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上市(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

1. 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

1. 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

江泉實業(600212):前置許可經營項目:電力生產業務許可證范圍內發電(有效期至2028年8月24日)。一般經營項目:塑料產品、搪瓷制品、陶瓷制品、金屬制品、鑄件、建筑材料的生產、銷售;膠合板、木業制品、木材、化肥的銷售;技術開發、轉讓;批準范圍內的進出口業務,經營進料加工和“三來一補”業務;協議范圍內鐵路專用線運輸業務。(以工商部門核準的內容為準)。

史丹利(002588):鹽酸(副產品)生產銷售。復混肥料、復合肥料、摻混肥料、有機肥料、微生物肥料、緩控釋肥料、水溶肥料、水溶性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劑、復合微生物菌劑、土壤調理劑、各種作物專用肥及其他新型肥料的研發、生產、化肥原材料的銷售;硫酸鉀的生產、銷售;農藥銷售(不含危險化學品);倉儲服務;相關技術的咨詢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2. 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名單

2. 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名單

1,品牌簡介:1996年,馬可波羅品牌誕生,是國內建陶行業中最早品牌化的企業之一;1997年,馬可波羅第一片仿古磚上市;2002年,馬可波羅“E石代”系列上市,掀開國內建陶產品瓷質化新革命;2003年,馬可波羅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并榮獲“中國建筑陶瓷知名品牌”;2005年,馬可波羅1295系列上市;2007年,馬可波羅“中國印象”系列產品上市,開啟中國瓷磚創作元年。

2,歐神若

品牌簡介:1998年,品牌成立;2000年,公司成立且第三條拋光磚生產線建成投產;2002年,歐神諾以“自然、藝術、時尚、永恒”為主題的形象廣告亮相央視世界杯專欄;2003年,“伊麗石”、“七星玉巖”、“微晶玉”等標志性創新產品上市;2006年,第四個生產基地投產運營;2008年,歐神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掛牌成立;2013年,歐神諾云商項目正式啟動。

3,東鵬陶瓷

品牌簡介:1972年,東鵬集團成立,集瓷磚、衛浴、整裝家居于一體;1996年,“東鵬”品牌橫空出世,成為行業內首家導入品牌戰略的且;1998年,自主研制“金花米黃”驚艷面世,確定了東鵬在研究領域領先的地位;2003年,東鵬進行擴張,在全國布局5個生產基地,企業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東鵬總部喬遷,東鵬再出發。

4,簡一

品牌簡介:2002年,公司在廣東佛山成立,是大理石瓷磚品類的開創者;2015年,國際上現有品牌專區或展廳23家。地區覆蓋意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美國、澳洲等國家的重點城市;2016年,簡一在全球率先成立大理石應用設計學院,通過對接國際潮流,研究并推出各種大理石應用設計方案,培養專業的大理石效果應用設計師;2017年,第九代簡一大理石瓷磚上市廣受好評。

5,順輝瓷磚

品牌簡介:公司簡介  順輝瓷磚隸屬于有全球“建筑陶瓷航母”之稱的佛山高明順成陶瓷有限公司,是每天20000個“親”選用的瓷磚品牌。  自1998年成立以來,以做“順動中國”為發展愿景,發揚專  業、創新、責任、卓越的精神,致力于為現代人居空間提供優質的瓷磚產品,其生產的陶瓷墻地磚產品尺寸偏差、吸水率、破壞強度、耐磨性、耐污性等主要技術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及歐洲標準。

6,大角鹿瓷磚

品牌簡介:超耐磨大理石瓷磚開創者大角鹿獨創“超耐磨鉆石釉”國家專利技術,超耐磨鉆石釉采用全球第一的釉料公司,意大利卡羅比亞釉料,耐磨度達4級以上,比普通瓷磚耐磨度高出3倍,有效提升大理石瓷磚的耐磨性!大角鹿,超耐磨、持久新。大角鹿專注于高品質超耐磨大理石瓷磚的研發、設計、生產與應用,在中國瓷磚綠色環保示范基地——佛山西樵擁有兩大生產基地,擁有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的“大理石瓷磚研究所”和聯合意大利卡羅比亞釉料公司成立的“超耐磨鉆石釉中國研發中心”兩大研發中心,代表著全球最嚴格的耐磨標準,是瓷磚行業革命性產品,讓大理石瓷磚進入超耐磨時代!

