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中的固形物對人體有害嗎
白酒固形物是指在測定的溫度(100~105℃)下,經蒸發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揮發性組分后的殘留物。超量使用添加劑以及不作水質處理會導致固形物超標,對身體有一定危害。
2,露酒要測固形物嗎
露酒新標準GB/T27588-2011目前剛下發,標準規定:植物類、動物類、動植物類需要干浸出物含量分別為0.3、0.4、0.5g/L,測得的是干浸出物含量,需要減去糖的含量。
應該不用吧。
3,白酒檢測報告要在哪里做要提供什么資料
銷售部門提供的檢測報告:白酒檢測報告當然是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進行檢測,并提供檢測報告。自己企業,自我進行批次檢測。檢測結果合格,才能放行。不需要提供資料,提供樣品即可。
白酒的檢測標準檢驗項目:包括總酸、總酯、固形物、氣象色譜、主體香指標。衛生指標包括甲醇、鉛、塑化劑含量。?白酒分為很多種香型、酒度,標準不一樣。衛生標準執行gb/t2757標準清香白酒標準:gb/t10781.2濃香白酒標準:gb/t10781.1固液結合法白酒標準:gb/t20822如果你需要白酒檢測,可以咨詢一下“科標檢測”
4,清香型白酒的理化指標
芝麻香型白酒口感比指標重要。理化指標僅僅是參考,做香味物質的補充協調作用。核心的主體香是復合香。色譜指標實現不了這個口感。
檢驗項目:包括總酸、總酯、固形物、氣象色譜、主體香指標。衛生指標包括甲醇、鉛、塑化劑含量。白酒分為很多種香型、酒度,標準不一樣。衛生標準執行GB/T2757標準清香白酒標準:GB/T10781.2濃香白酒標準:gb/t10781.1固液結合法白酒標準:GB/T20822
清香白酒主要有兩種酯類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占總酯90%以上。乙酸乙酯占主導。酸類與酯類配套,有什么樣的酸,才會產生什么樣的酯類。即:乳酸、乙酸。占總酸90%以上。醇類有正丙醇、異戊醇。
芝麻香型白酒口感比指標重要。理化指標僅僅是參考,做香味物質的補充協調作用。核心的主體香是復合香。色譜指標實現不了這個口感。
5,白酒出廠檢測哪些項目
食品安全法規定白酒出廠需要檢測以下項目:1、色澤、香氣、口味、風格。2、酒精度3、總酸、總酯、固形物4、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正丙醇自5、β-苯乙醇、3-甲硫基丙醇、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擴展資料:目前,我國有關白酒質量、衛生標準有16個,相關標準5個,它們分屬于濃香型、清香型、米香型、鳳香型和豉香型白酒及貴州茅臺酒。其中濃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各有一個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國標。另有4個行業標準,分別為《液態法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及《濃醬兼香型白酒》。近年來出現的新產品諸如營養型白酒等,還只有企業標準。不管任何類別的白酒,不論其原料、工藝、香型如何不同,也不論執行國標、行標或企業標準,只要是白酒,都必須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GB2757-1981《蒸餾酒及配制酒衛生標準》以及GB2760-199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要求。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管的通知》的政
能
常規化驗:酒度、總酯、總酸、甲醇、固形物、鉛。色譜:清香型乙酸乙酯、濃香型己酸乙酯。 其次應檢查感官、凈含量和標簽。
6,什么是固形物
