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釀的葡萄酒長白的東西是怎么回事
1.自釀葡萄酒過程中,如果葡萄不干凈、環境衛生條件差、工具及容器不潔會感染雜菌的,上層就會有白沫漂浮、白點霉菌、或者長了白膜,輕微的盡快用高度白酒撒一下,以防繼續感染,嚴重的只好丟棄了。
二.家里自做葡萄酒水發白是怎么回事?
1.自釀的葡萄酒的表面長了一層白膜,這層白膜叫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種漂浮在空氣中的有害細菌,當酒液被醋酸菌污染后,就會在葡萄酒的表面形成一層白膜,隨著時間的增長,這層醋酸菌形成的白膜會越來越多,并嚴重地影響自釀葡萄酒的質量。
2.自釀葡萄酒被空氣污染產生白膜的原因是在釀酒的過程中酒液與空氣發生了接觸,也就是常說的酒液被空氣污染。
3.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掌握的釀酒方法不對,釀酒操作的過程中酒液與空氣發生了接觸;使用的釀酒容器不專業,不能保證酒液時刻都必須與空氣隔離。
4.防止自釀葡萄酒被空氣污染和氧化是自釀葡萄酒愛好者必須應該掌握的關鍵技術。如果酒液一旦被污染是沒有辦法挽救的。
三.家里自制葡萄酒起白是咋回事?
1.自家釀的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不會是清澈的,渾濁屬正常的現象,也與葡萄品種有關。正常發酵的葡萄酒,發酵旺盛時上層會看到葡萄之間會有很多氣泡產生,像肥皂泡那樣的白色氣泡,沒有白毛或長霉現象,那就是正常的,不需要去除。
四.如何自制白葡萄酒?
1.釀白葡萄酒比釀紅葡萄酒復雜了點,關鍵在于清汁、低溫發酵,取汁、發酵過程避免接觸空氣的氧化。1。白葡萄酒是清純葡萄汁發酵。
2.新鮮葡萄回來后要立即壓榨取汁(盡量縮短操作時間,或者在密封塑料代內隔氧取汁),避免葡萄汁氧化,而后將葡萄汁滿瓶(防止氧化)低溫(防止在清汁前發酵啟動,放入冰箱保鮮層)靜置幾天后沉淀澄清,再后是用虹吸法吸出清汁,將沉淀的渾濁底子丟掉(呵呵,挺浪費的)。
3.2。白葡萄酒發酵溫度底(18-20度),盡量低溫緩慢發酵,據說會使酒更細膩。對于北方大部分地區來說,成熟葡萄收獲季節是10月前后,此時的溫度還在25度左右,所以,對于沒有制冷控溫發酵罐的廠家來說,做好白葡萄酒是件困難的事。
4.做10斤8斤白葡萄酒的方法是,裝瓶里放冰箱等待,等到氣溫降到20度以下的時候,再拿出來開始讓它慢慢發酵。
5.3。氣溫底,發酵速度緩慢,而且要盡量隔絕氧氣,所以采取在密封的瓶子每天定時放幾次氣的方法。4。發酵結束立即虹吸除酒泥,滿瓶密封存放,呆過冬時再次虹吸出去酒石等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