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白酒全球化,工信部發文鼓勵白酒年輕化和國際化將帶來哪些新機會

1,工信部發文鼓勵白酒年輕化和國際化將帶來哪些新機會

我們都知道過量飲酒對人的身體有一定的損傷。尤其是像現在的年輕人一樣,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人際關系中,都離不開喝酒。如果是這樣,喝酒過量會對肝臟、胃腸等造成很大損害,不利于身體的健康發育。而且年輕人現在在新一代大學畢業前很少接觸高度白酒,甚至討厭酒吧文化,所以有些年輕群體不愿意去喝高濃度白酒。這次工信部的調整對這方面有很大幫助,有助于發展低濃度白酒,有助于年輕群體接觸白酒,但對身體的傷害最小。對年輕群體非常有益。在商品相對稀缺的時代,消費者的選擇不多,更注重產品的實用性。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消費者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選擇,細分的領域很多。在多元化的消費形勢下,很多問題需要企業解決。人們為什么要消費?打動消費者的產品,引導消費的動力到底在哪里?只有讀懂消費者,才能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受國家產業政策的限制,白酒行業經過20世紀80年代的快速發展,總產量開始持續下降。白酒企業數量、大規模小經營分散的情況依然存在,導致企業創新不足、營銷混亂等問題。各地方對當地企業的保護是白酒業秩序混亂、市長/市場分割和不能真正實現優勝劣汰的重要原因。加強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的監管和執行力是凈化經營環境、實現公平有序競爭的重要保障。目前來看,由于消費者需求穩定,行業總量目標基本受到限制,產業發展將基本穩定。工信部此次提出開發年輕集團、外國消費群體的多樣化、時尚化、個性化、低濃度白酒產品。這項建議有助于為白酒產業提供指南作用,對白酒產業出口有促進作用。在數字化過程中,開發自動吹煉集成裝置、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白酒釀造機器人、液體產品包裝、生產線智能維修服務系統等都得到了完美的發展。因此,有利于我國的白酒正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體系。推進具有中國文化的白酒產業。逐漸建立國際化品牌。加強對輕工業出口產品的國際標準,逐步建立和完善與國際接軌的產品認證制度,推進白酒產業的進入。進一步與國際產品接軌。

工信部發文鼓勵白酒年輕化和國際化將帶來哪些新機會

2,中國白酒行業在國外未來的發展趨勢會如何

白酒作為我國特有的酒種,2019年我國白酒進出口貿易順差同比減少0.27億美元。具體來看,出口方面,2015-2019年,我國白酒產品的出口數量和出口金額總體小幅上漲。2019年,白酒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3%,但出口金額占白酒當年銷售收入比重僅為0.12%,海外市場有待開發。進口方面,2019年進口數量、金額雙雙增長,隨著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參與度逐漸提高,再加上國民對高價格酒類的承受力不斷提升以及對進口酒類的需求量保持穩定,白酒行業的進口量仍將保持在高水平。1、2019年中國白酒進出口貿易順差同比減少0.27億美元白酒作為我國特有的酒種,2015-2019年,我國白酒產品的出口金額始終大于進口金額。2019年,白酒產品的貿易順差為5.28億美元,較2018年減少0.27億美元。2、2019年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3%,海外市場有待開發2015-2019年,我國白酒產品的出口數量和出口金額總體小幅上漲。2019年,我國白酒出口量為1.64萬千升,同比下降4.8%;出口金額為1.64億美元,同比增長1.3%。2020年1-4月,我國白酒出口量和出口金額分別為1.44萬千升和0.47億美元。出口金額按貿易伙伴來看,2019年,我國對中國香港地區出口的白酒金額最大,為2.04億美元,占比總出口金額比重的30.7%;其次是中國澳門,對其出口金額達4452萬美元,占比總出口金額的6.7%。目前,我國白酒行業目前的出口狀況不容樂觀。從絕對量上來看,出口量和出口金額都呈現出不錯的增長趨勢,但從相對量來看,2019年,白酒出口量為1.64萬千升,白酒產量為785.9萬千升,我國白酒出口量與在國內產量的比重僅0.2%;而出口金額為6.65億美元,白酒銷售收入為5617.82億元,出口金額占白酒當年銷售收入比重僅為0.12%。3、2019年進口數量、金額雙雙增長,進口量仍將保持高水平2015-2019年,我國白酒產品的進口數量和進口金額均呈上漲趨勢。2019年,我國白酒進口量為389.86萬升,同比增長31.2%;進口金額為1.37億美元,同比增長34.3%。2020年1-4月,我國白酒進口量和進口金額分別為72.13萬升和2058萬美元。進口金額按貿易伙伴來看,2019年,我國從中國臺灣地區的白酒進口金額最大,為0.48億美元,占比總進口金額比重的26%。未來,隨著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參與度逐漸提高,再加上國民對高價格酒類的承受力不斷提升以及對進口酒類的需求量保持穩定,白酒行業的進口量仍將保持在高水平?!?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白酒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中國白酒行業在國外未來的發展趨勢會如何

