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型白酒出酒時要注意什么,選擇清香型白酒的時候要看什么嗎

本文目錄一覽

1,選擇清香型白酒的時候要看什么嗎

君子圈酒可以,尤其是白酒的口感,是國內頂 尖
清香型白酒的代表產品是竹葉青,醬香型白酒的代表是茅臺,濃香型的酒比較多,還有一個鳳香型白酒西鳳酒。
個人認為濃香型的口感比較好,像五糧液。不拉桑,不刺喉。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祝你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選擇清香型白酒的時候要看什么嗎

2,人出酒時應注意什么

沒有要注意什么的、喝多了出酒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但是注意別吐在別人嘴里就行了…
初學者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手架就像房子的地基要穩、牢,不要奇形怪狀的簡單實用就好。掌握一個平架和立架就好。握桿和把自行車一樣,注意不是半握要成 0形。站姿和你偶像學吧。瞄準就帶過了。打點對準白球的中下4分之一,注意出桿時要么往上要么往下,不然你心里會有陰影哦。我是不是斜視,我曾經就有過這樣的自疑。力度以柔為主,長桿也一樣。要用巧勁不是蠻力哦。這些是基礎要領,也是原則。修行還是靠個人,前途漫漫,有桌球相伴,有憾似無憾。呵呵!

人出酒時應注意什么

3,在家中存放白酒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但是在存放白酒的時候我們還是應該注意一些要點的,那么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白酒的存放方法。 白酒的存放方法1.帶包裝存放 一般買回來的酒如果想保存建議帶著原包裝保存,因為酒容易揮發,已經打開過的酒不適合較長時間的保存。 白酒的存放方法2.封口 對瓶口處也應該再給予封閉處理,因為一般買的酒瓶口處并不是封閉的非常嚴的,所以我們可以用保鮮膜或塑料袋把瓶口纏緊,如果感覺還是不嚴實,不怕麻煩的話,就直接用蠟封瓶口吧,把蠟融化,把瓶口放在融化的蠟中,等蠟干透。或者用泥把瓶口封起來也是可以的。泥適合各種包裝的瓶子,但是蠟容易把塑料的瓶蓋弄變形,容易封閉不緊,在這里要注意了。 白酒的存放方法3.放酒窖或埋在地下 如果家里有酒窖,這時候就可以把封好口的酒瓶放進酒窖里了,如果沒有,可以把瓶裝酒放在壇子里,埋在地下盡量深一些的地方,因為越深才能保證溫度與濕度的恒定。如果是普通的公寓,建議存入地下室,那里沒有陽光直射,相對溫度與濕度也是恒定的,還要經常通風,但是這種地方溫度還是不能一直恒定,所以不建議長期保存。 白酒的存放方法4.存放時間 一般醬香型和濃香型的白酒最易儲藏,可以適當的存放時間長一些,但是米香型和清香型的白酒就不行了,這種酒最好不要長期貯存,因為貯存時間長了容易失去原有的清香,還會發出苦澀味,存放時間長了就不好喝了。在家里自己存放的話,建議也不要超過三年。 ?

在家中存放白酒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4,清香型白酒發酵工藝程序

清香型大曲酒的技術要點在于必須有質量上等的大麥、豌豆曲以及在釀酒工藝中以排除影響酒體的一切邪雜味為中心環節。汾酒有總結古代釀酒的7條秘訣,并有所發展。 (1)人必得其精 釀酒技師及工人要有熟練的技術,懂得釀造技術,并精益求精,才能釀出好酒,多出酒。 (2)水必得其甘 要釀好酒,水質必須潔凈。“甘”字也可做“甜水”解釋,以區別于咸水。 (3)曲必得其時 指制曲效果與溫度、季節的關系,以便使有益微生物充分生長繁殖。即所謂“冷酒熱曲”,就是說使用夏季培養的大曲(伏曲)質量為好。 (4)糧必得其實 原料高梁籽實飽滿,無雜質,淀粉含量高,以保證較高的出酒率。故要求采用粒大而堅實的“一把抓”高梁。 (5)器必得其潔 釀酒全過程必須十分注意衛生工作,以免雜菌及雜味侵入,影響酒的產量和質量。 (6)缸必得其濕 創造良好的發酵環境,以達到出好酒的目的。因此,必須合理控制入缸酒醅的水分及溫度。位于上部的酒醅入缸時水分略多些,溫度稍低些。因為在發酵過程中水分會下沉,熱氣會上升。這樣掌握,可使缸內酒醅發酵均勻一致些。酒醅中水分的多少與發酵速度、品溫升降及出酒率有關。 另一種解釋為若缸的濕度已飽和,就不再吸收酒而減少酒的損失,同時缸濕易于保濕,并可促進發酵。因此在汾酒發酵室內,每年夏天都要在缸旁的地上扎孔灌水。 (7)火必得其緩 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發酵控制,火指溫度,也就是說酒醅的發酵溫度必須掌握“前緩升、中挺、后緩落”的原則才能出好酒;二是指酒醅蒸酒宜小火緩慢蒸餾才能提高蒸餾效率,既有質量又有產量,做到豐產豐收,并可避免穿甑、跑氣等事故發生。蒸糧則宜均勻上汽,使原料充分糊化,以利糖化和發酵。

