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白酒入口氣化,哪位酒仙對白酒有研究的

本文目錄一覽

1,哪位酒仙對白酒有研究的

喝酒不要喝50度以下的,水味重。勾兌酒的話度數上來肯定感覺辣。建議從醬酒開始喝,回避賴茅系列,從茅臺迎賓喝起,每次喝一小口,讓酒在嘴里轉一圈,感覺下酸甜苦辣咸,然后猛喝一大口,體會下氣化沖頂的感覺,這時候能感覺到鼻腔里充滿著酒的香氣,胃里也暖暖的,不是辣。然后打個嗝體會下嗝香。好酒的沖頂感都比較明顯,跟吸鼻煙一樣爽。胃里暖暖的感覺和嗝香都很持久
酒就那么回事,看你個人收入了
批發100元以下的少喝。
要是喝的賴茅的話肯定是這感覺,不管啥牌子的賴茅都不能喝。
能喝半斤的喝4兩9,然后看《新聞聯播》,你就能感覺到白酒的香、淳、大氣了。
論壇里有行家

哪位酒仙對白酒有研究的

2,送禮送什么高檔酒

送禮的禮物是有一定的講究的,禮品要有品質,檔次等,也就是高檔的。但是送什么禮品給對方呢,這個是很頭疼的事,不過現在流行送健康,送酒的話,可能不太符合這個條件哦。你可以在待客九品根據你的需求一對一的定制一款適合對方專屬禮品,平時我送人特別貴重的禮物都是從這里定制的!這里的禮品如果你定了但是沒有送掉,短時間內是可以退款的,這樣就避免浪費!個人在待客九品定過禮品都非常滿意!此外,如果你去拜訪別人送禮,說些“客套話”是必不可少的。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說話的技巧有很多。比如:壞話好說,狠話柔說,大話小說,笑話冷說,重話狠說,急話緩說,長話短說,虛話實說……
送長輩 送長輩,說穿了就是送健康。葡萄酒在心血管方面的功效是其他酒不能比的:英法兩國的飲食習慣相似,所攝入脂肪量也差不多,但法國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明顯低于英國,這就與法國人酷愛飲用紅葡萄酒有關了。英國科學家發現葡萄皮中含有多酚物質,該物質可防止血管變窄。每天一杯紅酒,對老人好處多多。如今的市場上,紅酒銷量早就超過傳統白酒了,你可不要表錯情哦。至于口感方面,老人一般不喜歡口味復雜、單寧過重的葡萄酒,這是要注意的。 送領導 一直以來領導都是送禮的最大熱門,也因為是最大熱門所以該送的他都收到過了, 很難再送什么了,葡萄酒要送的話就要送出品牌和品位,要讓他看出來你多多少少是個 懂酒的,因為送多了他自己就懂點,要不送得再貴也會被他小看。 送女性 送女性朋友的話,首先要注重葡萄酒的外觀是否好看,還有就是口味是否柔和悅 人、酒精度不要太高。很多女性與其說是在喝酒,不如說是在喝感覺。一般來說,選葡萄酒送女性,品牌不是很重要,主要還是要取巧,有些微度汽化的果酒風格也很好。 送酒客 如果你送的是“骨灰級”的酒客,當然是直沖他的心頭好而去。一般資深酒客都能習慣舊世界酒的復雜,如果你還能同時送個冰桶或者醒酒器的話,那他們要樂死了,還會對你刮目相看,不是瞎說,真的是刮目后再看哦。如果是菜鳥,那建議還是先選一些低酒精度、好入口的紅酒,那樣比較安全,不會抱怨你送的又不好喝、又貴。

送禮送什么高檔酒

3,為什么扁桃體會發炎還發燒

希望可以幫到你: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于25--27℃之間。可將幼兒置于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睡冰枕:   有助于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并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   以助發汗,并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6、使用退燒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發燒,最好是找醫生。但有時因不方便可先在家退燒。 一般體溫在38以下,可不必退燒。 退燒的方法: 1、服用退燒藥物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用臣功再欣就行,發燒較嚴重時可用福美松等藥,但不能常用。小兒最好不要用阿斯匹林。 2、使用“解熱栓”。 3、物理降溫,一般僅用于緊急退燒。用濕毛巾(或酒精棉,慎用)擦孩子額、頸及胸部等處。
因為扁桃體是人體一個屏障,它在阻止細菌侵入我們的身體
有炎癥當然會發燒了,吃點消炎藥,炎癥好了,就不發燒了
不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一樣,扁桃體都很敏感、脆弱。要預防就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口是人身體的門戶,病從口入說的一點都沒錯,所以說小孩子就要在吃東西上有所選擇了。大人也要保護好自己的寶貝。希望你們的寶貝早日康復!
扁桃腺,人的咽部兩旁各有一扁桃腺,又稱腭扁桃體;鼻腔的后端與咽部交界處有一腺體,稱作咽扁桃體,扁桃體的炎癥,通常是指顎扁桃體的炎癥。有的人的扁桃體較明顯,有的則較隱蔽。扁桃體具有免疫功能,但如果發生了不可逆性炎癥,特別是產生了各種并發癥時,應及時做扁桃體摘除術。通常情況下不應該考慮扁桃體根除術的。應該以預防為主,預防扁桃腺炎在平時應注意避免刺激性飲食,包括辛辣及烤、炸、辣、干燥食物,多喝茶水,要注意休息、保暖、少講話,禁煙、酒;宜吃清淡、具有酸、甘滋陰的一些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青果等;經常含服四季潤喉片、薄荷喉癥片等,也可以蒸汽吸入或霧化吸入(內加慶大霉素、地塞米松或安息香酸酊)來預防感冒、戒除煙酒、提高免疫力。發燒是因為身上有炎癥,白細泡怎多而引起的
小孩子的免疫功能比較低,所以容易出現扁桃體發炎 平時注意觀察,不要受涼了

為什么扁桃體會發炎還發燒

4,想小便 卻出不來 什么病啊

您的癥狀 應該是前列腺 出問題了朋友“前列腺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前列腺炎,往往一年也碰不到幾例。“慢性列腺炎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中西醫結合應該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切不可急功近利。目前公認的療程為一個月,有的要一個半月。一個月內頻繁換藥,肯定是不恰當的。”3種療法可能造成永久傷害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社會上大量小診所最熱衷采用三種治療方法:注射治療、腔內熱療、打點滴。這三種療法的共同點是:費用很高,有短期療效,但很可能會對患者身體造成永久傷害。注射療法:小心得不孕癥前列腺外形像一顆栗子,重只有20克左右,位于膀胱下方、尿道入口處,它是男人特有的身體器官。所謂注射療法,就是將藥物直接打入前列腺腺體中。“但因為注射療法費用高、短期療效比較好,所以,仍然被一些社會上的小診所廣泛采用。“有的為了追求更快的短期療效,甚至把藥物直接打進了前列腺包膜內。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非常危險,它很可能會造成患者前列腺腺體纖維化,也就是前列腺硬化,最終影響患者的生育功能。”腔內熱療:再患病治療難度非常大所謂腔內熱療,就是經尿道插管,對前列腺進行熱療。“腔內熱療,也起于上世紀80年代,同樣因為長期療效不確定,在十多年前,被大醫院棄用。“也因為它有短期療效,加上治療費用高,目前,仍然是社會上小診所治療前列腺炎的主要方法之一。“腔內熱療是一種有創治療,副作用比較大,很可能會對前列腺的組織形態造成長遠影響。“腔內熱療后一旦再患病,治療的難度將非常大。”劉樹碩說。靜脈滴注:非細菌性前列腺炎不用“目前的慢性前列腺炎中,85%以上為非細菌性前列腺炎,這些患者不需要采用抗生素靜脈滴注。但社會上小診所的一些醫生,有時把非細菌性的前列腺炎故意說成是細菌性前列腺炎,然后采用大劑量、昂貴的抗生素治療,一個療程下來,藥費往往要五六千元。”慢性前列腺炎治療費用并不高目前來說,那些號稱立竿見影的治療方法,都不可信。慢性前列腺炎和感冒一樣,也不可能根治,稍有不慎就會復發。另外,在正規醫院采用正規療法,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費用并不高,每個月的費用,一般在四五百元左右。
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發病多在勞累、著涼、長時間騎車、酗酒、性生活過度、損傷、經尿道器械操作、全身或局部抵抗力減弱時,致病菌由身體其它部位的病灶經血運或經尿道進入前列腺,最主要的致病菌為大腸桿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和鏈球菌等。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較為復雜,少數由急性前列腺炎未能徹底治愈遷延而來,絕大多數病人則未曾經歷過明確的急性階段。 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是細菌,其次有病毒、支原體、衣原體以及其它致敏原等。性欲過旺、前列腺充血、下尿路梗阻、會陰部壓迫、損傷,鄰近器官炎癥病變波及前列腺以及全身抵抗力下降等等,都可能是造成慢性前列腺炎的原因之一,甚至病人的精神狀態也是影響癥狀輕重的一個因素。總之,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復雜,造成經久不愈的原因,很可能不同時期存在著不同的病因,或在同一時期存在一個以上的致病因素。
是前列腺炎
有可能是尿潴留,是指排尿困難、點滴而出或小便閉絕的泌尿系病癥,中醫稱“癃閉”。 尿潴留的發病原因是嗜食辛辣酒熱,肥甘厚味;邪熱傷陰、精濁、淤血、沙石阻塞水道,體虛久病、腎陰枯傷、小便傳送無力;精神緊張、腹腔、婦科、肛腸疾患使氣機閉滯,導致膀胱氣化不利而形成潴留。臨床表現為面色微黃、神疲乏力、四肢不溫、頭暈氣短,煩渴欲飲、小腹漲滿、小便不通、大便不暢,嚴重時發生喘急、嘔吐、腫脹、昏厥等危象。 治療本病易清熱利水,疏肝理氣、行瘀以散結、升清以降濁。 1:治尿閉、小腹脹痛 處方:連須蔥500克,米醋30克 用法:蔥切碎炒熱,加醋調和,裝布袋內,熱敷臍部及小腹四周,日1次。 療效:熨燙2天既可見效。 2:治急性尿潴留 處方:大黃15克。桃仁12克,水蛭9克,虻蟲6克 隨癥加減:外傷加歸尾、生地、紅花、三七、姜黃。前列腺炎加黃柏、知母、萆薢、石葦、黨參、黃茋、丹皮。尿路結石加金海沙、金錢草、雞內金、木通、車前子。 用法:水煎,日1劑,服2次。 療效:服藥3~5劑,治愈率96.6%

