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視唱首調和固定調的區別
視唱考試兩種都可能會考到。
但有很多省份的考綱上都會有“以五線譜為主”(固定調)。一般用簡譜(首調)的也有不少。
2. 視唱首調什么意思
你的問題應該是首調唱名法,所謂首調唱名法,就是說你彈什么調,就把這個調的主音唱作do。比如G大調,就把G音當做do,A音當做re, 如果是F調,就把F當做do,G當做re,等等。簡譜就是用的首調唱名法。
還有一個叫固定唱名法,主要體現在五線譜上面,五線譜下加一線為do ,識譜口訣線上 35724,兩線之間為2 4 6 1 3,有升降記號的就跟著它的升降記號唱出相對應的變化音,學鋼琴彈的五線譜就是用這個
3. 固定唱法和首調唱法的區別
標準音A
首調唱名法是相對固定唱名法而言的,就是根據調號用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來表示每一個音
固定唱名法就是不管調號怎么變,始終用C調的唱名(C音都唱do,D音都唱re)來表示每一個音。
從學習音樂的角度來說,要學固定調,以鋼琴鍵盤做參數,鍵盤上的音都有固定音高,如簡譜的1、包括低音、高音1,在鍵盤上都能對號入座,便于學習;
國際標準音是為了方便了音樂理論研究、樂器制作和文化交流而在國際上統一的音高標準,機械波為440Hz,波長為78cm的a音在樂音體系中叫小字一組的a
4. 首調唱法和固定調唱法的區別
古琴定弦,現今通常以正調(F調)五聲音階為基準,從第一弦到第七弦,依次為C、D、F、G、A、c、d,為保證定弦準確,最好參照有固定音高的樂器(如鋼琴)或用定音哨發音來定。
如果發現某一根弦的音比標準音低,只須用右手把軫子向外旋轉,同時用左手大食兩指把琴弦上的蜻蜓結往右推,幫助弦緊音高。相反,如果弦音比標準高,則須把軫子向內(靠近自身為內)旋轉,其音高就會降低。軫弦旋高旋低的緊度,以琴弦的音高與標準音高相合為止。
調弦和音方法有多種,如散弦調和弦法、散按調和法、泛音調和弦法等。下面詳細解說這三種調弦法。
正調的定弦
所謂正調,是從古至今最常用、最主要的調式。正調是琴的基本調式。
正調亦稱宮調、正宮調、黃鐘調、仲呂調等。其一至七弦的音高分別為Sol、La、Do、Re、Mi、Sol、La(5612356)。大部分琴曲都是正調琴曲,其最具代表性的有:《平沙落雁》、《流水》、《梅花三弄》、《漁樵問答》等。另有《醉漁唱晚》、《憶故人》等琴曲也借此調彈奏。
一般古琴的定弦,往往只調整相對音高。所以,古琴定弦時,往往采取兩弦對應調整的方式,運用散音、按音、泛音都可以定弦。
(1)散按音定弦
以耳聽方式直接定弦。自一弦至七弦音高為5612356 。
(2)按音定弦
七弦散音應與四弦九徽按音等高。
六弦散音應與四弦十徽按音等高。
五弦散音應與三弦九徽按音等高。
四弦散音應與二弦十徽按音等高。
三弦散音應與一弦十徽按音等高。
二弦七徽按音應與七弦散音等高。
一弦七徽按音應與六弦散音等高。
七弦九徽按音應與五弦散音等高。
六弦十徽按音應與三弦散音等高。
五弦十徽按音應與二弦散音等高。
(3)泛音定弦
七弦七徽泛音應與四弦九徽泛音等高。
四弦十徽泛音應與六弦九徽泛音等高。
六弦七徽泛音應與三弦九徽泛音等高。
五弦七徽泛音應與二弦九徽泛音等高。
四弦七徽泛音應與一弦九徽泛音等高。
一弦七徽泛音應與六弦散音等高。
二弦七徽泛音應與七弦散音等高。
常用外調
所謂外調,指除正調以外的其他調式。在琴曲中,各種外調的應用較少。但外調的應用,在琴曲中也非常常見。很多重要琴曲,都是以外調彈奏。
琴的外調有很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有蕤賓調、慢角調、清商調、太簇調、慢商調、無射調、凄涼調等。
以下就對最主要的幾種外調,作一些簡要的介紹。
(一)蕤賓調
調式名稱:蕤賓調、金羽調等。
定弦方法:以正調為基礎緊五弦,使五弦九徽泛音與三弦十徽泛音等高。
代表琴曲:《瀟湘水云》、《陽關三疊》、《欸乃》等。
(二)慢角調
調式名稱:慢角調、黃鐘宮調等。
