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化中心(法國文化中心中文官網)

1. 法國文化中心中文官網

1. 法國文化中心中文官網

浪漫的法國給人印象最深刻,而現在法國人通過一系列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動和展覽,呈現法國在多個領域的創造力。旨在改變法國在人們心目中的陳舊印象:法國不僅僅是一個擁有燦爛藝術和旅游資源的文明古國,而且也是一個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的現代化國家。  

當你置身法國尤其是巴黎時,你會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怡然自得的文化氣息。法國的宗教氣氛,法國的繪畫、雕塑、音樂和建筑,法國的哲學、文學和美學,法國的葡萄酒、香水和時裝,法國的“自由、平等、博愛”以及敢于創新的精神,無一不是它豐富而充滿魅力的文化之組成部分。  

法國以浪漫風情著稱于世。這種情調彌漫在大街小巷的咖啡館、餐館里以及各式各樣的品牌店里。而最完美詮釋法國風情的地方,莫過于香榭麗舍大街。在這條僅1.8公里長的大道上,人們能隨時感受到它的歷史文化積淀:協和廣場上的方尖碑、星形廣場上的凱旋門,有多少關于征服與被征服、光榮與屈辱的故事!  

法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菜肴,到了西南部,沒有不吃肥鵝肝的;到了布列塔尼,沒有不吃生牡蠣的;到了馬賽,誰又不吃那大名鼎鼎的馬賽魚湯?法國的餐館小巧玲瓏、漂亮雅致,店主盡量把餐館辦成充滿溫情的藝術場所。他們十分看重歷史承傳,注意保護歷史印記。

2.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官網

2.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官網

1、美國(United States)首都:華盛頓(Washington D. C.)。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簡稱華盛頓,又稱華都、華府,美利堅合眾國的首都,得名于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靠近弗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位于美國的東北部、中大西洋地區,是1790年作為首都而設置、由美國國會直接管轄的特別行政區劃,因此不屬于美國的任何一州。

2、法國(France)首都:巴黎(Paris)。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余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并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3、英國(United Kingdom)首都:倫敦(London)。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都,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與紐約和香港并稱為“紐倫港”。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是全世界博物館和圖書館數量最多的城市。有19家世界500強總部和7座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位于倫敦。

4、意大利(Italia)首都:羅馬(Rome)。 羅馬(Rome),是意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余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恒之城”。城市位于意大利半島中西部,臺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意大利占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

5、德國(Germany)首都:柏林(Berlin)。 柏林(Berlin),位于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有人口約350萬(2016年)。柏林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弗爾河流經該市,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

6、日本國(Japan)首都:東京(Tokyo) 東京(とうきょう、Tōkyō),日本首都 [1] ,位于日本關東平原中部,是面向東京灣的國際大都市,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東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 [2-4] “東京”狹義上指東京都、舊東京府或東京都區部(舊東京市),亦可泛指東京都市圈 [4] 。東京是江戶幕府的所在地,江戶在慶應4年7月(1868年9月)改名為東京。

7、加拿大(Canada)首都:渥太華(Ottawa) 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也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4715平方公里,位于安大略省東南部,渥太華河南岸,多倫多以東400公里,蒙特利爾以西190公里。渥太華在1826年9月26日以“拜頓”之名建立,為愛爾蘭和法國的基督教鄉鎮,1850年1月1日合并為一個城鎮,并于1855年1月1日以“渥太華”之名合并取代。 8、澳大利亞(Australia)首都:堪培拉(Canberra)。 堪培拉(Canberra),是澳大利亞聯邦的首都,位于澳大利亞東南部山脈區的開闊谷地上。東經149°07′,南緯35°17′,面積2395平方公里,海拔760米。莫朗格洛河橫市區,西流入馬蘭比吉河。原為牧羊地,1913年按規劃始建,1927年聯邦政府從墨爾本遷此。全國政治中心。 9、俄羅斯(Russia)首都:莫斯科(Moscow) 莫斯科(Moscow),是俄羅斯聯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莫斯科是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綜合性城市,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中部、東歐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亞烏扎河兩岸。 10、巴西(Brasil)首都:巴西利亞(Brasília)。 巴西利亞(英語:Brasilia,葡萄牙語:Brasília),巴西聯邦共和國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位于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而成的三角地帶上。1960年4月21日,巴西為了加快內陸的開發,因此將當時首都由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巴西利亞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 來源:-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美國首都) 來源:-巴黎 (法國首都) 來源:-倫敦 (英國首都) 來源:-羅馬 (意大利首都) 來源:-柏林 (德國首都) 來源:-東京(日本首都) 來源:-渥太華 來源:-堪培拉 來源:-莫斯科 (俄羅斯聯邦首都) 來源:-巴西利亞