5,哪些方面的內容與步驟包括屬于啤酒感官品評

感官品評酒的意義和作用?感官品評是利用人的感覺器官(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對食品、酒類等產品的外觀、香氣、滋味,進行感觀鑒定,綜合各項感覺印象,確實產品的典型性,亦即產品的風格特點,對產品進行全面的評價。感官品評是最簡捷,最普通,采用面最廣的國際通用方法。感官品評能在接觸產品后的很短時間內,迅速確定產品的質量狀況,較常規分析、儀器分析所得結果快,準確率高。目前還沒有檢驗并全面判斷香味的儀器,感官品評還是檢驗質量的重要手段。世界上各國幾乎都建立有感官品評組織。世界著名的國際性酒類評比賽會,均利用感官品評作為定級、選拔優秀產品的依據。感官品評的作用:1.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減少損失,便于指導生產順利進行。2.入庫貯存酒的分等、定級依據。3.快速檢驗產品質量狀況,指示調配、勾兌工作的有效進行。4.控制最終出廠成品質量的關鍵性措施。5.質量對比、找差距,評定等級、區分優劣最快捷的方法。6.搜集市場反映,了解消費者愛好,和廣大消費者直接對話的最簡便手段。國家正式頒布的飲料酒產品質量標準或行業標準中,均制定了感官要求指標,這項指標是以感官品評手段完成的。飲料酒中各類產品,要符合理化指標,衛生指標,感官要求及標簽標準,始具備達標水平。一、感官品評原理和方法1.一般原理酒類感官品評,是通過人的感覺器官(眼、鼻、口腔)在接觸產品時所產生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角,綜合這種感覺現象,評定產品的質量、區分優劣,劃分等級。正確認識品酒作用于人體感覺器官的反應,始能準確的掌握感官品評方法。(1)視覺用眼觀看產品的外觀稱視覺,產品的外觀包括:酒液的色澤,澄清,渾濁,失光,沉淀現象,酒液的流動性,掛杯情況,含二氧化碳氣的酒類,觀察泡沫持久性,這種視覺反映屬于物理作用的性質。(2)嗅覺用鼻聞辨產品的氣味稱嗅覺,溴覺的分辨是利用在鼻腔深處嗅粘膜上密集蜂窩狀排列著的嗅細胞,遇有氣味分子,借助化學作用產生刺激而發生神經傳導至大腦中樞,而產生嗅覺。人的嗅覺,比檢測儀器靈敏度高,但容易發生疲勞,嗅覺出現疲勞分辨能力明顯降低。嗅與味是密切聯系和相互作用的,其傳導過程也相似,嗅覺的產生必須是呈香物質與嗅細胞接觸,因此只有揮發的物質才可以嗅出氣味,液體或固體物質只有當表面汽化后,才會引起嗅覺,嗅覺現象屬于化學作用的性質。(3)味覺舌、口腔、上顎接觸產品品嘗其滋味感覺為味覺。在舌面突起組織的乳頭上及軟顎、硬顎、咽喉部位有味蕾、味蕾刺激味細胞,通過神經系統產生的信號傳至大腦,辨別味覺反應。舌面各部位味覺反應不同:舌尖為甜味靈敏區,舌尖兩側邊緣為咸味靈敏區,舌的兩側邊緣為酸味靈敏區,舌根為苦味敏感區,舌的中部為無味區,其敏感性最低。味覺能鑒別酒類產品酸、甜、苦、辣、咸、鮮各味的存在及濃淡程度,同時產生觸覺反應,即濃、淡、厚、薄、柔和、尖刺、爽適、膩口、收斂性、澀感等。味覺反應受年齡、嗜好、民族習慣、身體健康狀況的影響,既有物理作用也有化學作用,并受心理和生理條件的影響。(4)香味物質在嗅覺上反應A中和反應:兩種不同性質的香味物質相混合,失去各自單獨香味現象。B抵消反應:兩種不同性質的香味物質相混合,各自獨有的香味有減弱現象。C掩蓋反應:兩種不同性質的香味物質相混合,只有一種香味物質呈現香味現象,另一種香味物質的呈香全部被掩蓋。D間段反應:兩種不同性質的香味物質,初聞是混合的,繼聞是單一的,有分段感覺。E加強反應:一種呈味物質中,加入另一種呈味物質,味感有加強反應,如砂糖中加入少量食鹽可使甜味增加,味精可使酸與苦味增加,甜與咸能中和,甜、酸、苦能產生抵消,酸與苦不能中和也不能抵消。呈香物質的感覺反應,因呈香物質不同而發生變化,也因呈香物質濃淡差異,使嗅覺有不同的反應,酷酸濃度變高時呈腐敗的酯臭氣,稀薄時具有水果樣香氣,丙酮濃度高時有特異的丙酮臭,稀薄時具果實樣香氣。掌握香味物質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反應,是準確判斷質量狀況的重要方法。2.感官品評方法國內外酒類產品的感官品評,以采用“差異品評法”為主,分為以下五種方法:(1)一杯品評法按順序首先品評一號酒樣,評完撤去,再品評二號酒樣,鑒別一號、二號酒樣區別。(2)兩杯品評法同輪次兩種酒樣,一種為標準酒,一種為待鑒評酒,對比品評兩種酒的差異及差異內容。(3)三杯品評法同輪次中三種酒樣,其中兩種酒樣為同一酒樣,對比品評分辨出相同的酒樣和另一酒樣,并區分酒樣的質量差異。(4)順位品評法同一輪次中幾種酒樣,鑒評出各種酒樣質量的優劣,排出名次。(5)記分品評法同類型酒樣,分輪次品評,同一輪次有幾種酒分別編號,對比品評,按色(外觀),香、味,風格分別記分,記錄相關的評語,匯總參評人員的分數,計算各酒樣的總分,排出順序。中國酒類大賽品評記分法:品 種 色澤 泡沫 香氣 滋味 風格 總分(外觀)白 酒  10255015100黃 酒  10255015100葡萄酒  20304010100果露酒  20304010100啤 酒  10202050100二、感官品評程序準確掌握視覺、嗅覺、味覺(包括觸覺)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機理和嚴格的品評程序,是獲得對產品質量鑒定準確結果的關鍵。感官品評的方法常用的有兩種:1.明評明議:公開酒樣生產廠家,商標,酒樣來源等,評酒委員集體參加,邊評邊議,或評后議論。這種方法可以集思廣益,達到交流技術,改進工藝,對比差距,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2.編號暗評:不同生產廠家或來源的酒樣,分別編號,對評委只公布各酒樣號,讓評委獨立思考,各自以個人對產品品評意見為依據,酒類大賽宜采用此法。品評方法不同,品評程序是相同,即依色、香、味、風格分別打分,其中啤酒無風格一項增加泡沫一項。1.色(色澤)感官品評首先鑒別酒的色澤及外觀。具體方法是酒液注入標準酒杯,注入量達到酒杯高度的2/3,舉杯,使酒杯中液面稍高于眼平視線,直視,側視,或用白紙襯在酒杯下,自酒液上方向下直視。(1)觀察色調按各酒種質量標準規定的色澤標準觀察記錄。(2)分辨色度按各酒種質量標準應具有的顏色標準,區分色澤深、淺、淡、明、暗等在色度上存在的差異狀況。(3)查看外觀靜態觀察:質量標準中規定為澄清、透明,不應有明顯的懸浮物。但觀察中應細致描述:澄清,透明,晶亮,有光澤,失光,微渾,渾濁,有懸浮物(外來物,酒質本身),有沉淀等。