5,經釀白酒怎樣釀注意事項有哪些

釀酒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含一定濃度酒精飲料的過程,當然,實際操作的時候遠遠不是這么簡單。大致來講,一瓶白酒的誕生,一般要經過這樣幾個步驟:選料、制曲、發酵、蒸餾、陳釀、勾兌、灌裝。醬酒必須在“微氧”環境和壇內酒液的“呼吸作用”下,產生以下三大反應,才促使醬香白酒在窖藏儲存過程中不斷陳化老熟,越陳越香。1、物理反應:通過長時間的窖藏,有效排除了酒內的醛類、硫化物、甲醇等不愉快的氣味,使酒體更醇和,喝了頭不疼、口不渴。2、化學反應:在氧氣作用下,酒液產生了的酯化、氧化和還原反應,使酒的味道成熟,生成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多種對人體有益和芳香類物質,讓酒香氣幽雅,回味悠長,更加健康。3、締合反應:酒中的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以氫鍵形式進行締合,使酒分子和水分子結合的更加緊密,讓酒的口感更加柔和適口,提高酒的品質。紅年開創推出白酒窖藏服務,廣泛甄選和設立專業酒窖,為想儲藏酒的人提供私人窖藏白酒的場地、專業管理服務。為客戶打造一個收藏珍品的私人空間,不僅能彰顯客戶對高品質白酒的堅守,對品質生活的積極態度。
白酒釀造沒有經釀這樣的說法。白酒釀造工藝不同主要是引起香型不同,從而引起白酒口感不同。注意事項:嚴格執行工藝控制,靈活體會工藝控制的原因,辯證法分析工藝控制的核心。從而達到優產高產。
白酒收藏存放的注意事項 近年來,隨著白酒價格的不斷上漲,讓收藏者對白酒收藏也多了一份興趣。白酒的收藏門檻較低、保值升值能力強、收藏方便等優勢讓收藏愛好者備受關注。可是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白酒品牌和種類,消費者該選擇什么樣的品牌來收藏呢? 業內專家表示:一瓶陳年好酒的價值如何,首先要看他的外包裝是否完好,尤其是封口,封口完好且氧化程度跟外包裝同步的就算作同類里面的精品。所以收藏好酒的同進也更應該注重酒的存放。 一、白酒收藏技巧 1、收藏最好是高度酒 專家建議:50度以上為高度,高度酒更適合收藏,高度酒一般都是純糧食釀造的;而50度以下的低度酒很多都是勾兌的,里面的乙醇很容易揮發,無法長期保存。特別是清香型白酒不適合長期貯存,容易失去原有的香型特點,甚至出現苦澀味。從飲用上來說,一般高度酒的口感更加香醇。 2、收藏主要應以醬香和濃香為主 除了度數以外,白酒的香型也與收藏有很大的關聯。目前中國白酒的香型大致可分為5類:醬香、濃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