3. 法國文化網站

圣米歇爾山

圣米歇爾山是法國第一項世界文化遺產,法國著名古跡和基督教圣地,位于芒什省的一個小島上,距海岸兩公里。小島呈圓錐形,周長900米,由聳立的花崗石構成,海拔88米,經常被大片沙岸包圍,僅漲潮時才成為島。

古時候,這里是凱爾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8世紀,圣米歇爾神父在島上最高處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奉獻給天使長米歇爾,成為朝圣中心,故稱米歇爾山,被譽為"世界第8大奇跡"。

4. 法國文化中心中文官網地址

說到法國的標志性建筑物,其實有很多,被大家熟知的有艾菲爾鐵塔、凡爾賽宮、盧浮宮、巴黎圣母院,凱旋門還有星形廣場等等。下面我就挨個來介紹寫這幾座標志性建筑物吧。

1、埃菲爾鐵塔

埃菲爾鐵塔位于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于1889年建成,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埃菲爾鐵塔得名于設計它的著名建筑師、結構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全部由施耐德鐵器(現施耐德電氣)建造。埃菲爾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鐵塔是由很多分散的鋼鐵構件組成的——看起來就像一堆模型的組件。

鋼鐵構件有18038個,重達10000噸,施工時共鉆孔700萬個,使用1.2萬個金屬部件,用鉚釘250萬個。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共用去熟鐵7300噸。塔分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臺,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埃菲爾鐵塔是世界著名建筑、法國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筑物。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 。埃菲爾鐵塔2011年約有698萬人參觀,在2010年累計參觀人數已超過2.7億人,每年為巴黎帶來15億歐元的旅游收入。

2、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位于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是巴黎著名的宮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凡爾賽宮所在地區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162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以1萬里弗爾的價格買下了117法畝荒地,在這里修建了一座二層的紅磚樓房,用作狩獵行宮。二樓有國王辦公室、寢室、接見室、藏衣室、隨從人員臥室等房間,一層為家具儲藏室和兵器庫。當時的行宮擁有26個房間,如今擁有2300個房間,67個樓梯和5210件家具。作為法蘭西宮庭長達107年(1682-1789)。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眾挾至巴黎城內,凡爾賽宮作為王宮的歷史至此終結。在隨后到來的法國大革命的恐怖時期中,凡爾賽宮被民眾多次洗掠,宮中陳設的家具、壁畫、掛毯、吊燈和陳設物品被洗劫一空,宮殿門窗也被砸毀拆除。1793年,宮內殘余的藝術品和家具全部運往盧浮宮。此后凡爾賽宮淪為廢墟達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國王才下令修復凡爾賽宮,將其改為歷史博物館。

3、盧浮宮

盧浮宮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于世。現為盧浮宮博物館,占地約198公頃,分新老兩部分,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積為24公頃,是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的。

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

4、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筑之一。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后塔尖約90米,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祭壇、回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于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征。

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2019年4月15日晚18時50分許,巴黎圣母院塔樓起火,一小時后火情迅速蔓延(4·15巴黎圣母院火災事故)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6日上午,大火撲滅,火災持續14小時。2019年5月10日,法國國民議會開始審議巴黎圣母院重建法案,各界承諾為重建巴黎圣母院捐款的金額已近10億歐元。當地時間8月6日,巴黎圣母院屋頂設計大賽(非官方賽事),中國旅美建筑師提出的“巴黎心跳”方案獲得冠軍。