動態觀察:搖動酒杯,使酒液附著酒杯內壁四周,觀察酒液流動狀況,掛杯,稀薄,濃稠,粘滯,酒液流動狀況是反映酒質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同酒種有不同要求。凡含有二氧化碳氣的酒種,觀察泡沫粗細,泡沫潔白程度,起泡性能,泡沫持久性。(4)做好記錄邊觀察邊寫出評語,并按規定打分。色澤及外觀,是接觸酒樣的第一印象,對接著進行的品評程序有很重要的心理影響。2.香(氣味)感官品評嚴格掌握先聞香,后評味,不可邊聞香邊評味,更不可不聞香就評味,嚴格掌握嗅覺、味覺的品評要點。具體方法:注入酒液的酒杯,置鼻下3~5厘米距離,鼻孔對準酒杯。(1)靜態聞香分辨:酒杯靜置不搖動,細致分辨香氣類別是否符合該酒種質量標準,再細微分辨香氣強、弱,有沒有香氣沉悶及本酒種不應具有的浮香、異香及其他氣味。(2)動態聞香分辨:搖動酒杯,促使酒氣散發,按規定距離鼻孔對準酒杯深吸氣,以分辨不易揮發的氣味,按各號杯順次序聞,再按各號杯逆次序聞核對結果,進行中掌握好杯號之間間隔短暫時間。(3)最終聞香核定:選出最佳酒樣,將酒杯置于鼻孔下,用力急促吸氣,或用手握杯增加溫度,促使香氣揮發,增強嗅覺刺激,判斷靜態、動態聞香結果,記下各杯號香氣特點及差異。(4)香氣鑒別掌握要點A酒杯與鼻孔保持一定距離。B鼻孔對酒杯先呼氣,再吸氣,酒氣經鼻孔緩慢充滿鼻腔,充分接觸,加深刺激感覺反應,切忌對酒呼氣,避免造成酒氣散發。C各杯酒樣,保持吸入酒氣量均等。D不可反復聞香,避免嗅覺疲勞。(5)特殊聞香法A濾紙裁成寬1厘米長12厘米的長條,吸足酒樣,聞香比較各酒樣的差異,將濾紙放置15~20分鐘,任其自然揮發后,繼續聞香,確定香氣變化及放香時間長短。B酒樣滴入手心,握拳,在拇指與食指的空隙間對準鼻孔,深呼吸,判定香氣特點。C滴少量酒樣于手背,任其揮發,聞其香氣,確定香氣揮發持續時間,及香氣特點。D每杯酒樣聞香結束,將酒樣倒出,搖動空杯,促使殘留酒氣揮發干凈,聞空杯留香,確定香氣純正及真偽。正式評酒不采用特殊聞香法,而由評委自行對照驗證。(6)按各酒種呈香特點,描述各杯酒樣的香氣評語,用語簡練,明了,表達清楚,明確所具有的香型特點和不應有的異香狀況。3.味(滋味)品味是感官品評中的重要部分,要分辨各味的存在,驗證聞香的結果,分辨余味香氣長、短。具體品味程序:(1)按杯號順次序品味,再逆次序核對,同輪次中自行選定標樣與各號杯比較,對特殊異香、異味的酒樣,可留到最后品評,以免影響口感。(2)酒液入口慢而穩,使酒液鋪滿舌面,充分利用舌尖,舌兩側,舌根的各味感區,細心體會其不同的感受,酸、甜、苦、咸基本四味,不能同時出現,也不能完全代表味覺感覺,必須是復合感覺,才能判斷各酒種應具有的呈味特點和不應有的異味。(3)酒液觸及舌面,低度酒可大口鼓嗽,高度酒使酒液在口腔停留幾秒鐘,酒氣隨呼吸從鼻腔散發,驗證聞香結果。(4)分辨舌面觸覺反應,柔和,醇厚,寡淡,純正,異雜及收斂感(移動舌面,使舌面與上顎、牙床磨擦驗證澀味),驗證酒的回味對口腔刺激的余波。味覺品評四階段:第一初感:接觸酒樣的最初印象,分辨酒樣類型及風格。第二觸感:酒液布滿舌面,品出純正、潔凈、爽口、醇和、圓潤、柔和、諧調、適口、寡淡、暴烈、乏味等觸感。第三刺激感:酒液留口,分辨殺口、刺舌、粗糙、澀口、滑膩感。第四回味感:酒液入喉,品出余香長短,回味大小,尾味潔雜,苦、辣、澀、酸、甜在口腔內呈現的次序,強弱,濃淡感覺。(5)品味注意的問題A第一品初感,進口酒量要少,第二品觸感,進口量稍多布滿舌面,品回味感,進口酒量要大,循環兩次即可得出結論,不宜反復品評,混淆判斷準確性。B切忌吞咽,一飲而過,酒液與舌面上顎、咽喉各部位充分接觸。C品完一組,間隔休息20~30分鐘,恢復嗅、味靈敏度。D集中精神,細微體會,專心思考,不可左顧右盼,受旁人議論干擾。4.格(風格)感官品評色、香、味各項綜合印象的總評價即風格,也稱典型性。酒的類型不同,風格各異,同一類型酒不同檔次有不同風格,產品必須具備風格才能顯示整體效果。三、感官品評效應感官品評是通過人的感覺器官反應得出對酒的綜合評價,因此要保持感覺器官的靈敏性,評酒員要克服個人愛好的偏見,避免民族習慣特點及地區口味的特殊傾向性,減少過量的煙酒刺激。中青年味感反應靈敏,高年齡段反應能力下降,但耐力強富有表達力,評酒員對年齡有限制,是根據人體器官變化規律考慮的。女性評酒員的生理素質與男性無差異,男性易受嗜好影響而使靈敏度下降。感官品評易出現以下兩種效應,宜注意克服,減少影響。1.順序效應:按編號順序品評,先接觸的酒樣印象深,有偏愛的心理作用,即順序效應,反之則為負順序效應,為糾正這種偏差,宜先順序品評,再逆序核對。2.后效應:前號杯品評印象影響后號杯感覺,用品評中間間隔休息方法克服。四、感官品評的訓練方法評酒員分為:嗜好調查型評酒員,分析型評酒員。嗜好調查型主要反映對產品的喜愛與厭惡的整體印象。分析型評酒員需具有感官品評水平,客觀嚴謹的判斷能力。分析型評酒員須接受系統的基礎訓練。1.評酒員應具備的專業技術水平(1)專業技術能力:評酒員應具有本酒種生產業務知識和實踐經驗,掌握相關酒種的生產技術以及釀酒行業宏觀技術狀況。(2)識別能力:能準確區分各酒種質量特點及所擔任酒種在質量上的微小差異。(3)判斷能力:具有分辨同類同型產品質量差異的水平,能準確判斷分等定級標準。(4)記憶能力:具有區分同類產品微小差異的水平,牢記其特點,對相近似的產品,有再現性的能力。2.感官品評的訓練方法基礎訓練:訓練視覺、味覺、嗅覺的識別能力。(1)視覺訓練:對不同色澤不同濃度的溶液,能目測出溶液的深淺,并排列出溶液深淺次序。(2)嗅覺訓練:A單體香識別:選精制純度高的天然香精,調配成不同濃度水溶液。具備對高濃度的識別能力后,逐漸降低濃度,提高嗅覺分辨精確量。B單體酸識別:以酒中通常含有的有機酸,配成不同濃度的酒精溶液,記憶各種酸的氣味特點,從高濃度到低濃度,準確區分。C單體酯識別:酯類是組成酒類產品呈香的主體成分。各種酯類在酒中呈現氣味特點不同,以各酒種中主要含有的酯類,配成不同濃度酒精溶液,訓練記憶特點。D單體醇、醛、酮識別:酒類產品中除乙醇外,含有多種高級醇及醛類、酮類成分,是酒類呈香,呈味的重要組成部分,訓練識別這些成分,對分辨產品的風格有很重要的作用。E特異氣味的識別:各種類型酒具有各自的特殊氣味,其中體現典型風格的氣味是必須存在的,但由于生產過程中的種種原因,會使酒帶有不正常的氣味而降低了產品質量,感官品評既能正確區分典型香、味特點,也能分辨不應含有的非正常氣體,各酒種評酒員依本酒種特點進行專業訓練。(3)味覺訓練:A基礎味覺:甜,酸,苦,咸四味識別及不同濃度的區分。B酒度高低區別:以食用酒精調配成不同梯度的酒液,每一梯度間間隔4~5度,訓練按酒度排序的品嘗能力。C單體酸、酯、醇、醛等各種呈香呈味成分,單一配成不同濃度的酒精溶液,訓練識別、記憶特點。-------轉載供參考

