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居易浪淘沙全文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唐代:白居易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譯文:我問這江潮和海水,哪里像郎君的深情和女子的心意。男女互相埋怨的時候認為對方不如潮水守時有信,互相思念的時候才發覺海并不算深。在這首原調《浪淘沙》小詞中,他通過對一位思婦復雜微妙的內心矛盾的描繪,真實地表現了婦女對愛情的忠貞和悲慘的境遇。擴展資料:該詞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來寫閨情,真實地表現出她對愛情的忠貞和被人拋棄的悲慘境遇。既借鑒民歌常見表現手法,質樸明快,天然無飾,而又言簡意賅,細膩而生動地表現出一位與琵琶女身世相同的思婦的復雜矛盾心理。含蓄深婉,怨而不怒,堪稱民間詞與文人詞結合的典范。創作背景:這首詩的創作時間大約是在大和至開成年間,作者在洛陽所作。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一泊沙來一泊去,一重浪滅一重生。 相攪相淘無歇日,會交山海一時平。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青草湖中萬里程,黃梅雨里一人行。 愁見灘頭夜泊處,風翻暗浪打船聲。 借問江湖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海底飛塵終有日,山頭化石豈無時。 誰道小郎拋小婦,船頭一去沒回期。 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生還有幾家。 卻到帝鄉重富貴,請君莫忘浪淘沙。
白居易《浪淘沙》一泊沙來一泊去,一重浪滅一重生。 相攪相淘無歇日,會交山海一時平。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青草湖中萬里程,黃梅雨里一人行。 愁見灘頭夜泊處,風翻暗浪打船聲。 借問江湖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海底飛塵終有日,山頭化石豈無時。 誰道小郎拋小婦,船頭一去沒回期。 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生還有幾家。 卻到帝鄉重富貴,請君莫忘浪淘沙。
2,浪淘沙的意思
【譯文】 彎彎曲曲的黃河河流漫長,夾帶著大量的黃沙,黃河波濤洶涌,奔騰澎湃,來自天邊。現在我要迎著風浪直上銀河,走到牛郎、織女的家門口。 【賞析】 這首詩寫于夔州,是民歌體的政治抒懷詩,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詩歌的前兩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來自天邊,奔騰千里的壯麗圖景。“九曲”用了夸張的手法寫黃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將黃河的源遠流長突寫得了神入化,與李白的《將進酒》中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后兩句采用了張騫為武帝尋找河源和牛郎織女相隔銀河的典故,馳騁想象,表示要迎著狂風巨浪,頂著萬里黃沙,逆流而上,直到牽牛織女家,表現了詩人的豪邁氣概。
【譯文】不要說流言蜚語如同兇惡的浪濤一樣令人恐懼,也不要說被貶低的人好像泥沙一樣永遠頹廢沉迷。淘金要經過千遍萬遍的過濾,要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光的黃金。 劉禹錫有《浪淘沙九首》,內容多是寫蜀地的淘金勞動。此篇是其中一首。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詩人在這兩句詩中以堅定語氣表明讒言“如浪深”,“遷客似沙沉”的現象未必是必然發生的。或者說,即使讒言如“浪深”,遷客卻也未必就“沙沉”。遭受不公正的遷謫逆境待遇也不都會如泥沙一樣沉入江底,也有努力奮爭搏擊不已的。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這兩句詩的字面意思看起來是在寫淘金的人要經過“千淘萬漉”,濾盡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子,寫的是淘金人的艱辛。但是在這首詩中,詩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盡管讒言誹謗,小人誣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罷官降職,逐出朝廷,貶謫他鄉,但是他們并不會因此而沉淪于現實的泥沙之中,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初衷,歷經艱辛和磨難之后,終究還是要洗清冤屈,還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樣,盡管“千淘萬漉”,歷盡辛苦,但是終究總會“吹進狂沙”,是金子遲早是要發光的。 如果把作品與劉禹錫的政治生涯聯系起來看,讒言明顯是指那些詆毀永貞黨人的讕言,以及對他百般挑剔的流言。他在詩的前兩句已明明白白地表露了自己的堅強意志,接著又以沙里淘金這一具體事理聯系到正義之身,歷盡千辛萬苦終歸會經受住磨難而顯出英雄本色,為天下人認可。這種正義必定戰勝邪惡的豪邁信念是劉禹錫一貫思想品格的真實反映。作品通過具體的形象,概括詩人的深刻感受,也給了后人以哲理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