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懷市茅臺鎮仁和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賴茅年份酒怎么樣了看到網上
賴茅太假,只要有生產許可證的酒廠家,都可以包裝。都可以產賴茅。
2,1987年紅盒賴茅酒是假酒嗎
不是,與茅臺算是同根同源,有點像拉斐與小拉斐。過去的賴茅酒,1929年貴陽商人周秉衡在茅臺鎮投資創建“衡昌燒坊”,與王家的“榮和燒坊”隔街相望。由于種種原因,周秉衡經營的“衡昌燒坊”出現持續虧損,難以為續。1938年,周秉衡的“天福公”商號宣布倒閉清算后,“衡昌燒坊”也瀕臨倒閉。周秉衡四處奔走欲出售“衡昌燒坊”,以彌補虧空。1941年,賴永初獨資收購“衡昌燒坊”,改擴建并更名為“恒興燒坊”,用“賴茅”兩字作為自己產品的商標名稱。1951年之后,“賴茅”牌、“華茅”牌和“王茅”牌茅臺酒生產所在地的仁懷縣人民政府采取贖買政策,購買了成義酒廠和“華茅”牌產品商標,成立了新中國第一家茅臺酒生產廠 ——國營仁懷茅臺酒廠。1952年10月,政府又將榮和酒廠和“王茅”牌商標作價并入仁懷茅臺酒廠。1953年春,恒興酒廠和“賴茅”牌商標,也折價轉入仁懷茅臺酒廠。至此,茅臺酒三巨頭全部合并轉入國營茅臺酒廠。上世紀末,國營茅臺酒廠沒有繼續保留賴茅品牌使用權,賴氏家族的人開始恢復使用,包括賴永初、賴貴山、賴雨生兄弟三人的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紛紛建廠生產賴茅酒,茅臺鎮和仁懷市的一些酒廠也生產賴茅酒,看到市場對賴茅品牌的認同度很高,各地也出現了大量生產賴茅的企業。目前掛生產“賴茅”酒的廠家,上規模的有100多家,此外還有眾多小作坊或者小工廠生產賴茅酒。
有假的,底檔幾十元到近千元不等
3,正宗賴茅鑒別方法
現在不管哪家賴茅都是拿老瓶子做廣告標榜自己的正宗,但他們忽略了老瓶子的廠址是貴州茅臺鎮恒興酒廠,該賴茅酒是賴永初先生的獨創,商標是大鵬展翅,廠址是恒興酒廠,解放后恒興酒廠更名為國營茅臺酒廠,茅臺酒廠給賴永初先生豎立了塑像,(現有茅臺廠出品的資料可查)現在正宗的賴茅酒廠址還是茅臺鎮恒興酒廠,子承父志,除了繼承賴茅商標之外,賴永初之子賴世強先生又開發了賴恒系列,并以他父親的名字注冊了高檔賴茅酒—賴永初系列,把品牌進行了保護和提升!參考資料:是在網上搜的,樓主看下!http://hi.baidu.com/%D5%E6%BE%C6%C1%AA%C3%CB/blog/item/405c7b119cca8f0b213f2ed1.html
目前市場上打著賴茅的產品多少都和賴家有點牽連,看賴茅是否正宗,最終還是要看賴茅酒的配方專利屬于哪個廠家以及賴茅商標誰曾經合法使用過。清末年間,賴氏先輩始建酒坊于茅臺村。釀制出馳名中外之“賴茅”酒,此為品牌之源。上世紀80年代初(1983年),賴代嫡傳賴世倫先生歸聚古人,重建酒坊,當時酒廠名稱為“中國貴州茅臺恒香酒廠”(后又成立貴州回歸賴酒有限公司)并開始生產“賴茅”商標酒。作為最早使用“賴茅”商標的企業,酒廠于1984年依據國家商標法規定申請“賴茅”商標并獲得當地工商局批準。經過4年的審核程序,1988年創始人賴世倫先生申請之“賴茅”商標在國家商標總局通過初審,進入公告程序。后因貴州茅臺酒廠提出異議,國家工商總局最終以“有近似商標”為由,駁回申請的“賴茅”商標。1990年國家總局授予貴州茅臺酒廠“賴茅”商標,據此可以認定,在1990年前合法使用“賴茅”商標的企業僅有貴州茅臺恒香酒廠一家。自此以后,“賴茅”商標實際持有人“貴州茅臺酒廠”一直未生產過“賴茅”商標酒,而根據相關規定,商標持有人三年內不使用該商標必需再次申注,因此“賴茅”二字被眾多酒廠當作通用詞來使用,其中廠商及產品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造成了目前賴茅酒市場極度混亂的局面。而賴世倫先生于1988年申請并獲得了“賴”及后來的“賴府”等商標,延用至今。用賴氏古方釀制“賴府”牌優質醬酒,以區別于其它帶有“賴”標的產品。保證了了解這些情況的消費者的權益,喝上真正賴氏古方釀制的優質醬酒。關于專利:賴世倫先生及獨子賴鼎先生嚴守家族傳統工藝,精心釀制了大量優質賴茅酒,在市場上獲得了很高的評價。1986年賴世倫先生以其家族傳統工藝申請了一項發明專利:“復窖法生產賴茅酒的新工藝”(專利號:86 1 02779.5)歷經4年,經中國專利局反復取樣、抽檢得出賴酒的“正丁醇和乳酸乙酯含量明顯高于出口茅臺酒(即飛天茅臺)”并因這一檢驗結果,終獲國家發明專利,于1990年獲時任國家專利局高盧麟局長批示的專利證書。后因貴州茅臺酒廠對該項專利提出異議,現已被取消。鑒于此,有理由相信賴世倫先生及其子賴鼎先生是賴氏先祖釀酒古方的唯一繼承人。在國際上,對于年份酒是是有嚴格的限制的,法律規定:自酒蒸餾之日起,在橡木桶中儲存2年半以上的可以叫vo、vs,儲存4年半以上的叫vsop,儲存6年半以上的叫xo。例如人頭馬公司的路易十三,酒齡都在40年以上。同時,國外也允許不同儲存年份的酒可以相互混合。在國內,上世紀90年代茅臺集團最早推出“年份酒”制度并在2004年推出15年、30年、50年、80年年份酒產品。“年份酒”是在醬香型酒“酒與酒”勾兌工藝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即把不同年代儲存的老酒按一定比例和存放有3-4年的酒體相勾兌,生產出成品酒。這樣一來,用此方法生產出的醬酒其質量的優劣就取決于基酒和起關鍵作用的勾兌的老酒!賴府酒最高質量級別的年份酒只是30年(廠齡30年),這正是賴府遵循和茅臺酒廠同樣的質量要求做的,同樣的例子也出現在五糧液集團新推出的“永福醬酒”上,其產品就沒有像其濃香酒一樣打年份酒概念,這樣一種誠信的態度也是賴府所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