6,如何品酒呢

1、白酒品評法 白酒品評的正確程序是先觀色,其次聞香,再嘗滋味,然后綜合色、香、味的特點判斷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 對白酒的嗅聞方法是將酒杯舉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氣味。最初不要搖杯,聞酒的香氣揮發情況;然后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無其它邪雜氣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氣四溢,芳香撲鼻的,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噴香性好,一入口,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的,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應該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繼而將杯接近鼻孔,進一步聞,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要先呼氣,后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最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風繼續聞。聞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聞另一杯。 為了鑒別酒中的特殊香氣,可采取以下三種方法 (1)用一小塊過濾紙,吸入適量酒液,放在鼻孔處細聞,然后將過濾紙旋轉半個小時左右,繼續聞其香,確定放香的時間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數量的酒,握緊手與鼻接近,從大拇指和食指間形成的空隙處,嗅聞它的香氣,以此驗證香氣是否正確。 (3)將少許酒置于手背上,借用體溫,使酒樣揮發,嗅聞其香氣,判斷酒香的真偽、留香長短和好壞。 對酒的口嘗方法 將酒杯送到嘴邊,將酒含在口中,大約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數量,必須保持一致性。先從香味淡的開始嘗,由淡而濃,再由濃而淡,反復多次。將暴香味或異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嘗,防止味覺器官受干擾。將酒沾滿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頭抵住前頷,將酒氣隨呼吸從鼻孔排出,以檢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頭品嘗酒的滋味時,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種味道變化情況,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澀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動,以領略澀味程度。酒液進口應柔和爽口,帶甜、酸,無異味,飲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時間有多長。酒留在口腔中的時間約10秒鐘。用茶水漱口。在初嘗以后則可適當加大入口量,以鑒定酒的回味長短、尾味是否干凈,是回甜還是后苦。并鑒定有無刺激喉嚨等不愉快的感覺。應根據兩次嘗味后形成的綜合印象來判斷優劣,寫下評語。 對風格的評價 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各類型酒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將白酒劃分為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種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評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對多種酒進行品評時,常常是將屬于不同類型的酒分別編組品評,以便比較。判斷某一種酒是否具有應有典型風格并準確給分,首先必須掌握本類酒的特點和要求,并對所評酒的色、香、味有一個綜合的確切的認識,通過思考,對比和判斷,才能確定。 為了對各個酒的優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評價,除了寫出評語之外,常常采用評分法。目前我國白酒評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2、黃酒品評法 黃酒品評時基本上也分色、香、味、體(即風格)四個方面。 色 通過視覺對酒色進行評價,黃酒的顏色占10%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必須是色正(橙黃、橙紅、黃褐、紅褐),透明清亮有光澤。黃酒的色度是由于各種原因增加的: (1)黃酒中混入鐵離子則色澤加深。 (2)黃酒經日光照射而著色,是酒中所含的酷氨酸或色氨酸受光能作用而被氧化,呈赤褐色色素反應。 (3)黃酒中氨基酸與糖作用生成氨基糖,而使色度增加,并且此反應的速度與溫度、時間成正比。 (4)外加著色劑,如在酒中加入紅曲、焦糖色等而使酒的色度增加。 香 黃酒的香在品評中一般占25%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有一股強烈而優美的特殊芳香。構成黃酒香氣的主要成分有醛類、酮類、氨基酸類、酯類、高級醇類等。 味 黃酒的味在品評中占有50%的比重。黃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辛、苦、澀等。黃酒應在優美香氣的前提下,具有糖、酒、酸調和的基本口味。如果突出了某種口味,就會使酒出現過甜、過酸或有苦辣等感覺,影響酒的質量。一般好的黃酒必須是香味幽郁,質純可口,尤其是糖的甘甜,酒的醇香,酸的鮮美,曲的苦辛配合和諧,余味綿長。 體 體,即風格,是指黃酒組成的整體,它全面反映酒中所含基本物質(乙醇、水、糖)和香味物質(醇、酸、酯、醛等)。由于黃酒生產過程中,原料、曲和工藝條件等不同,酒中組成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也隨著不同,因而可形成黃酒的各種不同特點的酒體。在評酒中黃酒的酒體占15%的影響程度。 感觀鑒定時,由于黃酒的組成物質必然通過色、香、味三方面反映出來,所以必須通過觀察酒色、聞酒香、嘗酒味之后,才綜合三個方面的印象,加以抽象的判斷其酒體。現行黃酒品評一般采用100分制。 3、葡萄酒、果酒品評法 (1)干白葡萄酒 色麥稈黃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品種香),兼有優美的酒香。果香和諧、細致,令人清心愉快,不能有醋的酸氣味感。 味完整和諧、輕快爽口、舒適潔凈。不應有重橡木桶味,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慶有清新、爽、利、愉、雅感,具有本類酒應有的風格。 (2)甜白葡萄酒 色麥稈黃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品種香),有優美的酒香,果香和酒香配合和諧、細致、輕快,不應有醋的酸氣感。 味甘綿適潤,完整和諧,輕快爽口,舒適潔凈。不應有橡木桶味及異雜味。 典型應有清新、爽、甘、愉、雅感。具有本類型酒應有的風格。 (3)干紅葡萄酒 色近似紅寶石色或本品種的顏色,不應有棕褐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新鮮怡悅的葡萄果香及優美的酒香,香氣諧調、馥郁、舒暢、不應有醋氣感。 味酸、澀、利、甘、和諧、完美、豐滿、醇厚、爽利、濃洌幽香。不應有氧化感及重橡木桶味感,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應有清、爽、馥、愉、醇、幽的味感及本品種的獨特風格。 (4)甜紅葡萄酒(包括山葡萄酒) 色紅寶石色,可微帶棕色或本品種的正色,透明、澄清、晶亮。 香有怡悅的果香及優美的酒香,香氣諧調、馥郁、舒暢,不應有醋氣感及焦糖氣味。 味酸、澀、甘、甜、和諧、完美、豐滿、醇厚爽利,濃洌香馥,爽而不薄,醇而 不烈,甜而不膩,馥而不艷。不應有氧化感及過重的橡木桶味,不應有異雜味。 典型應有爽、馥、酸、甜感,和諧統一,具有本品種的特殊風格。 (5)香檳酒 色鮮明、協調、光澤。 透明澄清、澈亮、無沉淀、無浮游物、無失光現象。 音響清脆、響亮。 香果香、酒香柔和、輕快、不具異臭,具有獨特風格。 味純正、協調、柔美、清爽、香馥、后味殺口,輕快,余香,無異味,有獨特風格。 總分=色得分×10%+透明得分×10%+音響得分×15%+香得分×25%+味得分×40% (6)果酒 色鮮明、協調、光澤、無褪色、變色。 透明澄清,澈亮,無沉淀,無浮游物,無失光現象。 香具有原果香、酒香(配制酒具原果或植物芳香),柔協,濃馥持久,不具異臭,具有獨特風味。 味純正,完美協調、柔美、爽適,有余香,無異味,有獨特風格。 總分=色得分×10%+透明得分10%+香得分×35%+味得分×45% 4、啤酒品評法 (1)黃啤酒評分標準 色淡黃,帶綠,淡黃,黃而不顯暗色 透明清亮、透明,無懸浮物或沉淀物 泡沫泡沫高,持久(8-15°C,5min不消失)細膩、潔白、掛杯 香氣有明顯酒花香氣、新鮮、無老化氣味及生酒花氣味 口味口味純正、爽口、醇厚而殺口 (2)黑啤酒評分標準 色澤黑紅或黑棕。 透明清亮透明、無懸浮物或沉淀物。 香氣有明顯的麥芽香氣,香正,無老化氣味及不愉快的氣味。(如:雙乙酰氣味、煙氣味、醬油氣味等) 口味口味純正、爽口、醇厚而殺口。 甜味、焦糖味、后味苦、雜味等均不作為醇厚感,反正是不純正、不爽口的表征。
