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阿城酒廠 龍江春,哈爾濱最有名的最經典的小吃

1,哈爾濱最有名的最經典的小吃

1、修古麗姆:修古麗姆——俄語音譯過來的,其實就是泡芙的意思。2、蓼花:冰花和蓼花統稱冰蓼花是哈爾濱的傳統糕點,在七、八十年代很有名,是哈爾濱的 特色糕點品種。3、花碗蛋糕:花碗蛋糕原名——“捷克斯”,是俄語Кекс(葡萄干蛋糕)”的音譯,實際上也 是英語“Cake(蛋糕)”的俄語音譯。4、黑豆蜜酒:黑豆蜜酒、秋林蜜酒起源于19世紀中葉。在俄國伊爾庫次克城的一個小商人名 叫伊萬·雅闊列維奇·秋林,早在1867年就創辦了“秋林公司”,1869年在俄國的遠東地 區開辦了葡萄酒廠,生產黑豆蜜酒秋林蜜酒。5、果醬:老秋林這三種口味的果醬算是哈爾濱經典了,尤其要重點說說這馬林果醬。相信受 蘇聯歌曲影響的老一代哈爾濱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紅莓花兒開》那首蘇聯的經典 歌曲。歌曲中的紅莓其實就是馬林(學名:覆盆子,也稱托盤)。

