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廠怎么樣做白酒,白酒廠不發酵 怎么生產白酒

本文目錄一覽

1,白酒廠不發酵 怎么生產白酒

購買可食用酒精(必須是食用酒精,比如說醫用酒精就可以,如果是工業酒精是會喝死人的)和水勾兌,也可以的加一些食用香精。
為什么不測出池酒精份呢糖分真的可以不測,因為缺少酵母菌的時候太少。有殘余糖分存在,說明淀粉的糖化過程正常,而糖分轉化為酒份的過程不正常,即缺少酵母菌。殘淀粉和糖分高,酒醅發粘;發酵正常,發砂(松散有度)。水分,用手握,指間輕易出水,不少于55,很難出水,少于50。(當然各家酒醅情況有別)

白酒廠不發酵 怎么生產白酒

2,高質量的白酒是怎樣生產出來的

高溫發酵 高溫取酒 窖藏
白酒生產許可證已經不好辦了,2001年國家五部委就已經限制新辦了,不是絕對辦不了,只要你有關系舍得花錢是可以辦的。關于酒質的話,一是理化指標,二是口感。理化指標能否達到國家標準或是行業標準要求,這肯定是需要化驗的,至于化驗一般規模以上的酒廠都會有化驗員和相應的設備,如果你沒有的話只有送檢,送檢雖只能代表你送檢酒樣的理化指標情況,但是只要你工藝沒有變化,發酵正常的話,每批次的理化指標相差是不大的,送檢的指標是可以做為參考的。

高質量的白酒是怎樣生產出來的

3,白酒的生產流程

白酒是通過工廠生產出來的。現今有兩種生產方法,一種是傳統的純糧釀造方法。一種是現代工業四塔蒸餾,然后勾兌出白酒。玉米成熟后,收割,脫棒,晾曬,粉碎,拌曲,入窖,出窖,入甑,蒸餾,出酒。其他流程也可以,收割,脫棒,整粒研磨,加入糖化酶,入缸,出酒精。
白酒的生產流程:高粱、小麥、玉米等原料,經過粉碎、蒸煮、攤涼、加曲、加漿、入窖發酵,蒸餾、原酒、儲存、勾兌、調味、化驗指標、再儲存、灌裝成品。玉米需要先曬干---便于保存,用時粉碎,蒸熟,適宜溫度加曲,入甑發酵,蒸酒,再拌梁加曲,依次循環進行。

白酒的生產流程

4,如何釀制白酒

凡是有淀粉和糖類的原料都可以釀制白酒(如:高粱、大麥等),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的味道有所不同。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發酵的大曲、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占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制作方法如下:1. 原料粉碎,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2. 3. 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做準備。4. 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殺菌和淀粉酶的相互作用。5. 6. 冷卻,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準備發酵。7. 發酵,發酵的溫度不宜過高,應維持在20攝氏度到26攝氏度之間,時間在3到5天左右。8. 最后一步,蒸酒。作用是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過冷卻,即可得到白酒。