怎樣品酒: 酒類主要依靠感觀檢查來鑒定產品的好壞,即經過人的感官品評,決定其色、香、味是否為人們所喜愛,從而,比較準確地決定其質量是否優良。 因為感官品評是依靠人的感覺器官來測定,因此,各種影響人的感覺的條件都會影響品評效果。究竟什么情況會影響品評效果呢? (一)品酒人員的愛好,評酒能力和水平,健康狀況,飲食正常與否。 (二)品酒環境、空氣。 (三)品評順序對感覺的影響,如先評A,后評B,會產生偏愛A的心理作用。品嘗前一種酒的味道,也會影響對后一種酒的味道的感覺,如先嘗了苦味的再品別的酒時,就會增加甜味感,等等。 此外,人的感覺經長時間的連續刺激會變得遲鈍,等等。 因此,為了通過品嘗正確評價酒的質量,必須遵照以下程序: (一) 對品酒環境的要求 品酒室內空氣要新鮮,無異味,室內光線穩定,不能因光線而影響酒的色澤。周圍要安靜。一般應選擇早晨或上午評酒,這時空氣新鮮,環境安靜,評酒人員頭腦清醒,感覺靈敏,評酒準確度高。 (二) 對品酒人員的要求 1.品酒人員應由大公無私并有評酒能力的人組成。這些成員味覺和嗅覺要靈敏,對味的記憶力較強。有可靠的評酒經驗,能比較客觀地代表消費者的喜愛和嗜好。 對品酒人員要進行考核,考查他對酸、甜、苦、辣、香五味的辨別能力;對各種香型酒的風格要求的了解與辨別能力;對好酒與壞酒的品評能力,以及品評的重現性等。國外一般采用“二杯品評法”’ “三杯品評法”, “二杯—三杯品評法”,對評酒人員進行考核。經過詳細記錄,認真比較,給予評分與評語,把準確程度高的錄取為評酒委員會成員。 2.品酒人員參加評酒時必須具有良好的健康狀態,清醒的頭腦和較好的辨別能力。評酒前不吃刺激性食品,不過份疲勞。身體不好時要適當休息。 3.品酒人員應相對固定,便于統一標準。 (三) 品評方法和步驟 1.每個品評人員各占一張桌子,上鋪白桌布,并編有各人的桌號。準備好清水、痰盂及照明設施。 酒杯須用標準評酒杯,事先洗凈晾干。將參加品評的酒樣密碼編號,對號注入杯中。酒的編號必須對評酒人員保密。 2.每輪評酒樣品不得過多,評酒人員必須仔細觀察,品味,對其色、香、味作出正確評價,并按百分制打分。一般國外采用20分法,其中:口味10分,香氣8分,色澤1分,透明度1分。國內采用百分制,色占10分,香占25分,味占50分,風格占15分。 3.由工作人員匯總各評酒人員的給分及評語,得出總的結果。 4.每評完一輪酒,應讓評酒人員休息片刻。品評人員在品評期間,不應作任何暗示,不要發議論。在品評結果發表之前,應嚴格保密。 5.品酒方法: 國外目前多采用差異品評法。 ①一杯品評法:先拿出一杯酒樣A,品評后,將酒樣取走。再拿出一杯酒樣B,要求品評后,作出二酒是否相同的答復。 ②二杯品評法: 一次拿出兩杯酒,一杯是標準酒,一杯是酒樣,要求品評二者的差異。 ③三杯品評法: 一次拿出三杯酒,要求品評出哪二杯酒相同,不相同的一杯與相同的兩杯間的差異及差異的大小。 ④二杯—三杯品評法: 先拿出一杯標準酒,使品酒人員記好,然后再拿出兩杯酒,一杯是標準酒,另一杯是酒樣,要求品評出兩種酒樣有無差異及差異大小。 ⑤順位品評法: 將幾種酒樣標好號,要求評酒人員按酒度高低或質量優劣,順序排列。
一口喝下去就是了,費那事干啥~?
第一步:視覺觀察 觀察酒有一個過程,簡單但目的性很強,可以增進對酒的樂趣。對于新手來說,有一些看起來可能很奇特,但作為收集對酒的感覺的最好方法,它們已經流傳了幾個世紀。 留心觀察葡萄酒 將酒倒入杯中大約1/3,不要超過一半,柔和但穩固的拿起杯柄。不要拿著杯體,你的手指可能會擋住你 的視線,并可使酒變熱。拿酒杯的姿勢可以說明他們的專業程度。 觀察酒的顏色,強度和清新度。酒真實的顏色最好的鑒別方法是搖晃杯子,看酒的外緣,最重要是從最深處到邊緣的變化強度,顏色的深度。最好的鑒別方法是從酒杯的上方直看下去清晰度是沉積或微粘的可見程度,是當前從杯子的一側照過所能看見最大程度。 顏色代碼 酒的顏色可以提供很多從表面現象到特征的東西,不同的葡萄品種擁有不同的特性,對比一下兩種常見的紅葡萄酒,赤霞珠和 黑皮諾。卡本內 的果實通常比較小,皮薄,呈深靛青藍色, 黑皮諾更精致、飽滿,顏色也更淺些。用卡本內葡萄釀成的酒通常顏色更深,紫色更濃重一些,不像黑皮諾,紅寶石或石榴石般的色澤。 生長條件也同樣會影響顏色,夏天的溫暖和秋天的干燥,使葡萄充分成熟,果皮汁液也很多,這些葡萄釀的酒顏色就比較深;夏天涼爽又或者是收獲時節雨水多,則葡萄成熟就不完全,水分較多,因此顏色強度較弱。釀酒(葡萄酒釀造法)技術同樣影響顏色。顏色來自于果皮而不是汁液。事實上,葡萄汁越多,即使是黑紫色的葡萄,相對的顏色更淺。 釀酒師需要很好的控制酒的清晰度。發酵并去皮以后,很多微粘仍然留在酒里,一些釀酒師在過濾過程中把他們濾除,現代大多數酒都是經過過濾的,有的釀酒師則認為,少量沉淀是對就的陳釀是有益的。你可以留意到,一瓶年代久遠的酒,瓶底通常都有沉淀物質。 同樣,在瓶內存放的時間也會影響酒的色澤,年代越久的紅酒色澤越亮,呈磚紅色或淡琥珀色,年代越久的白酒顏色更深,琥珀色更重。 最后觀察 最后,在聞酒之前搖動杯子,讓酒旋轉起來。要輕柔,否則酒會濺出來。打旋主要是為了釋放瓶中的暗香,但在杯壁上粘上酒,看酒滑落的時候,如果看到酒長線般的粘在杯壁上,那叫做“腿”或“淚”。“腿”是糖、酒精和甘油混合物的標志,這些是否預示著酒的品質現在仍然有爭議。 學習觀察這些酒的視覺特征,進而擴展到其它酒,你將很快有能力從這些視覺提示來辨別酒,給出評判,如同品酒一樣,這種觀察所得在品酒的時候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步:聞酒 你剛剛旋轉完杯子,“淚”正在滑落下來,然后呢?現在是聞的時候了。使酒旋轉,有氣體交換使蒸汽上升,把鼻子湊進杯中(不是酒里)深深的吸入,你可能要旋轉并吸入幾次來取得充分的香味的數據,品酒師使用的兩種主要方法是: 1)快吸一下,留下第一印象,然后深深的吸聞第二次; 2)只深深的吸聞一次。 當你聞酒的經驗多了,你會發現香味其實也有很多種。 紅酒經常和煙熏味、櫻桃、巧克力、薄荷、茶、煙草、皮革、甜椒、等其他多種土質氣味聯系在一起。白葡萄酒則可以散發出花、菠蘿、蘋果、割下的青草或類似的清新的芳香。釀酒師和品酒師開發了一套詞匯來表述酒的味道,為了更深刻的闡述這些風味,酒香被分為兩大類。 "Nose"通常被用來形容葡萄和發酵過程散發的味道,"Bouquet"用來描述在酒桶或瓶子里老化過程,糟糕的是一些品酒師用不同的詞來表述相同的氣味。關于誰的用詞更準確的爭論也接踵而來,嗅覺是我們最深刻的感覺,人可以嗅到10,000種化合物,一些太小的化合物仍有科學家在研究,所以嗅覺是我們欣賞酒最好的工具 重要的一點是酒有很多層香味,學習分辨會有助你更加了解酒,并表達出來。就像顏色一樣,酒香提供了表面現象到特質,還有她的最初狀態和歷史發展。旋轉并聞,試著區分不同的香味,并陶醉在酒帶給你的喜悅之中。 如果你是新手,那么用詞來表達你的感受會比較困難。但試過幾種酒之后,你會發現一些相同和不同之處。有時一種氣味會很強烈,蓋住了其他的味道,不要著急。通過標簽來區分記憶一種香味,你可能會更佳深刻。你也可以記下你對酒的印象,并保留商標,當下一次你見到這種酒,不用買下她,你也知道自己喜不喜歡喝了。 第三步:品嘗 1.初次品嘗.(或第一印象):酒會喚醒你的感官(你的蓓蕾對感覺的反應)在看,搖,聞之后,你已經準備好飲用這杯酒了嗎?還不止這么多,這里有一套正確嘗酒的方法能讓你辨別、思考、回味出每一口味道組成的技巧,品酒一般喝1/2—1盅司,主要取決于你口的大小,太多會讓你不得不咽下去,太少又不能充分的到達嘴的各個部位。 2. 嘗:在口內攪拌酒并含住一些空氣(盡管會讓你在客人面前看起來有點可笑)。感覺酒的口感是淡還是濃?是柔滑還是發澀的? 用舌頭卷些酒吸一些氣在酒上面(回想起來像吹口哨),攪出臼臼的聲音,這種方法可能會在宴會里讓你不雅,關鍵之處在于使酒內的揮發性化合物氣化。攪、聞、嘗、然后在酒里攪拌就象是漱口。這樣“咀嚼”酒的方式能將味道更深層的分開并且增強。 把酒含在嘴里大概10-12秒(如果烈的話可以適當短些)。嘴里不同的區域可以識別不同的味道成分。丹寧酸,酒中的一種化學物質,在一些酒中可產生收縮的感覺,最突出體現在面頰上。酒精會使喉嚨的后側發熱。這兩種特征,再加上酒的黏度,這些是酒體的重要指標。酒體飽滿的酒口感強烈,柔滑的酒則丹寧酸和酸度都比較低。“口感”是用來形容酒在口中感覺的術語。 酒的口味,比如芳香是來自(葡萄),發酵和陳釀的過程。又如櫻桃、巧克力、胡椒(通常在紅酒里)和菠蘿、蘋果、草檸檬(在白酒里)通常來自葡萄果實本身。發酵會增加譬如麝香, 酵母, 果醬, 并且櫻桃派等味道,煙橡木和雪利似的味道,則是由于釀酒桶或瓶老化所致。陳年的酒會因為丹寧酸軟化,喝起來更柔滑。 3.回味:把酒咽下去后,口中留有的余味,味道會殘留多久?感覺舒服嗎?慢慢將酒咽下,慢慢的由口到鼻呼氣,香氣會持續更久,好酒的味道比較復雜,并且香氣持續的時間更長,通過對比味道和酒質,你將能夠區分酒的品種和制造年期,以選擇更好的酒,這才是品酒的真正目的。

