作用條件,其代謝產物就不是酒,而是另一種代謝產物 ——如醋酸。  一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把科學看成魔術,把生料曲種當成是“仙丹妙藥”,以為在生大米中加點水,丟進去一點生料曲種,它就自然而然地“變”出酒來。一但沒有變出酒來或變出的酒不多,就否定了生料釀酒技術的意義和作用?! ‖F將筆者采訪數十家成功地采用生料釀酒廠家的經驗和個人的心得,總結幾條出來供已采用的廠家和對生料釀酒有興趣的廠家參考?! ∥覀冎?,釀酒的希望和目的無非是兩個:  一是能得到較高的出酒率;二是釀出的酒能有一個較完美的口感。但是,是否能達到這兩個目的的關鍵環節,是在發酵這道工序。盡管曲種如何好,糖化力和發 酵力如何高;盡管大米的質量好,含淀粉多;盡管蒸餾設備如何先進、接酒技術如何高明。如果在發酵這一環節掌握不好,成品酒的得酒率也就不高。如何發酵,如何管理,一般酒廠和釀酒作坊都有一定的經驗。但生料釀酒與傳統的燃料釀酒方法還有不同之處。生料釀酒在發酵期中要特別注意和掌握溫度、厭氧和發酵期這三個環節?! ∫?、 溫度(指室溫℃)。生料釀酒的發酵溫度應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產酸,甚至酵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難以發酵。最佳發酵溫度是25℃~30℃?! 囟扰c發酵期的關系是:溫度高,發酵期短;溫度低,發酵期長。具體說來,溫度在20~25℃時,發酵期一般是15~20天,溫度在25~30℃時,發酵期一般是10~12天左右。溫度在30~40℃時,發酵期一般為8天左右。  生料曲種耐高溫,在35~40℃時酵母仍能繼續生長、繁殖,而且不會產酸。因此,采用生料釀酒。不存在“安全渡夏”問題。  但是,生料釀酒也存在如何安全過冬的問題。實踐證明,在溫度20℃以下時,生料很難發酵,如溫度在10℃以下則停止發酵,這時的酵母處于冬眠狀態,不繁育生長。因此,室溫在20℃以下時,要采取保溫和升溫措施,使室溫升到20℃以上,生料發酵才能正常進行。  室 溫在20℃以下時,除了采取保溫、升溫措施以外,還可以采取熟料發酵。這里所說的熟料發酵與傳統的蒸煮有很大的區別。這里所說的熟料發酵是指將大料隨便蒸 煮而已。具體操作就是將生大米加入三倍冷水,然后用火煮,待煮到大米基本過心即離鍋冷卻到36℃以下時,加生料曲種攪拌、密封發酵。采用這種熟料發酵方 法,五天左右即全部發酵完畢,然后蒸餾即得成品酒。另外,也可將大米蒸煮成米飯,無夾心即可?! 《?、 厭氧。所謂厭氧,就是將生大米或煮熟的大米加曲加水裝入發酵容器后要密封,使之在沒有或缺乏空氣的條件下進行發酵。尤其是在發酵的中期和后期,更要特別注 意厭氧發酵。因為在酒精發酵過程中,不需要游離氧參加。如果在發酵中有氧氣參加,酵母菌則通過有氧呼吸獲得能量,將糖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產生大 量菌體使酒精的產量大為減少?! ∑湓硎牵涸谟醒鯒l件下發酵,其產品是醋酸,在無氧條件下發酵,其產品是酒精。所以,如果你不想要醋酸的話,就一定要在無氧條件下發酵。  怎樣進行厭氧發酵呢?許多酒廠的實踐經驗是:在發酵初期,采用半密封。所謂發酵初期,是指自生料投入發酵容器,至發酵液面冒出小米花泡沫這段時期。進入發酵中期和后期,就絕對采用全密封式發酵。所謂中期和后期,是指自發酵液面冒出小米花泡沫起至整個發酵完全結束止?! ∮?的廠家則與此相反,重視發酵初期的密封,但在發酵中期和后期就不重視了。當原料投入發酵容器以后,他們很重視密封,但從此就無人過。二氧化碳將塑料薄膜沖 破了,捆綁的繩索松脫了,無人檢查、更換,使空氣中的雜菌大量進入發酵容器,醋酸菌大量生長、繁殖、甚至把酒精作為它的養料,這就是有些廠家反映出酒率不 高的原因?! ∪?、 發酵期。發酵期是指,從投料到蒸餾前的這段時間。  上面已講過,發酵期的長短決定于溫度的高低。溫度高,發酵期短;溫度低,發酵期長。我們不能說發酵期越短越好,當然也不能說發酵期越長越好,如何適當地掌握這個發酵期的長短,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的口感和重要環節。  適當的發酵期,首先是看原料是否完全、徹底發酵,其次是原料已經完全徹底發酵后,還要延長發酵期一二天,以利于酯化、增香。  原料已經完全,徹底發酵的標志是:生淀粉已完全轉化為糖,糖已完全轉化為酒精。用檢測殘余淀粉的含量和總殘糖的含量方法就能確定原料是否完全徹底發酵了。當殘余淀粉和殘余總糖的含量在百分之一以下時,即說明原料已得到完全、徹底發酵?! ∫恍┬⌒途茝S和釀酒作坊沒有檢測設備,怎能掌握了解原料是否完全、徹底發酵呢?筆者于1996年編著的《生料釀酒工藝及其操作方法》一書中,曾介紹了用眼睛看、耳朵聽、口嘗、手摸等方法。由于篇幅關系就不再詳述。這里只介紹一種眼看、手摸的簡單方法供參考?! ∈置?,是用母指和食指擠壓正在發酵中的米粒,如無硬心、無粗糙感,一擠就化,就說明原料已基本上完全、徹底發酵了?! ∮醚劭?,一是看原料,二是看顏色?! ‘斊∮诎l酵液面上的大米,全部或大部分沉入池底,發酵液由渾濁變青,而且整個發酵液處于靜止狀態,不再冒泡,米粒不再上下竄動時,就說明整個發酵過程已完畢,原料已經完全、徹底發酵了?! 】搭伾?,就是看發酵液的顏色變化。從投料起至發酵開始冒小泡時的這段時期發酵液是清亮、透明的。從發酵開始至發酵結束這段時期,發酵液由清亮、透明變為米湯色。從發酵結束至酯化時期,發酵液由米湯色變清,最后變成暗淡的淡茶色。  實踐證明,適當延長一點發酵時間,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香味的重要措施?! ∫娱L多少時間才能算適當呢?筆者主張,當發酵液由渾濁變清,整個發酵液處于靜止狀態時,再延長一二天即為適當。從顏色上看當發酵液由渾濁變清,由清變為暗淡的淡茶色即可進行蒸餾。  為什么要延長一二天發酵時間呢?因為酒的芳香物質,是原料中的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再經生化反應而成為芳香物質。這個生化反應過程需要時間,這個時間就是酯化時間。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