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茅臺酒的釀制需要用到哪些植物生物專業上的技術
主要就是利用酵母發酵的工藝。
2,成品白酒里面有微生物存活嗎例如53度成品茅臺酒里面可能有微生物
當然有
沒有吧
現在在那呢?
怎么想起問這樣的問題了?最近如何?
難道你看到了什么現實的東西是與理論不符的,遇到假酒了?
沒有可能,您想一下,酒精是做什么的?
3,聽說龍則河醬香酒出廠前都要窖藏好幾年是真的嗎
是真的,我就是茅臺鎮人,周圍鄰居有在酒廠上班的,聽說龍則河醬香酒用的是陶缸存酒,放在通風的地方,酒廠規模也大,真的是專業做醬香酒的,能保證口感。
醬香潭酒是產自瀘州古藺赤水河上游醬香名酒帶,地處四川與貴州交界,與位于貴州仁懷市的茅臺鎮僅一河之隔。這里空氣流動少,雨水富足,四季如春,為釀造高品質醬香型白酒提供了必要條件;獨特天成的自然環境形成了龐大的釀酒微生物群落,它們又對釀造高品質醬香型白酒提供了有效幫助。
4,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酒和李興發酒廠的九暹酒有什
"九暹酒的神秘
1、神秘的地理環境
位于仁懷鎮,地處云貴高原,釀造壞境海拔409-500米,四面崇山峻嶺環繞。
2、神秘的氣候
夏季炎熱,冬季溫和,少見霜雪,常年平均氣溫18度左右,空氣濕度較大,適宜釀酒微生物的生成與繁殖。
3、神秘的地質結構與土壤
土壤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因而無論地表水和地下水都經過層層過濾,濾出純潔,香甜可口的優質泉水。
4、神秘的微生物群
該微生物群落在特殊的氣候同特殊的地質結構下,已成為茅臺河谷醬香生產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5、神秘的紅纓子高粱
獨特氣候條件生長出來的紅高粱特別適合釀酒,是生產白酒獨一無二的原料。
6、神秘的赤水河谷
赤水河水質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豐富且無污染,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
7、神秘的原生態釀造工藝
端午踩曲,重陽投料,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接酒,七次取酒,八次發酵,九次蒸餾。長期陳釀,精心勾兌。整個過程順應春夏秋冬的交替規律,五谷之精華和四季之靈韻,渾然合為一體,香自天成,是其它白酒完全無法做到的。
九暹(xiān),是哥弟廣州寰九公司主推的高端幽雅型醬香白酒,九暹酒產自貴州茅臺鎮,傾注了一代國酒大師李興發先生畢生心血,傳承了醬香型白酒復雜精細的釀造工藝,是醇厚甘美的醬香瓊漿,結合中西文化特點,時尚大方,東情西韻,醬香風格突出,是幽雅型醬香的杰出代表.吳天祥博士給予九暹酒""扣杯隔日香""的高度贊譽!