5,白酒是怎么做的

⑴大曲酒 大曲酒,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加上一定數量的碗豆。大曲又分為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一般是固態發酵,大曲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曲釀成。 ⑵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態發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⑶麩曲酒 這是解放后在煙臺操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別以純培養的曲霉菌及純培養的酒母作為糖化、發酵劑,發酵時間較短,由于生產成本較低,為多數酒廠為采用,此種類型的酒產量最大。以大眾為消費對象。 ⑷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釀成的酒。 ⑸其它糖化劑法白酒 這是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結合法白酒的種類有: ⑴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 這種酒是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后蒸餾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⑵串香白酒 這種白酒采用串香工藝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還有一種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⑶勾兌白酒 這種酒是將固態法白酒(不少于10%)與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 液態發酵法白酒 又稱“一步法”白酒,生產工藝類似于酒精生產,但在工藝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傳統工藝,酒質一般較為淡泊;有的工藝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彌補。此外還有調香白酒,這是以食用酒精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調香白酒經調配而成。 2.按酒的香型分 這種方法按酒的主體香氣成分的特征分類,在國家級評酒中,往往按這種方法對酒進行歸類。 ⑴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醬香型白酒,以茅臺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酵工藝最為復雜。所用的大曲多為超高溫酒曲。 ⑵濃香型白酒 以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洋河大曲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酵采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采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⑶清香型白酒 也稱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采用清蒸清渣發酵工藝,發酵采用地缸。 ⑷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⑸其它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西鳳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這些酒的釀造工藝采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采用串香法。 3.按酒質分 ⑴國家名酒 國家評定的質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國家級評比,共進行過5次。茅臺酒、 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等酒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 ⑵國家級優質酒 國家級優質酒的評比與名酒的評比同時進行。 ⑶各省,部評比的名優酒 ⑷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產量的大多數,價格低廉,為百姓所接受。有的質量也不錯。這種白酒大多是用液態法生產的。 4.按酒度的高低分 ⑴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⑵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白酒的生產有兩種方式: 1、配置型白酒:就是用食用酒精經過降度和使用正常的勾兌技術進行調兌而成,這種方式生產的白酒安全對身體沒有什么太大的傷害,喝后的感覺就是頭疼,口干。 此法一定要注意:千萬要使用食用酒精(乙醇),切記不要使用工業酒精(甲醇),全國經常被報道的假酒就是甲醇所致,該產品傷害人的中樞神經,飲用5ml就會出現頭暈、惡心和嘔吐,10ml就會失明,以上就會危及生命。 2、釀造型白酒,生產工藝相對比較復雜,同時還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現簡單的介紹如下: 原料處理---泡糧---初蒸---悶水---復蒸---攤涼---下曲培菌---發酵---蒸餾 原料:主要以淀粉類原料為主,例如:大米、高梁、玉米、紅薯等等皆可 泡糧和蒸糧的過程主要是將淀粉的鏈破壞掉,利于后期的培菌糖化 下曲培菌:此過程主要由根酶和糖化酶來完成,就是將淀粉轉化成糖的過程。根酶主要使用q303,糖化酶的用量一般為120u/g原料,目前國內最好的要屬:無錫雪梅和蘇宏達 發酵:就是將糖類轉化成酒精的過程,利用酵母的代謝產物來生產酒精,國內最好的酵母為:湖北產的安琪耐高溫酵母酒酵母,用量為0.1%左右,根據季節的不同自由調整,掌握冬季用量大,夏季用量少的原則 以上只是簡述 希望能給予你幫助~