6,品酒要注意什么

如同我們東方社會文化的茶藝一樣,在西方社會,品嘗葡萄酒被視為是一門藝術,也是一個專業領域,是有優雅氣質及尊重傳統文化的表現。在品酒中應該注意避免其他異味,例如香水味,煙味,使用干凈無異味的器皿和光滑無色透明的高腳杯,然后將室溫控制在合適的溫度,最后再準備一個愉快的品酒心情去體驗美妙的葡萄酒,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情緒會影響您的判斷。 一、 品酒的時間 約于用餐前,早上11時為或傍晚6時都比較符合。 二、 光源 以自然陽光(光源)為最佳。 避免熒光性光源,這種光線會使紅色像棕色或紫色。燭光可強化葡萄酒外觀,在正式品酒場合里,用以觀察葡萄酒的真正純凈度;并多數使用在酒窖內觀察從酒桶里抽出的淺齡葡萄酒;或者在過酒、換瓶時使用。 三、 背景物 白色的背景物,用以襯托葡萄酒,觀察其色澤。如:白色桌面或白紙等。 四、溫度(室溫、酒溫) 1、室溫 理想的品酒室溫為18-20℃,濕度約60%,場內通風良好,不可吸煙,不能有異常氣味(如香水味)。 2、酒溫(酒杯的溫度也應該與葡萄酒的溫度相同) 飲用葡萄酒時,溫度對酒香及人的味覺影響非常大。酒溫太低,酒的芳香會被鎖住無法釋放,酒溫過高側會使酒精味太重,也有可能產生一些其他氣味。適當地調整酒溫可以發揮葡萄酒的特性(可修正葡萄酒本身的不足或缺陷)。 葡萄酒類型 溫度(℃) 醇厚紅葡萄酒 15—20 清淡紅葡萄酒 12—14 干白葡萄酒、干性桃紅葡萄酒 7—10 甜白葡萄酒 4—6 香檳、起泡葡萄酒 6—8 五、酒杯。 應根據要品評的葡萄酒準備所需的酒杯,并應準備水杯及裝載吐出酒液的器皿。 1、 酒杯應當是清潔無色透明、無異味的,以便觀察葡萄酒的顏色。 2、 品嘗葡萄酒的酒杯:形狀應當是郁金香型。杯的內部有較大面積,當搖動酒杯使酒液與空氣接觸時,葡萄酒液里的芳香物質揮發得更迅速;杯子內部到杯口有足夠的空間讓酒液的氣味發展;杯口小于杯身,以便凝聚酒香;杯子帶有高腳,捏住杯腳,避免手碰到杯身,讓手的溫度影響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 3、 品嘗香檳及氣泡葡萄酒的酒杯:形狀纖長的(笛形)直身杯或敞口杯,其杯身可令酒中金黃色的氣泡上升過程更長,不會輕易散掉,讓人欣賞從杯體下部升騰至杯頂的氣泡線條。 4、 品嘗干邑及白蘭地的酒杯:白蘭地杯的杯身底部面積較大,便于持杯時用手心托住杯身,借助人的體溫來加速酒的揮發,以獲得更豐富的香氣。 5、 另外還有適用于品嘗其他葡萄酒的酒杯。 葡萄酒類型 適用的酒杯 1、白葡萄酒 小號郁金香型高腳杯(標準酒杯) 2、紅葡萄酒 郁金香型高腳杯(波爾多酒杯與勃艮第酒杯) 3、香檳 (氣泡葡萄酒) 香檳酒杯(杯身纖長的直身杯或敞口杯) 4、干邑及白蘭地 白蘭地杯(郁金香球型矮腳杯) 六、品酒的次序 品酒次序:先淡后醇,先新后陳,先白后紅,先干后甜,先年份輕后老。 年份較差的葡萄酒,即使陳年時間較長,也應該安排在前面。 七、開瓶的時間和步驟 1、開瓶的時間 為了讓葡萄酒在飲用時更能釋放出其芳香,喝起來更柔順,應預先開瓶讓葡萄酒呼吸透氣,稍微氧化。 葡萄酒類型 預先開瓶時間 清淡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 半小時 甜白葡萄酒或貴腐葡萄酒 1小時 一般的紅葡萄酒 1-2小時 未到成熟期、單寧重的紅葡萄酒 2小時 成熟期的紅葡萄酒 半小時 2、開瓶的步驟 A. 靜態葡萄酒的開瓶方法(切勿一邊轉動瓶身一邊開酒) 1)瓶口向上,緊握酒瓶,用小刀沿著瓶頸突起的上沿(離瓶頂1/4寸)或瓶頸突起的下沿(離瓶頂1.5公分)處切入金屬箔,旋轉兩次,每次180°。 (建議采取在離瓶頂1.5公分處割開金屬箔的做法,這樣可以防止酒液倒出后產生的倒流,比較符合衛生。) 2)將開瓶器的尖端抵住瓶塞的中心點插入,以拇指引導方向,順時針輕輕轉動開瓶器, 使開瓶器完全深入瓶塞。拔出軟木塞時,應保持向正上方緩緩拔出,以避免瓶塞斷裂。若是比較長的瓶塞,則應先拔出部分軟木塞,再繼續深入旋轉開瓶器,然后再緩緩拔出整個瓶塞。 3)拔出瓶塞后,用清潔的口布小心把瓶口擦拭干凈。 4)取出的瓶塞要保留,以便讓客人嗅味,鑒別酒質和陳年時間,并可查看瓶塞上可能注明的生產年份、酒名等資料。 5)從酒桶中取出酒時要擦干瓶身再斟酒。 6)倒酒時從酒杯的中心倒入,倒滿酒杯的1/4—1/3即可。 