哈爾濱最有名的最經典的小吃

2,大青山的社會經濟

大青山北部地區,夏周時期為肅慎故地,兩漢及晉為挹婁,南北朝屬勿吉,唐屬河北道渤海都督府,遼屬東京道女真完顏部。金在枷板河入松花江口處設曲江縣(現新甸鎮仁和金代古城)(注),屬上京會寧府,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合蘭府,明屬奴兒干都司,1406年(明·永樂四年)置嘉河衛、撒拉兒衛、蜚克圖衛。清初不設治,賓境成為圍場禁山。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置色勒佛特庫站、蜚克圖站。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始開放蜚克圖站,由此墾荒日繁,人煙遞增。賓州初名葦子溝,1880年(清·光緒六年)設賓州廳,189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升為賓州直隸廳,轄延壽(原名長壽,后改名同賓)。1909年(清·宣統元年)為賓州府,轄延壽、阿城兩縣。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改為賓縣至今。 大青山南部地區,虞舜時為息慎,東周時為肅慎,漢為挹婁國,唐為勃利州,遼為女真本部,金為胡里改,市內大青山向南延伸段的長壽鄉福壽村北的大亮子河右岸,稱福壽屯金代冶鐵遺址。明為努兒干,清初為寧古塔轄境,乾隆時屬阿勒楚喀副都統轄,光緒年間劃屬賓州,屬長壽縣管界。1922年(民國11年)從同賓、五常兩縣析置烏珠河、葦沙河兩設治局,1927年(民國16年)兩設治局同時升縣,是為珠河縣、葦河縣,同屬吉林省管轄。東北淪陷時期,珠、葦兩縣劃歸濱江省管轄。大青山南坡亮珠鄉一曼村北1500米處的山坡上,有抗日女英雄趙一曼被捕地遺址。亮珠鄉人民政府于1984年建有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烈士被捕地石碑一座。一曼中學東大門里北側30米處,有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犧牲地遺址,建有黑龍江省省長陳雷題寫的巾幗英雄石碑一座。 抗日戰爭勝利后,珠、葦兩縣改屬松江省管轄。1946年11月,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趙尚志,將珠河縣更名為尚志縣。1948年3月,葦河縣并入尚志縣。1954年6月,松江省并入黑龍江省,尚志縣遂為黑龍江省所轄。 大青山東南部地區,商、周時為肅慎族屬地,秦、漢屬扶余玄菟郡,唐屬渤海鄚頡府,元屬女真水達達路吾者部,明屬奴爾干都司木興河衛,清屬窩集部西北境。清光緒七年(1881年)設置螞蜒河分防巡檢。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始設長壽縣。民國3年(1914年)改稱同賓縣。民國18年(1929年)因縣城南臨螞蜒河,面向長壽山,故諧河山名之音,寓延年益壽之意,改稱延壽縣。 延壽縣石城山,明末清初,農民起義者曾憑借此城,對抗統治者。抗日戰爭前,張學良部在此剿匪作戰。抗戰時期,東北抗日聯軍以此為據點,抗擊日寇。解放后,考古學家曾在城內發現戰馬骨頭、彈殼、古代兵器等遺物,石城墻體上彈痕依舊。 大青山西南部地區,阿什河流域是阿城的發祥地,在小嶺地區曾發現過距今近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遺跡。兩晉以前,這里先后是肅慎、挹婁人居住和活動的地區。北朝末年至隋朝時期,阿什河(當時稱安車骨水)流域先后有安居骨勿吉人和安車骨靺鞨人勞動和生息。唐代,這里是海東盛國渤海國的屬地。遼滅渤海后屬遼統治。遼天慶五年(1115年)完顏阿骨打于安出虎水(今阿什河)畔奠都,建立金朝。金朝的建立標志著這一地區從原始氏族制向階級社會轉化的成熟和完成。金朝政權在這里雖只歷四帝、凡38年,卻是阿城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到了元、明時期,這里雖也建過一些州、站、衛、所,但已一改金朝盛世時的繁榮景象,甚至一度湮設無聞,清朝視阿城為東北最要咽喉。從乾隆二十一年至宣統元年(1756-1909年)的阿勒楚喀副都統衙門時期是阿城歷史發展的又一重要階段。宣統元年,裁撤副都統衙門,設阿城區,縣名由阿勒楚喀城簡化而成。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后,吉林抗日自衛軍馮占海部駐守阿城,保衛哈爾濱,與日偽軍對抗。阿城區人民拒不接受以熙洽為首的偽吉林省政府的領導,支持吉林抗日自衛軍與日偽軍斗爭。偽大同元年,二層甸子、二道河子、永增源、郝羅屯等地群眾自發組織起大刀會、紅槍會、山林隊,配合吉林抗日自衛軍阻擊日偽軍對哈爾濱的進犯。偽大同2年至偽康德3年冬,活動在二道河子、松峰山一帶的東北抗日聯軍三軍三團,多次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戰斗。 大青山地區是東北抗日聯軍活動的主要地區。