7,金牌亞洲瓷磚

品牌簡介:廣東金牌陶瓷有限公司是集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的綜合型企業,也是國內為數不多可生產陶瓷大巖板的企業。生產基地位于佛山市三水區白坭,3萬平方米營銷總部坐落于陶瓷之都佛山禪城。金牌亞洲磁磚隸屬于廣東金牌陶瓷有限公司,品牌創立至今15年,從未停止進取的腳步,始終以開放的心態,積極擁抱世界趨勢,不斷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勇于嘗試,敢于承擔,金牌亞洲磁磚有志于讓中國陶瓷立于世界陶瓷強國之林。

8,新中源陶瓷

品牌簡介:1984年,新中源企業創立于澳門。1998年,中源陶瓷制品廠投產,新中源集團奠定行業地位。2001年,推出第一代“漢白玉”微晶石產品。2005年,首創超潔亮拋光磚技術,解決瓷磚防污的世紀難題。2014年,重磅推出純意大利設計元素-托斯卡納現代仿古磚,引領行業現代風。如今新中源已第14次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品牌價值265.28億元。

9,亞細亞

品牌簡介:1973年,成立于中國臺灣,初創之際即在亞洲建陶史上創造性地推出立體藝術瓷磚;1993年,進駐上海并連續四年均躋身上海市工業企業銷售收入500強;1994年,第一片磚正式出爐;1998年在新加坡上市,成立新加坡亞細亞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成為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2014年,立體石材驚艷面世,受到消費者喜愛。

10,薩米特

品牌簡介:薩米特瓷磚始于2000年,在陶瓷行業風潮中發展壯大,是新明珠陶瓷集團的核心品牌。薩米特瓷磚注重營銷系統的升級與消費體驗模式的實施,倡導“設計+生活”的品牌理念,致力于打造有溫度,有態度的瓷磚品牌。用設計提高人居價值,以創新驅動行業發展,與全球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共享美好家居。

3. 在新加坡上市

Shopee是新加坡上市公司Sea旗下的電商業務產品,Sea(冬海集團)的核心業務主要有三部分,它們分別為:Garena(游戲),Shopee(電商)、AirPay(支付)。

Sea于2017年10月在美國上市,首日漲8.4%,市值達到51.7億美元。而Sea旗下的Shopee電商平臺,目前在東南亞的發展現狀,也可以說是一馬當先。

■ Sea在上市前,創始人李小冬(Forrest Li)持股20.7%,擁有44.9%的投票權;騰訊持有39.8%股權,擁有29.8%的投票權,為Sea最大股東。

4. 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 控股集團

第一:郭鶴年家族 ,祖籍:福建福州

郭鶴年,一個被稱為馬來西亞“糖王”的華人,他一手控制著馬來西亞80%的糖業市場,而且通過多邊貿易,每年控制的食糖總量高達150萬噸,約占當時國際糖業市場的20%。1970年,40出頭的郭鶴年,登上了“亞洲糖王”的寶座。不惑之年的郭鶴年并沒有滿足,在糖業行業做得風生水起之后,郭鶴年創立郭氏集團并大舉進入多個領域打造了一個企業王國。

第二:施至成家族 ,祖籍:福建晉江

施至成是菲律賓華商領袖、SM集團董事長,擁有數十家公司的股權,其中包括菲律賓第二大銀行。施至成12歲跟隨一貧如洗的父母從中國福建來到菲律賓馬尼拉,并把所有積蓄投入到一加位于街道拐角上兼賣蔬菜、干貨和日用品的小雜貨鋪,當地華人將這種小鋪子成為“菜仔店”,不幸的是,施家唯一的產業卻在二戰期間遭到毀滅性的的破壞。

第三:陳永栽家族 ,祖籍:福建晉江

陳永栽是菲律賓商界的傳奇人物,在菲律賓他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之所以傳奇之所以無人不知曉是因為他身上攜帶著太多太多的稱號,比如菲律賓航空公司董事長、聯盟銀行董事長、菲華商總會名譽理事長、菲律賓華人首富,同時也是“銀行大王”、“煙草大王”、“啤酒大王”、“航空大王”、“養豬大王”等等。他創辦的陳氏財團麾下擁有300多個企業,其總市值早在21世紀出就已經超過2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373億元。

第四:謝國民家族,祖籍:廣東澄海

謝國民,現任泰國正大國際集團公司董事長,卜蜂國際集團主要股東。正大集團是一家集農、工、上綜合經營的國際性大財團,在全球擁有超過400家公司及企業,并率先在中國大陸投資,在京、滬、粵、瓊、湘、川等省市投資企業已經超過213家。在20世紀末,正大集團赴香港上市后,謝國民的身價就已經擁有119億港元。

5. 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有幾家

截止目前為止,丹陽的各類上市公司一共10家,分別為:

1、國內深圳、上海交易所上市四家:大亞科技、恒寶股份、魚躍醫療、丹化科技

2、國外上市四家:沃得精機(新加坡)、天工集團(香港H股)、利華科技(美國納斯達克)、金可集團(系我市海昌眼鏡公司的母公司,臺灣上市)

3、國內場外交易上市兩家(天津證券交易所):颶風物流、洪昌科技

6. 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

思念食品是上市公司。

四川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是新加坡上市公司思念食品集團下屬企業,公司成立于2006年,坐落于成都市南五十公里處,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僅20公里,公司廠房占地70畝。

公司主要生產速凍米面食品和冰淇淋等,年產量2萬噸,屬大型食品加工企業,現有員工800余人,思念食品榮獲北京2008奧運會速凍包餡類食品獨家供應商,2007年國際功夫影星成龍成為思念食品形象代言人。

