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白酒膝蓋疼什么原因,喝酒之后膝關節痛是怎么回事

1,喝酒之后膝關節痛是怎么回事

尿酸高
你好!可能是痛風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有可能是痛風,建議查尿酸、血沉、C反應蛋白等。若尿酸高,很可能是痛風。當然還有必要查膝關節X線片

喝酒之后膝關節痛是怎么回事

2,喝了酒以后膝蓋痛是什么病

喝酒之后引起的關節疼痛主要有兩類:一是關節包囊急性炎癥;二是血尿酸升高出現結晶導致的(俗稱“痛風”)。區分二者:急性關節炎一般會發生在下肢膝關節、肩關節;痛風疼痛大多發生在一側大腳趾或者肘關節。飲酒引起急性關節炎,多有關節陳舊傷,因酒精刺激血管引起,會見到疼痛部位的紅熱現象,不運動關節也會疼痛;痛風,是尿酸鹽晶體刺激周圍神經引起,往往會“鉆心疼”,且不運動不痛,有些人說“腳不敢下地”就是這種現象。對啦,如果喝大量啤酒的同時吃了許多魚蝦、花生毛豆、豆制品,關節疼痛大多是血尿酸結晶引起的,也就是“痛風”啦。兩種關節痛治療方法大致相同---中藥活血化瘀、西藥消炎止痛。但不同的是理療,關節炎要降溫,比如局部用酒精、冰袋,而痛風則要升溫,比如熱敷、紅外線等。下次不要喝太多,記住啤酒和高蛋白食品、高維C食品最好不要一起吃。如果是痛風,要抓緊治療,一段時間避免啤酒,否則,會成為慢性痛風,那就痛苦啦。
因為酒精能使血管擴張,可能是壓迫神經,產生局部疼痛!!

喝了酒以后膝蓋痛是什么病

3,為什么我喝完酒之后膝蓋會疼呢

膝蓋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骨質增生,風濕痹證,受涼受風受濕,肌肉筋腱經絡運行不暢,勞損,房事勞傷,肝腎虛弱,扭傷,關節炎,滑膜炎等等。建議到正規醫院檢查確診后真對病因進行治療。最好是找有經驗的中醫辨證用中藥治療。或選服正清風痛寧,奇效風痛靈,萬通筋骨片,雙氯滅痛片,天麻丸,追風透骨丸,風濕馬錢片,尼美舒利等。也可烤電,砂燙,熱敷等理療治療。
同意樓上說的,是有痛風的可能! 人體內有一種叫作嘌呤的物質,當其新陳代謝發生了紊亂,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謝產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造成高尿酸血癥,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即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的異物炎性反應,就叫痛風。主要含高嘌呤的食物有:豆類、豆制品、酒類、動物內臟等等,大量進食會引起血液中尿酸的升高。
或許是局部血管問題
很簡單,因為酒是酸性極強的食物,當進入血液后,人體必然要釋放鈣來與之中和,因為健康的人是弱堿性的.而人體在下肢最多酸毒,故而人體從膝蓋處釋放鈣來中和.