B. 香檳與起泡葡萄酒的開瓶方法 1)將瓶口的錫箔平整撕下。 2)左手握住瓶頸,用大拇指緊壓瓶塞,右手小心拉出鐵絲環,方向朝上傾斜成70度角,注意瓶口不能向人或電燈。左手拿著口布將瓶塞包緊,右手握瓶身并以順時針方向旋轉,使木塞徐徐往上移動,(移動瓶身時應注意瓶內的氣壓把瓶塞壓迫突然往上沖出,要以左手按住瓶塞,避免發出突然的爆響),緩緩旋轉瓶身,瓶塞便會輕輕彈出。 3)取出的瓶塞要保留,以便讓客人嗅味,鑒別酒質和陳年時間,并可查看瓶塞上可能注明的生產年份、酒名等資料。 4)從酒桶中取出酒時要擦干瓶身再斟酒。 5)倒酒時沿杯壁倒入,倒滿酒杯的1/2—2/3,以便觀察酒色和氣泡。(為免酒液溢出,可能要分兩次倒酒,)
品酒的方法我們分為三個步驟,分別是觀其色、聞其香、嘗其味。首先是觀其色:觀察酒體的顏色:將酒倒入杯中,觀察酒體,好的醬香酒,色澤微黃,沒有懸浮物和沉淀物,倒入杯中成流線狀,而且酒花均勻細膩,經久不散,若對著日光或月光舉杯輕搖,則可以看到細細的酒絲沿杯而生,掛杯明顯。再來是聞其香:最簡單的方法是將這壇酒打開2分鐘,100㎡的屋子里都將充滿了酒香,而且這種任意門泥土埋藏酒是飄香的,是那種讓人愉快的香味,不似其他香型或低質酒的悶香或雜香。最后是嘗其味:最重要的是留意酒在口腔內的感覺,好的醬香型酒應該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但是五味卻很綜合,不單一凸顯。一杯酒下肚后,酒將從肚子里慢慢發熱擴散出來,不像其他香型的酒是從喉嚨開始辣的,這就是優質茅臺酒的真實體驗。
白酒品評法 白酒品評的正確程序是先觀色,其次聞香,再嘗滋味,然后綜合色、香、味的特點判斷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 對白酒的嗅聞方法是將酒杯舉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氣味。最初不要搖杯,聞酒的香氣揮發情況;然后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無其它邪雜氣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氣四溢,芳香撲鼻的,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噴香性好,一入口,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的,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應該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繼而將杯接近鼻孔,進一步聞,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要先呼氣,后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最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風繼續聞。聞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聞另一杯。 為了鑒別酒中的特殊香氣,可采取以下三種方法 (1)用一小塊過濾紙,吸入適量酒液,放在鼻孔處細聞,然后將過濾紙旋轉半個小時左右,繼續聞其香,確定放香的時間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數量的酒,握緊手與鼻接近,從大拇指和食指間形成的空隙處,嗅聞它的香氣,以此驗證香氣是否正確。 (3)將少許酒置于手背上,借用體溫,使酒樣揮發,嗅聞其香氣,判斷酒香的真偽、留香長短和好壞。 對酒的口嘗方法 將酒杯送到嘴邊,將酒含在口中,大約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數量,必須保持一致性。先從香味淡的開始嘗,由淡而濃,再由濃而淡,反復多次。將暴香味或異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嘗,防止味覺器官受干擾。