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樂至縣金順鎮的歷史誰知道
象龍
歷史還真不知道了,只能給你一些金順的資料。
金順鎮: 一、金順鎮 金順鎮位于樂至縣北端,處沱涪二江分水嶺上,距縣城59公里,東與中江縣太安鎮相鄰,南與良安鎮相連,西靠金堂縣土橋鎮、又新鎮,北與中江縣馮店鎮接壤(鎮駐地距城南高速公路僅9公里),屬三縣交匯處,幅員面積為59.5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232個村民小組、一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8000余人,其中農業人口35566人,耕地面積30052畝,其中田9004畝。 二、大宗農業 該鎮屬典型的農業鄉鎮,以傳統的種植、養殖業為主,其中以蠶桑為支柱,生豬、山羊為主導,勞務輸出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紅苕、大豆、豌豆、胡豆、油菜、花生、海椒、藕、蔬菜等;養殖業以生豬、山羊、雞、鴨、鵝、兔、魚為主;2006年人平純收入3150元。 三、經濟發展情況 總體發展思路:“強農重工,大辦交通,發展三產,搞活流通”。 (一)產業結構調整情況 工作重點: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狠抓畜牧業發展,提質轉型;培育專業戶,做大做強蠶桑產業;發展加工業,強化服務;搞活三產業,輸出富余勞動力,進一步加強鎮域經濟發展步伐。 (二)周邊帶動發展戰略 以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強與周邊合作,促進經濟發展。一是加快金(順)馮(店)路、金(順)土(橋)、金(順)李(都)路、生(民)太(安)路建設,力爭在“十一五”期末建好出境道水泥路,改變交通瓶頸,發展地域優勢,融入成都經濟區,促進邊境商貿交流與合作。二是充分利用與中江縣人民渠灌區相鄰的區位優勢,打好帥鄉牌,爭取納入都江堰灌區,徹底解決該鎮十年九旱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問題,為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實現農業增產,為農民增收奠定基礎。
2,金順鎮的地理位置
金順鎮:
一、基本概況
金順鎮位于樂至縣北端,處沱涪二江分水嶺上,距縣城59公里,東與中江縣太安鎮相鄰,南與良安鎮相連,西靠金堂縣土橋鎮、又新鎮,北與中江縣馮店鎮接壤(鎮駐地距城南高速公路僅9公里),屬三縣交匯處,幅員面積為59.5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232個村民小組、一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8000余人,其中農業人口35566人,耕地面積30052畝,其中田9004畝。
二、大宗農業
該鎮屬典型的農業鄉鎮,以傳統的種植、養殖業為主,其中以蠶桑為支柱,生豬、山羊為主導,勞務輸出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紅苕、大豆、豌豆、胡豆、油菜、花生、海椒、藕、蔬菜等;養殖業以生豬、山羊、雞、鴨、鵝、兔、魚為主;2006年人平純收入3150元。
三、經濟發展情況
總體發展思路:“強農重工,大辦交通,發展三產,搞活流通”。
(一)產業結構調整情況
工作重點: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狠抓畜牧業發展,提質轉型;培育專業戶,做大做強蠶桑產業;發展加工業,強化服務;搞活三產業,輸出富余勞動力,進一步加強鎮域經濟發展步伐。
(二)周邊帶動發展戰略
以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強與周邊合作,促進經濟發展。一是加快金(順)馮(店)路、金(順)土(橋)、金(順)李(都)路、生(民)太(安)路建設,力爭在“十一五”期末建好出境道水泥路,改變交通瓶頸,發展地域優勢,融入成都經濟區,促進邊境商貿交流與合作。二是充分利用與中江縣人民渠灌區相鄰的區位優勢,打好帥鄉牌,爭取納入都江堰灌區,徹底解決該鎮十年九旱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問題,為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實現農業增產,為農民增收奠定基礎。
金順鎮位于樂至縣北端,處沱涪二江分水嶺上,距縣城59公里,東與中江縣太安鎮相鄰,南與良安鎮相連,西靠金堂縣土橋鎮、又新鎮,北與中江縣馮店鎮接壤(鎮駐地距城南高速公路僅9公里),屬三縣交匯處,幅員面積為59.5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232個村民小組、一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8000余人,其中農業人口35566人,耕地面積30052畝,其中田9004畝。
金順鎮位于樂至縣北端,處沱涪二江分水嶺上,距縣城59公里,東與中江縣太安鎮相鄰,南與良安鎮相連,西靠金堂縣土橋鎮、又新鎮,北與中江縣馮店鎮接壤(鎮駐地距城南高速公路僅9公里),屬三縣交匯處,幅員面積為59.5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232個村民小組、一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8000余人,其中農業人口35566人,耕地面積30052畝,其中田9004畝。
金順鎮位于樂至縣北端,處沱涪二江分水嶺上,距縣城59公里,東與中江縣太安鎮相鄰,南與良安鎮相連,西靠金堂縣土橋鎮、又新鎮,北與中江縣馮店鎮接壤(鎮駐地距城南高速公路僅9公里),屬三縣交匯處,幅員面積為59.5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232個村民小組、一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8000余人,其中農業人口35566人,耕地面積30052畝,其中田9004畝。
該鎮屬典型的農業鄉鎮,以傳統的種植、養殖業為主,其中以蠶桑為支柱,生豬、山羊為主導,勞務輸出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紅苕、大豆、豌豆、胡豆、油菜、花生、海椒、藕、蔬菜等;養殖業以生豬、山羊、雞、鴨、鵝、兔、魚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