為什么我喝完酒之后膝蓋會疼呢

4,喝酒以后膝關節疼是什么原因呢

你好請問 你多大年齡了?如果你年齡不大的話 那就應該和你的工作有很大的關系 站的時間多 或者 坐的時間多都會出現這種癥狀 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 膝關節的肌肉和韌帶 長期處于相同的一個動作 讓它緊張造成的 建議 熱敷 可以促進它的血液循環 問題不大 祝你早日康復
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復雜的屈曲關節.它所受到的應力大,結構穩定而又靈活.膝關節疼痛時有發生,而這種疼痛往往被忽視或者被人們武斷地認為是關節炎等病癥.其實,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意見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多數關節疼痛并不是由外傷所引起.關節長時間受涼和巨大的溫差是導致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際,低溫或巨大的溫差會導致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盡可能地保暖,可以采用熱敷的辦法;其次就是降低運動量,讓關節得到休息.如果以上方法不能使膝關節疼痛有所好轉,那么就要去醫院就診,明確病因. 生活護理:膝關節疼痛可以采用適當的體能鍛煉減輕緩解:1,堅持每天散步,走多遠可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體質好可以走3-5公里,體質一般的可酌情減量.2,堅持做屈蹲站立動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根據自己的體力座30-100次,開始時膝關節軟可用手扶著扶手或穩固的椅子靠背,桌子邊,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由有扶手到放開扶手.3,壓腿,把腿抬到能夠抬起的高度,放到椅子上或其它適合的地方,輕輕的按壓并拍打足三里.壓腿的時間和按壓的力度要適度.4,每周堅持爬一道兩次山,不僅可以練腿,還可以促進肺活量,開闊視野,釋放工作壓,放松心情,促進身心健康.膝關節疼痛也會大大緩解.
喝酒后著涼就容易關節痛也可能是酒的作用有反應就不要再喝了
病情分析:懷疑有痛風 建議查查血液 風濕三項檢查意見建議:需要查查血液,可能是嘌呤高通俗的話叫痛風。喝酒吃豆腐會加重病情 建議您還是去查一下.
有可能是關節炎哦這是由于喝酒后導致的毛孔張開熱量外泄,所以出現的.如果本來有關節潛在的炎癥,就容易引發。我小時候有過這個現象。后來體質好了,自然就沒有了。如果不嚴重的話,加強鍛煉即可。其他補充:如果照樣能吃油膩的東西,肝就應該沒問題如果沒喝酒卻大量吃了牛肉或海鮮時也疼的話,那很可能就是痛風要抓緊時間去醫院科學地檢查最好.

5,酒喝多了后 為什么膝蓋痛

你的酒量很小哦,還好是喝的好酒,五糧春和五糧液一樣,喝了不會上頭,不然就會頭痛了,渾身發軟是喝醉酒的普遍癥狀,一般會持續兩天左右吧,視個人體質和酒量而言。至于你說的膝蓋痛,我想應該不會是撞傷,不然你就不會在這里問了,醉酒后全身乏力,關節酸痛也是常事,但僅是膝蓋痛就有很多原因了吧,很有可能是平時少鍛煉或超負荷工作而造成膝蓋內硬性摩擦,導致軟組織老化,再醉酒后就引發了疼痛。關于中醫療法,以下僅供參考,具體應遵從醫囑。 中藥內服法    取丁香60克,木香60克,血竭60克,兒茶60克,熟大黃60克,紅花60克,牡丹皮30克,甘草20克,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天早晚各服10克,黃酒送服,本方具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之功效。    可選用中成藥小活絡丹口服,每次服3克,每天早晚各1次。具有溫寒散結,活血通絡之功效。   中藥外治法    取羌活、白芷、當歸、細辛、芫花、白芍、吳茱萸、肉桂各等量,連須赤皮蔥適量。先將前八味藥共研為細末,每次取適量藥末與適量的連須赤皮蔥搗爛混和,用醋炒熱,布包,熱熨患處,每天1次。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功效。    取當歸60克,乳香60克,血竭15克,兒茶60克,羌活15克,白芷30克,丹皮30克,骨碎補90克,紅花60克,元胡60克,防風60克,上藥共研細末用凡士林調成膏,每天外敷患處1次。具有消腫散瘀,舒筋止痛之功效。   推拿按摩法 1.患者取坐位,自患側大腿至膝關節,拿捏數次,先使肌肉放松,然后在痛處用揉按手法,由輕漸重,最后再取輕手法,徐徐按摩3~5分鐘,直至關節內沒有發熱感為止。   2.點按患肢的血海、陽陵泉、陰陵泉、委中、委陽、合陽、承筋、承山等穴位。   3.術者一手握著患膝正中,手指分別握住膝關節內外側間隙處,另一手握住踝部徐徐拉直患肢。   4.將患肢屈曲,盡量使足跟接近臀部,隨即伸直反復3~5次。   經上述手法推拿按摩之后,可緩解肌肉痙攣,加強局部血液循環,具有消腫止痛,解除肌腱粘連和肌肉萎縮之功效。
估計你喝高了,膝蓋撞上哪里都不知道了。哥們,少喝點酒!喝那么多酒對身體沒好處
不是什么大毛病,只是 喝完酒著涼了 還有 你的身體對酒精有過敏現象的.. 因為酒精在身體里 加速你的心跳 循環的快 所以與其說是酸還不說是 麻. 喝完酒找個熱一點的地方躺下 那樣會舒服很多.!
你好 酒本來就是不利身體的 建議你少喝 啤酒喝多 年紀一來了 風濕是 必要的
喝多了之后摔的,你忘記了而已
我也想知道!有時喝完酒我還全身的關節都一起痛

