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在的50度米酒多少錢一斤
看是什么地方產,一般散裝是5到10元
一斤高粱釀4兩左右原漿.加上人工10到15元吧
2,茅臺酒和五糧液酒的成本是多少
釀酒一般都是這五種糧食: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我們家1斤糧食平均1元錢(玉米與高粱),50度白酒賣6元一斤(成本在3-4元一斤,純糧食白酒),茅臺等酒如果不算窖藏與包裝成本,其他成本頂天30元錢一斤,包裝成本飛天大約在30元一支,窖藏成本一斤算30元吧,其實就是保存多少錢拿出來,所以茅臺飛天隨便你浪費,成本在100元一支以下,現在1500一支,15倍利潤。茅臺一斤成本加上包裝也就60塊錢成本,賣2千多塊,喝了還致癌,多少人交了智商稅。2018年8月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已證實:酒是一級致癌物,沒有任何 健康 好處!酒作用就是麻醉神經,使人產生短暫快感而已。肝癌,胃癌,食道癌,腸癌都和酒有關系。 2018年,在世界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上,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組研究發現:喝酒不能帶來任何 健康 收益,適量飲酒有益的說法,根本就不存在!而且,飲酒是全世界范圍內導致中青年男性(15-49歲)死亡的頭號兇手! 本次的研究就調取了2016版GBD研究中2800萬人的數據,樣本量是目前為止關于飲酒的研究中最大的。研究團隊對飲酒者的性別、年齡、飲酒量、飲酒頻率等各種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從而徹底明確酒精對 健康 的危害。 那么這危害有多大呢?數據分析顯示,在全球每年因各種原因死去的3200多萬人中,喝酒直接導致了280萬人的死亡,是第七大致死和致殘因素!由于人口眾多,中國是全球飲酒致死最多的國家,每年有70萬國人把命喝沒了(65萬是男性) 因此,沒事喝點酒有益 健康 的鬼話,千萬別再信了!大家可以百度這篇文章。
3,衡水老白干香型50度白酒價格
由于包裝,年份不同,價格從20到100元。
298
2500左右!
4,純糧固態發酵的白酒成本大概要多少一斤50度以上的高粱之類的市場上
截至2020年1月份,一瓶糧食酒基本零售價都在六七十元以上。首先,釀酒的工序非常復雜,要經過制曲,拌料,發酵,蒸餾,儲藏,勾兌,包裝等工序,相對來說醬酒的工藝更復雜,比如茅臺酒,其一瓶酒生產周期將近五年時間,這也使得成本增加了不少。糧食成本,釀酒一般都采用玉米,高粱,小麥,大米,豌豆,綠豆等農作物,這些糧食的價錢比較高。人工成本,這個是相對來說成本最高的,一個酒廠,需要普工,需要調酒師,質檢,銷售,管理人員等,人員工資各地不等,平均一人一個月三四千元算是最低工資了,還不算國家規定的社保等。新釀出來的酒是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窖藏才能達到好的口感,這又增加了成本,生產出來的酒需要包裝吧,酒瓶,瓶蓋,瓶標,外盒,這些成本也是不小的費用。國家稅費,酒企所交的稅可是很高的,再加上場地費用,水電費,機械設備購買,維修費用。如果酒廠再投入一些廣告那么,成本又高了一截。所以,一般酒廠的糧食酒成本怎么都到三四十元錢了,當然,一些比較大的酒廠因為體量大,批量化生產能降低一部分成本。進入市場后加上各層商戶的利潤,中間運輸,倉儲,人員等費用,一瓶糧食酒基本零售價都在六七十元以上了。擴展資料:注意事項高質量的白酒必須有一個適當的貯存期。存放葡萄酒至少3~6個月,1年以上;汾型酒的貯存期在1年左右,茅型酒的貯存要求在3年以上。酒度一般在40度以上,低度酒在40度以下。功效:除飲用白葡萄酒外,還有其他功效:1、緩解疼痛:不小心扭傷腳后,用溫熱的白葡萄酒在傷口上輕輕揉搓,可以放松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疼痛。2、去魚腥味:與魚腥味,用一個小清潔,可以去掉魚的味道。3、除油:在烹調多肥肉、魚肉時,加少許白酒,可使菜肴味道鮮美而不油膩。4、消苦:取魚時將膽劈開,立即在魚肚中抹少許酒,再用冷水沖洗,即可消苦。
5,50度以下的純糧釀酒多少價
一般純糧白酒售價最低都是對半賺,50度的酒不會低于5塊錢一斤,且還要計算糧食+酒曲+水+人工的一些成本在里面,具體要根據當地物價各方面去計算。
純糧釀酒特點的話,有倆點,一、是在原料選擇純糧食釀造不添加其他東西。二、是在味道上,上喝不上頭。我不想打廣告,我只是想讓你知道釀酒技術寧波傳成酒械有教。
6,一斤白酒的成本是多少為什么說純手工的釀的酒成本高