5、凱旋門

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位于法國巴黎的戴高樂廣場中央,香榭麗舍大街的西端。凱旋門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戰的軍隊凱旋的大門。它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這座廣場也是配合雄獅凱旋門而修建的,因為凱旋門建成后,給交通帶來了不便,于是就在19世紀中葉,環繞凱旋門一周修建了一個圓形廣場及12條道路,每條道路都有40~80米寬,呈放射狀,就像明星發出的燦爛光芒,因此這個廣場又叫明星廣場。

凱旋門也稱為“星門”。凱旋門就位于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的盡頭。凱旋門的設計人原來是夏格朗與賴蒙,因意見不合,兩年后賴蒙辭去,于是凱旋門最后按照夏格朗的設計完成。由法國國家古跡中心負責維護修繕與管理。

6、星形廣場

莫迪亞諾的成名小說《星形廣場》創作于1968年,該作品獲羅歇·尼半埃獎,后又獲費內翁獎,在文學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后猶太人屠殺時代的主要作品,惟當中因含有反猶太主義的諷刺意味,一直備受爭議,故此在出版后42年才被翻譯成德文,而至今仍未有英文翻譯本。

上面說的6座建筑物就是法國比較被大眾熟知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望采納!

5. 法國文化中心中文官網網址

  1、獨具特色的辦學模式

  作為法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普及化主力軍的綜合大學采取開放型的辦學方式,沒有全國統一考試,凡是持有高中畢業會考文憑或同等學歷的證明者都可到大學報名注冊。因此,綜合大學一般規模龐大,但學生成績良莠不齊。法國大學校的招生則完全不同,所有進入學校的學生都必須經過兩年的預科學習,占高中畢業生10%比例的學生進入預科班后,經過兩年艱苦學習與嚴格的考試,經過多次篩選只有50%的學生才能最終進入大學校就讀。大學校的規模較小,一般都只有幾百到1000人左右的規模,學生都是通過激烈的競爭而被精心挑選的。

  2、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

  法國大學有三種類型,每個類型的學校的培養目標非常明確。以巴黎理工學校為代表的工程師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專門為國家培養高級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才,對工程師的培養更加著眼于未來。以巴黎商業學校為代表的商科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企業中管理人員,使學生熟練掌握一整套高水平的管理技術,具有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素質與良好的行為方式。以國立行政學校和巴黎高師為代表的行政管理學校的培養目標是為國家培養高級公務員。目前,在100家左右法國國民經濟的大型企業中,2/3的領導人都是大學校的畢業生,法國各級政府中的許多高級行政官員也畢業于大學校。

  3、多面性的人才培養方式

  為確保學生的培養質量,并且能適應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大學校普遍采取多面性的人才培養方式。所謂多面性培養,實際上就是對未來專業人員進行包括基礎理論學科、應用技術學科、非技術學科和實踐性能力在內的多方面綜合教育和培養,使單一的技術性人員成為“多面手”的專業人員。法國工程師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科技知識,而且要具有敏捷的推理能力,還必須懂得有關經濟、管理、法律、人文、社會、環境、工業生態等方面的知識。通過綜合的多面性培養,可使未來工程技術人才不僅能適應技術的變化,熟練地解決本專業的問題,還能根據市場的需求變化,解決傳統上由社會學家來解決的問題。

6. 法國文化協會

認可度還可以,“法國留學”這四個字的認可度很高,這是基于國人對法國這個老牌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文化和教育的信任。但具體到法國的學校,認可度就明顯低于英語國家了,

