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稅倉有哪些地方
1990年國務院批準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個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此后共計批準設立了15個保稅區,總面積39平方公里。 上海浦東新區的外高橋保稅區、天津港保稅區、深圳沙頭保稅區、深圳福田保稅區、大連保稅區、廣州保稅區、張家港保稅區、海口保稅區、廈門象嶼保稅區、福州保稅區、寧波保稅區、青島保稅區、汕頭保稅區、深圳鹽田港保稅區、珠海保稅區 . 看名字就知道在哪里了吧。好辛苦的說
2,國內正規的保稅倉有哪些
國內正規的保稅倉有:1.上海浦東新區外高橋保稅區2.天津港保稅區3.深圳沙頭保稅區4.深圳福田保稅區5.大連保稅區6.廣州保稅區7.張家港保稅區8.海口保稅區9.廈門象嶼保稅區10福州保稅區11.寧波保稅區12.青島保稅區13.汕頭保稅區14深圳鹽田港保稅區15.珠海保稅區16.綏芬河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區于1990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同年9月正式啟動,是全國第一個,也是全國15個保稅區中經濟總量最大的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批準時規劃面積為10平方公里,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瀕臨長江入海口,地處黃金水道和黃金岸線的交匯點,緊靠外高橋深水港區,是全國首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和上海國際航運、貿易中心的重要載體。2010年,外高橋保稅區在英國倫敦《金融時報》全球自由貿易區按八大要素綜合評比中獲得第一名。2014年10月6日,正式開通微信公眾平臺:“上海自貿區銷售中心”,這標志著上海市政府倡導的“互聯網+”的思路正式拉開序幕。2020年4月上海自貿區離岸轉手買賣產業服務中心在外高橋保稅區啟動,標志著這一國際新型貿易模式進入常態化、規范化、規模化的產業發展階段。
3,中國一共有幾個保稅倉
中國總共有30個保稅區,分別如下:? 山西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 ? 北京天竺保稅區 ? 重慶西永保稅區? 天津保稅區 ? 上海外高橋保稅區 ? 江蘇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港區? 海南海口保稅區 ? 黑龍江綏芬河保稅區 ? 廣西保稅港區? 廣東深圳福田保稅區 ? 廣東深圳沙頭角保稅區 ? 廣東深圳鹽田港保稅區? 山東青島保稅區 ? 山東煙臺保稅區 ? 四川成都保稅區? 浙江寧波保稅區 ? 陜西西安保稅區 ? 新疆保稅區? 內蒙古赤峰保稅區 ? 湖北武漢保稅區 ? 浙江舟山港保稅區? 江蘇南通保稅區 ? 遼寧大連保稅區 ? 貴州貴陽綜合保稅區? 廣西憑祥保稅區 ? 河南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 ? 河南焦作孟州德眾保稅區? 河南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 ? 江西贛州綜合保稅區 ? 濰坊綜合保稅區保稅區(Bonded Area ;the low-tax; tariff-free zone ;tax-protected zone),也稱保稅倉庫區,級別低于綜合保稅區。這是一國海關設置的或經海關批準注冊、受海關監督和管理的可以較長時間存儲商品的區域。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海關實施特殊監管的經濟區域。保稅區的功能定位為“保稅倉儲、出口加工、轉口貿易”三大功能。保稅區具有進出口加工、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證、免稅、保稅”政策,實行“境內關外”運作方式,是中國對外開放程度最高、運作機制最便捷、政策最優惠的經濟區域之一。保稅區能便利轉口貿易,增加有關費用的收入。運入保稅區的貨物可以進行儲存、改裝、分類、混合、展覽,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須處于海關監管范圍內。外國商品存入保稅區,不必繳納進口關稅,尚可自由進出,只需交納存儲費和少量費用,但如果要進入關境則需交納關稅。各國的保稅區都有不同的時間規定,逾期貨物未辦理有關手續,海關有權對其拍賣,拍賣后扣除有關費用后,余款退回貨主。