6,每次喝完酒第二天老是膝蓋疼怎么回事啊一天

膝蓋疼是受涼的,喝完酒膝蓋疼會不會是中風啊。
我真心的告訴你,類風濕(痛風)或者高血壓,都要禁酒。所以你不要去泡酒。一、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食療(一)風寒濕痹主要表現:關節肌肉疼痛,肢體屈伸不利,陰雨天加重,得熱痛減。食療食物:白芷、肉桂、花椒、鱔魚、鹿蹄肉、生姜、蛇肉等。辣椒湯、酒燉黃鱔、肉桂花蛇湯不宜吃生冷寒涼食物。(二)風濕熱痹主要表現:關節疼痛,灼熱紅腫,身熱口渴,煩悶不安,小便短赤。食療食物:銀花、薏苡仁、旱芹、地龍、赤小豆、莼菜、絲瓜等薏苡仁粥、蚯蚓炒蛋、莼菜絲瓜湯等宜清淡涼性食物,以利清熱除濕;不宜辛辣熱性食物(三)肝腎虧虛痹主要表現:關節疼痛反復發作,日久不愈,時輕時重,腰膝冷痛,肢體屈伸不利。食療食物:鹿筋、海松子、枸杞子、虎骨、麻雀肉、葡萄、何首烏、桑葚等。枸杞鹿筋湯、桑葚酒、附子首烏麻雀湯等宜滋補飲食,不宜生冷寒性食物,以免傷陽氣。 二、痛風營養治療1、限制總能量,保持適宜體重,避免和治療超重或肥胖。總能量一般20~25kcal/kg.d,如果與當前實際攝入量比較,相差不大,可以立即按指導量執行。如果差距大,分階段執行。每階段減少500kcal,并與實際活動消化保持平衡。2、多吃素食為主的堿性食物。西瓜、冬瓜等不但是堿性食物,而且利尿,對痛風治療有利。3、合理的膳食結構蛋白質的熱比10%~15%,每公斤理想體重0.8~1g,蛋白質不宜過多,高蛋白,高嘌呤脂肪熱比,<30%。飽和,單不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為1:1:14、多喝水預防尿酸腎結石。每天2升以上,有腎結石3升以上,為了防止夜尿濃縮,夜間應補充水分。普通水、淡茶水、礦泉水、鮮果汁、菜汁、豆漿等。5、禁酒酒精可抑制糖異生,尤其是空腹喝酒,使得血乳酸和酮體濃度升高,而抑制腎小管分泌尿酸,使腎排泄尿酸降低。啤酒本身含大量嘌呤,可使得血尿酸濃度增高。6、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暴飲暴食,應定時定量,少吃多餐,少用刺激性的調味品,肉類煮熟后棄湯可減少嘌呤。7、選擇低嘌呤食物。一般人控制為600~1000mg,在急性期控制在150mg/d。8、藥物與營養素的關系煙酸、維生素b1、b12,降低尿酸排泄,不宜大量補充,用秋水仙堿、丙磺舒治療時,避免攝入大劑量vc,還有大量喝水。 三、高血壓膳食原則:1、減少鈉鹽;食鹽、醬油、味精、咸菜、咸魚、咸肉等少吃。2、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優質蛋白;肥肉、葷油不要吃。海產魚可以降血脂可以多吃,補充蛋白質多吃魚、雞、兔肉、牛肉、大豆、牛奶3、注意補充鉀和鈣;豆類、干果(大豆、蘑菇、銀耳、桂圓、葡萄干、花生)含豐富鉀;奶、田螺、發菜、榛子、黑芝麻、豆腐干、花生等含豐富的鈣。蔬菜和水果含豐富的鉀,應多吃。含鉀豐富的還有麩皮、赤小豆、杏干、蠶豆、扁豆、冬菇、竹筍、紫菜等;牛奶是鈣的很好來源,對降血壓有好處。4、限制飲酒5、減體重:改變不良飲食習慣,要多次水果蔬菜、粗糧、雜糧等谷物制品。有時間你到我空間看看,祝身體健康。