一是法國學校綜合排名低,一般幾百名開外,世界前一百的寥寥無幾。而英美加澳等國很普通的學校排名也比法國高。

7. 中國法國文化中心

法國人講究飲食是世界聞名的,就連平日的午餐和晚餐也非常豐盛。

午餐一般分為冷盤或稱開胃菜

主菜以肉為主,牛排,如黑椒牛排,煎雞腿,羊排,小牛肉,煎魚排,及什錦海鮮。

晚餐除了以湯代替冷盤外,大部分的主菜和午餐差不多.湯是晚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法國,似乎是浪漫與品位這兩個名詞的化身。提起法國,我們會不自禁地想起香榭麗舍大道上的衣香鬢影,塞納河畔的幽暗燈光,新橋上的浪漫愛情……當然,還有的就是如藝術品一般的法國美食了。

法國服飾文化的精髓,以其簡約而不簡單,狂野而不浮夸。華貴而大度的時尚品位和感召個性,成為時裝潮流的代言之一。

法國的國土面積不大,卻出現了不少馳名世界的建筑群體,像艾菲爾鐵塔,凡爾塞宮,圣母院,歌劇院,凱旋門……以前看過一些漫畫,幽默的法國人竟然將他們絢麗多姿的建筑物予以詼諧的色彩,比如將凱旋門畫成是一只烏龜的龜殼,烏龜正在步履維艱地行走著;將鐵塔的四周畫成小孩的身軀,小孩子正看著自己的“小家伙”而沾沾自喜。

法國文化富有多樣性,數世紀以來法國都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法國人干什么事情都講究預約:請人吃飯要預約;去銀行辦事要預約;修車要預約;找醫生看病要預約;甚至連理發也要預約。因公登門要預約,私人拜訪更得預約!而且有些約會“提前量”嚇人。我們的日程安排上,就有幾頓午餐或晚宴是3個月以后的。在法國,無論是辦公室或是家中,不速之客推門而入的現象是極少的。如果事先不預約又會怎樣?首先,對方會覺得你不禮貌,至少有點怪.

不過,從整體上說,法國人辦事效率并不高。官僚主義、公文旅行、人浮于事的現象很嚴重。有人說法國人最缺乏靈活性,這話有道理。法國人散漫,但并不意味著他們有靈活性;喜歡照章辦事,并不是說他們嚴謹;不愿意變通,并不是說他們有多強的原則性。“約會文化”已使他們養成了按日程表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法國人從飲食服飾到言談舉止,都要講究高貴典雅。漢唐以后,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思想以及文字、繪畫、建筑、雕刻等等,傳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在日本的傳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學、陽明學;唐鑒真東渡,中國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傳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備真備、高僧空海、阿倍仲馬呂等到中國研習中國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筑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現在我國難覓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還有完好的保存。在韓國,影響最大的是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實學思想,如果人們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鏞等人是韓國哲學家,僅看他們的著作難以判斷作者的國籍。而中國文化中的禮教內容,在中國早已失傳,在韓國還保留的相當完整,因此,韓國被西方國家稱為是儒教國家的活化石。

中國文化不但對韓國、日本,對東南亞、南亞一些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這種影響。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特別是其中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思考,焦點是它們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在明清之際,通過西方耶穌會士,通過東學西漸,還傳播到了歐洲一些國家。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先后傳到西方后,對于促進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對法國的影響最大,法國成為當時歐洲中國文化熱的中心。從17世紀開始,中國的一些儒家經典如《論語》、《大學》等,就通過法國傳到了歐洲其他國家。法國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如笛卡兒、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霍爾巴赫,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推崇程度,讓我們現在都感到震驚。伏爾泰就在禮拜堂里供奉著孔子的畫像,把孔子奉為人類道德的楷模。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直到費爾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過中國哲學,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過中國文化的影響。如萊布尼茨就認為,正是中國的發現,才使歐洲人從宗教的迷惘中覺醒過來。這種影響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法國的啟蒙運動,影響了德國的辯證法思想。