將酒沾滿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頭抵住前頷,將酒氣隨呼吸從鼻孔排出,以檢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頭品嘗酒的滋味時,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種味道變化情況,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澀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動,以領略澀味程度。酒液進口應柔和爽口,帶甜、酸,無異味,飲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時間有多長。酒留在口腔中的時間約10秒鐘。用茶水漱口。在初嘗以后則可適當加大入口量,以鑒定酒的回味長短、尾味是否干凈,是回甜還是后苦。并鑒定有無刺激喉嚨等不愉快的感覺。應根據兩次嘗味后形成的綜合印象來判斷優劣,寫下評語。 對風格的評價 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各類型酒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將白酒劃分為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種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評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對多種酒進行品評時,常常是將屬于不同類型的酒分別編組品評,以便比較。判斷某一種酒是否具有應有典型風格并準確給分,首先必須掌握本類酒的特點和要求,并對所評酒的色、香、味有一個綜合的確切的認識,通過思考,對比和判斷,才能確定。 為了對各個酒的優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評價,除了寫出評語之外,常常采用評分法。目前我國白酒評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2、黃酒品評法 黃酒品評時基本上也分色、香、味、體(即風格)四個方面。 色 通過視覺對酒色進行評價,黃酒的顏色占10%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必須是色正(橙黃、橙紅、黃褐、紅褐),透明清亮有光澤。黃酒的色度是由于各種原因增加的: (1)黃酒中混入鐵離子則色澤加深。 (2)黃酒經日光照射而著色,是酒中所含的酷氨酸或色氨酸受光能作用而被氧化,呈赤褐色色素反應。 (3)黃酒中氨基酸與糖作用生成氨基糖,而使色度增加,并且此反應的速度與溫度、時間成正比。 (4)外加著色劑,如在酒中加入紅曲、焦糖色等而使酒的色度增加。 香 黃酒的香在品評中一般占25%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有一股強烈而優美的特殊芳香。構成黃酒香氣的主要成分有醛類、酮類、氨基酸類、酯類、高級醇類等。 味 黃酒的味在品評中占有50%的比重。黃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辛、苦、澀等。黃酒應在優美香氣的前提下,具有糖、酒、酸調和的基本口味。如果突出了某種口味,就會使酒出現過甜、過酸或有苦辣等感覺,影響酒的質量。一般好的黃酒必須是香味幽郁,質純可口,尤其是糖的甘甜,酒的醇香,酸的鮮美,曲的苦辛配合和諧,余味綿長。 體 體,即風格,是指黃酒組成的整體,它全面反映酒中所含基本物質(乙醇、水、糖)和香味物質(醇、酸、酯、醛等)。由于黃酒生產過程中,原料、曲和工藝條件等不同,酒中組成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也隨著不同,因而可形成黃酒的各種不同特點的酒體。在評酒中黃酒的酒體占15%的影響程度。 感觀鑒定時,由于黃酒的組成物質必然通過色、香、味三方面反映出來,所以必須通過觀察酒色、聞酒香、嘗酒味之后,才綜合三個方面的印象,加以抽象的判斷其酒體。現行黃酒品評一般采用100分制。 3、葡萄酒、果酒品評法

