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卡拉特拉瓦建筑特點
多爾克大橋是由阿爾卡季·羅滕貝格設計建造的。
這個橫跨多哈灣近10千米的項目,為3架互相連通的大橋組,由著名建筑師圣地牙哥卡拉特拉瓦設計,以迎接2022年世界杯的到來。
這條海底通道有近八公里的隧道項目是在海洋當中進行的,在通道的十字路口上的三座水上橋梁跨度最大達到了1310米,最小的也有600米。
2. 卡拉特拉瓦的建筑
一、創新建筑師代表:Santiago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二、追求內外協調統一:貝聿銘
三、瘋子建筑大師:安東尼奧·高迪
四、解構主義大師:扎哈.哈蒂德
五、集藝術和智慧的天賦于一身:世界建筑大師安藤忠雄
六、現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
七、藝術建筑大師:約翰·伍重(JornUtzon)
八、人情化建筑理論的倡導者:阿爾瓦·阿爾托
九、大膽創新勇于突破:倫佐·皮亞諾(RenzoPiano)
十、"高技派"的代表人物:諾曼·福斯特(NormanFoster)
3. 卡拉特拉瓦結構
2004雅典奧運主館設計者是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1951年生于西班牙巴倫西亞市,先后在巴倫西亞建筑學院和瑞士聯邦工業學院就讀,并在蘇黎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師事務所。
卡拉特拉瓦的重要貢獻在于他所提出的當代設計思維與實踐的模式。他的作品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更開闊、更深刻,讓我們更多地理解我們的世界。他的作品在解決工程問題的同時也塑造了形態特征,這就是:自由曲線的流動、組織構成的形式及結構自身的邏輯。而運動貫穿了這樣的結構形態,它不僅體現在整個結構構成上,也潛移默化于每個細節中。
4. 卡拉特拉瓦的建筑有何特點
一、Santiago Calatrava (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
標簽:天才大師、創新建筑師代表
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奧運會主場館。
二、貝聿銘
標簽:追求內外協調統一
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中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5. 建筑大師卡拉特拉瓦
大開眼界!2018全球十大超高層建筑,最高超1300米!
2018年全球十大高層建筑
2019,已經進入1月了!本期我們就來看看2018年十大擬建和完工的塔樓。
超過1300米的Dubai Creek Tower,2021年完工后將超過哈利法塔1000米的Jeddah Tower,528米的中國尊大樓,462米的Lakhta中心,還有Foster + Partners、UNStudio等大師作品!
01 Dubai Creek Tower
迪拜
高度:超1300米
建筑師: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
迪拜一座耗資10億美元,可容納超過47萬人的迪拜云溪塔正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并將重新定義全球第一高塔。該塔高約1300米,將成為迪拜乃至世界又一座里程碑式的地標建筑。
直上云宵的迪拜云溪塔和哈利法塔
云溪塔并非傳統的摩天大樓,而是一座高聳而細長的觀光塔,并采用大量鋼纜連接塔身和地面,以維持這座建筑的穩固。塔身周圍的細莖靈感源自百合花樹葉精致的紋理,粗壯的塔柱為建筑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采用現代工程材料以精準技術將塔穩固在地面。
02 Jeddah Tower
沙特阿拉伯
高度:1008米
建筑設計:Adrian Smith&Gordon Gill Architecture
正在建設的Jeddah Tower預計于2021年完成,完成后將趕超哈利法塔成為世界第一高塔。吉達塔總造價約14億美元,總樓面面積達24萬平方米。在距離地面664米的157層還將搭建世界最高觀景平臺,平臺室外面積可達500平方米。
建筑外形修長,靈感來源于沙特當地的一種植物葉子形態,好似一片綠葉矗立在廣闊無垠的沙漠中。
03 北京中信大廈(中國尊)
中國
高度:528米
設計:KPF、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Arup (奧雅納) 和PBA (柏誠) 設計團隊,
以及 ALT, Altitude, BPI (碧譜), RWDI, MVA 等專業顧問公司
首層大堂樣板和KPF設計效果圖對比