4,成都免稅店有哪些地方
正在營業的免稅店 已規劃的免稅店 到免稅店購物需要什么證件 成都有許多的免稅店,免稅的商品種類豐富,你能想到的東西應有盡有,令人眼花繚亂。下文是為大家整理的成都已經建好的和正在修建的免稅店,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詳細信息! 正在營業的免稅店 雙流機場進境免稅店 雙流機場進境免稅店共有兩期。 一期店在雙流機場一號航站樓國際(地區)到達廳的1號行李轉盤旁,面積172平方米,主要經營煙、酒和食品。二期店位于國際到達廳3號行李轉盤對面,面積282平方米,主要經營香水、彩妝和護膚品等香化業務。 已規劃的免稅店 成都首家市內免稅店 上個月,錦江區商務局官方微信發布消息:成都首家市內免稅店將于2021年落地錦江區。據悉,該市內免稅店位于錦江區紅照壁國際城市會客廳核心區域,毗鄰千年東大街和百年春熙路。 目前,項目載體及周邊環境正在進行提升改造,后續待國家市內免稅店專項政策正式批準后,全力爭取2021年內呈現市內免稅店項目。 天府保稅商業中心 天府保稅商業中心位于天府總部商務區,緊鄰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由一棟寫字樓、兩棟酒店、一棟集中商業中心構成。 按照規劃,天府保稅商業中心將打造成為成都首個保稅商業、休閑娛樂商業、文創會展商業三位一體的商業目的地。 在保稅商業項目建設方面,擁有3000平方米的保稅倉,同時天府新區已建成投運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兩者之間將形成聯動作用,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世界各地的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天府保稅中心將加大免稅店、跨境電商、進口超市等稀缺業態的比重,形成“線上線下、前店后倉”的升級版體驗式全球產品貿易中心。 成都熊貓國際旅游度假區 成都熊貓國際旅游度假區位于錦城公園東北角,涉及成華、金牛、新都三個區,規劃總面積35.36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面積11.02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3.92平方公里。圍繞“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北湖生態公園兩大核心資源,度假區規劃構建了熊貓IP全產業鏈體系。 據了解,目前度假區已引進中國旅游集團成都熊貓國際免稅度假區項目、華人文化Discovery探索世界項目、祥源控股集團熊貓文旅傳奇公園項目三個百億產業項目。通過與專業龍頭企業的深度合作,進一步優化成都熊貓國際旅游度假區的文旅產業布局。 到免稅店購物需要什么證件 一般需要護照和機票等。 韓國免稅店購物,就要提供護照和回程機票,買完東西如果是韓國品牌可以帶走,如果是外國品牌則不能帶走,要在回程時在機場提貨,有金額限制。 在日本就可以出示護照和機票直接購買免稅品。香港免稅店實際是假的,因為香港本身就是自由港,沒有關稅,所以不需要任何手續。在歐洲任何店都可以購買商品,然后憑發票到機場退稅。美國只有國際機場有免稅店,買完后在登機口領取。
5,中國現有幾個保稅區都在什么地方