固形固形物不同產品有不同的意義:1.白酒中固形物:白酒經蒸發、烘干后,不揮發性物質殘留于皿中,用稱量法測定。2.醬油,食醋中無鹽固形物:醬油,食醋經蒸發、烘干后,不揮發性物質殘留于皿中,用稱量法測定。 除去鹽分。3.固形物分為可溶性固形物與不溶性固形物,總固形物=可溶性固形物+不溶性固形物;4.罐頭食品固形物:瀝干物重(含油脂)占標明凈含量的百分比。
看第十三條再枇杷中也是一樣的。另外,我還摘了一些其他定義希望對你有用處!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 果實完整新鮮指果實無任何足以損害其形態完整的破壞或嚴重損傷,果實飽滿,果表皮細毛整齊。3.2 發育良好指果實自然生長發育至應有的形狀和大小,無日灼、機械傷、蟲咬、病斑或腐爛,完全適用于食用。3.3 潔凈指果實上無污染物、塵土及其他外來雜質。3.4 異嗅或異味指果實吸收其他物質的不良氣味或因果實變質而產生不正常的氣味和滋味。3.5 異常的外來水分指經雨淋或用水沖洗后果面殘留的水分。但允許果實經冷藏后移出,由于溫度差異而帶輕微凝結水。3.6 成熟度指果實充分發育并達到合適的成熟度。3.7 果形良好果形具有本品種的固有特征,但允許有部分輕度凸凹或粗糙,而不影響外觀。3.8 畸形果果實明顯變形,不具有本品種果形的固有特征。1db440300/t 25.7—2006 3.9 色澤指本品種果實成熟期果面固有的顏色和光澤。3.10 硬度指本品硬度適中,不柔軟、皺縮或水浸狀,也不宜過硬。3.11 風味指果實的滋味、質地、化渣程度、香氣、果汁等。3.12 果徑指果實最大橫切面的直徑,是測定果實大小的依據,以毫米(mm)計。3.13 可溶性固形物指果汁中能溶于水的糖、酸、維生素、礦物質等,以百分率表示。3.14 果面缺陷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為機械的作用,對果實表面造成的各種損傷,包括刺傷、碰壓傷、磨傷、雹傷、日灼、干疤、果銹、油斑、藥害,以及其它病蟲害僅損傷果實表面的缺陷。3.15 嚴重缺陷果實在生長發育和采摘貯運過程中造成的裂果、凍傷、腐爛、水腫、枯水等部分或全部失去食用價值的缺陷。3.16 容許度由于獼猴桃在采后分級中存在疏忽,以及在采后處理和貯運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品質變化,規定一個低于本等級質量的允許限度,稱為容許度。
固形物就是不溶于水的可食物質。固形物不同產品有不同的意義:1.白酒中固形物:白酒經蒸發、烘干后,不揮發性物質殘留于皿中,用稱量法測定。 2.醬油,食醋中無鹽固形物:醬油,食醋經蒸發、烘干后,不揮發性物質殘留于皿中,用稱量法測定。 除去鹽分。3.固形物分為可溶性固形物與不溶性固形物,總固形物=可溶性固形物+不溶性固形物;4.罐頭食品固形物:瀝干物重(含油脂)占標明凈含量的百分比。
7,固態法白酒是什么意思
固態法白酒是指在蒸煮、糖化、發酵、蒸餾等主要過程中采用固態基質形態生產的白酒。傳統固態法白酒生產是采用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等原料,固態糖化發酵,開放式生產,自然微生物接種制曲,甄桶蒸餾,陶壇或酒海儲存陳釀等一系列獨特的工藝和設備釀制而成。傳統固態法白酒由于其獨特的生產工藝,其酒中的酸、醇、酯主要物質不僅在種類、數量上遠遠高于新工藝白酒,被稱謂是白酒的色譜骨架成份,而且還含有醛、酮、酚類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復雜成份,是決定白酒的風味和質量的重要因素。固態法白酒作為中國白酒的傳統酒種,人們在長期飲用過程中形成了固有消費習慣和質量評判標準,而含有非常豐富的風味物質是固態法白酒的重要特征,因此酒體的豐富性也成為評判中國白酒質量和價值優劣的重要物質基礎。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說明此問題:1、名優白酒中均檢測出種類豐富的風味物質。2、感官品評與風味物質檢測相結合分析也表明風味物質種類數量與產品質量具有明顯的相關性。