"
5,關于茅臺酒文化
茅臺酒不可克隆的秘密
茅臺酒是我國大曲醬香型酒的鼻祖,深受世人的喜愛,被譽為國酒、禮品酒、外交酒。它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豐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特點。其優秀品質和獨特風格是其他白酒無法比擬的。
【第一個秘密:獨特的地域環境】
茅臺酒因產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臺鎮而得名。由于茅臺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于釀造茅臺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有關專家曾用茅臺酒工藝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術人員進行異地生產,所出產品均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證明了茅臺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茅臺酒不可克隆,為此茅臺酒2001年成為我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第二個秘密:特有的紅纓子高粱】
茅臺酒生產所用高粱為糯性高粱,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此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高粱不同的是,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淀粉含量達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于茅臺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茅臺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合理范圍。茅臺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單寧,通過茅臺工藝發酵使其在發酵過程中形成兒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臺酒香味的前體物質,最后形成茅臺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有機物的形成與茅臺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關,也是茅臺酒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的重要因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茅臺酒富含一定的多酚類物質,適量飲用,不傷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第三個秘密:復雜的釀造工藝】
如果說茅臺酒具有獨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自然天成之作,那么茅臺酒獨特的釀造工藝就是能工巧匠之妙。概括茅臺工藝的特點為三高三長。
茅臺酒工藝中的三高是指茅臺酒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茅臺酒大曲在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發酵溫度都高10-15℃;在整個大曲發酵過程中可優選環境微生物種類,最后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高溫堆積發酵是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酵最為經典和獨創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但茅臺酒生產工藝的蒸餾與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茅臺酒工藝中的三長主要指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大曲貯存時間長;茅臺酒基酒酒齡長。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須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幾個月或十多天即可。茅臺酒大曲貯存時間長達6個月才能流入制曲生產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個月,這對提高茅臺酒基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茅臺酒一般需要長達三年以上貯存才能勾兌,通過貯存可趨利避害,使酒體更醇香味美,加上茅臺酒高沸點物質豐富,更能體現茅臺酒的價值,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點。