茅臺鎮酒廠唯一的成本能達到這么低的酒只有一種酒——酒精串香酒。 酒精串香酒的釀造是用大曲坤沙醬香酒釀造完丟棄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和香料等,進行串蒸得到的酒。 釀造成本低廉,這樣的酒嚴格說起來并不算醬香酒,這樣的酒醬香味淡酒精味重,雖然帶有點醬香味但是辛辣味、酒精味特別重的一種新工藝酒精酒。 這種酒只要是有一點經驗的人都能品嘗出來。 這種酒,在理化指標方面符合國標,所加入的添加劑符合國家標準;但是,這酒在感官上不符合酒的香型特色,所以,基本可以斷定是食用酒精勾兌產品。 這種酒最大的欺騙性在于,它打著純糧、不勾兌、傳統工藝的旗號,用的標準號也是濃香型固態發酵的標準,但實際上做的卻是液態法白酒。 傳統工藝的醬酒,就是現在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GB/T26760-2011),明確規定醬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需以高粱、小麥、水等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制成,這個標準就是大曲醬香坤沙白酒。 現在茅臺鎮的酒分為大曲坤沙醬香、碎沙醬香、麩曲醬香、翻沙醬香。 除此以外,還有不是醬香酒的酒精串蒸酒,市面上出售低端醬香酒,基本都是這類產品。 大曲醬香坤沙醬酒是世界上釀造周期最長、釀造工藝最繁復、耗費糧食比例最大、香味物質最多的酒品。 大曲醬香坤沙醬酒成本也最高,一斤酒成本如下: (1)2 3.30=6.60(小紅粱) (2)2 1.70=3.40(曲藥) (3)1 1.20=1.20(人工工資) (4)1 0.20=0.20(管理工資 (5)1 0.30=0.30(大煤) (6)1 0.20=0.20(水電) (7)1 0.10=0.10(工具磨損) 這還不包括其它輔助器具的費用。 一個甑子需要經8次發酵,取七次酒,才算完成一個生產周期。 剛釀出來的的白酒(簡稱:基酒)市場價最低以20元/斤來出售,每年按5~7元的價格上浮。 如:(20元的初價 5年份 6元的上浮價=50元)既就是五年后白酒價格.這只是按標準的低值來計算。 但在實際中是根據基酒的年份及品質來定的價位。 像三年的可以賣到50~80元/斤;五年的可以賣100元以上/斤。 如何識別傳統工藝的醬酒? 民間的“坤沙”,一般指傳統工藝的醬酒,以茅臺酒為標桿,不顧及成本,只在乎品質。容易混淆的是碎沙酒、串沙酒。 其中,碎沙、坤沙都是生物發酵過程,只是傳統、非傳統之別,好的碎沙酒,可能好于次的坤沙酒。 串香酒屬于的新工藝白酒,常見于低端白酒。 碎沙:聞香單一、回味寡淡。入口柔順、不苦且甜;仍是固態發酵,工藝簡化,價格實惠。 只因風味物質少而好入口,初飲者適宜。 不少酒友來茅臺鎮,坤沙不選,而選碎沙,把豐滿視為辣口,把寡淡視為柔和,不懂品鑒,也屬無奈。 坤沙:一般純正醬香,陶壇貯存,不會低價誘惑,不虛構概念。3~7年陳釀居多,一般價格80~1000元/斤,越好越稀貴,大多數廠家優質醬酒大概在200~300元,頂級醬酒則300以上。 碎沙:一般沿用前者宣傳模式,尤其喜歡跟風使用發霉老酒、特殊窖藏等虛假概念。一般價格40~200元/斤,品質空間局限。 串香酒:串沙酒,行業也稱之為“串蒸”,則是用捆沙酒最后第7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餾后的產品,最后添加坤沙或碎沙混合調味,產品質量差,成本低廉。 酒糟味大、酒精味濃。香過于薄、味過于甜、色過于黃,給人不舒適感。 自從醬香的GB/T:26760后,此種工藝所生產的酒不符合醬香酒標準,應該被淘汰! 我覺得純手工釀酒的成本高,主要是人工成本還有一個時間成本是最重要的, 一瓶好的白酒是有年頭的. 本人經營一家酒坊,專門釀制純糧食酒,這里就以53度高粱酒為例,來分析一下生產一斤53度高粱酒的成本。 一斤53度高粱酒的成本分析: 首先來看糧食成本。 兩個多月前,我以兩塊多一斤的價格購進了3000斤高粱,蒸熟拌酒曲發酵,這兩天全部釀制成了高粱酒,掐頭去尾以后,得53度高粱酒1000斤,也就是說,差不多是三斤高粱一斤酒,一斤高粱的成本2.2元,三斤高粱就是6.6元,全部酒糟被喂魚的以200元的價格打包買去喂魚了,也就是說一斤酒的糧食成本6.6元。 其次是人工成本。 純手工釀酒依賴人工,而且效率低,像我們酒坊,請一個釀酒師傅是300多一天,一個釀酒師傅的生產效率,綜合起來看,也就是一天100多斤酒,把人工折算在酒里,大概就是一斤酒三塊錢的人工成本。 與純手工相比,機械化生產效率高,人工成本低。 最后就是其他成本。 包括水電、柴火、房屋設備折舊,還有儲存成本等,這些成本通通算在里面,大概就是4元左右。 也就是說,一斤53度高粱酒的所有成本,就是6.6+3+4=13.6元左右。 純手工,意味著生產效率低,對設備的利用率低,酒廠機械化程度越高,規模越大,生產效率越高,生產的成本就越低了。 像我們酒坊生產的53度高粱酒,在當地零售20元一斤,因為是傳統古法純手工釀制,很受歡迎。 一斤白酒成本大概10元,80斤大米大概能產100斤度數不錯的白酒,不算人工費。 人工制作白酒比較費時費力,我用我家自己做的方法,給你介紹一下,你看看費人力不?