7,書韻隨感資料

●卷一○安寢少寐乃老年大患,《內經》謂“衛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則陰氣虛,故目不瞑。載有方藥,罕聞奏效。邵子曰:“寤則神棲于心。”又曰:“神統于心。”大抵以清心為切要。然心實最難把捉,必先平居靜養。入寢時,將一切營為計慮,舉念即除,漸除漸少,漸少漸無,自然可得安眠;若終日擾擾,七情火動,輾轉牽懷,欲其一時消釋得乎!《南華經》曰:“其魂交。”養生家曰:“先睡心,后睡目。”俱空言擬議而已。愚謂寐有操縱二法,操者:如貫想頭頂,默數鼻息,返觀丹田之類。使心有所著,乃不紛馳,庶可獲寐;縱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無朕之區,亦可漸入朦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則寐愈難。蓋醒與寐交界關頭,斷非意想所及,惟忘乎寐,則心之或操或縱,皆通睡鄉之路。語曰:“寢不尸”,謂不仰臥也。相傳希夷《安睡訣》:“左側臥則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頭伸右足,以右手置右股間,右側臥反是。”半山翁詩云:“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此果其睡方耶!依此而臥,似較穩適,然亦不得太泥,但勿仰臥可也。《記·玉藻》曰:“寢恒東首。”謂順生氣而臥也。《保生心鑒》曰:“凡臥,春夏首宜向東,秋冬首向西。”愚謂寢處必安其常,《記》所云“恒”也。四時更變,反致不安。又曰:“首勿親。”謂避陰氣。《云笈七簽》曰:“冬臥宜向北。”又謂乘旺氣矣。按《家語》曰:“生者南向,死者北首。”皆從其初也。則凡東西設床者,臥以南首為當。臥不安,易多反側,臥即安。醒時亦當轉動,使絡脈流通,否則半身板重,或腰肋痛、或肢節酸者有之。按釋氏戒律:臥惟右側,不得轉動,名吉祥睡。此及戒其酣寐,速之醒也,與老年安寢之道,正相反。胃方納食,脾未及化;或即倦而欲臥,須強耐之。《蠡海集》曰:“眼眶屬脾,眼開眶動,脾應之而動。”又曰:“脾聞聲則動,動所以化食也。”按脾與胃,同位中州,而膜聯胃左,故脈居右而氣常行于左。如食后必欲臥,宜右側以舒脾之氣。《續博物志》云:“臥不欲載脅。”亦此意,食遠則左右胥宜。覺須手足伸舒,睡則不嫌屈縮。《續博物志》云:“臥欲足縮”是也,至冬夜愈屈縮則愈冷。《玉洞要略》曰:“伸足臥,一身俱暖。”試之極驗。楊誠齋《雪詩》云:“今宵敢嘆臥臺弓。”所謂愈屈縮愈冷,非耶?就寢即滅燈,目不外眩,則神守其舍。《云笈七簽》曰:“夜寢燃燈,令人心神不安”;《真西山衛生歌》曰:“默寢暗眠神晏如。”亦有滅燈不成寐者,錫制燈龕,半邊開小竇以通光,背帳置之,便不照耀及目。寢不得大聲叫呼。蓋寢則五臟如鐘磬不懸,不可發聲。養生家謂:“多言傷氣”,平時亦宜少言,何況寢時!《玉笥要覽》曰:“臥須閉口,則元氣不出,邪氣不入。”此靜翕之體,安貞之吉也,否則令人面失血色。頭為諸陽之首。《攝生要論》曰:“冬宜凍腦”,又曰“臥不覆首”。有作睡帽者,放空其頂即凍腦之意;終嫌太熱,用輕紗包頭如婦人包頭式。或狹或寬,可趁天時,亦惟意所適。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虛弱,更宜加意暖之。辦兜肚,將靳艾槌軟鋪勻,蒙以絲綿,細針密行,勿令散亂成塊,夜臥必需,居常亦不可輕脫。又有以姜桂及麝諸藥裝入,可治腹作冷痛,段成式詩云:“見說自能裁衤日肚,不知誰更著綃頭。”(注:衤日肚,即今之兜肚。)兜肚外再加肚束。腹不嫌過暖也,《古今注》謂之“腰采”,有似婦人襪胸。寬約七八寸,帶系之,前護腹,旁護腰,后護命門。取益良多,不特臥時需之;亦有以溫暖藥裝入者,解衣而寢,肩與頸被覆難密,制寢衣如半臂,薄裝絮,上以護其肩,短及腰,前幅中分,扣鈕如常,后幅下聯橫幅,圍匝腰間,系以帶,可代肚束。更綴領以護其頸,頸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不可著冷。領似常領之半,掩其頸后,舒其咽前,斯兩得之矣。穿小襖臥,則如式作單者,加于外。《說叢》云:“鄉黨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疑是度其身而半之。如今著小襖以便寢,義亦通。○晨興老年人,往往天未明而枕上已醒。凡臟腑有不安處,骨節有酸痛處,必于此生氣時覺之。先以臥功,次第行數遍(臥功見二卷導引內),反側至再,俟日色到窗,方可徐徐而起;乍起慎勿即出戶外,即開窗牖。春宜夜臥早起,逆之則傷肝;夏同于春,逆之則傷心;秋宜早臥早起,逆之則傷肺;冬宜早臥晏起,逆之則傷腎。說見《內經》,養生家每引以為據。愚謂倦欲臥而勿臥 ,醒欲起而勿起,勉強轉多不適。況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晝動夜靜,及一定之理,似不得以四時分別。冬月將起時,擁被披衣坐少頃,先進熱飲,如乳酪蓮子圓棗湯之屬,以益脾;或飲醇酒,以鼓舞胃氣。樂天詩,所謂“空腹三杯卯后酒”也。然亦當自審其宜,《易》“頤”卦《彖》曰:“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晨起漱口,其常也。《洞微經》曰:“清早口含元氣,不得漱而吐之,常以津漱口,即細細咽津”。愚謂臥時終宵呼吸,濁氣上騰滿口粘膩,此明證也。故去濁生清,惟漱為宜。《仲賢余話》曰:“早漱口,不若將臥而漱,然兼行之,亦無不可。”漱用溫水,但去齒垢。齒之患在火,有擦齒諸方,試之久俱無效。惟冷水漱口,習慣則寒冬亦不冰齒,可以永除齒患;即當欲落時,亦免作痛。鬃刷不可用,傷輔肉也,是為齒之祟。《抱樸子》曰:“牢齒之法,晨起叩齒三百下為良。”日已出而霜露未?,曉氣清寒,最易觸人。至于霧蒸如煙,尤不可犯。元命包曰:“陰陽亂則為霧”;《爾雅》曰:“地氣發,天不應曰霧”;《月令》曰:“仲冬行夏令,則氛霧冥冥”,其非天地之正氣可知。更有入鼻微臭,即同山嵐之瘴,毒彌甚焉。《皇極經世》曰:“水霧黑,火霧赤,土霧黃,石霧白。”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甌,能推陳致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細。如雜以甘咸之物,即等尋常飲食。揚子云《解嘲》文云:“大味必淡”;《本草》載有《粥記》,極言空腹食粥之妙;陸放翁詩云:“世人個個學長年,不司長年在目前。我得宛邱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略進飲食后,如值日晴風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謂“負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體和暢。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極為補益。過午陰氣漸長,日光減暖,久坐非宜。長夏晨興,勿輒進食以實胃。夏火盛陽,銷鑠肺陰,先進米飲以潤肺,稼檣作甘,土能生金也。至于曉氣清涼,爽人心目,惟早起乃得領略。寒山子曰:“早起不在雞鳴前”,蓋寅時初刻,為肺生氣之始,正宜酣睡;至卯氣入大腸,方可起身,稍進湯飲;至辰氣入胃,乃得進食,此四時皆同。○盥洗盥洗手也。洗發曰“沐”,洗面曰“?”,洗身曰“浴”,通謂之“洗”。養生家言“發宜多櫛,不宜多洗,當風而沐,恐患頭風”,至年老發稀,沐似可廢。晨起先洗面,飯后午睡后,黃昏后,俱當習以為常。面為五臟之華,頻洗所以發揚之。《太素經》曰:“手宜常在面”,謂兩手頻頻擦面也,意同。冬月手冷,洗以熱水,暖可移時,頗勝烘火。《記·玉藻》曰:“日五盥”,蓋謂洗手不嫌頻數耳。又《內則》云:“三日具沐其間,面垢?覃潘請?,足垢?覃湯請洗”。?覃,溫也;潘,淅米汁也,即俗所謂米泔水。洗面水不嫌過熱,熱則能行血氣,冷則氣滯,令人面無光澤。夏月井水陰寒,洗手亦恐手戰,寒透骨也。《玉藻》曰:“沐稷而?梁”,(注:沐稷,以淅稷之水洗發。?梁,以淅梁之水洗面,皆泔水也。)泔水能去垢,故用之。去垢之物甚多,古人所以用此者,去垢而不乏精氣,自較勝他物。浴必開發毛孔,遍及于體,如屢屢開發之,令人耗真氣。諺云:多梳頭,少洗浴。盛夏亦須隔三四日方可具浴,浴后陽氣上騰,必洗面以宣暢其氣;進飲食,眠少頃而起。至浴時易冒風邪,必于密室。《記·內則》云:“五日則?覃湯請浴”,蓋浴水不可太熱,溫涼須適于體,故必?