茅臺酒工藝的季節性生產指茅臺酒生產工藝季節性很強。茅臺酒生產投料要求按照農歷九月重陽節期進行,這完全不同于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的特點。采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節;二是順應茅臺當地氣候特點;三是避開高營養高溫生產時節,便于人工控制發酵過程,培養有利微生物體系,選擇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陽是中國的老人節,象征天長地久,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6,有做高通量測序研究微生物群落的蟲子嗎
基于高通量測序技術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研究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乃至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土壤的形成與發育、有機質分解、物質轉化與能量傳遞、地球生物化學循環與生物修復等方面均起著重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對環境的作用即微生物的功能多樣性主要是通過多種多樣的代謝方式和生理功能來實現的,因此微生物多樣性可以被認為是評價自然或人為干擾引起的土壤變化的重要指示因子。由于微生物對生態系統作用這么明顯,所以研究黃河三角洲的鹽堿地土壤的土壤微生物有非常深遠的意義。近年來,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得到了許多研究者的關注。土壤微生物能夠改善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其分布的地域規律性以及鹽生植被演替對其的響應規律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黃河三角洲濕地也就成為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重要場所。 本研究在黃河三角洲黃河口自然保護區內,選取一條能夠代表植被原生演替過程的典型濕地植物群落帶進行研究。由與海岸線距離遠近,順序為光板地→翅堿蓬群落→檉柳群落→獐茅群落→羅布麻群落→白茅群落→棉花群落。通過測定土壤中水分含量、電導率、活性有機質、水溶性磷、腐殖質、堿解氮及過氧化氫酶、脲酶,研究植被原生演替過程中0-20cm深度下土壤理化性質的變化規律。 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對黃河三角洲濕地不同植被下土壤中微生生物進行測序,得到了土壤微生物從在門、綱、目、科、屬上各細菌的群落組成。所有30874條序列分屬于細菌的17個門,其中主要的門主要包括Proteobacteria(變形菌門)、Bacteroidetes(擬桿菌門)、Actinobacteria (放線菌門)、Planctomyctes(浮霉菌門)、Firmicutes(厚壁菌門)、Acidobacteria(酸桿菌門)、 Chloroflexi(綠彎菌門)、Verrucomicrobia(疣微菌門),所占比例分別為44.67%、7.05%、9.2%、2.16%、2.15%、6.36%、1.70%、1.07%,其中屬于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門的序列總和占全部序列的67.28%,這些微生物為優勢菌種,其中變形菌門為主要優勢類群。這表明盡管取樣地點不同,但是處于相同生境中微生物類群的相似性。然而,不同植被類型階段的主要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也存在明顯不同。 通過研究不同演替下植被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可知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的相對豐富度有顯著性差異,其中Proteobacteria是優勢類群。在重鹽脅迫下,Chloroflexi、Bacteroidetes和Acidobacteria的相對豐富度有顯著性差異。在輕鹽脅迫下,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Bacteroidete和Acidobacteria的相對豐富度有顯著性差異。在耕作下,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的相對豐富度較演替植被白茅有下降趨勢,說明除含鹽量外,還有其他因素會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結構產生影響。運用計算公式計算出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多樣性指數。知光板地土壤中細菌多樣性相對最少,隨著植被的覆蓋細菌多樣性有增加趨勢。通過對理化性質對各土壤微生物的相對豐富度及微生物多樣性指數進行研究,得出除電導率外,脲酶活性和土壤腐殖質是影響土壤微生物相對豐富度和微生物多樣性指數的主要因素。
7,請教微生物群落多樣性指數分析