3,中國白酒如何走向國際市場

雖然中國白酒在中國發展速度驚人,但是與國外的洋酒和紅酒在中國市場大肆跑馬圈地相比較,作為中華民族主要文化載體的白酒卻在國際酒類市場一籌莫展,這不能不說是中國白酒人心中的痛。 中國白酒存在四個問題:一是國外缺乏白酒標準;二是白酒沒有批量進入國外流通市場;三是缺乏海外認知度;四是中國的白酒文化在國外消費者心目中并沒有概念,而不像中國人已經受到幾千年白酒文化的熏陶。 關于白酒標準問題。因為白酒畢竟是要入口的,作為一種飲品,消費者首先要關心的是這種產品是否安全,是否會給身體帶來危害,在歐美等國家,沒有標準的食品是消費者不敢嘗試的瓶頸。但是要解決這些問題,恐怕也不是一個酒企能夠做到的,它需要中國的政府機構、相關行業協會、酒企一起推動中國白酒標準的國際化,需要打通市場準入、流通的各個環節,才會真正讓中國白酒走向全球化。確定國外標準,打消國外消費者疑慮,恐怕是中國白酒走向全球化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國際化就會成為死結。 建立合作同盟,從歐美發達國家入手,快速切入國外酒類的流通市場。這里的合作同盟,一是指中國的相關白酒企業可以聯手結成同盟開拓國外市場;二是指要與國外大型的酒類貿易商等形成戰略聯盟,借助他們的渠道快速進入國外的流通市場。從歐美等發達國家入手,是因為這些國家對其他國家會起到示范效應,這些國家一旦突破,其他國家進入就相對比較容易了。有了渠道的支撐,才能真正建立中國白酒國際影響力,國外消費者才會更大范圍的接觸中國白酒。 強化中國酒文化的傳播和體驗,把中國白酒消費融入國外消費者的生活,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這恐怕是中國白酒最終才能在國外站住腳跟,并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洋酒和國外的紅酒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就在于他們不是單純在推廣他們的產品,而是在推廣他們的文化,并把這些酒類的消費逐步轉化成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洋酒和國外紅酒的營銷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文化推廣的成功,來源于洋酒、紅酒生活方式推廣的成功。也就是說,中國白酒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洋酒、紅酒在中國的文化營銷、體驗營銷、生活方式營銷是值得中國的白酒企業認真研究和學習的。 首先讓中國的文化、酒文化來征服國外消費者,使他們對神秘的中華文化通過白酒這一載體來進行感受和理解,并進而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其次才是白酒產品本身給消費者生理上和精神上帶來的感受和認知。所以在中國市場上傳統的價格戰、促銷戰等方式并不適用于國外市場的運作,而應把重點放在文化營銷、體驗營銷、生活方式營銷上。當然這個文化營銷不是在國內一樣、單純的某個白酒的品牌文化營銷,而是一種大文化營銷、一種中華文化的營銷、一種中國酒文化的營銷。 隨著中國國力的強大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強,以及國際之間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速度的加快,使有著國家品牌背書的和中華文明和文化重要載體的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上的認知和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大。 盡管中國白酒的國際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我們只要去做,中國白酒的國際化一定就會到來,甚至產生世界級的白酒奢侈品牌。 歡迎與globrand(全球品牌網)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毛小民:企業咨詢顧問,營銷實戰專家,十多年的企業一線營銷操作和管理經驗,先后擔任企業業務代表、區域主管、銷售經理、營銷總監、負責產供銷一體的分公司總經理、事業部總經理等職,也曾從事媒體經營和企業咨詢顧問工作,曾在《銷售與市場》《商界評論》等雜志和《中國經營報》等報紙發表大量的專業文章,20多家網站的專欄作家,多家媒體顧問和特約撰稿人,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榮獲2007年度中國管理咨詢行業評選十佳咨詢師稱號。)進入毛小民專欄

中國白酒如何走向國際市場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