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我國的釀酒業起源與何時最早的酒是糧食酒還是果酒
已無法考證。但是最早的酒是果酒,人甚至在猿人階段的時候就已經發現水果落入坑里自然發酵成的果酒,進而有意識地將水果放入坑里發酵制造果酒(現在的猴子有類似行為,所以作出以上推斷)。
2,酒的發展歷史什么時候有酒的
人工釀酒是陶器的制造。否則,便無從釀起。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約在六千年前,人工釀酒就開始了。《孔叢子》有言:“堯舜千鐘。”這說明在堯時,酒已流行于社會。“千鐘”二字,則標志著這是初級的果酒,
與水差近。《史記》記載,儀狄造“旨酒”以獻大禹,這是以糧釀酒的發端。自夏之后,經商周,歷秦漢,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糧蒸煮,加曲發酵,壓榨而后酒出。
3,什么牌子的白酒是真正的存糧食酒
北京二鍋頭
白酒都是糧食釀造的的。純糧釀造其實是食用酒精勾兌酒的代名詞,因為食用酒精絕大多數是玉米為原料。純糧固態才是真正的中國傳統白酒。零售價低于8元的是酒精勾兌或摻酒精勾兌的。食用酒精高于30%為液態白酒,低于30%為固液結合白酒酒精勾兌酒的辨別空杯法: 將酒 倒入酒杯中然后把酒倒出香而嗆的是酒精勾兌酒,十分鐘左右再聞酒杯無酒香味是酒精勾兌酒。有糧香味、酒香味、糟香味的是釀造酒,香氣保留時間越久越濃釀造酒的含量就越高。手搓法:將酒少許滴于掌心,合掌搓后再聞兩掌,辨別方法同上。另外,酒精勾兌的酒加入自來水不失光,純高粱釀造的酒則出現失光、渾濁的現象。
4,酒是什么時候發明的
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酒[1] 大體上,古酒約分兩種:一為果實谷類釀成之色酒,二為蒸餾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據《神農本草》所載,酒起源于遠古與神農時代。《世本八種》(增訂本)陳其榮謂:“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儀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為此種酒,恐是果實花木為之,非谷類之酒。谷類之酒應起于農業興盛之后。陸柞蕃著《粵西偶記》關于果實花木之酒,有如下記載:(廣西)平樂等府深山中,猿猴極多,善采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名猿酒。 若此記載真有其事,則先民于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采花作酒,自是可能。谷類釀成之酒,應始于殷。殷代農業生產盛,已為多數學者公認。農產物既盛,用之作酒,勢所必然。以朱芳圃編《甲骨學》下冊文十四,酒字,凡二十一見;郭沫若《殷墟文字研究》,復有“酒,受酋年”之文。受酋年,即出酒豐富之年。而殷人以酗酒亡國,史書所載,斑斑可考。(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早初酒應當是果酒和米酒。自夏之后,經商周、歷秦漢,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實糧食蒸煮,加曲發酵,壓榨而后才出酒的,無論是吳姬壓酒勸客嘗,還是武松大碗豪飲景陽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隨著人類的進一步發展,釀酒工藝也得到了進一步改進,由原來的蒸煮、曲酵、壓榨、改而為蒸煮、曲酵、餾、最大的突破就是對酒精的提純。數千年來,中國的釀酒事業,在歷史的變遷中,分支分流以至于釀造出了許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應當地風土人情的各類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禮酒俗,無不構造出一個博大的淵深的名酒古國。
酒是什么時候發明 中國酒的發明,歷來都說是源于杜康。曹操詩賦中更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杜康是夏代人,傳說還當過國王,以目前現有資料考之,恐難如愿。問題在于,如果說夏代才開始有酒,考古學家一定會笑掉大牙。 、 確切的釀酒時間,當然也不可考。但依考古發現,距今6000年前,太湖地區己開始釀酒。在崧澤文化中,專門釀酒的澄濾器屢屢被發現。1999年春天,在江陰周莊龍爪墩遺址中發現一件,此器直徑近30厘米,形如碗缽,唯口部有倒酒的流,酒器內壁以底為中心刻了許多呈放射狀分布的凹槽。古人把米飯裝進澄濾器里發酵,酒生成后便順著凹槽向下滲,飲用時只須把流對準杯子傾倒就行了。
5,我國酒的起源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最早的酒有多少度
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長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樣,有著它自身的光輝篇章。在我國,由谷物糧食釀造的酒一直處于優勢地位, 而果酒所占的份額很小,因此,釀酒的起源問題主要是探討谷物釀酒的起源。 我國酒的歷史,可以上到上古時期。其中《史記·殷本紀》關于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的記載,以及《詩經》中“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和“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等,都表明我國酒之興起,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 據考古學家證明,在近現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專用的酒器,說明在原始社會,我國釀酒已很盛行。以后經過夏、商兩代,飲酒的器具也越來越多。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銅酒器占相當大的比重,說明當時飲酒的風氣確實很盛。 自此之后的文字記載中,關于酒的起源的記載雖然不多,但關于酒的記述卻不勝枚舉。綜合起來,我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介紹酒的起源: 一、釀酒起源的傳說: 上天造酒說 猿猴造酒說 儀狄造酒說 杜康造酒說 二、考古資料對釀酒起源的佐證 三、現代學者對釀酒起源的看法 酒的起源——釀酒起源的傳說 一、上天造酒說 在古代,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于某某人的發明,把這些人說成是釀酒的祖宗,由于影響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統的觀點。對于這些觀點,宋代<>曾提出過質疑,認為“皆不足以考據,而多其贅說也”。這雖然不足于考據,但作為一種文化認同現象,不妨羅列于下。主要有以下幾種傳說: 上天造酒說: 素有"詩仙"之稱的李白,在《月下獨酌·其二》一詩中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的詩句;東漢末年以"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自詡的孔融,在《與曹操論酒禁書》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說;經常喝得大醉,被譽為"鬼才"的詩人李賀,在《秦王飲酒》一詩中也有"龍頭瀉酒邀酒星"的詩句。此外如"吾愛李太白,身是酒星魂","酒泉不照九泉下","仰酒旗之景矅","擬酒旗于元象","囚酒星于天岳"等等,都經常有"酒星"或"酒旗"這樣的詞句。竇蘋所撰《酒譜》中,也有酒"酒星之作也"的話,意思是自古以來,我國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說法。不過這連《酒譜》的作者本身也不相信這樣的傳說。 《晉書》中也有關于酒旗星座的記載:"軒轅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饗飲食。"軒轅,我國古星名,共十七顆星,其中十二顆屬獅子星座。酒旗三星,即獅子座的ψ、ε和∽三星。這三顆星,呈"1"形排列,南邊緊傍二十八宿的柳宿蜍顆星。柳宿八顆星,即長蛇座δ、σ、η、Ρ、ε、З、W、⊙八星。明朗的夜晚,對照星圖仔細在天空中搜尋,獅子座中的軒轅十四和長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因亮度太小或太遙遠,則肉眼很難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