微生物群落的種群多樣性一直是微生物生態學和環境學科研究的重點。近幾年來,微生物群落結構成為研究的熱點。首先,群落結構決定了生態功能的特性和強弱。其次,群落結構的高穩定性是實現生態功能的重要因素。再次,群落結構變化是標記環境變化的重要方面。因此,通過對目標環境微生物群落的種群結構和多樣性進行解析并研究其動態變化,可以為優化群落結構、調節群落功能和發現新的重要微生物功能類群提供可靠的依據。 從年代上來看,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解析技術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70年代以前主要依賴傳統的培養分離方法,依靠形態學、培養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較進行分類鑒定和計數,對環境微生物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的認識是不全面和有選擇性的,方法的分辨水平低。在70和80年代,研究人員通過對微生物化學成分的分析總結出了一些規律性的結論,從而建立了一些微生物分類和定量的方法即生物標記物方法,對環境微生物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的認識進入到較客觀的層次上。在80和90年代,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以DNA為目標物,通過rRNA基因測序技術和基因指紋圖譜等方法,比較精確地揭示了微生物種類和遺傳的多樣性,并給出了關于群落結構的直觀信息。 1 傳統培養分離方法 傳統培養分離方法是最早的認識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的方法,自1880年發明以來一直到現在仍被廣泛使用。傳統培養分離方法是將定量樣品接種于培養基中,在一定的溫度下培養一定的時間,然后對生長的菌落計數和計算含量,并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其形態構造,結合培養分離過程生理生化特性的觀察鑒定種屬分類特性。培養分離方法采用配比簡單的營養基質和固定的培養溫度,還忽略了氣候變化和生物相互作用的影響,這種人工環境與原生境的偏差使得可培養的種類大大減少(僅占環境微生物總數的0.1%~10%[1])。而且,此方法繁瑣耗時,不能用于監測種群結構的動態變化。 2 群落水平生理學指紋方法(CLPP) 通常認為微生物所含的酶與其豐度或活性是密切相關的。酶分子對于所催化的生化反應特異性很高,不同的酶參與不同的生化反應。如果某一微生物群落中含有特定的酶可催化利用某特定的基質,則這種酶-底物可作為此群落的生物標記分子之一,標記了某種群的存在。由Garlan和Mills[2]于1991年提出的群落水平生理學指紋方法(CLPP)是通過檢測微生物樣品對底物利用模式來反映種群組成的酶活性分析方法。具體而言,CLPP分析方法就是通過檢測微生物樣品對多種不同的單一碳源基質的利用能力,來確定那些基質可以作為能源,從而產生對基質利用的生理代謝指紋。由BIOLOG公司開發的BIOLOG氧化還原技術,使得CLPP方法快速方便。
微生物群落的種群多樣性一直是微生物生態學和環境學科研究的重點。近幾年來,微生物群落結構成為研究的熱點。首先,群落結構決定了生態功能的特性和強弱。其次,群落結構的高穩定性是實現生態功能的重要因素。再次,群落結構變化是標記環境變化的重要方面。因此,通過對目標環境微生物群落的種群結構和多樣性進行解析并研究其動態變化,可以為優化群落結構、調節群落功能和發現新的重要微生物功能類群提供可靠的依據。 從年代上來看,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解析技術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70年代以前主要依賴傳統的培養分離方法,依靠形態學、培養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較進行分類鑒定和計數,對環境微生物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的認識是不全面和有選擇性的,方法的分辨水平低。在70和80年代,研究人員通過對微生物化學成分的分析總結出了一些規律性的結論,從而建立了一些微生物分類和定量的方法即生物標記物方法,對環境微生物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的認識進入到較客觀的層次上。在80和90年代,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以dna為目標物,通過rrna基因測序技術和基因指紋圖譜等方法,比較精確地揭示了微生物種類和遺傳的多樣性,并給出了關于群落結構的直觀信息。 1 傳統培養分離方法 傳統培養分離方法是最早的認識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的方法,自1880年發明以來一直到現在仍被廣泛使用。傳統培養分離方法是將定量樣品接種于培養基中,在一定的溫度下培養一定的時間,然后對生長的菌落計數和計算含量,并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其形態構造,結合培養分離過程生理生化特性的觀察鑒定種屬分類特性。培養分離方法采用配比簡單的營養基質和固定的培養溫度,還忽略了氣候變化和生物相互作用的影響,這種人工環境與原生境的偏差使得可培養的種類大大減少(僅占環境微生物總數的0.1%~10%[1])。而且,此方法繁瑣耗時,不能用于監測種群結構的動態變化。 2 群落水平生理學指紋方法(clpp) 通常認為微生物所含的酶與其豐度或活性是密切相關的。酶分子對于所催化的生化反應特異性很高,不同的酶參與不同的生化反應。如果某一微生物群落中含有特定的酶可催化利用某特定的基質,則這種酶-底物可作為此群落的生物標記分子之一,標記了某種群的存在。由garlan和mills[2]于1991年提出的群落水平生理學指紋方法(clpp)是通過檢測微生物樣品對底物利用模式來反映種群組成的酶活性分析方法。具體而言,clpp分析方法就是通過檢測微生物樣品對多種不同的單一碳源基質的利用能力,來確定那些基質可以作為能源,從而產生對基質利用的生理代謝指紋。