3、在生產實踐中,少量的調味酒對白酒的香氣、口感和風格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檢測它們的色譜骨架成分,并沒有發現有多大的不同,這就是所謂的復雜成分起重要作用。4、串蒸法可以有效提高液態法白酒的質量,無論是丟糟串蒸、香醅串蒸,還是浸蒸,本質上都是提取固態發酵酒醅中的風味物質。5、固液勾兌法則更是直接利用固態法白酒風味豐富性來提高液態法白酒的質量。因此,含有豐富的微量成分是決定中國白酒香氣、口感、風格和質量的關鍵因素,是中國白酒的典型特征和重要基礎。擴展資料:固態法白酒生產的要求:一、潤糧要透,蒸煮適度濃香型大曲酒生產采用混蒸續糟法釀制,在蒸酒蒸糧前須先進行潤料,即將酒醅與糧粉混合均勻后堆積一段時間,使糧粉從酒醅中吸取一些水分和有機酸以利于糊化。淀粉是一種復雜的碳水化合物,是由幾百個或幾千個葡萄糖組成(葡萄糖生成的沉淀都為直鏈淀粉),在工業上有極廣泛的用途。釀酒原料糧食的籽粒中均含有豐富的淀粉。其中,粳類原料含支鏈淀粉約80%,直鏈淀粉約20%;糯類原料主要含支鏈淀粉,幾乎不含或含極少直鏈淀粉。淀粉經蒸煮糊化并變成糖以后,通過酵母的作用,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淀粉經熱水處理后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直鏈淀粉,它極易溶于溫水,溶液粘度較小,不穩定,靜置后會析出沉淀;另一部分是支鏈淀粉,它難溶于溫水,只有在加熱條件下才能溶于水,形成粘滯糊精。無論是支鏈淀粉還是直鏈淀粉,其分子結構都是以葡萄糖為基本單位。在蒸煮過程中,植物細胞組織的變化過程如下:在原料預煮加熱浸泡時,原料吸水膨脹,此時不僅淀粉膨脹,而且纖維素也膨化,細胞間的物質和細胞內的物質部分溶解,植物組織的堅固性減弱。在原料蒸煮時,當溫度升高至120-135℃,果膠質的膨化與溶解基本完成,淀粉和多聚戊糖的溶解也開始劇烈地進行。果膠質的溶解對細胞壁的破裂有重要意義,當溫度升到145-150℃時,由于細胞壁的強度大為削弱,淀粉便從細胞內被釋放出來,直至蒸煮完畢。二、緩慢裝甑,低溫流酒發酵酒醅的成分有兩大類:一類是揮發性成分,包括酒精、水、雜醇油、酸、酯類等物質;另一類是非揮發性成分,包括酒醅、糧粉、稻殼及蛋白質、無機鹽類物質。揮發性物質和非揮發性物質的分離,是在蒸餾過程中利用這些物質的沸點不同,通過加熱酒精及水蒸發成氣體,再把這些氣體冷卻成液體回收,從而把低濃度的酒精濃縮成酒度較高的大曲酒。大曲酒蒸餾是采用混蒸間歇式蒸餾。在蒸餾過程中,酒精濃度不斷變化,餾出物的酒精度隨著酒糟中酒精成分的減少而不斷降低,但隨著溫度不斷上升,酒內揮發性有機酸的濃度隨之增加,一些高沸點物質也不斷增長。甑內汽相溫度在95℃以下時,各物質組分均可按定比關系蒸出。各種物質在甑桶中相互溶混,其沸點必然發生變化,形成特有的蒸發系數伴隨餾出。例如,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都溶于酒精蒸汽,它們的餾出量與酒精濃度成正比,如果緩慢蒸餾,使酒精在甑內最大限度地濃縮,并有較長的保留時間。其中溶解的上述酯類就會增加;反之,大汽快蒸,酒精快速流出,酒醅中雖高產己酸乙酯,但卻不能豐收于酒中。乳酸乙酯和甘油等易溶于水蒸汽,酒精濃度較高時,餾出量較少;酒精度降低,則大量餾出。在濃香型大曲酒的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呈香呈味物質,這些物質多數是醇溶物質。在裝甑蒸餾過程中,蒸汽的緩慢上升有利于被濃縮酒精與糟醅充分接觸,從而將醇溶的各類香味物質溶解于白酒中,有利于產品質量的提高。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固態法白酒
固態法是我國名優白酒的傳統生產方式,即固態配料、發酵、蒸餾的白酒。液態法是酒精生產方式,液態配料、發酵、蒸餾的白酒,八十年代后期我國市場的普通白酒絕大多數是酒精勾兌的,即液態白酒。中檔酒也摻了食用酒精,是固液酒。京品二鍋頭原漿酒純高粱固態發酵,不摻香精香料、食用酒精,可以和酒精勾兌酒比較,增強自己的辨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