覃湯;或浴久湯冷,另以大?貯熱者,置于浴盆旁,徐徐添入,使通體暢快而后已。《云笈七簽》曰:“夜臥時,常以兩手揩摩身體,名曰‘干浴’。”《四時調攝論》曰:“饑忌浴”,謂腹虛不可復令耗氣耳;又曰:“枸杞煎湯具浴,令人不病不老”,縱無確效,猶為無損。至有五枝湯,用桃枝柳枝之屬,大能發汗,乏人精血。或因下體無汗,用以洗足。春秋非浴之時,如愛潔必欲具浴,密室中,大瓷缸盛水及半,以帳籠罩其上,然后入浴。浴罷,急穿衣,衣必加暖,如少覺冷,恐即成感冒;浴后當風,腠理開,風易感,感而即發,僅在皮毛,則為寒熱;積久入里,患甚大,故風本宜避,浴后尤宜避。《論語》“浴乎沂,風乎舞雩”,狂士不過借以言志,暮春非浴之時,況復當風耶!《清?錄》載香水洗身諸方,香能利竅,疏泄元氣;但浴猶慮開發毛孔,復以香水開發之可乎?愚按《記》言“沐稷?梁,不以稷與梁洗身香”,蓋貴五谷之意。凡上品諸香,為造化之精氣醞釀而成,似亦不當褻用。《藏器》云:“樟木煎湯,浴腳氣疥癬風癢”。按樟辛烈香竄,尤不可無故取浴。有磚筑浴室,鐵鍋盛水,浴即坐鍋中,火燃其下,溫涼惟所欲,非不快適;曾聞有入浴者,鍋破遂墮鍋底,水與火并而及其身,吁!可以鑒矣!○飲食《記·內則》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注:酸苦辛咸,木火金水之所屬。)多其時味,所以養氣也。四時皆調以滑甘,象土之寄也。孫思邈曰:“春少酸增甘,夏少苦增辛,秋少辛增酸,冬少咸增苦,四季少甘增咸。”《內則》意在乘旺,孫氏意在扶衰。要之無論四時,五味不可偏多。《抱樸子》曰:“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咸多傷心,甘多傷腎。”此五味克五臟,乃五行自然之理也,凡言傷者,當時特未遽覺耳。凡食物不能廢咸,但少加使淡,淡則物之真味真性俱得。每見多食咸物必發渴,咸屬水潤下,而反發渴者何?《內經》謂“血與咸相得則凝,凝則血燥”,其義似未顯豁;《泰西水法》曰:“有如木燼成灰得鹵”,可知咸由火生也,故鹵水不冰。愚按物極必反,火極反咸則咸極反渴;又玩“坎”卦中畫陽爻,即是水含火性之象,故腎中亦有真火。《記·內則》曰:“棗、栗、飴、蜜以甘之,堇、?、?、榆、免、[B161]、氵修、氵隨以滑之,脂膏以膏之。”愚按甘之以悅脾性,滑之以舒脾陽,膏之以益脾陰,三之字皆指脾言,古人養老調脾之法,服食即當藥餌。《抱樸子》曰:“熱食傷骨,令食傷肺,熱毋灼唇,冷毋冰齒。”又曰:“冷熱并陳,宜先食熱,后食冷。”愚謂食物之冷熱,當須乎時之自然,然過冷寧過熱。如夏日伏陰在內,熱食得有微汗妙。《內經》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虐。”汗由氣化,乃表里通塞之?念也。《衛生錄》曰:“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當旺之時,不可犯以物之死氣,但凡物總無活食之理。”其說太泥,《玉樞微旨》曰:“春不食肺,夏不食腎,秋不食心,冬不食脾,四季不食肝。”乃謂不食其所受克,此說理猶可通。夏至以后,秋分以前,外則暑陽漸熾,內則微陰初生,最當調停脾胃,勿進肥濃。《內經》曰:“厚為陰,薄為陽;厚則泄,薄則通。再瓜果生冷諸物,亦當慎。胃喜暖,暖則散,冷則凝,凝則胃先受傷,脾即不運。”《白虎通》曰:“胃者脾之府,脾稟氣于胃,午前為生氣,午后為死氣,釋氏有過午不食之說,避死氣也。《內經》曰:“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虛。”故早飯可飽,午后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虛。應璩《三叟詩》云:“中叟前致辭,量腹節所受。”“量腹”二字最妙,或多或少,非他人所知,須自己審量。節者今日如此,明日亦如此,寧少毋多。又《古詩》云:“努力加餐飯”,老年人不減足矣,加則必擾胃氣。況努力定覺勉強,縱使一餐可加,后必不繼,奚益焉?勿極饑而食,食不過飽;勿極渴而飲,飲不過多。但使腹不空虛,則沖和之氣,淪浹肌髓。《抱樸子》曰:“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得此意也。凡食總以少為有益,脾易磨運,乃化精液;否則極補之物,多食反至受傷,故曰少食以安脾也。《洞微經》曰:“太饑傷脾,太飽傷氣”,蓋脾藉于谷,饑則脾無以運而虛脾;氣轉于脾,飽則脾過于實而滯氣。故先饑而食,所以給脾;食不充脾,所以養氣。《華陀食論》曰:“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爛煮也;一口化,細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惟藉火化,磨運易即輸精多。若市脯每加消石,速其糜爛,雖同為火化,不宜頻食,恐反削胃氣。水陸之味,雖珍美畢備,每食忌雜。雜則五味相撓,定為胃患。《道德經》曰:“五味令人口爽”,爽:失也,謂口失正味也。不若次第分頓食之,乃能各得其味,適于口,亦適于胃。食后微滓留齒隙,最為齒累。以柳木削簽,剔除務凈,虎須尤妙;再煎濃茶,候冷連漱以蕩之。韋莊詩“瀉瓶如練色,漱口作泉聲”;東坡云:“齒性便苦”。如食甘甜物,更當漱。每見年未及邁,齒即缺落者,乃甘味留齒,漸至生蟲作○食物《本草》謂煮飯:以陳廩米為補益,秋谷初成,老年食之,動氣發病。愚意胃弱難化則有之,滋潤香甘,莫如新粒,不妨酌宜而食;微炒則松而易化,兼開胃。有香稻米,炒則香氣減,可竟煮食,煮必過熟,乃佳。昌黎詩,所謂“匙抄爛飯穩送之,合口軟嚼如牛?司”也。有以米浸水,冬月冰之風干,煮飯松軟,稱老年之供。凡煮白米,宜緊火,候熟開鍋即食。廩米炒米宜緩火,熟后有頃,俟收濕氣,則發松透里。煮粥用新米,香甘快胃,樂天詩云:“粥美嘗新米”,香稻彌佳。按《本草》煮粥之方甚多,大抵以米和蓮肉為第一,其次芡實薏苡仁俱佳。此外或因微疾,借以調養,雖各有取益,要非常供。李笠翁曰:煮飯勿以水多而減,煮粥勿以水少而添,方得粥飯下味。茶能解渴,亦能致渴,蕩滌精液故耳。盧仝七碗,乃愈飲愈渴,非茶量佳也。《內經》謂“少飲不病喘渴”;《華陀食論》曰:“苦茶久食益意思”,恐不足據。多飲面黃,亦少睡。魏促先《謝友人惠茶》詩云:“不敢頻嘗無別意,只愁睡少夢君稀。”惟飯后飲之,可解肥濃;若清晨飲茶,東坡謂“直入腎經”,乃引賊入門也。茶品非一,近地可覓者,武夷六安為尚。《詩·豳風》云:“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書酒誥云,厥父母慶。”自洗腆,致用酒。酒固老年所宜,但少時傷于酒,老必戒;即素不病酒,黃昏后亦不宜飲,惟宜午后飲之,藉以宣導血脈。古人飲酒,每在食后,《儀禮》謂之“?”。注云:?者,演安其食也。今世俗筵宴,飽食竣,復設小碟以侑酒,其猶存古之意與?米酒為佳,曲酒次之,俱取陳窨多年者。燒酒純陽,消爍真陰,當戒。煙草據姚旅露書,產呂宋,名“淡巴菰”,《本草》不載,《備要》增入,其說卻未明確。愚按:煙草味辛性燥,熏灼耗精粹,其下咽也,肺胃受之,有御寒解霧辟穢消膩之能,一入心竅,便昏昏如醉矣。清晨飲食未入口,宜慎。篤嗜者甚至舌胎黃黑,飲食少味,方書無治法,食豬羊油可愈,潤其燥也。有制水煙?,隔水吸之者;有令人口噴,以口接之者,畏其熏灼,仍難捐棄,故又名“相思草”。《蚓庵瑣語》曰:“邊上人寒疾,非煙不治,至以匹馬易煙一斛”。明崇禎癸未,禁民私售,則煙之能御寒信矣!盛夏自當強制。菹菜之屬,每食所需,本非一類,人各有宜。文王嗜菖[B20G],孔子不撤姜食,皆審其所宜,故取之。非僅曰菖可益聰,姜可通神明也。按菖[B20G]即菖蒲菹,《Т庵秘錄》有種石菖蒲法,以辰砂槌末代泥,候其生發,采根食之,不必定作菹也。利竅兼可鎮心,據云能治不寐,極為神妙之品。蒸露法同燒酒,諸物皆可蒸,堪為飲食之助。蓋物之精液,全在氣味,其質盡糟粕耳。猶之飲食入胃,精氣上輸于肺,宣布諸藏,糟粕歸于大腸與蒸露等。故蒸露之性雖隨物而異,能升騰清陽之氣,其取益一也。如稻米露發舒胃陽,可代湯飲,病后尤宜。他如藿香薄荷之類,俱宜蒸取露用。《泰西水法》曰:“西國藥肆中,大半是藥露,持方詣肆,和露付之。”則方藥亦可蒸露也,須預辦蒸器,隨物蒸用。水陸飛走諸食物,備載《本草》,可考而知。但據其所采論說,試之不盡獲驗。張文潛詩云:“我讀《本草》書,美惡未有憑。”是豈人之稟氣不同,遂使所投亦異耶?當以身體察,各隨稟氣所宜而食之,則庶幾矣。
找不到~~~~~~~~~~~~~~
找不到啊!!!!!!!!!!!!!
嘯月蒼狼,不知是不是
不好意思啊,網上沒有你要的。