由biolog公司開發的biolog氧化還原技術,使得clpp方法快速方便。商業供應的biolog微平板分兩種:gn和mt,二者都含有96個微井,每一128 生態環境 第14卷第1期(2005年1月) 微井平板的干膜上都含有培養基和氧化還原染料四唑[3]。其中,biolog的gn微平板含有95種不同碳源和一個無碳源的對照井,而mt微平板只含有培養基和氧化還原染料,允許自由地檢測不同的碳源基質[3]。檢測的方法是:將處理的微生物樣品加入每一個微井中,在一定的溫度下溫育一定的時間(一般為12 h),在溫育過程中,氧化還原染料被呼吸路徑產生的nadh還原,顏色變化的速率取決于呼吸速率,最終檢測一定波長下的吸光率進行能源碳的利用種類及其利用程度的分析[4]。 biolog方法能夠有效地評價土壤和其它環境區系的微生物群落結構[3~6]。其優點是操作相對簡單快速,而且少數碳源即能區別碳素利用模式的差別[5]。然而,biolog體系僅能鑒定快速生長的微生物,而且,測試盤內近中性的緩沖體系、高濃度的碳源及有生物毒性的指示劑紅四氮唑(ttc)使得測試結果的誤差進一步增大。姚槐應[5]的研究表明,應根據測試對象的特點(例如ph,碳源利用類型及利用能力)改進biolog體系,并且,有必要研究更好的指示劑來取代ttc。 3 生物標記物方法 生物標記物(biomakers)通常是微生物細胞的生化組成成分,其總量通常與相應生物量呈正相關。由于特定結構的標記物標志著特定類型的微生物,因此一些生物標記物的組成模式(種類、數量和相對比例)可作為指紋估價微生物群落結構。由于分類的依據是從混合微生物群落中提取的生化組成成分,潛在地包括所有的物種,因而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并且分析簡便快速,適于定性甚至半定量地檢測微生物體系的動態變化。20世紀80年代以來常用于研究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生物標記物方法包括:醌指紋法(quinones profiling)、脂肪酸譜圖法(plfas和wcfa-fames)。測定時,首先使用合適的提取劑提取環境微生物樣品中的這些化合物并加以純化,然后用合適的溶劑制成合適的樣品用gc或lc檢測,最后用統計方法對得到的生物標記物譜圖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3.1 醌指紋法(quinones profiling) 呼吸醌廣泛存在于微生物的細胞膜中,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在電子傳遞鏈中起重要作用[7]。醌的含量與土壤和活性污泥的生物量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的研究表明,醌含量可用作微生物量的標記[8]。有兩類主要的呼吸醌:泛醌(ubiquinone, uq)即輔酶q和甲基萘醌(menaquinone,mk)即維生素k[9]。醌可以按分子結構在類(uq和mk)的基礎上依據側鏈含異戊二烯單元的數目和側鏈上使雙鍵飽和的氫原子數進一步區分。研究表明,每一種微生物都含有一種占優勢的醌[7],而且,不同的微生物含有不同種類和分子結構的醌[9]。因此,醌的多樣性可定量表征微生物的多樣性,醌譜圖(即醌指紋)的變化可表征群落結構的變化。 用醌指紋法描述微生物群落的參數[7]有:(1)醌的類型和不同類型的醌的數目;(2)占優勢的醌及其摩爾分數含量;(3)總的泛醌和總的甲基萘醌的摩爾分數之比;(4)醌的多樣性和均勻性;(5)醌的總量等。對兩個不同的群落,由上述分析所得數據可以計算出另一個參數____非相似性指數(d),用于定量比較兩個群落結構的差異。 醌指紋法具有簡單快速的特點,近幾年來廣泛用于各種環境微生物樣品(如土壤,活性污泥和其它水生環境群落)的分析。考察了醌指紋法分析活性污泥群落的分析精度,證明此方法是一種可靠的分析方法。然而,醌指紋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反映具體哪個屬或哪個種的變化。 3.2 脂肪酸譜圖法(plfas、wcfa-fames和其它方法) 從微生物細胞提取的脂肪類生化組分是重要的生物量標記物,例如,極脂(磷脂)、中性脂類(甘油二酯)可分別作為活性和非活性生物量的標記物[10]。更重要的是,提取脂類的分解產物____具有不同分子結構的混合的長鏈脂肪酸,隱含了微生物的類型信息,其組成模式可作為種群組成的標記。多種脂肪酸譜圖法廣泛用于土壤、堆肥和水環境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分型和動態監測[11~13]。 常用的脂肪酸譜圖法可分為兩種:磷脂脂肪酸(plfas)譜圖法和全細胞脂肪酸甲酯(wcfa-fames)譜圖法[14]。二者分析的對象實質上都是脂肪酸甲酯,不同之處在于提取脂肪酸的來源不同。磷脂脂肪酸(plfas)譜圖法提取的脂肪酸主要來源于微生物細胞膜磷脂即來源于活細胞,全細胞脂肪酸甲酯(wcfa-fames)譜圖法提取的脂肪酸來源于環境微生物樣品中的所有可甲基化的脂類即來源于所有的細胞(包括活細胞和死細胞)。因此,磷脂脂肪酸(plfas)譜圖法的優點在于準確,可靠;全細胞脂肪酸甲酯(wcfa-fames)譜圖法的優點在于提取簡捷,所需樣品量少。對多個環境微生物樣品分析而言,先用wcfa-fames譜圖法預先篩選再用plfas法進行分析是提高效率的較佳選擇。 脂肪酸譜圖分析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脂肪酸,采用gc分析儀達到分離不同結構的分子的目的;另一種是脂肪酸甲基化產物____脂肪酸甲酯,采用gc-ms分析儀進行不同分子的分離和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