7,喝完酒之后膝關節很酸痛是怎么回事啊

膝蓋疼有以下幾種情況:1.尿酸值過高引起痛風。2.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3.膝蓋受到撞擊、摔打等。4.發燒感冒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疼痛。5.生長發育期的疼痛。6.膝蓋手術后的疼痛。7.膝蓋在劇烈運動后的酸痛。如果疼痛可能是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引起的。一、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是因膝關節各種外傷、骨折、過度勞損、關節內游離體及手術等刺激或損傷滑膜而產生的炎癥反應。滑膜在傷損后很快出現膝關節充血、腫脹、滲出、關節積液。病人訴膝關節腫脹不適,疼痛。查體可見浮髕試驗陽性。膝關節腔穿刺可見稀釋淡黃色液體。如為血性則應注意與腫瘤、結核、色素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相鑒別。滑膜炎所致滲出常延續較長時間,約至滑膜損傷恢復為止。二、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雖然全身反應較輕,但本病病程較長,若治療不及時,積液不能迅速吸收,容易轉為慢性病變,滑膜逐漸肥厚變性,纖維素沉著鈣化,導致關節粘連,活動受限,因此一旦發病應及時醫治。患者宜臥床休息或用屈側石膏托固定膝關節于60°位置。積液量多則應進行無菌抽吸滲液。已轉為慢性病變者可在關節腔內注射2%普魯卡因2ml、強的松龍25mg,必要時加用抗菌素。應鼓勵患者及早進行股四頭肌鍛煉以利于積液的吸收和膝關節功能的恢復。進行膝關節的屈伸活動也很有必要,可以防止粘連,膝關節疼痛明顯的病人可以服消炎鎮痛藥,如芬必得、消炎痛、扶他林等藥。理療、熱敷、中藥熏洗對消炎消腫,促進積液吸收有良好作用。不宜進行針刺治療以免感染,但可用艾條灸患部,效果也不錯。三、中醫藥治療1.中藥外洗方藥:雞血藤30克,蘇木、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0克,威靈仙、黃柏、桑枝、木通、澤瀉、透骨草、’川牛膝、乳香、沒藥各15克,桂枝10克,艾葉、紅花各5克。制法及用法:上藥放于大砂鍋內,加入清水3公斤,煮沸20分鐘后,取藥液倒于小桶內,放置膝關節下方,上面用浴巾罩住,利用藥氣熏蒸20分鐘左右,待藥液溫度適宜時用毛巾蘸濕敷患處20分鐘。每天2次,每劑藥可用2天,10天為1療程,連續2個療程。治療期間,注意臥床休息,盡量避免體力及負重勞動。中醫認為,膝關節受損后局部氣滯血瘀,風寒濕邪趁虛侵入,痹阻于膝關節,使氣血瘀滯,當以清熱利濕、舒筋通絡、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治療原則。本方可化瘀除濕,清熱通絡,通過局部熏洗,藥物直達病所,故對膝關節滑膜炎有明顯療效。2.中藥內服辨證:濕熱阻絡。治法:健脾除濕,清熱解毒,通利關節。方名:二術苓皮湯。組成:蒼術12克,白術12克,茯苓皮20克,薏苡仁30克,金銀花30克,川牛膝15克。用法: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是因為你的膝關節柯能受過傷或過度勞損,不過平時沒感覺到
