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酒兌水的問題
有啊,只是少了而已,理由:一樣含有酒精啊,只是純度降低,傷害少了點而已!謝謝采納
2,白酒混冷水可以查得出來嗎
查什么呢!白酒加水(任何形式)都引起白酒酒度變化,可以分析出來。
你好!聞得出來,也品嘗的出來。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3,酒加水的反應
酒精會在水上燒燃燒
酒精沒了就滅了
酒加水的話,會使酒精度降低,酒的味道變淡,從而失去酒原本的味道。對于人體健康來說,酒如果沒有問題,水沒有問題,那么對于人體的危害跟原酒幾乎沒有區別,而區別在于口味上而已。
4,白酒一斤大醉多長時間醒來
看承受能力吧,有的第二天就沒事,有的得折騰幾天。
2
一晚上
肝臟每小時最多能分解10ml酒精,但是大部分人達不到這個水平,能分解6-8ml已經很不錯了。喝一斤52 度的白酒,,相當于攝入了260ml的酒精,按照每小時分解10ml來計算,要分解26小時。當然,這只是肝臟的分解速度,還有腎臟,皮膚,胃部(嘔吐)等途徑,綜合考慮,大概12-16小時代謝完,測不出酒駕。
5,酒冬天出現絮狀物怎么辦
第一次回答可獲2分,答案被一、白色絮狀沉淀物的確認
在過去的生產活動中,我們有時接觸到一些現象,如在白酒常規分析的渾濁度項目時最初出現的白色混濁物;蒸餾時酒尾上漂浮的油珠及出現的混濁;在冷天有時放在室外的瓶酒中出現白色絮狀沉淀,加溫后又復溶解;以及試制低度酒加水降度后出現混濁等。在六十年代之前,由于分析手段所限,人們將此現象統稱為雜醇油的析出,這樣的解釋是不夠確切的。1975年黑龍江輕工所對北大倉酒冬天出現的絮狀沉淀以及玉泉大曲酒尾上漂浮的油珠應用氣相色譜進行了鑒定,明確這二種物質同為高沸點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及油酸乙酯的混合物。結合有關文獻的報導及對洋河大曲低度酒的初步分析,說明低度酒在用原酒加水降度時出現的白色絮狀沉淀主要是這三種高沸點脂肪酸的乙酯。
二、高級脂肪酸乙酯在白酒中的含量
日本產的燒酒在原酒中三大高級脂肪酸乙酯含量和我國白酒大體相仿,經貯存過濾后的成品酒含量大為降低。在老姆酒等其它蒸餾酒中含量也少,唯獨我國這三大高級脂肪酸乙酯含量較多,這是在香氣成分上的又一特征。(見表一)
三、物理特性
這三種高級脂肪酸乙酯均為無色的油狀物,沸點在185.5℃(汞柱10mm)以上。油酸乙酯及亞油酸乙酯為不飽和脂肪酸乙酯,性質不穩定,它們都溶于醇,而不溶于水。據此,這些成分在白酒中的穩定性和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酒精度及溫度具有密切的關系。亞油酸乙酯和這三者的關系見圖1??梢娋凭瘸^30%時,其溶解度急劇增大。當溫度上升時,溶解度也提高,其對數值變大,而且明確了白酒中所以含量這樣大而澄清透明是由于高酒度的條件所致。而當白酒中存在的亞油酸乙酯等高級脂肪酸乙酯在酒精度稀釋到40%V以下時,由于其溶解度降低而出現了白色絮狀膠體沉淀物。采用過濾法除去時降低品溫及過濾溫度是必要的。采納可獲得懸賞分和額外20分獎勵。
6,喝半斤白酒多長時間可以從身體中排出
喝半斤白酒最好12小時時內都不適合開車的,半斤白酒24小時后基本才代謝完成。如果一定要開車最好24小時以后開,才能測岀來沒有喝酒。一定要注意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按照規定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mg/100mL屬于飲酒駕駛。而血液中含量高于80mg/100mL就屬于醉酒駕駛。 2015年最新酒駕處罰標準 核心內容:新交規加大了對飲酒和醉酒駕駛的處罰,那酒后駕駛的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 飲酒駕駛: 飲酒駕駛機動車輛,罰款1000元—2000元、記12分并暫扣駕照6個月;飲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罰款5000元,記12分,處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內不得重新獲得駕照。 醉酒駕駛: 醉酒駕駛機動車輛,吊銷駕照,5年內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經過判決后處以拘役,并處罰金;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輛,吊銷駕照,10年內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終生不得駕駛營運車輛,經過判決后處以拘役,并處罰金。 第九十一條,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因飲酒后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后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十五日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十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后,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飲酒后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駕駛與醉酒駕駛的區分 所謂飲酒駕車,指駕駛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駕駛行為。所謂醉酒駕車,指駕駛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駕駛行為。 二、刑法規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危險駕駛罪》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支持一下感覺挺不錯的
7,剛剛釀制的白酒怎樣調制
要存放一段時間
一、首先應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有合格檢驗報告的食用酒精(最好選用玉米酒精)作為調酒原料。
二、將96°食用酒精加水降至60°,此時加入白酒調味液最為合適。由于調味液中有大量超濃縮基酒(純大米釀造)酒度太高或太低時加入容易造成混濁。
三、根據消費者需求,加水至所需酒度,靜置1~2天即可飲用。(由于不用過濾設備,所以水質必須是清亮透明)
舉例:要調制五公斤40°白酒,首先將2公斤酒精加水1.30公斤此時酒的度數為60°以上迅速加入25毫升調味液,邊加入邊攪拌,五至十分鐘后,再加水1.70公斤,即可得到40°以上5公斤白酒靜置1~2天后即可飲用。
要存放一段時間(即俗稱的老熟),再根據新產品的質量要價格成本口感求來配制。
只不過是兩種生產方式不同,并沒有藥用與藥用所公,當藥引子最好選用適合自己的度數
所用設備
1.原料處理及運送設備。有粉碎機、皮帶輸送機、斗式提升機、螺旋式輸送機、送風設備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卻設備。有潤料槽、拌料槽、絞龍、連續蒸煮機(大廠使用)、甑桶(小廠使用)、晾渣機、通風晾渣設備。
3.發酵設備。水泥發酵池(大廠用)、陶缸(小廠用)等。
4.蒸酒設備。蒸酒機(大廠用)、甑桶(小廠用)等。
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發酵的大曲、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占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占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淀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淀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鐘。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
將原料和發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后,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
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采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后,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后,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
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并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并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