7,怎么才能自己釀出白酒呢

東北燒酒工藝 1 發酵 根據生產的香型選擇酵母,將高梁(玉米)粉碎后,加入酵母、糖化酶、稻殼,充分混合后,由粉料機進行粉碎,裝窖發酵一周。 2 配料 取發酵后酒料,加高梁或玉米粉、稻殼、適量一遍酒糟,混拌后,堆積約20min。堆積時間應保證。 3 燒制 至鍋爐壓力達到0.1~0.4MP a之間后,將堆積料投入酒鍋中加蒸氣進行燒制,大約在30~35min后,冷卻鍋出料口應開始出酒。 待出料口的產品酒精度低于30%(V/V)時,停止出料,清出酒糟,重新投料燒制。 4 窖存 將燒制好的酒(約40度)根據香型(濃香、濃醬兼香)、原料(玉米酒、高梁酒)不同,分別送入酒庫,裝入酒罐,還原一個月以上。 應注意香型、原料和還原時間,不可混淆。 5 調制 將罐中存放陳化一個月以上的原漿酒用泵抽至調酒罐,根據成品酒精度加入適量食用酒精,以及乙酸乙脂等香料,過濾出泡沫、雜質等,保證感官指標合格。
※ 白酒的制作: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曲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制作方法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占60%以上。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淀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淀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鐘。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將原料和發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后,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采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后,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后,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并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并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酒精兌水,
酒有多種,就說說米酒吧!何謂三白酒?《烏青鎮志》上說:“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飲用。以往農村過春節,就用它來招待客人,在烏鎮民間,此酒還有一個別名叫“杜搭酒”。民間有謠“貓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 三白酒以糯米為主要原料,釀制時,首先將糯米蒸煮成飯,盛在淘籮里以冷水淋涼。再將酒曲餅搗碎,均勻地拌入飯中。而后將飯料倒入酒缸,壓平,在中間挖一個小潭,然后將酒缸加蓋密封,并用稻草或棉絮捂實保溫。數日后,若缸中間的小譚已積滿酒漿,即可將涼開水倒入缸中,以淹沒飯料為準,再封好缸蓋捂實。一周后開蓋,放入蒸桶進行蒸餾,如此二蒸二釀后,酒便釀成了。已習慣喝瓶裝酒的現代人很少能再看到過這樣"土氣"的釀酒方法了。 在公生糟坊,你可在觀賞釀酒過程之余,親口品嘗一下“三白酒”的醇香美味,還可以購一些回家,把烏鎮的風情、美酒連同美好的回憶帶回家中,留待日后細細品味。 -------- 肯頂是不一樣的,古代的白酒就和現在的酒釀差不多,頂多就有點酒的味道,酒精含量更是少的可憐,要不古人怎么可以千杯不醉呢! 中國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餾酒之一(其余五種是白蘭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國白酒在工藝上比世界各國的蒸餾酒都復雜得多,原料各種各樣,酒的特點也各有風格,酒名也五花八門。 中國白酒在飲料酒中,獨具風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白酒相比,我國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擬的風味。酒色潔白晶瑩、無色透明;香氣宜人,五種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氣馥郁、純凈、溢香好,余香不盡;口味醇厚柔綿,甘潤清冽,酒體諧調,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凈、變化無窮的優美味道,給人以極大的歡愉和幸福之感。 我國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度數這樣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國家是罕見的。近幾年,國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數,有不少較大的酒廠,已試制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現市場初期,大多數消費者不太習慣,飲用起來總覺著不夠味,“勁頭小”。90年代初,城市消費者已經開始習慣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經逐漸成為一個較好的品種了。 白酒以前叫燒酒、高糧酒,建國后統稱白酒、白干酒。為什么叫白酒、白干和燒酒?白酒就是無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摻水的意思,燒酒就是將經過發酵的原料入甑加熱蒸餾出的酒。 白酒的名稱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為原料生產出來的酒。有的以產地命名,如:茅臺、汾酒、景芝白干、曲阜老窖、蘭陵大曲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還有的按發酵、貯存時間長短命名,如:特曲、陳曲、頭曲、二曲等。二鍋頭、回龍酒等,則又是以生產工藝的特點命名的。二鍋頭是我國北方固態法白酒的一種古老的名稱。