這樣的人少喝酒。。喝酒之后關節痛主要原因可能是酒雖然能使全身發熱,但會使關節處發寒。。關節一冷,就會疼痛。
膝蓋疼有以下幾種情況: 1.尿酸值過高引起痛風。 2.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 3.膝蓋受到撞擊、摔打等。 4.發燒感冒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疼痛。 5.生長發育期的疼痛。 6.膝蓋手術后的疼痛。 7.膝蓋在劇烈運動后的酸痛。如果疼痛可能是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引起的。一、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是因膝關節各種外傷、骨折、過度勞損、關節內游離體及手術等刺激或損傷滑膜而產生的炎癥反應。滑膜在傷損后很快出現膝關節充血、腫脹、滲出、關節積液。病人訴膝關節腫脹不適,疼痛。查體可見浮髕試驗陽性。膝關節腔穿刺可見稀釋淡黃色液體。如為血性則應注意與腫瘤、結核、色素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相鑒別。滑膜炎所致滲出常延續較長時間,約至滑膜損傷恢復為止。二、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雖然全身反應較輕,但本病病程較長,若治療不及時,積液不能迅速吸收,容易轉為慢性病變,滑膜逐漸肥厚變性,纖維素沉著鈣化,導致關節粘連,活動受限,因此一旦發病應及時醫治。患者宜臥床休息或用屈側石膏托固定膝關節于60°位置。積液量多則應進行無菌抽吸滲液。已轉為慢性病變者可在關節腔內注射2%普魯卡因2ml、強的松龍25mg,必要時加用抗菌素。應鼓勵患者及早進行股四頭肌鍛煉以利于積液的吸收和膝關節功能的恢復。進行膝關節的屈伸活動也很有必要,可以防止粘連,膝關節疼痛明顯的病人可以服消炎鎮痛藥,如芬必得、消炎痛、扶他林等藥。理療、熱敷、中藥熏洗對消炎消腫,促進積液吸收有良好作用。不宜進行針刺治療以免感染,但可用艾條灸患部,效果也不錯。三、中醫藥治療 1.中藥外洗方藥:雞血藤30克,蘇木、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0克,威靈仙、黃柏、桑枝、木通、澤瀉、透骨草、’川牛膝、乳香、沒藥各15克,桂枝10克,艾葉、紅花各5克。制法及用法:上藥放于大砂鍋內,加入清水3公斤,煮沸20分鐘后,取藥液倒于小桶內,放置膝關節下方,上面用浴巾罩住,利用藥氣熏蒸20分鐘左右,待藥液溫度適宜時用毛巾蘸濕敷患處20分鐘。每天2次,每劑藥可用2天,10天為1療程,連續2個療程。治療期間,注意臥床休息,盡量避免體力及負重勞動。中醫認為,膝關節受損后局部氣滯血瘀,風寒濕邪趁虛侵入,痹阻于膝關節,使氣血瘀滯,當以清熱利濕、舒筋通絡、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治療原則。本方可化瘀除濕,清熱通絡,通過局部熏洗,藥物直達病所,故對膝關節滑膜炎有明顯療效。 2.中藥內服辨 證:濕熱阻絡。治 法:健脾除濕,清熱解毒,通利關節。方 名:二術苓皮湯。組 成:蒼術12克,白術12克,茯苓皮20克,薏苡仁30克,金銀花30克,川牛膝15克。用 法: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