中信大廈位于北京新建的30公頃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地帶,是首都最高的建筑和新的標志。528米高的辦公塔樓設計靈感源自中國傳統的禮器“尊”。
塔底局部施工現狀 ?Ray Li(左) ?金雅雯(右)
從外部圍護結構到大廳和觀景臺內部,整個塔樓都采用了轉換連接設計。在平面圖上,這座建筑是四角形的。它的寬度從78米寬的基座垂直變換到54米寬的“腰”,再到69米寬的頂部。
04 Lakhta中心
俄羅斯
高度:462米
設計事務所:RMJM&Gorproject
RMJM被任命設計Lakhta中心,項目前身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部和商業中心,位于圣彼得堡Lakhta的17公頃棕色場地上。建筑高度達到462米,超越倫敦的碎片大廈成為歐洲第一高。
Lakhta中心在圣彼得堡的景觀中占據獨特的位置,因為它具有引人注目的“帶刺”設計和時尚的弧形外觀。塔樓的有機“尖頂”形狀象征著水的力量,而特殊的玻璃幕墻使建筑物根據太陽的位置改變顏色。
05 莫斯科最新超高層摩天大樓
俄羅斯
高度:404米
設計事務所:Sergey Skuratov事務所
莫斯科官員已經批準建造一座新的超高層建筑,將成為該市最高的摩天大樓。高度404米的摩天大樓將成為莫斯科城市商業區的一部分,由Sergey Skuratov 事務所設計。
這個未命名的建筑將是一個多功能住宅綜合體,共有109層,建成后將成為歐洲第二高樓。
06 Southbankby Beulah
澳大利亞
高度:360米
設計事務所:MAD Architects
2018年7月27日,MAD建筑事務所在墨爾本公布了 “Southbank by Beulah” 超高層國際競賽的概念方案。競賽將為 Beulah International 位于墨爾本 Southbank 的一塊6000平方米的場地設計一座超高層地標式綜合體,該項目高度360米。
MAD的有機設計摒棄了墨爾本的典型玻璃,盒狀建筑,與城市的歷史公園和自然的當地地形分離,將自然形態 - 山、樹、云 - 引入密集的市中心,提供獨特的天際線的標志性方案,將公民與自然聯系起來。
07 Green Spine
澳大利亞
高度:356.2米
設計事務所:UNStudio&COX Architecture
該項目是“Southbank by Beulah”設計大賽的獲獎設計,將成為澳大利亞最高的塔樓,高度為356.2米。
該設計方案中中最大的兩點是Green Spine,這是一種建筑元素,在一個流暢的姿態中融入了眾多功能。
08 W350塔樓
日本
高度:350米
建筑設計:nikken sekkei
日本開發商sumitomo森林與建筑設計師nikken sekkei聯手,宣布了世界上最高的木制摩天大樓的計劃。這座1,148英尺(350米)的摩天大樓將于2041年完工,位于東京中心。
這是一個由綠色植物覆蓋的木制建筑,完成后它將成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09 The Tulip
英國
高度:305米
設計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
Foster + Partners公布了倫敦城內一形似巨型郁金香的305米觀光塔方案,毗鄰著名的建筑The Gherkin。這座305米高、像蓓蕾一樣的建筑以它自然靈感的形式命名。
該方案將采用高強度混凝土構成,鋼框架觀景臺,并采用高性能玻璃。
10 M City M3
加拿大
高度:81層
設計:IBI
M3由加拿大IBI集團設計,將高達81層,以明顯的優勢成為密西沙加最高的塔樓,并且是大多倫多地區最高的建筑之一。
M3的設計在塔的下部和上部有微妙的扭曲,頂部有一個戲劇性的傾斜表冠。
6. 卡拉奇建筑
伊斯蘭堡是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首都,全國政治中心。位于巴基斯坦東北部海拔540米的山麓平原上,北靠馬爾加拉山,東臨拉瓦爾湖,西南距拉瓦爾品第11公里,整個市區面積909平方公里,靠近印巴停火線。人口115萬(2011年)。
伊斯蘭堡為巴基斯坦于1959年決定建立的新首都,1961年開始興建,1965年巴首都從卡拉奇遷此,1967年正式遷都,1970年基本建成。
市區面積907平方公里,多現代化建筑,并具有傳統的伊斯蘭特色。分為行政、使館、居民、工業、商業、綠化等區。四邊各有一條高速公路。有汽車車廂制造業和一些中小型輕工業。有真納大學、伊克巴爾函授大學、核子科學技術研究所等。大首都區除伊斯蘭堡外,還包括古城拉瓦爾品第及伊斯蘭堡南占地220平方公里的伊斯蘭堡公園。
7. 卡拉特拉瓦的建筑特點
Santiago Calatrava 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
1951年生于西班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創新建筑師之一,也備受爭議。在解決工程問題的同時,他塑造了獨特的建筑形式,彰顯自由曲線、流動形態、震撼的秩序之美。代表作有密爾沃基美術館,世貿中心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