6,白酒的制作技術

玉米是釀酒的好原料之一,除單產較高外,本身所含的各種成分較適中,又富含植酸,有利于發揚酒的回甜風味。玉米蒸熟后,也比較疏松適度,不粘糊,有利于發酵。 工藝流程 固體斜面原菌→二重皿→擴大培養→曲種→麩曲 制作方法   1.玉米原料選擇:顆粒飽滿,金黃色,千粒重242.7克,含淀粉62.6%、蛋白質8.76%。粉碎通過的篩孔為3.8 ~4.2毫米,相當6~8瓣。 2.種曲制備:   試管原菌用麥芽汁培養基,接入河內白曲原菌后在30℃培養72小時。   擴大培養時,原料為麩皮80%,谷糠20%,加水50%,拌勻后滅菌,冷至31~32℃,接入試管原菌培養72小時,中間翻拌3~4次,成熟后裝入紙袋,在32~33℃干燥24小時,備用。   曲種制備時,將麩皮90%、谷糠10%加水90%,拌勻后滅菌1小時,冷至34~35℃接種,接種量為0.3%;堆積6小時,中間翻拌一次;裝簾培養,在35~36℃培養96小時,中間劃簾4~5次,成熟備用。   白曲制造時,將麩皮80%、谷糠10%和鮮酒糟10%拌勻后,裝甑蒸料1小時(圓汽計時),冷至36℃接種量為0.3%;接種后堆積6小時,中間倒堆一次;裝簾培養,在33~34℃培養40小時,每2小時倒簾一次,中間劃簾一次。測定成品曲水分為32%,酸度1.3糖化力632毫克/小時。   3.固體產酯酵母的制備:采用球似、漢遜、1274和1312四種生香酵母。固體斜面試管用麥芽汁培養基,接菌后在28~30℃培養72小時。   (1) 一代三角瓶的制備:取150毫升麥芽汁,裝入500毫升三角瓶,常壓滅菌一次,冷至30℃,接入原菌,在30℃培養24小時。   (2) 二代三角瓶的制備:取150升麥芽汁,裝入2,000毫升三角瓶,常壓滅菌一次,冷至30℃,將一代成熟的菌種接入,在30℃培養24小時。   (3) 固態生香酵母的制備:取麩皮27.5公斤、玉米粉5公斤、谷糠5公斤、水19公斤和鮮酒糟22.5公斤,拌勻后常壓蒸煮1小時,冷至35℃,加3.4309糖化曲2.4公斤、酒稍子1.8公斤、二代成熟的種菌液5公斤(其中球擬1公斤,漢遜1公斤,1274菌2公斤,1321菌1公斤)以及酒精酵母1公斤,堆積培養6小時,中間倒堆一次,于31~32℃裝簾,34~35℃培養16小時。測定成熟產酯酵母的水分44%,酸度0.12,細胞數9.9億/克,生芽率15%。   4.酒精酵母的制備:原菌為南陽酵母,麥芽培養基。經三次擴大培養,即小燒瓶和大燒瓶用玉米糖液,各培養24小時,接入缸中再培養8小時,備用。   5.已酸菌的培養:培養基為酒精2%、磷酸氫二鉀0.04%、硫酸鎂0.02%、碳酸鈣1%、醋酸鈉0.5%、硫酸銨0.05%、酵母膏0.1%,pH為7.0,在33 1℃溫度下培養5~7天。   6.地下水質的化驗:無色透明、無異味、pH值為8.45、總酸0.44毫克當量/升、總硬度6.9德國度。   7.人工老窖的培養:采用昌平酒廠的老窖泥為種子,經三級擴大培養,接入固體泥的配料中進行發酵,然后搭窖。   (1) 三角瓶一級培養:按10個窖池培養液總量7200毫升計,分3個大三角瓶培養,每瓶2400毫升。其中牛肉膏0.5%、蛋白胨1%、葡萄糖2%、氯化鈉0.5%和碳酸鈣1%,加水2400毫升混勻,塞棉塞加壓滅菌(1.2公斤/厘米2)30分鐘,冷至32℃加酒精2%(即48毫升),再接入種泥240克,于32℃保溫培養7天。   二級培養時,配方同上,只是容積擴大10倍。即將5種材料加入24000毫升開水中混勻,冷至32℃加2%酒精(480毫升),再接入一級種菌液,于32℃培養7天。   三級培養時,按二級培養,繼續擴大10倍,即得三級菌種培養液。   對三種成熟種菌的要求是,能看到小氣泡產生,聞之有臭味,鏡檢有酸菌。   (2) 固體窖泥的培養:以10個窖池,需用40噸泥計算,取粘性較大的黃膠泥20噸、含腐植質較多的黑塘泥20噸、過磷酸鈣1.5%(對黃黑泥總計量,下同)、尿素0.2%、大曲2%、次水果4%、酒稍子5%,以及黃漿水適量。先將黃膠泥砸碎,加熱量熱水悶軟,再與其它材料混合,加適量酒糟浸泡水調和,邊加邊踩,邊踩邊翻,直至拌勻,干濕適宜為度。堆于窖內踏實,表面拍光,上蓋草簾,保溫發酵30天即可塔窖。   (3) 搭窖:窖壁以凹凸排列砌磚,用5%酒稍子噴濕,再將一團團香泥甩向窖壁四周,使香泥緊貼于窖壁,上壁泥厚3厘米,下壁泥厚7厘米。然后以10厘米香泥鋪窖底,再灑酒尾,最后全面抹光,撒曲粉少量。將扔糟加5%麥曲,降溫至28~32℃,裝入窖內發酵1個月后,挖去扔糟,進行立窖。