現在有的酒仍叫二鍋頭。現在的二鍋頭是在蒸酒時,掐頭去尾取中間餾出的酒。真正的二鍋頭系指制酒工藝中在使用冷卻器之前,以古老的固體蒸餾酒方法,即以鍋為冷卻器,二次換水后而蒸出的酒。所謂回龍酒,就是將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為回龍酒。 ---------- 家葡萄釀酒方法 主要原料 葡萄。 設備用具 盆、陶瓷缸、乳膠管、竹篩子、豆包紗布、罐或陶瓷缸、紗布等。 制作方法 選擇成熟前15~20天未噴灑農藥的葡萄。除去生、青、破果粒、霉爛果及其它雜物,直接放在大盆里(不要洗),因為葡萄皮表面存在著野生酵母,在清汁發酵時發揮酵母作用。選好后,把手洗凈,用兩手在盤里用力揉搓葡萄,擠出葡萄汁。在已準備好的罐或陶瓷缸的口部放上竹篩子,將擠出的葡萄汁濾到罐或缸里,除去葡萄梗。竹篩上的葡萄皮、肉等,用紗布包好,用力擠壓出殘余的果汁,擠出的汁也裝入缸或罐中。正常情況下,葡萄出汁率為70%左右。將裝有葡萄汁的缸、罐靜置12~20個小時,用乳膠管或無毒塑料管將上清液用虹吸法吸到另一個容器中,進行發酵。為防止發酵時汁液外溢,發酵缸、罐中的葡萄清汁不要裝得過滿,是容器容量的80%-90%即可。經過兩晝夜,葡萄汁開始發酵,特別旺盛時,可聽到沙沙聲,同時可以嗅到酒香味。發酵過程,要注意控制酒度,適時補糖和控制品溫。 控制酒度的方法是每100毫升葡萄汁利用葡萄皮上附有的野生酵母發酵釀酒,1克糖份可產生0.56度酒,如果葡萄含糖量為15%,出酒度為 15 X 0.56=8.4;如果含糖量為20%,出酒度則為20 x 0.56=11.2,說明葡萄含糖量大的,出酒度就高些。但靠葡萄本身的糖分,來提高成酒度是不可能的,必須另外添加白糖。白糖的添加量可按下列公式計算。例如,釀制含酒12度的葡萄酒(葡萄含糖量為15%),需添加白糖數量(12-8.4)X1.8=6.48克。如葡萄含糖量為20%,則加糖量為(12-11.2)X1.8=1.44克(這里的1.8是按理論推算出來的,即釀成1度酒需要白糖1.8克)。所得出的6.48克和1.44克都是100毫升葡萄汁的用量,如果是1公斤葡萄汁(即1000毫升),則加糖量分別為64.8克和14.4克。以此為基數,根據葡萄汁量來計算。 適時補糖。一般在發酵旺期添加為好。根據釀酒時所用葡萄汁中糖分的含量和生產酒要求的酒度決定白糖的添加量。 控制品溫。品溫是葡萄汁的發酵溫度。最宜溫度為18℃-22℃。溫度過低,不易發酵;溫度過高容易引起雜菌感染。在這個溫度下維持12天左右,葡萄汁中的糖分基本耗盡,還要靜放2~3天,再采用虹吸法進行第一次分離。將上清液抽出,裝入事先洗凈的缸、壇里、密封陳化。要裝滿,不留空隙,以防止空氣中的雜菌污染。也可在葡萄酒上噴灑一點食用酒精(因為酒精比重小于葡萄酒,所以飄在葡萄酒面上,可以起隔絕空氣和防雜菌污染的作用,同時還能防止酒面上生白膜)。經過20天后,仍采用虹吸法進行第二次分離,分離后仍需陳貯3-5個月即成。 工藝流程 選料→揉搓→濾汁→靜置→吸上清液→在18℃~22℃溫度下加糖發酵→靜置→吸上清液陳化→分離陳貯→成品。
1、浸泡:將糯米洗凈,浸泡12到16小時,至可以用手碾粹即可。其作用是使淀粉顆粒巨大分子鏈由于水化作用而展開,便于常壓短時間蒸煮后能糊化透徹,不致使飯粒中心出現白心現象。 2、蒸飯:將糯米蒸熟、蒸透。 3、淋飯: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卻。在桌子上鋪上幾張鋁箔,將糯米在上面攤成兩三寸厚的一層,涼透。在冷卻好的糯米上灑少許涼開水,用手將糯米弄散攤勻,用水要盡量少。 4、落缸搭窩:將酒曲均勻地撒在糯米上,稍微留下一點點酒曲最后用。然后用手將糯米分區翻動,將糯米上下層拌在一起,盡量混均勻。拌勻后,將糯米轉移到發酵的容器中 ,邊放邊用手掌輕輕壓實。放完后將最后一點酒曲撒在上面。用少許涼開水將手上的糯米沖洗到容器內,再用手將糯米壓一壓,抹一抹,以使表面光滑。最后,在中間搭窩,以增加米飯和空氣的接觸面積,使好氣性糖化菌生長繁殖,然后蓋上紗布。 5、發酵成熟:將盆置于30℃左右的恒溫箱中培養24到48小時,如果米飯變軟,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和乳酸,即可停止保溫。最好再蒸一下,殺死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停止其活動。這樣,甜酒釀就制作成功。 品質優良的甜酒釀,含糖量在38%以上,酸度在0.4%以下,少量乙醇0.5%~1%,酒味輕微,同時還具有特有的酒香味。 白酒分很多種,工藝各不相同! 按生產工藝分分為固態法白酒、固液結合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三類。 按酒的香型可分為: 1.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茅香型白酒,以茅臺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酵工藝最為復雜。所用的大曲多為超高溫酒曲。 2.濃香型白酒 以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洋河大曲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酵使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采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3.清香型白酒 以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采用清蒸清渣發酵工藝,發酵采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5.其它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西鳳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這些酒的釀造工藝采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清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采用串香法。 可去這里看一下,有詳細的工藝教程: http://sl.jandao.com/sl/jiu/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