7. 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有哪些

江蘇中圣不是國企。

中圣集團是在新加坡上市的集團公司,在中國有三個控股子公司——江蘇中圣高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江蘇中圣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和南京圣諾熱管有限公司。集團總部位于風景優美、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南京市。

8. 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有多少家

德龍集團旗下有一個上市公司,就是德龍控股有限公司。

德龍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在新加坡聯交所上市,是中國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民營鋼鐵企業。

德龍控股有限公司所屬的德龍集團創立于 1992 年,是一家集鋼鐵主業、 焦化、智慧物流、MRO 電商、再生資源、能源環保為一體的大型集團。集團以鋼鐵 制造為主營業務,鋼鐵板塊由地處邢臺、唐山、天津、邯鄲以及印尼五地的六家 鋼鐵企業、三家冷軋企業、兩家金屬制品企業和一家裝備制造企業組成。

9. 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回國

每周一:(2月1日、8日、15日、22日)

新加坡—上海(新航)SQ830 09:30~15:05

上海—新加坡(新航)SQ833 16:50~22:20

新加坡—重慶(勝安航空)MI972 07:00~11:30

重慶—新加坡(勝安航空)MI971 12:35~17:30

新加坡—無錫(吉祥航空)HO1625 14:30~19:50

無錫—新加坡(吉祥航空)HO1626 08:00~13:30

每周二:(2月2日、9日、16日、23日)

廣州—新加坡(南航)CZ3039 12:30~16:50

新加坡—廣州(南航)CZ3040 17:50~21:35

新加坡—鄭州(酷航)TR116 02:55~08:30

鄭州—新加坡(酷航) TR117 11:00~16:45

(根據酷航官網查詢到2月機票為:2月2日、16日、23日)

每周三:(2月3日、10日、17日、24日)

廈門—新加坡(廈航)MF851 09:35~13:50

新加坡—廈門(廈航)MF852 15:05~19:30

成都—新加坡(國航)CA403 09:45~14:45

新加坡—成都(國航)CA404 15:45~20:40

新加坡—天津 TR138 01:00~07:00

天津—新加坡 TR139 09:20~15:20

每周四:(2月4日、11日、18日、25日)

新加坡—南京(酷航)TR180 11:10~16:30

南京—新加坡(酷航)TR181 17:45~23:25

上海—新加坡(東航)MU567 10:15~15:35

新加坡—上海(東航)MU568 16:35~21:50

新加坡—武漢(酷航)TR120 06:10~11:05

武漢—新加坡(酷航)TR121 13:05~17:50

每周五:(2月5日、12日、19日、26日)

新加坡—上海(吉祥航空)

HO1606 23:25~04:05

上海—新加坡(吉祥航空)

HO1605 17:00~21:55

杭州—新加坡(國航)CA767 09:50~15:00

新加坡—杭州(國航)CA768 16:35~21:55

新加坡—西安(東航)MU2070 14:30~20:45

西安—新加坡(東航)MU2069 07:20~13:00

每周六:(2月6日、13日、20日、27日)

新加坡—廈門(廈航)MF852 15:30~19:50

廈門—新加坡(廈航)MF851 09:45~14:15

每周日:(2月7日、14日、21日、28日)

新加坡—廣州(酷航)TR100 05:15~09:25

廣州—新加坡(酷航)TR101 10:40~14:40

新加坡—深圳(新航)SQ0846 07:25~11:20

深圳—新加坡(新航)SQ0847 14:20~18:05

10. 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官司可以到新加坡打嗎

當遇到糾紛時,聯系當時的房屋中介;因為,當時和中介,房東簽署了一份協議,查看協議,責任很容易明確;

11. 新加坡一共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非H股是除了國企股的其他股的總稱。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等的區分。這一區分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臺、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1990年,我國A股股票一共僅有10只,至2005年12月,A股股票增加到1358只,A股總股本為7629億股,總市值32430億元人民幣,流通市值10630億元人民幣。我國A股股票市場經過幾年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在2001年2月前,B股的投資人僅限于: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以及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2001年2月19日之后,中國證監會宣布對內開放B股市場,準許持有合法外匯的境內居民自由開戶買賣B股。

近幾年來,我國還在B股衍生產品及其他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1995年深圳南玻公司成功地發行了B股可轉換債券,蛇口招商港務在新加坡進行了第二上市試點;滬、深兩地的4家公司還進行了將B股轉為一級ADR在美國柜臺市場交易的試點等。

H股又稱境外上市外資股,是境內上市公司在境外發行上市的股份。自1993年在香港發行青島啤酒H股以來,我國先后有200余家企業在海外上市。這些企業基本處于各行業領先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和增長潛力。到2005年年底,已有120家企業發行了H股,包括建設銀行、中石化、平安保險、中國遠洋、東風汽車、中國電信、青島啤酒、中石油等,總市值達到14869億港元。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