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瓶啤酒的酒精和一瓶白酒的酒精比例是多少
啤酒是10%,白酒因酒而定
啤酒的酒精度一般為3.5%到4.5%之間。也有清爽型的為3%左右。
高度白酒一般在50%以上,低度白酒也有35%。
比例就自己算吧。
10:52、11:52、10:48、11:48。
啤酒4% 白8酒%
2,喝酒時候 啤酒 白酒和干紅的比例是多少
1.要看白酒的度數,34度為例:白酒,啤酒,紅酒的比例是1:6:32.要看杯子:普通酒店用的玻璃中杯倒滿是125ml,白酒,啤酒,紅酒的比例是1:8:43.具體還要看看對方的酒量,能喝的人有的是,就不好說了。
喝酒應適量有好處,身體力行就好,對于三種灑一起喝的比例,看自己的能力!酒有各自的成份反應,三種酒一起喝就變成喝烈酒,對身體有害無益。
3,白酒和啤酒什么比例合適
一瓶一斤的白酒=8瓶一斤的青島合適吧。[em03]
樓上的說的比較合適
一瓶一斤的白酒=8瓶一斤的青島合適吧。
不都1比6么 合適就行了
一兩比一斤。
一瓶一斤的白酒=8瓶一斤的青島合適吧。[em03]
4,酒桌上白酒與啤酒一般是怎么換算的
no
既然選擇酒桌上有兩種或幾種以上的酒存在,那么就不要在乎你喝白酒,或者他喝啤酒你會不會吃虧,因為酒桌上大都都是"朋友",不管是哪方面的,因人的酒量而定
不管是什么酒統一按酒精的度來痕量
看你自己的愛好了,白酒一般要少于啤酒。然而有的人不喝啤酒,這就難說了,所以還是因人而異。
混著喝容易醉,喝前吃點東西比較好。酒量是因人而異,喝多了傷身哦~
5,白酒和啤酒在酒量方面怎么換算
酒精度(啤酒的酒度指得是原麥芽濃度,同時也標有酒精度)的含量是酒類飲品的直接表示,不妨用每百克或毫升含酒精的多少來"換算"好啦!但即使用每百克啤酒與白酒的,含酒精度的多少等量來換算,也是不能等同酒量的!比如白酒和啤酒身體反應就截然不同.另外有的人體制習性偏向于飲用白酒,酒量千杯不倒!讓其飲用啤酒也許500毫升沒下去倍感醉意.相反也是如此!飲酒是一種樂趣!過量飲酒有害健康!
按酒精含量算,對大部分人來說不準確。因為啤酒吸收快,上勁也快,而且高級醇比例高一些。正常情況下,一瓶600毫升的可以約算成1兩半白酒。
100G白=1.5L啤酒
如果單算酒精含量 白酒和啤酒 大概是1:10 左右但是酒量方面啤酒和白酒還是要分開的 1個人也許能喝1瓶白酒 但是10瓶啤酒 怕是有點困難吧 太脹肚了
6,白酒和啤酒的比例是怎么算的2B勿擾
怕吃虧:按錢算。20元白酒=20元啤酒怕喝醉:按酒量。例:半斤白酒量=6瓶啤酒量比能力:按酒度(酒精含量)算。 1兩45度白酒=1瓶啤酒(粗略)比感情:隨心情,哪怕一醉方休。你說了算。
白酒的勾兌和調味 勾兌 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將蒸出的酒和各種酒互相摻和,稱為勾兌,這是白酒生產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因為生產出的酒,質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勾兌能使酒的質量差別得到縮小,質量得到提高,使酒在出廠前穩定質量,取長補短,統一標準。勾兌好的酒,稱為基礎酒,質量上要基本達到同等級酒的水平。 勾兌酒的作用,主要是使酒中各種微量成分配比適當,達到該種白酒標準要求和或理想的香味感覺和風格特點。勾兌的做法就是把生產車間的酒逐一品嘗,分析各自的長處和短處,將它們互相摻和,使各種微量成分按比例配合,酒體更加諧調。 好酒與差酒相勾兌,勾兌后的酒可以變好酒;差酒與差酒相勾兌,勾兌后的酒也可以變好酒;如果好酒與好酒勾兌,比例不當,各種酒的性質、氣味不合,也可能使勾兌后的酒質量下降。但一般來說,好酒與好酒勾兌,質量總是提高的。 由于有了勾兌這一工序,所以各種雜味酒不一定是不好的酒,它們可以用作調味酒,尤其是苦、酸、澀、麻的酒,還可能是好酒。后味苦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陳釀味。后來澀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香味,可作帶酒、搭酒。