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大家愛喝52白酒
白酒是飯桌上的必需品,更是生活中的必備品,愛喝白酒的人越來越多。白酒的種類有很多,所對應白酒的度數也就有很多,白酒度數的高低取決于酒精的含量,乙醇的含量越高,酒度越高。1、白酒的釀造方法決定,白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然而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結合的最好度數是在52度到54度之間,這時的酒味最為的醇和。2、白酒名酒52多居多52度的白酒是相對而言的,并不是所有的白酒都要遵循這個標準,只是剛好比較出名的白酒的度數都是在52度。
2,為什么好酒都是52度
首先,拿醬香型白酒的代表——茅臺酒舉例,茅臺酒經過發酵蒸餾得出的原漿。大約是55~59°這個范圍,但傳統醬香酒釀造出來之后,并不適合直接飲用,需要陳放三年以上。原漿經過陳放之后,會出現『水解 』和『揮發 』的現象,因此度數也會降低,待到出品的時酒精度數,基本也就降為52°、53°。加上茅臺酒的名氣大,所以52°醬香白酒的印象就傳遍五湖四海了。其次,比如濃香型白酒代表五糧液。在解放前,五糧液酒的度數非常高,度數高達60多度接近70°,基本是屬于原漿,也就是蒸餾出來的高度酒,經過稍微的處理就拿出去賣了,這也成就了五糧液酒獨特的香氣和豐富的口感。但畢竟度數太高,不能接受的消費者也大有人在(比如以上兩個老外喝了中國白酒之后...),加上國家在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倡導生產“低度”白酒、“健康”酒,所以五糧液漸漸的也開始『降低度數 』。而所謂降度,不是隨便加水進去降低濃度就可以了。籠統來說是“原漿+純凈水+調味酒”,跟普洱茶的“拼配”概念有點像,需要不斷的優化實踐。為了延續“高度”酒的優秀香氣及豐富口感,根據兌酒大師們盡心嘗試后,最終將度數定在了52°~54°,因為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締合最好的度數,就是在52°~54°,此時酒的口味最醇和的。之后以五糧液為代表的濃香型白酒的度數大多也維持在了52°上下,加上五糧液名氣大,52°的度數又開始傳遍五湖四海了(咦?為什么又要說又?),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白酒都在遵從52°這個標準,只是較為出名的幾類恰好是這個度數,給人52°的印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