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臺真的那么貴嗎? ?
茅臺雖然現在不再被稱為是國酒茅臺了,但茅臺在人們心目是中國白酒第一的地位卻依然穩固,廣大消費者深深地認可茅臺作為中國白酒的代表,并引以為傲。 ?
本年的飛天茅臺53度,廠家指導市場價格為1499元/瓶,但受市場規律作用,這個價格是很難買不到的(某東也是預約搶購,數量有限)。除非回到2013-14年期間,那個時候的飛天茅臺53度,八百左右的價格就能買到。但那個時候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市場流通的價格已經是2500-2800元左右/瓶(具體價格以當日的實際價格為準)。 ?
貴其實是相對的,有錢買得起就不貴。沒錢別說買茅臺了,看啥都貴。話雖難聽,但確實是這個理。 ?
其實作為普通老百姓來講,一瓶茅臺的價格趕上人家半個月工資了,除了特別需求之外,很難說買瓶茅臺沒事喝喝(有錢人除外)。在中國所有品牌白酒來講,茅臺價格也是最高的。 ?
但如果把茅臺放到國際市場上來講,茅臺的價格就不是最貴的了,甚者可以說很便宜。比如:法國的拉菲副牌,即使不是什么好年份的拉菲副牌價格都比茅臺貴。又比如:法國五大列級名莊的葡萄酒、蘇格蘭的威士忌、法國的干邑等等。這樣一比較,茅臺酒的價格也就處于中下水平。 ?
有的朋友說了那茅臺還有漢帝茅臺呢?那不是天價嗎?唉!漢帝茅臺茅臺才幾瓶啊?鳳毛麟角而已。 ?
二.茅臺為什么供不應求? ?
茅臺之所以供不應求,我分析有一下幾點原因: ?
1.獨特的傳統釀造工藝 ?
茅臺作為正宗的大曲坤沙醬酒來講,他一定是嚴格遵循傳統的回沙工藝,也就是常說的“12987”工藝進行釀造。釀造的時間長不說,取酒工序繁瑣,需要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 ?
新酒不能直接勾調飲用,必須要在陶壇中陳釀三年,然后經過盤勾、品勾等復雜的勾調技藝之后,方能裝瓶上市。正宗的大曲坤沙醬酒的基酒必須在5年以上。而普通飛天的茅臺的基酒也要在6-8年以上才行。 ?
而濃香型、清香型等白酒,他們的釀造工藝決定了全年都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發酵釀造,濃香的發酵時間在60天左右,混蒸混燒;清香型白酒發酵的時間為29天左右,新酒也不用存儲太長時間,3-6個月基本就可以進行勾調了。所以在量上來講,可以無限的滿足市場的需求。而優質的醬酒則不行,必須要足年足月,茅臺差一天都不行。 ?
2.獨特的風土環境 ?
茅臺酒之所以稱之為茅臺,歸功于茅臺鎮獨特的風土環境,而且茅臺鎮的風土環境以及形成的釀酒微生物群落是稀缺的,是有限的,是不可復制的。出了茅臺鎮就釀不出茅臺酒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導致茅臺酒受釀造工藝以及風土環境的制約,不可能無限量生產來供應市場的需求。 ?
3.茅臺市場經營模式 ?
茅臺的市場經營模式還是傳統的代理商模式,雖然這幾年茅臺一直在調整改革這種經營模式,但目前還是以這種模式為主。那么這種模式直接導致的就是在茅臺風生水起,價格一路看漲的時候,茅臺代理商會持貨待沽看行事,所以茅臺的價格越漲,市場的流通的貨就越緊俏,當然這些大商也就會賺的盆滿缽滿了。 ?
4.投資收藏蔚然成風 ?
隨著國內金融、股票等投資領域的不景氣,很多手里有熱錢的投資者們把眼睛盯上了茅臺。這些投資者購進大批的茅臺進行收藏,從而期待隨著年份的增加,酒不斷的增值。酒都被大批量買走被存起來了,市場上流通的量自然也就少了。 ?
5.酒廠作為調味儲存 ?
茅臺酒經過多年的存放之后,是很多酒廠調味用酒的首選。在這里也跟大家透露一個小秘密,很多濃香型白酒的酒企,為了增加酒的豐滿度和滋味,提升酒的品質和口感,會往濃香白酒里加入醬香調味酒進行調味。所以,很多的白酒酒廠也會購存一些茅臺酒。 ?
結合以上5點,再加上消費者的商務宴請、客情往來等消費,所以讓本來產量有限的茅臺酒供不應求,甚至到年節的時候一瓶難求。 ?
三.醬酒未來的發展是好還是壞呢? ?
我個人認為,中國醬酒市場還是一個相對比較初級的市場,還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的空間。醬酒的普及程度遠不及濃香白酒。醬酒的火爆絕不是曇花一現,而是市場發展的必然,因為有其發展的底層邏輯: ?
1.獨特的自然風土、傳統的釀造工藝、復雜的風味口感、舒適的品飲體驗、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風味的追求與喜愛; ?
2.茅臺酒作為醬酒行業的老大,一直不遺余力地為醬酒市場培育了千萬級的高端消費群體;消費茅臺的群體可是中國社會的精英與財富階層,這個不容小視,試問哪個白酒能有這樣的精準的消費群體? ?
3.移動互聯時代的推波助瀾,讓醬酒可以多角度、多維度、多層次的宣傳推廣,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了醬酒,同時也為不同價位段的醬酒培養更多的消費者,滿足了多元化的需求; ?
4.產業巨頭以及大資本的背后推動,讓醬酒不但熱度不減,而且迅速開疆擴土、攻城略地; ?
5.繼茅臺之后,更多品牌醬酒迅速崛起壯大,形成了以茅臺為航母,以其它醬酒品牌為護衛的產業集群。 ?
所以,醬酒的時代確實以來,未來的中國白酒的紅利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