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什么酒(帶泥字的酒)

帶泥字的酒


一.白酒窖泥使用的是什么泥。

1.只要粘性強,不含沙子等滲水快的物質,不含窖泥老化的主要成分鈣、鐵離子多的金屬離子即可。主要是要粘度,能拖住水。

二.這個喝的是什么酒

1.看顏色像雞尾酒中的血腥瑪麗。 雞尾酒(cocktail)是一種混合飲品,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酒或飲料、果汁、汽水混合而成。

2.血腥瑪麗,雞尾酒名,這種雞尾酒由伏特加、番茄汁、檸檬片、芹菜根混合而制成,鮮紅的蕃茄汁看起來很像鮮血,故而以此命名。

3.“血腥瑪麗”指十六世紀中葉英國女王瑪麗一世。她心狠手辣,為復興天主教殺戮了很多新教教徒,因此得到了這個綽號。

4.本款雞尾酒顏色血紅,使人聯想到當年的屠殺,故名。血腥瑪麗雞尾酒最早誕生在20世紀20年代的巴黎哈里紐約酒吧。

三.泥土埋藏酒

1.泥土埋藏酒的釀制靈感來源于傳統女兒紅酒,基酒以茅臺鎮本地糯高粱為原料,按照茅臺醬香酒傳統工藝釀造出純糧原漿新酒,再用千斤土壇完整窖藏3年后分裝于1斤特制土陶瓶中,用軟木塞封口、土蜂蠟密封后深埋于2米深的地下,最后在地表種植高粱或根系比較發達的植物。

2.如此埋藏3-5年后,從而產生獨特的香味和口感,使酒變得柔和、香醇。 歷史淵源 泥土埋藏酒的前身,往上可以追溯到公元304年,晉代上虞人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記載的“女兒酒為舊時富家生女、嫁女必備之物”。

3.據說南方人生下女兒才幾歲,便開始釀酒,釀成酒后,埋藏于桂花樹下,待女兒出嫁之時才取出供賓客飲用。久經埋藏后的酒,色濃味醇,因此壇中舀出的頭三碗酒,要分別呈獻給女兒婆家的公公、親生父親以及自己的丈夫,寓意祈盼人壽安康,家運昌盛,百年好合。

4.受此啟發,泥土埋藏酒在女兒紅的埋藏工藝基礎上,結合茅臺鎮特有的土壤、水源、氣候和地理環境優勢,做出了更為細致深入的研發和創新。

5.類似這樣先將酒用千斤土壇窖藏3年,再分裝都小陶瓶埋藏在地下三年,累計需要6年的時間,比茅臺酒的窖藏年份還要長,其口感要比普通窖藏6年的白酒更醇厚、更陳香,而且酒埋藏在地下,能盡可能的聚天地之精,汲植物之靈,使酒能產生一種獨特的香味,增加酒體的渾厚口感。

四.釀酒用的窖泥是什么?

1.4月26日開始的中華世紀壇“世紀國寶展”,在第一號展柜上,一塊毫不起眼的灰褐色泥巴,與秦始皇陵的劃船陶俑、中國最早的人造鐵器等考古文物一起,戴上國寶桂冠,令眾多參觀者矚目。

2.和其他展品相比一個最大的特征是,這塊參展的古窖泥依然“活著”。可不要小看了這塊古窖泥,它來自于長江之濱的五糧液古窖池,至今已有637年的歷史,每一克的古窖泥里含有幾百種、約十億個參與五糧液釀造的微生物,被科技界稱為“微生物黃金”。

3.考慮到要保證這塊古窖泥的沿途安全,四川專門派出警務人員護送這塊“泥巴國寶”進京。為揭開這塊“泥巴國寶”的秘密,記者專程趕到中國酒都宜賓,收獲了一個個關于“泥巴國寶”的傳奇。

4.“明代酒坊”:穿越人間600多年的醉人酒香宜賓有一條古香古色的老街———鼓樓街。步入老街,一股濃郁的酒香便撲鼻而來,循香尋去,一處明代風貌的古典式建筑映入眼簾,這就是五糧液古窖池群———“長發升老窖”。

5.進入糟坊內,酒香變得更加濃厚、沁人心脾,霧氣騰騰,釀酒的師傅有的在起糟,有的在續糟,有的在蒸酒,白霧繚繞間,一股亮晶晶的原酒順著主管流淌出來,仿佛讓人回到了宋明時期。