首先制作白酒要選用年代酒一點的大米,也就是老米,一斤7-10元,酒曲10元左右,80斤米要1斤酒曲,把大米浸泡兩個小時左右,撈起晾干,然后放大鍋里煮熟,煮的時候飯不能太爛也不太硬,煮熟之后打起晾涼,躺平灑酒曲,要均勻一點,或用手攪拌,然后用容量25L左右的瓦罐裝起,一般的要八個左右,裝好放好等發酵,溫度的控制會影響發酵,室溫要控制在25-50攝氏度左右。等上一天天,用手觸摸大米是否變軟或是出酒,出酒或變軟要加適量的自來水,一般淹沒大米就行,然后密封起來,等到兩天后就可以出成品,把發酵加水后的酒糟倒入大鍋煮,大家都知道蒸餾水怎么做的吧,倒入大鍋密封加熱,大鍋蓋子要改裝只能讓氣體流出,最好是接條管從蓋子讓酒蒸氣流到自制的水池冷卻,出來就變成酒了,儲存兩天以上口感會好一些,冷卻的方法做得好的話,出來的酒質量就好,量也會增加。還有一點就是有生酒曲跟熟酒曲兩種,生酒曲的話大米是不用煮熟的,浸泡之后下酒曲發酵就行。文筆不好,寫得有點看不明白,希望能幫到你.......
7,50度白酒多少錢一斤 一斤米可以釀多少白酒
一斤散裝白酒價格可以從3元到80元不等,主要是白酒質量不同造成的。多種微生物發酵的白酒香味物質豐富,價格高一些,反之價格就便宜。一斤糧食出酒在3~4.6兩白酒。因工藝不一樣,出酒率差別很大。
3斤糧食可生產1斤純糧固態(傳統工藝)白酒,1.5~1.7斤糧食或糧食替代物可生產1斤酒精,而1斤酒精可以加工約1.5斤液態發酵白酒。
8,多少糧食出一斤50度的白酒
按照理論出酒率計算:以大米為例,每100kg大米(淀粉含量為74%),能生產50度白酒84.09kg。即1.19斤大米可以釀制一斤50度的白酒。以苞谷為例2.5斤苞谷可以釀制一斤50度的白酒。
不同的糧食淀粉含量不同,故生產一斤50度白酒所需數量也不同,白酒的度數以酒精含量來衡量的,即單位數量的白酒所含純酒精(乙醇)的量來衡量的.
9,純糧散白酒五十二度玉米酒多少錢一斤
我家就是釀酒的,純包谷酒一斤的成本就幾塊錢,本地賣就10塊錢一斤,寄外地就15一斤,都是先發地址寄樣品過去,先嘗后買
我想學習請問你收徒弟嗎?
這樣的?我嬸會釀.也就過年的時候釀點.因為太麻煩.特別費柴火。在我們當地20塊錢吧.不過人家做的確實好,就辦法土,沒量。外地人來看見了,就給40.50的都有,
白酒芳香濃郁,醇和軟潤,風味多樣。我國的名白酒,歷史悠久,在世界上獨樹一幟。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曲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原料配方凡含有淀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酒曲、酒母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所用設備1.原料處理及運送設備。有粉碎機、皮帶輸送機、斗式提升機、螺旋式輸送機、送風設備等。2.拌料、蒸煮及冷卻設備。有潤料槽、拌料槽、絞龍、連續蒸煮機(大廠使用)、甑桶(小廠使用)、晾渣機、通風晾渣設備。3.發酵設備。水泥發酵池(大廠用)、陶缸(小廠用)等。4.蒸酒設備。蒸酒機(大廠用)、甑桶(小廠用)等。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發酵的大曲、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占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制作方法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占60%以上。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淀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淀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 48~50%為宜。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鐘。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將原料和發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后,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采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后,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后,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并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并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