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小作坊不允許生產為什么那么多賣設備的呢法律難道都是為了
你這邏輯本身就不對,賣刀的不是賣給你拿去殺人的!賣設備是賣給那些有生產能力的企業,你的企業一定有問題!條件不健全,所以才不發給你生產許可證
支持一下感覺挺不錯的
2,60平方米可生產白酒小作坊嗎食品藥品局認可嗎
不一定
這是不允許的。給別人燒基礎酒是需要有營業執照才能辦理生產許可相關證件,但白酒許可肯定辦不了,沒有許可證件是不允許生產的,辦不了相關手續,工商和質檢都會嚴查重罰的。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
3,都說吸煙唱酒有害健康那為什么國家還允許煙酒大規模生產
呵呵,你知道煙酒為什么貴嗎?因為國家的稅收很高,要是全國禁銷,國家稅收至少少2-3成
因為煙酒文化是從古代流傳到現在了,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廢除!不能廢除也不提倡。
煙酒稅率高。
4,生產白酒的企業可以生產葡萄酒嗎
生產白酒的企業絕對不能生產葡萄酒,因為兩個生產許可證允許生產的范圍是不一樣的,白酒證是三個樣式,1是原酒,2是液態,3是白酒,只可以生產白酒許可證品種中的一類。而葡萄酒歸屬露酒范疇,因其量大而被分離出來,需單獨申請生產許可證才能生產葡萄酒品種。這個事情,當地技術監督局最清楚,打電話問一聲食品科就會告訴你:屬無證生產。
白酒工藝你是指那種香型的白酒,先說一種給你。原料(多種糧食或單一糧食)—粉啐(糧食粉與發酵糟、谷殼混合均勻)-蒸餾-出甑-補充水分(量水)—糧糟-降溫-加曲-拌和-入窖-密封發酵-開窖-起面糟-取黃水-出窖(發酵成熟糟醅)-拌和原料、輔料蒸酒
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但是從許可證方面說白酒許可證是不能生產葡萄酒的,而且設備也不一樣。除非辦理不同的許可證,比如茅臺就在秦皇島昌黎有葡萄酒廠
白酒與葡萄酒所用原料不同,一是糧食一是葡萄或葡萄汁,釀造工藝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生產白酒的企業不會去生產葡萄酒,倒是種植葡萄的可以考慮生產葡萄酒。歡迎訪問酒美網(www.winenice.com),品酒師為您精選兩千余款優質葡萄酒。
您好!生產白酒的企業一般不生產葡萄酒。因為白酒和葡萄酒的生產工藝特點、流程、生產設備投入、原料供應等不同,故兩者一般都是專業生產,即生產白酒的企業一般不生產葡萄酒,而生產葡萄酒的企業一般不生產白酒。從經營許可證方面說,白酒生產許可證是不能生產葡萄酒的。
5,中國白酒政策
近年來我國的白酒行業稅收政策 1985年以前糧食白酒的工商稅率定為60%,個別地區規定交給商業部門收購的定為40%稅率,“三精一水”兌制的定為30%稅率。1985年將白酒的工商稅改為產品稅,稅率為50%,其中用議價糧釀制的減按30%稅率征收。同時,各省為維護酒類企業白酒的生產,由全額征稅改為扣包裝征稅,一般每噸糧食白酒扣除400元左右,優質酒扣得更多。
1992年稅收征管法頒布后,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集中的中央(國務院),1994年稅制改革以后,對白酒同時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消費稅稅率25%,增值稅稅率17%,實際稅負為8%左右,合計33%,大體與原議價糧白酒30%稅率相同,但不準扣除包裝費,對價外費用也開始征稅,糧食白酒凈增值稅、消費稅稅負實際要高于33%,但允許外購已稅白酒和酒精抵扣在上一生產環節已納的消費稅。
1995年10月18日,國稅發〔1995〕192號文件規定:對銷售除啤酒、黃酒外的其他酒類產品而收取的包裝物押金,并入當期銷售額征稅。
1998年3月4日,財稅〔1998〕45號文件和2006年5月16日頒布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規定:從1998年1月1日起,對糧食類白酒(含薯類白酒)的廣告宣傳費一律不得在稅前扣除。
2001年5月11日,財稅〔2001〕84號文件規定:對糧食白酒、薯類白酒在原按25%、15%征收消費稅的同時再按實際銷售量每公斤(1000克)征收0.5元的定額消費稅,同時停止執行外購或委托加工已稅酒和酒精生產的酒抵扣上一生產環節已納消費稅的政策。
2002年8月26日,國稅發〔2002〕109號文件提出了酒廠利用關聯企業關聯交易行為規避消費稅問題,要求各地按《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五十四條規定的計稅價格調整方法調整酒類產品消費稅計稅收入額,補繳消費稅。同時提出對“品牌使用費”征稅問題。
2002年,國家取消了對白酒上市公司先征后返18%的所得稅優惠政策。
2006年3月2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和完善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33號)規定:糧食白酒、薯類白酒的比例稅率統一調整為20%。糧食白酒降5%,薯類白酒提高5%。
申辦散裝白酒出售各項證件辦法:
銷售散裝白酒需先到轄區工商所核名稱,因你只賣酒,不涉及生產,只需到區工商局食品科辦理流通許可證后就可辦理經營執照。你如果要做成包裝酒銷售,必須取得合法的商標名稱和標識,具體可向區工商局聯系。你銷售酒,需交納增值稅,可向區國稅局咨詢有關具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