7,怎么樣做白酒

1、釀酒用的糧食不一定非要經過蒸煮,將淀粉糊化后才能用于發酵釀酒。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能夠糖化發酵生淀粉的菌種已經完全能夠很好的擴大培養,用于大生產。 2、糧食含一定數量的淀粉,如能將大部分淀粉轉化為酒精,則糧食的出酒率會相當高。 3、科學技術總是不斷向前發展的, 科學技術的更新,首先是人的觀念的更新。 增香型生料釀酒高產技術 是我所采用國際先進的微生物工程技術歷經 10 年開發的研究成果。是對幾千年傳統釀酒方式的重大突破,經國家法定質量監督檢驗部門檢測,酒質達到國家優級品標準。評酒專家對酒的口感和整體質量給予了高度評價。本技術自正式面向全國推廣以來,社會各界反映異常強烈,每天來人、來函、來電絡繹不絕,均要求對該技術及設備和涉及到該技術的其他問題作進一步的了解。對此,我們針對客戶提出的帶普遍性的問題,以問答的形式作統一性的答復: 一、你們為什么要開發這項新技術? 1、我國有廣闊的白酒銷售市場。釀酒是一項千古不衰的永恒產業。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的銷量也在不斷增長,據國家輕工總會統計,目前我國每年白酒總產量已達 780 萬噸。這種廣闊的白酒銷售市場能為成千上萬的釀酒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注重釀酒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也是很值得作的一篇大文章。 2、傳統的釀酒方式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傳統的釀酒方式需經過泡糧、蒸糧、燜糧、攤涼、培菌等多道復雜工序。工人勞動強度大,出酒率不高,且能源浪費嚴重。而采用增香型生料釀酒高產技術可減輕勞動強度60%以上,節約能源70%以上,增加出酒率40%以上。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給各釀酒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和效益。 3、高品質、低價格的釀造酒一直是人民所追求的目標。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成品酒有釀造酒和勾調酒。傳統方式釀酒出酒率低、勞動強度大、市場成本高、效益低。用食用酒精進行串香勾調,雖然產量大,但由于勾調水平的因素,一般酒質量較差,不太受歡迎。而增香型生料釀酒則糧食不蒸不煮,直接利用高科技生物發酵方式進行釀造,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香精、香料,不需任何勾調即可達到國家優級標準。且出酒率高、酒質純正、香味濃郁、醇厚悠長、飲后不上頭、不口渴、不傷身體。因系純糧釀造,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4、釀酒企業即要講質量、也要講效益。目前,中國每個縣市有釀酒小作坊幾百到幾千家,其生產方式仍采用復雜的的傳統工藝,勞動強度大、能耗高、出酒率低、酒質受技術因素制約大。成本很高售價卻很低,利潤很微薄。甚至有的廠家還在虧本經營,而增香型生料釀酒工藝簡單、操作簡易、酒質極佳、成本極低、每斤酒成本僅0.7~0.8元,在市場銷售中具有很大的競爭力。 二、增香型生料釀酒的前景如何? 增香型生料釀酒技術、工藝路線是切實可行的,是生物技術飛躍發展的產物,是釀酒工藝的一項技術突破。與傳統工藝相比,工藝簡單,節約場地,降低勞動強度,操作衛生安全,不受季節限制,投資省,見效快。出酒率同比提高40%以上,降低能耗70%以上,生產的白酒符合市場要求。 該釀酒技術順應現代酒業發展潮流,特別適合中、小酒廠。