6.這里是五糧液集團的一個車間,班組名為“東風組”。副組長張發明說,這里有我國現存最早并一直使用至今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

7.20世紀60年代,國家文物部門的考古專家從窖中的出土物分析,這些窖池屬明代成化年建造,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

8.它的年紀比瀘州萬歷年間的酒窖還要老108年,酒業有諺語:“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憑窖池老。”越是陳窖,釀造出來的酒所含對人體有利的物質比例越高,降低酒精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9.因此窖齡越長,釀造出來的酒就越好。如今老當益壯的窖池,仍然默默地出產著好酒,其沿襲數千年的獨特釀酒工藝和出產的堪稱極品的酒,是五糧液的精髓所在。

10.五糧液香絕天下的奧秘之一,就是因為它使用的明代窖池歷經六百多年滄桑,一直未中斷過發酵。作為濃香型優質大曲酒生產的主要發酵設備———窖池,其質量是濃香型大曲酒質量的關鍵,其活力的大小、能力的強弱對酒質風格的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1.在五糧液古糟坊內參觀你會發現,這里的各項操作仍然沿襲的是最古老的釀酒工藝。從分層起糟、續糟、蒸酒到黃泥封窖,全部是人工操作。

12.蒸酒的過程中,“量質摘酒”、“按質并壇”這些傳統工藝目前仍應用在五糧液的生產過程中,并成為五糧液優良品質的重要保證。

13.古代就開始應用的“生物工程”五糧液是古窯泥中的古老微生物和空氣中的微生物共同協作生產出來的。古窖池一個個被黃泥封好,沉睡著,四四方方的,有5噸卡車的車兜大小,就像燒磚的窯。

14.與窯不同,黃生生的泥土是潮濕的,用手指一戳就一個小窩。有工人扒開泥土在取糟,濃郁的酒香讓人眩暈,隨著一層層顆粒狀的糟料被搬出窖池,灰白色的池壁就露出來了。

15.濕漉漉的,像在往外滲水。張發明師傅告訴記者,到中華世紀壇參展的國寶古窖泥就是他親手從老窖池池壁上取下來的。

16.他說:“原先灰白色的泥土拿到陽光下竟呈現出紅、綠等五顏六色,而且顏色還在不斷變化,很奇妙。”五糧液技術中心王戎解釋說:“古窖泥里面的總酸、總酯及微生物種類非常多,光是有益的微生物,目前我們能夠認識的就達幾百種!

17.”據介紹,古窖池是用宜賓獨特的弱酸性黃泥粘土建造的,在酒的發酵過程中,窖池中會產生種類繁多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質,并且慢慢地向泥窖深入滲透,變成了豐富的天然香源。

18.窖齡越長,微生物和香味物質越多,酒香越濃。而黃泥含有的鐵、磷、鎳、鈷等多種元素,對酒的美質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起固化作用的鎳和起催化作用的鈷。

19.“白酒的釀制是一項生物工程,五糧液的釀造更是傳承自唐宋年間的生物工程。”王戎告訴記者。“釀酒的關鍵是微生物,香氣實際上是微生物新陳代謝的產物,不同種類的微生物決定了酒香的不同。

20.”王戎說,“在酒糟的發酵過程中,窖池中會產生種類繁多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質,并且慢慢地向泥窖深處滲透,變成了豐富的天然香源,窖齡越長,微生物和香味物質越多,酒香越濃。

21.”“那么,這樣一塊老窖泥土中含有多少個微生物呢?泥土的顏色為什么會變化?”記者很好奇。“科研人員經過檢測分析后發現,五糧液的每1克老窖泥中,含10億個以上的微生物,形成一個龐大的微生物群落!

22.泥土的顏色之所以變化,是因為里面的微生物還在不斷地新陳代謝,產生新的物質。”“有多少種微生物參與五糧液的發酵?

23.”“目前的研究表明,在五糧液的釀造過程中,有150多種空氣和泥土中的有益微生物共生共存所形成的網絡,參與窖池發酵。

24.例如大家熟知的酵母菌、己酸菌、乳酸菌、乙酸菌、丁酸菌等等,當然還有幾十種生物活性酶在為這些微生物做輔助工作。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