定弦方法:以正調為基礎慢三弦,使五弦九徽泛音與三弦十徽泛音等高。
代表琴曲:《鳳求凰》、《風雷引》等。
(三)清商調
調式名稱:清商調、姑洗調等。
定弦方法:以正調為基礎緊二、五、七弦,使三弦十徽泛音與五弦九徽泛音等高,使五弦十徽泛音與七弦九徽泛音等高,使五弦七徽泛音與二弦九徽泛音等高。
代表琴曲:《搗衣》、《秋鴻》等。
5. 視唱為什么唱固定調
原來學過簡譜,首調概念比較頑固,唱固定調升降號多的,業余者沒有幾個人能唱準,只要在提琴上能按準音位就行了。
大部分人看譜拉的是固定調,心里衡量音準用首調。
6. 視唱是唱固定調還是首調
答:
首調唱名法就是按照相應的調來把所對應的大調的主音唱成1,其他音以此類推。例如G大調的音樂里G唱成do,A唱成re,B唱成mi,C唱成fa,D唱成sol,E唱成la,升F唱成si。
固定唱名法就是直接唱出那個音的實際音高所對應的唱名,例如G大調的主音就唱成sol。遇到升降號時,如果不涉及節奏(例如單純的音階視唱之類的)則既可唱出“升”、“降”等字來,也可不唱出那些字(具體要求需要問你老師或者相關考試機構等,取決于你要干什么),如果涉及節奏(例如當你視唱具體旋律時)則“升”、“降”這些字就不唱出來了。
7. 藝考視唱用首調還是固定調
都可以,一般老師教的是首調唱名法。
固定唱:唱名是固定的,唱名和音名被固定在五線譜的線間位置上,十分有利于器樂演奏者的讀譜和視奏。各個不同的音高對應不同的指法與把位(特別對于弦樂),易于掌握和熟記。
固定唱名法不利于掌握曲調的調式、調性和音級的關系。
首調唱:唱名與音級關系一致,調式感明顯。與固定唱名法相比,由于首調唱名與調式音級是統一的,唱名的詞匯量減少了,調式感增強了。
首調唱名法無法與從20世紀發展起來的無調性音樂相適應。
我們在訓練視唱練耳的時候,應該首調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兩種視覺模式轉換與互動,使得在面對不同的音樂時,能自如地發揮兩種唱名法各自的優點,更透徹、更全面地理解和享受音樂。
我們應該結合練耳大師,每天堅持鍛煉自己視唱、練耳等等能力。
8. 視唱首調和固定調的區別在哪
目測題主是要編配一首曲子,那么和弦包括和聲進行取決于風格。 一般來說,用 Am—Dm—Em—Am,Am—Em—Am進行編配, 流行一點可以Am-F-G-Em,或者Am-Bdim-Am/C,Am-Bdim-Em之類的 編配手法其實是非常多樣的。
9. 視唱中首調和固定調的區別
首調的全稱是首調唱名法。首調唱名法是以"移動著的Do"為基礎,即首調唱名法中,Do的位置和高度可以是移動和變化著的,但各個調式音級卻有著確定不變的唱名。
把大調式的主音(Ⅰ級音)唱做do,其它依次唱做re、mi、fa、sol、la、si,它把小調式的主音(Ⅰ級音)唱做la,其它依次唱做si、do、re、mi、fa、sol。這樣,只有C大調和a小調,唱名和音名的對應關系是一樣的,別的調性就都不一樣了。比如,G大調,就把G唱做do,A唱做re,B唱做mi……。g小調,又把G唱做la,A唱做si,降B唱做do……
因為這種唱法,唱名和音名的對應關系是不固定的,唱名和琴上各音的對應關系也是不固定的,每一個音名,在不同的調里其唱名也隨之不同了,當你在譜上看到一個音(比如G),你必須明確是什么調,如果是F大調,它就得唱做re,如果是c小調,它就得唱做mi……每見到一個音,都要經過"換算"才能唱出它的唱名來,然后再考慮它在琴上的位置,所以,學鋼琴一般不用這種唱法,而對視唱練耳訓練、唱一些簡單的歌曲等還是很便利的,因為這種唱法對于感受曲子旋律的調式特點很直接。
固定調的全稱是固定調唱名法。即C大調唱名法,就是在五線譜上無論演唱(奏)何種調性,均固定用C大調的唱名。它識譜容易,但音準不易掌握。通俗的講:固定唱名法是固定的,不能什么調,C音都唱do,D音都唱re。只是根據該調的升降號改變音的高度來唱。
例如 D調音階如果用固定調表式:2 3 #4 5 6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