●卷一 ○安寢 少寐乃老年大患,《內經》謂“衛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則陰氣虛, 故目不瞑。載有方藥,罕聞奏效。邵子曰:“寤則神棲于心。”又曰:“神統于 心。”大抵以清心為切要。然心實最難把捉,必先平居靜養。入寢時,將一切營 為計慮,舉念即除,漸除漸少,漸少漸無,自然可得安眠;若終日擾擾,七情火 動,輾轉牽懷,欲其一時消釋得乎! 《南華經》曰:“其魂交。”養生家曰:“先睡心,后睡目。”俱空言擬議 而已。愚謂寐有操縱二法,操者:如貫想頭頂,默數鼻息,返觀丹田之類。使心 有所著,乃不紛馳,庶可獲寐;縱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無朕之區,亦可漸入朦 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則寐愈難。蓋醒與寐交界關頭,斷非意想所及,惟 忘乎寐,則心之或操或縱,皆通睡鄉之路。 語曰:“寢不尸”,謂不仰臥也。相傳希夷《安睡訣》:“左側臥則屈左足, 屈左臂,以手上承頭伸右足,以右手置右股間,右側臥反是。”半山翁詩云: “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此果其睡方耶!依此而臥,似較穩適, 然亦不得太泥,但勿仰臥可也。 《記·玉藻》曰:“寢恒東首。”謂順生氣而臥也。《保生心鑒》曰:“凡 臥,春夏首宜向東,秋冬首向西。”愚謂寢處必安其常,《記》所云“恒”也。 四時更變,反致不安。又曰:“首勿親。”謂避陰氣。《云笈七簽》曰:“冬臥 宜向北。”又謂乘旺氣矣。按《家語》曰:“生者南向,死者北首。”皆從其初 也。則凡東西設床者,臥以南首為當。 臥不安,易多反側,臥即安。醒時亦當轉動,使絡脈流通,否則半身板重, 或腰肋痛、或肢節酸者有之。按釋氏戒律:臥惟右側,不得轉動,名吉祥睡。此 及戒其酣寐,速之醒也,與老年安寢之道,正相反。 胃方納食,脾未及化;或即倦而欲臥,須強耐之。《蠡海集》曰:“眼眶屬 脾,眼開眶動,脾應之而動。”又曰:“脾聞聲則動,動所以化食也。”按脾與 胃,同位中州,而膜聯胃左,故脈居右而氣常行于左。如食后必欲臥,宜右側以 舒脾之氣。《續博物志》云:“臥不欲載脅。”亦此意,食遠則左右胥宜。 覺須手足伸舒,睡則不嫌屈縮。《續博物志》云:“臥欲足縮”是也,至冬 夜愈屈縮則愈冷。《玉洞要略》曰:“伸足臥,一身俱暖。”試之極驗。楊誠齋 《雪詩》云:“今宵敢嘆臥臺弓。”所謂愈屈縮愈冷,非耶? 就寢即滅燈,目不外眩,則神守其舍。《云笈七簽》曰:“夜寢燃燈,令人 心神不安”;《真西山衛生歌》曰:“默寢暗眠神晏如。”亦有滅燈不成寐者, 錫制燈龕,半邊開小竇以通光,背帳置之,便不照耀及目。 寢不得大聲叫呼。蓋寢則五臟如鐘磬不懸,不可發聲。養生家謂:“多言傷 氣”,平時亦宜少言,何況寢時!《玉笥要覽》曰:“臥須閉口,則元氣不出, 邪氣不入。”此靜翕之體,安貞之吉也,否則令人面失血色。 頭為諸陽之首。《攝生要論》曰:“冬宜凍腦”,又曰“臥不覆首”。有作 睡帽者,放空其頂即凍腦之意;終嫌太熱,用輕紗包頭如婦人包頭式。或狹或寬, 可趁天時,亦惟意所適。 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虛弱,更宜加意暖之。辦兜肚,將靳 艾槌軟鋪勻,蒙以絲綿,細針密行,勿令散亂成塊,夜臥必需,居常亦不可輕脫。 又有以姜桂及麝諸藥裝入,可治腹作冷痛,段成式詩云:“見說自能裁衤日肚, 不知誰更著綃頭。”(注:衤日肚,即今之兜肚。) 兜肚外再加肚束。腹不嫌過暖也,《古今注》謂之“腰采”,有似婦人襪胸。 寬約七八寸,帶系之,前護腹,旁護腰,后護命門。取益良多,不特臥時需之; 亦有以溫暖藥裝入者,解衣而寢,肩與頸被覆難密,制寢衣如半臂,薄裝絮,上 以護其肩,短及腰,前幅中分,扣鈕如常,后幅下聯橫幅,圍匝腰間,系以帶, 可代肚束。更綴領以護其頸,頸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不可著冷。 領似常領之半,掩其頸后,舒其咽前,斯兩得之矣。穿小襖臥,則如式作單者, 加于外。《說叢》云:“鄉黨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疑是度其身而半之。如 今著小襖以便寢,義亦通。 ○晨興 老年人,往往天未明而枕上已醒。凡臟腑有不安處,骨節有酸痛處,必于此 生氣時覺之。先以臥功,次第行數遍(臥功見二卷導引內),反側至再,俟日色 到窗,方可徐徐而起;乍起慎勿即出戶外,即開窗牖。 春宜夜臥早起,逆之則傷肝;夏同于春,逆之則傷心;秋宜早臥早起,逆之 則傷肺;冬宜早臥晏起,逆之則傷腎。說見《內經》,養生家每引以為據。愚謂 倦欲臥而勿臥 ,醒欲起而勿起,勉強轉多不適。況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晝 動夜靜,及一定之理,似不得以四時分別。 冬月將起時,擁被披衣坐少頃,先進熱飲,如乳酪蓮子圓棗湯之屬,以益脾; 或飲醇酒,以鼓舞胃氣。樂天詩,所謂“空腹三杯卯后酒”也。然亦當自審其宜, 《易》“頤”卦《彖》曰:“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 晨起漱口,其常也。《洞微經》曰:“清早口含元氣,不得漱而吐之,常以 津漱口,即細細咽津”。愚謂臥時終宵呼吸,濁氣上騰滿口粘膩,此明證也。故 去濁生清,惟漱為宜。《仲賢余話》曰:“早漱口,不若將臥而漱,然兼行之, 亦無不可。” 漱用溫水,但去齒垢。齒之患在火,有擦齒諸方,試之久俱無效。惟冷水漱 口,習慣則寒冬亦不冰齒,可以永除齒患;即當欲落時,亦免作痛。鬃刷不可用, 傷輔肉也,是為齒之祟。《抱樸子》曰:“牢齒之法,晨起叩齒三百下為良。” 日已出而霜露未?,曉氣清寒,最易觸人。至于霧蒸如煙,尤不可犯。元命 包曰:“陰陽亂則為霧”;《爾雅》曰:“地氣發,天不應曰霧”;《月令》曰: “仲冬行夏令,則氛霧冥冥”,其非天地之正氣可知。更有入鼻微臭,即同山嵐 之瘴,毒彌甚焉。《皇極經世》曰:“水霧黑,火霧赤,土霧黃,石霧白。” 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甌,能推陳致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細。如雜以甘咸之 物,即等尋常飲食。揚子云《解嘲》文云:“大味必淡”;《本草》載有《粥記》, 極言空腹食粥之妙;陸放翁詩云:“世人個個學長年,不司長年在目前。我得宛 邱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略進飲食后,如值日晴風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謂“負日 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體和暢。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極為 補益。過午陰氣漸長,日光減暖,久坐非宜。 長夏晨興,勿輒進食以實胃。夏火盛陽,銷鑠肺陰,先進米飲以潤肺,稼檣 作甘,土能生金也。至于曉氣清涼,爽人心目,惟早起乃得領略。寒山子曰: “早起不在雞鳴前”,蓋寅時初刻,為肺生氣之始,正宜酣睡;至卯氣入大腸, 方可起身,稍進湯飲;至辰氣入胃,乃得進食,此四時皆同。 ○盥洗 盥洗手也。洗發曰“沐”,洗面曰“?”,洗身曰“浴”,通謂之“洗”。 養生家言“發宜多櫛,不宜多洗,當風而沐,恐患頭風”,至年老發稀,沐似可 廢。晨起先洗面,飯后午睡后,黃昏后,俱當習以為常。面為五臟之華,頻洗所 以發揚之。《太素經》曰:“手宜常在面”,謂兩手頻頻擦面也,意同。 冬月手冷,洗以熱水,暖可移時,頗勝烘火。《記·玉藻》曰:“日五盥”, 蓋謂洗手不嫌頻數耳。又《內則》云:“三日具沐其間,面垢?覃潘請?,足垢 ?覃湯請洗”。?覃,溫也;潘,淅米汁也,即俗所謂米泔水。 洗面水不嫌過熱,熱則能行血氣,冷則氣滯,令人面無光澤。夏月井水陰寒, 洗手亦恐手戰,寒透骨也。《玉藻》曰:“沐稷而?梁”,(注:沐稷,以淅稷 之水洗發。?梁,以淅梁之水洗面,皆泔水也。)泔水能去垢,故用之。去垢之 物甚多,古人所以用此者,去垢而不乏精氣,自較勝他物。 浴必開發毛孔,遍及于體,如屢屢開發之,令人耗真氣。諺云:多梳頭,少 洗浴。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