目前,酒類生產和消費兩極分化現象日趨明顯,一方面以名酒為中心組建的名酒企業集團,依靠獨特的歷史沉淀酒文化,精湛的釀酒技藝,獨樹一幟的風格,形成了固有的消費圈,占據了酒類生產消費的半壁江山,帶動、影響、引導著酒類消費潮流和時尚,是酒界的支柱脊梁。他們的生產是在傳統固有的生產方式上的繼承與發展,是一定要堅持和發揚的,是不可徹底改變的。另一方面,是規模小、分布廣、技術力量弱的遍布鄉鎮的小酒廠,他們地產地銷,為廣大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白酒,占有相當的市場分額。增香型生料釀酒技術很適合這些酒廠,它操作簡便、 出酒率高、成本低,同時大量的酒糟屬糖化高蛋白精飼料,可養豬、牛等畜禽,基本可達到“烤酒只需原料錢,喂豬不花飼料錢”。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將對這部分酒廠的生存和發展,對促進農村特別是老、少、邊、窮的經濟發展,對非食用糧食轉化,發展庭院經濟和畜牧業生產,脫貧致富奔小康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三、增香型生料釀酒技術的成熟程度如何? 增香型生料釀酒技術經我所多年的研究,通過小試、中試和規模生產, [ 其中四川耕之靈酒業公司(酒研所生產實驗培訓基地) 可日產 2 噸優質白酒, ] 已經完全取得成功并推向社會,接產單位反映很好,其技術的成熟性完全可靠。自從該技術推廣以來,已成功轉讓數百家,我所的宗旨是:轉讓一家,扶持一家,成功一家。并可簽訂技術轉讓合同,進行公證,達不到要求者負責賠償一切經濟損失。 四、增香型生料釀酒具有哪些優勢? 1、糧食不蒸不煮,直接發酵,工藝操作極為簡便。直接將糧食加水加曲藥發酵烤酒,發酵時間10天左右,冬天發酵時間稍長。與傳統工藝相比,減輕勞動強度60%以上,節約能源70%以上,傳統工藝每天生產200斤酒,需2至3個工人,現在1個人半天時間就可輕輕松松完成。 2、酒質極佳,用該工藝生產的白酒不需任何勾調, 即香味濃郁,綿甜爽凈,余味悠長,無雜味、焦糊味、爆辣味、有后勁、不上頭。我所研制的 增香型 更屬國內首創,比其它生料酒更具濃郁香氣。此外,在蒸餾時,從蒸餾開始到結束,始終清澈純凈,絕不混濁。配合我所專有技術產品——尾酒回收器。基本上不存在尾酒,酒質更加甘冽芳香,是名符其實的優級品。 3、成本低、利潤高: 用增香型生料釀酒工藝釀造一斤優級白酒只需0.7元左右,而傳統工藝釀造一斤優級白酒成本需1.3-1.4元,每斤酒可降低0.6-0.7元左右成本,在同等條件下,產品更具有競爭力,在同等售價上,利潤更高。 4、酒糟飼料,配合養豬可謂一舉兩得。增香型生料釀酒的酒糟價值跟白酒一樣重要,它比固態法的酒糟具有更高的營養成分,生料法酒糟色鮮香濃味美,對畜禽具有很好的適口性,除了可以直接喂養畜禽外,還可以通過澄清、過濾、烘干(曬干)、造粒制成 DDGS 飼料,酒糟除含有大量蛋白質外,還 富含核黃素、硫胺素、生長素、膽堿、核糖核酸等微量有益成分,這些營養成分是谷物飼料所不能代替的,它完全可以替代魚粉、豆餅等蛋白飼料。從另一方面講,酒糟的價值甚至可以超過白酒。 5、占地面積少: 生料釀酒工藝,設備簡單,只需一套蒸餾設備和數口發酵缸,設備占地面積3平方米左右。發酵缸的數量視生產規模而定,一般小型酒廠僅需30多平方米即可生產。 6、投資小: 一般家庭利用普通工具投資幾百元或在我所購一套中小型設備即可生產,總投資 4000多元即可。包括技術轉讓費在內,如老酒廠技術革新,只需改變工藝流程,不再增加生產型設備,固定投資僅為傳統工藝的五分之一。 五、能不能算一算生料釀酒的經濟效益? 該項目之所以被廣大的投資者看好,除了它本身的技術含金量以外,還因為投資少、見效快、利潤大。只需努力,沒有風險。 本項目特別適合于城鄉家庭辦廠,老酒廠技術更新及鄉鎮企業投資。
5谷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