有焦糊味的酒,有酒尾味的酒,以及有霉味、倒燒味、丟糟味的酒,如果這些酒異味較輕微而又有其特點,也可作為搭酒,少量用以勾兌,可增加酒的香氣。 調味 調味是對勾兌后的基礎酒的一項加工技術。調味的效果與基礎酒是否合格有密切的關系。如果基礎酒好,調味就容易,調味酒的用量也少。調味酒又稱精華酒,是采用特殊少量的(一般在1/1000左右)調味酒來彌補基礎酒的不足,加強基礎酒的香味,突出其風格,使基礎酒在某一點或某一方面有較明顯的改進,質量有較明顯的提高。 白酒調味的作用可歸納為三種:即添加作用、化學反應作用和平衡作用。調味前對基礎酒必須有明確的了解,要選擇好調味酒,在方法上要行作小樣試驗。調味后的酒還須再貯存7—15天,然后再經品嘗,確認合格后才能包裝、出廠。 調味酒的種類很多。單獨品嘗調味酒時,常常感到味怪而不諧調,容易誤認為是壞酒。調味酒的種類、質量、數量與調味效果也有密切的關系。 酒的勾兌和調味都需要有精細的嘗酒水平,嘗評技術是勾兌和調味的基礎。嘗評水平差,必須影響勾兌、調味效果。為盡可能保證準確無誤,對勾兌、調味后的酒,還可采取集體嘗評的方法,以減少誤差。
7,40度白酒和10度啤酒按什么比例喝比較喝酒
“如果你不喝第一杯酒,就不會醉。”“一杯太多了,但二十杯也不夠。”當我們從一般性喝的多發展為嗜酒時,經常的醉酒嚴重干擾了生活和工作,于是我們減少飲酒次數,或試圖把酒量控制在一到兩杯,或從高度酒換成啤酒或葡萄酒,好讓自己不要醉得太厲害。也許我們可以保持一段時間滴酒不沾,然后遇到機會(一些特別慶典、個人困惑或根本沒有特別的事),我們又會開始喝酒,開始我們想只喝一杯吧,由于一杯酒并未導致什么嚴重后果,我們覺得再喝一杯也是安全的。但事實證明那只是個陷阱——當我們喝了兩三杯,感覺不錯,然后覺得以我們的酒量再喝一兩杯也不會有什么問題。結果我們控制不住的喝得太多,回到了原來爛醉如泥的狀況。專門研究酒依賴問題的醫生告訴我們——正是第一杯酒觸發了潛在的飲酒欲望,進而使我們失控。這種重復的經歷使我們得出結論:試圖控制酒量計劃如何不喝醉是不可能的,而避免那關鍵的一杯酒——“永遠不端第一杯”才能使我們保持長期清醒。 酒依賴是一種對于酒精的成癮行為。酒精作為一種軟性毒品與任何其它成癮物質一樣,我們如果想保持康復狀態,只有遠離第一劑導致我們所成癮的那種麻醉劑。 3、 使用“24小時”計劃在酗酒的日子里,我們經常會在非常難受的時候很嚴肅的發誓“再也不喝了。””我發誓要一年不喝。”,從心里說,我們真的是不想再喝醉了。當然有些人會有所保留:說這個誓言只是針對于“烈酒”,而不是啤酒。其實啤酒與葡萄酒也會讓我們喝醉,只是需要喝更多的量來達到與白酒一樣的效果。我們喝啤酒與葡萄酒醉酒所受的傷害同我們喝烈酒一樣。然而,過一段時間,誓言和痛苦的記憶都會被拋之腦后。我們在某個時刻又開始喝酒了。我們的“永遠”總是不能持久。 當然其中一些人確實信守諾言戒了很久,2個月、半年、或者一年,直到時間到了,我們覺得應該可以自由的、控制性的喝酒……我們又復飲了,很快落入原來的麻煩中,同時帶著新的內疚與悔恨。 酒依賴是一種永久的、不可逆的疾病,我們大家的經驗告訴我們,對于保持清醒不要發長期的誓言。更實際、更有效地說法是:“我只是今天不喝酒”。 也許我們昨天喝酒了,但可以決定今天不喝。無論遇到什么誘惑和憤怒,我們盡我所能努力避免今天喝第一杯酒。 如果飲酒的愿望過于強烈,那就把24小時分成更小的單元——至少一小時——我們可以忍受這種暫時的停酒引起的不舒服,那再多一小時!再一小時!再繼續下去。我們今天成功了,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們明天也能做到。“24小時”計劃是很隨意的。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重新開始,無論我們在哪兒。在家,在工作時,在醫院的病房,在下午的4:00或早上的3:00,我們可以決定從任何時候開始在未來的24小時或5分鐘內不去沾酒。我們只是嘗試著過好今天(現在),僅僅為了保持清醒--它的確奏效。一旦這種思維方式成了我們思想中的一部分,我們發現以24小時為一階段的生活對于處理其它的一些事情同樣有效和令人滿意。
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