那么,中國文化對法國18世紀啟蒙運動的影響與西方現代化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西方學術界對西方現代文化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反思,在反思中得到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現代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既不是始于16世紀的科學革命,也不是始于17世紀的工業革命,而是始于18世紀的啟蒙運動;因為啟蒙思想集中表現了現代文化的基本特征,于是,就得出了這樣兩個基本命題和結論:第一個命題就是:中國文化對歐洲啟蒙思想發生過重要影響;第二個命題就是,“啟蒙思想是西方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必要條件”。結論就是:西方的現代化進程受到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8. 法國文化部官網

鞏俐簡介

生日:1965年12月31日

籍貫:山東  

出生地點:沈陽

星座:摩羯座  

身高:168cm

體重:56公斤  

最喜愛的季節:秋  

最喜歡的顏色:黑、白、紅  

嗜好:烹飪、看名人傳記  

最喜歡的電影作品:《唐伯虎點秋香》  

最喜歡的歌曲:《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鞏俐1965年生人,山東濟南人。

1985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后留校任話劇研究所演員。大學二年級時,她被首次執導的張藝謀選中,在影片《紅高粱》中扮演女主角九兒。鞏俐的表演雖略嫌稚嫩,但清新可人,顯示出良好的潛質。而隨著《紅高粱》的聲譽日隆,鞏俐也在海內外聲譽大震。

1988年在影片《代號“美洲豹”》中她飾演護士,獲第十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1989至1990年間,鞏俐又主演了兩部張藝謀執導的兩部影片《菊豆》和《大紅燈籠高高掛》,都是舊時代深受家族壓抑的女性形象。 

使鞏俐的表演邁向高峰的是1992年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片中演員賦予角色的生活實感深深打動了觀眾,秋菊不僅使鞏俐榮膺“金雞”、“百花”雙料影后,而且在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這是大陸女演員首次榮獲國際大獎。  她與張藝謀合作的影片還有《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與其他導演合作過《霸王別姬》、《畫魂》和《風月》等。她還拍了不少香港娛樂片,像《古今大戰秦俑情》、《天龍八部》、《唐伯虎點秋香》、《西楚霸王等》。?

9. 法語文化中心

法蘭西的城市代表

1、巴黎

巴黎是法國首都、世界一線城市、金融中心、旅游勝地,在各類機構的城市排行榜中,巴黎都名列前茅,是一座享譽世界的國際大都市。這里是法國巴黎銀行、農業信貸銀行、法國電力公司、標致雪鐵龍、Finatis公司、迪奧、歐萊雅、法航、施耐德、達能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總部所在地。

2、馬賽

馬賽位于法國南部普羅旺斯,是一處天然良港,水深港闊,其港口吞吐量位居法國第一位,是法國的一座門戶城市。同時,這里氣候宜人,景色秀麗,浪漫的地中海風情讓人流連忘返。

3、里昂

里昂是法國東南部羅訥-阿爾卑斯大區首府,這里歷史悠久,是法國重要的工業中心、科教中心、文化藝術中心,也是國際刑警組織(ICPO)總部所在地。

4、圖盧茲

圖盧茲位于法國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區,是法國高科技產業中心、商業貿易中心、旅游勝地,也是著名的空中客車(Airbus)總部所在地。

5、尼斯

尼斯位于法國東南部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是法國重要的港口城市。這里的海岸線蜿蜒曲折,風光旖旎,是法國非常受歡迎的休閑旅游地,有著“度假天堂”的美譽。

6、南特

南特位于法國西部,是盧瓦爾河大區首府,也該地區第一大城、區域中心、商業文化中心。

10. 法國文化交流中心北京

北京時間是東八區的區時,法國巴黎使用東一區的區時,兩地相差7個時區,對應時差7個小時,也就是法國巴黎時間比北京時間晚7個小時。但是巴黎有夏令時,夏令時使用時間:2015-3-29 2:00:00~2015-10-25 3:00:00,夏令時使用時間內,巴黎時間比北京時間晚6個小時。當北京時間是凌晨2點45分時,法國巴黎時間是2點45分-6=前一天20點45分。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