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葡萄酒有什么缺點?
1.詳細說也說不完,我就簡單的說說。法國酒大多是混釀的,而國產酒是大多單釀的,所以一個是復合口感,一個是單一口感,一個果香味重,一個酒精味刺鼻。
2.因為2008年以前的國產酒大多是“三精一水”勾兌的,08年后法律出臺后品質才略有改觀。為什么比進口酒差,我認為有以下幾點:1。
3.法律的缺失,沒有嚴格的分級制度和業內標準,沒有權威的檢測機構,一切都是廠家說了算。2。為了取得更大的率潤,廠家和商家有意不普及葡萄酒知識,樂意讓消費者處于“無知”的狀態。
4.雖然法律已經出臺,但現在市面上賣的基本還都是勾兌酒(雖然大多不是三精一水勾兌的,但由于是以次充好,達不到標準釀造酒的品質,所以為了外觀上及口感而進行勾兌。
5.)3。性價比太低,由于08年后才有真正的“釀造酒”出現。廠家為了回收成本及處于營銷學的“取脂策略”考慮,真正釀造酒的售價是很高的,售價300元左右的國產酒和售價100元左右進口酒的品質差不多。
6.而售價100元左右的國產酒99%是經過勾兌的,更別說是那些只有幾十元的酒了。4。廠家不思進取,生產工藝落后,葡萄品種單一。
7.國外那些名莊都是經過幾百年的經驗積累和文化沉淀才有今天的規模,而國內雖然也有一些百年名莊,但這么多年以來,除了解百納還是解百納(還為了個名字打官司,有這精力還不如多創些新品種出來),葡萄品種也就那么幾種,非要等到現在和國外的酒莊合資了才有一點好轉。
8.5。自欺欺人,前幾年有些北方廠家出產的冰酒在第一年里的品質可以媲美加拿大冰酒,一度使國外同行產生了危機感,但第二年的品質卻大打折扣,剛建立起來的一點優勢在自打巴掌和國外同行的竊笑中轟然倒地。
9.這些癥結最后總結起來也就是很簡單的兩個字“自律”,只要做好了這一點國產酒總有一天會比進口酒會有優勢,畢竟國內的人工等各方面成本要遠遠低于國外,而市場卻遠遠大于國外。
二.有關干紅葡萄酒的問題
1.葡萄酒百元內很多選擇,日常飲用葡萄酒對身體很好,例如對防治癌、冠狀動脈疾病、腦中風有作用,軟化血管,有益心臟和肺,能幫助抵御慢性支氣管炎等。
2.但注意一定要買100%葡萄釀造(看背標)。口感就因人而異,初入門我建議飲用澳洲,智利酒,果味比較重,容易接受。
3.如:澳洲鷹標赤霞珠(90元左右),智利120梅洛及赤霞珠(85元左右)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價錢都在100元以下。
4.適合女士引用的可以選擇桃紅葡萄酒,這種酒是用紅葡萄釀造,但在過程中提前去皮過濾,所以顏色是可愛的粉紅色。
5.口感較甜。可選擇法國的CHATEAU ADISSAN(阿迪桑城堡)酒莊的桃紅葡萄酒,價格90元左右。
6.喝酒如果想對身體有好處,最好選擇干紅,因為其中的糖分含量在4%以下。其實,波爾多也有很多在百元以下的。
7.不要以為法國酒就一定很貴,那是要看你到哪里去買。家樂福,歐尚是最適合大眾購買的地方。那里的酒比較便宜,也有比較好的酒銷售,層次即適合普通人也適合中等水平的消費。
三.請問關于紅酒酒莊的儲存問題,謝謝!
1.紅酒需要恒溫恒濕儲存,那是針對可以陳年的佳釀而言的,對于占世界葡萄酒產量99%以上的普通較廉價的葡萄酒,是沒有儲存陳放的必要的,這些酒只適合出廠后盡快飲用。
2.所以,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到底如何解決,和你的銷售定位是有關的。如果你主營新世界、適合大眾飲用的廉價紅酒,或順帶售賣一些著名舊世界產酒國的普通酒,如波爾多大區AOC或西南產區的VDP,建設酒窖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頂多在酒莊內安設好空調,配備幾個加濕器就可以滿足要求。
3.或者,有一些佳釀,但數量不多,不是主營方向,僅僅是撐個門面,配備壓縮機電子酒柜也就可以了。這一方面的店內布置,其實可以參照幾個大型超市的專業葡萄酒賣場,如麥德龍的葡萄酒專區,布置還是很合理的。
4.如果主營就是名莊,或店內佳釀占的比例還很大,如波爾多列級酒、勃艮第特級園、教皇新堡、美國納帕、澳洲奔富禾富這些酒比較多,我建議還是建立一個專業的酒窖比較好,這樣對酒好,同時,選擇這些酒的,很大一部分是比較資深的飲家,酒莊顯得專業一些,也容易留得住客人。
四.葡萄酒問題 請專家來解釋一下 我的葡萄酒怎么了
1.葡萄酒100%指的是純度呢,也就是你說的葡萄汁濃度,酒類的東西呢應該放在零度以上十度以下的環境中存放,關于你說的瓶塞都突出來的原因可能是該酒經歷了10度或20度以上的環境存放,然后又經歷低溫存放,瓶子里會產生冷熱反映,造成瓶塞突起,但這對酒的飲用沒什么影響,建議你把酒放在陰涼的地方,冬季別放在較冷的地方,這樣我想瓶塞的突起會很好多,甚至不會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