1935年(偽康德2年)1月28日,在珠河縣鐵道南的三股流,以哈東支隊為基礎,吸收了部分山林隊和義勇軍,正式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三軍成立后,以團為單位分地區活動。第一團在延壽、方正縣內活動;第二團以鐵道北侯林鄉、太平、二甲、楊木崗、關門嘴子和黑龍宮為根據地,活躍于賓縣南、珠河北、延壽西一帶;第三團以鐵道南的三股流、大青山、六道河子、十三堡、慶喜、雙馬架子、楊家街、張家店一帶為根據地,活動于珠河南、五常北、雙城東一帶。趙尚志率保安營和少年連在珠河縣境活動,以備隨時策應各團。1935年9月,常有君被任命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六團政治部主任。三軍六團在方正縣牛尾巴崗、五影山、二截刀、雙鳳、黑瞎子崗等地擊退了日偽軍的進攻,鞏固了游擊根據地,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的遠征。他在方正縣橫頭山聯合了“三江”、“天義”、“海山”等山林隊,在大青山聯合了“大山好”、“閻王”等山林隊,壯大了抗日武裝,擴大了革命軍在這一帶的政治影響。 大青山北坡,屬賓縣轄區,該縣是以農業為主體的縣份,盛產玉米、大豆、高梁、谷子、小麥等。素稱大豆之鄉”,是國家大豆基地縣。大豆播種面積大,產量高,.質量好廠遍銷國內外。白瓜子遠銷香港、西歐國家,葵花子,藥材、瓜果等經濟作物亦有大幅度增長。黃煙、烤煙在省內外頗負盛名。全縣有國營林場8處,年產木材3.8萬立方米。喬、灌、草”,帶、網、片逐步形成完整的防護林體系,使荒山披上新綠。確保生態平衡。以地方工業為主體的有色金屬、機械制造、軸承、化工、電子、建材、農機、橡膠、造紙、制糖、制酒、食品、紡織、制革、印刷等工業相繼建立起來。工業產品有食糖、酒、罐頭、皮鞋:毛巾、針棉織品、機械紙、水泥、油漆、橡膠,和有色金屬、農機設備等。地產賓州大曲酒”、賓州酒、中國龍泉酒等多次被評為黑龍江省名酒和優質酒。其中,“中國龍泉酒”、“老黃酒”在1984年全國輕工系統酒類大賽中獲銀杯獎。這些產品遠銷全國8省,市。 大青山南坡中部,尚志縣自然資源豐富,尤以森林資源為最。是黑龍江省的重點林區之一。縣內礦藏有金、銀、銅、鐵、鉀、砷等,特別是大理石、花崗巖、白粘土、煤、石墨等分布面廣,儲量可觀。農業經濟比較發達,種植業中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等,年產量達2億多公斤;經濟作物有聞名遐邇的亞布力路曬煙、石頭河子的三莓和一面坡的酒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多種經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藥材生產、山產品采集、蜜蜂和黃牛的養殖都是省內外有名的。工業基礎比較雄厚,已形成以森林工業和食品工業為主體的包括紡織、化學、機械、電子、冶金、建材、醫藥、縫紉、皮革、文教藝術用品等工業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產品達70多種,年產值1.6億元。一面坡葡萄酒廠的三梅酒(紫梅、金梅、香梅)和山葡萄酒在國家輕工部評酒大賽中分別獲得金杯獎、銀杯獎和銅杯獎,紫梅酒和香梅酒還曾雙獲國家銀質獎。葦河炭素廠的石墨制品,是國家冶金和軍事工業必需的產品。一面坡啤酒廠的啤酒遠銷省內外,深受群眾喜愛。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已有30多種產品暢銷國外。 大青山東南坡,為延壽縣轄區,農業是延壽縣國民經濟的基礎。輕工、紡織、機械,建材等多部類的機械化生產。主要產品有鋼絲繩、油漆、中成藥、工業鍋爐、水泥、木材、棉紗、針織品、飲料酒、中小農具、食用植物油、皮鞋、遠紅外烘干爐、電子元件等,一些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林地總蓄積量達829萬立方米,每年采伐近4萬立方米。延壽縣是黑龍江省商品糧基地之一。延壽縣對亞麻的種植、加工已有40年的歷史,亞麻生產一直穩步發展。所種的亞麻出麻率高,纖維質強,質量在全省占第一位。哈爾濱亞麻紡織廠用延壽亞麻原料織的“101亞麻布在全國獲得了金質獎。現在已初步形成以亞麻為原料的麻棉、麻紡、帆布、紡織、印染一系列生產企業。 大青山東南坡西南部,為阿城區,該縣農業發展很快。阿什河鄉白城村(金代上京會寧府故址)盛產的、紫皮大蒜是享譽全省的阿城特產,曾出口國外。阿城區的工業比較發達,其特點是歷史久,行業多,門類全。阿城區發展工業的條件得天獨厚,建筑材料、礦產資源豐富,交通方便,能源條件優越,工業開發較早。阿城地方工業形成了食品、建材兩個支柱行業和玉泉酒廠、玉泉啤酒廠、防水材料廠、縣制藥廠等骨干企業,中國玉泉酒、龍江春酒、玉泉大曲酒、黑加侖卷糖、黑加侖奶糖、制糖機DZ篩網、熏醋等15種產品先后被評為省優、部優及國家優質產品。

大青山的社會經濟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