全國共批準設立15個保稅區上海浦東新區的外高橋保稅區、天津港保稅區、深圳沙頭保稅區、深圳福田保稅區、大連保稅區、廣州保稅區、張家港保稅區、海口保稅區、廈門象嶼保稅區、福州保稅區、寧波保稅區、青島保稅區、汕頭保稅區、深圳鹽田港保稅區、珠海保稅區。保稅區是我國改革開發過程中出現的新生事物,是我國借鑒國際上通行自由貿易區的做法,并在結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形成的經濟開放區域。在此區域內,從境外運入的貨物就其關稅和其他關稅而言被視作境外,免于海關監管,并給予該區域特殊的關稅和優惠政策。我國建設和發展保稅區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形成良好的投資環境,利用保稅區內海關保稅的獨特條件發展對外經濟。拓展資料:功能轉型所需政策配套 中國保稅區發展出現功能錯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發展自由貿易港區的政策和管理體制尚未建立。為了支持保稅區向自由貿易港區轉型,中國不僅要調整現有的保稅區政策,還要制定一些新的支持性政策。一、出口退稅政策。目前,國內非保稅區的貨物進入保稅區時不予退稅,必須當貨物離境時才能獲得出口退稅。在出口加工區和其它保稅倉庫都已實施了進區(庫)即退稅的情況下,進入保稅區的貨物卻不能實施出口退稅政策,使得保稅區失去了出口貨物保稅倉儲場所的吸引力。政策調整方向是國內貨物進入保稅區視同出口,應該享受退稅的貨物,憑出口報關單、外匯核銷單、增值稅發票等單據即可辦理出口退稅手段,不必等到貨物離境時辦理。二、貿易權。 1、進出口經營活動權。由于商務部將保稅區內企業視同境外企業,保稅區內企業一般沒有外貿經營權。保稅區內企業,特別是外資貿易公司,要開展進出口業務,必須通過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外貿公司進行,增加了區內企業的經營成本,使商業交易復雜化。應賦予保稅區內企業進出口經營權,放開區內加工企業的進出口經營權,允許外資貿易公司在從事轉口貿易的同時有條件地開展國內進出口貿易。現在已經可以看到政策調整的趨勢,從2003年開始,商務部開始對上海、深圳等4個保稅區內的企業試點開放進出口經營權。 2、服務貿易。雖然國務院1995年已明確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可作試點,但是相應審批權限均在國務院各部委,未明確下放審批權限,也沒有配套政策和管理規定,缺乏可操作性。相比之下,中國加入WTO后,保稅區外的服務貿易開放步伐在加快。國家應當在保稅區放開服務貿易的審批權限,營建商品展示中心,吸引國際跨國公司和綜合商社進駐保稅區,推動區內國際租賃、國際航運、國際法律服務、國際商品展示等服務貿易的開展。三、金融外匯管理政策。2002年10月開始施行的《保稅區外匯管理辦法》,為保稅區內企業開展正常的經營活動創造了條件,但進口付匯方面的一些規定仍比較嚴格,這雖然有助于減少偷逃匯現象,但給區內企業增加許多不便之處,有些甚至限制了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主要表現為:對購匯條件限制嚴格,基本上不允許購匯支付,以人民幣注冊成立的企業購匯支付額度不得超過其注冊資本中實際到位的人民幣投資部分;支付手續嚴格,如區內企業從境外進口貨物銷售給區外企業,由區外企業向境外支付外匯時,必須持區外企業進口報關單,但事實上許多區外企業會將貨物先存放在保稅區以享受延遲納稅的好處,而不辦理進口報關手續,這時區內企業就不能向境外支付。 政策調整的方向應該是:經常項目下的支付應該完全放開,區內經常項目下貨幣可自由兌換。在外匯監管方式上,外匯管理局應該將主要精力集中于監管商業銀行,由商業銀行在為企業辦理結售匯的同時,監管企業的外匯業務活動。以促進生產與流通,進出口貿易與轉口貿易的結合。四、物流行業準入政策。物流行業是個新興的綜合性行業,涉及貨運代理、集裝箱運輸、鐵路貨運、公路貨運、航空運輸、倉儲等行業。目前,這些行業領域由不同的政府部門主管,各部門有不同的行業準入標準,特別是對于外商投資大多有一定的限制措施。因此,若想開展綜合性的物流服務,企業必須向不同主管部門申領開業許可證,手續相當繁復。 如果缺乏大型物流企業,將會限制中國保稅區向自由貿易港區的功能轉型和發展。所以,政策調整的方向可包括:對于在保稅區或自由貿易港區設立物流企業,審批上應該實行鼓勵性政策,簡化審批手續。并允許外商投資提早進入保稅區或自由貿易港區的物流服務業。五、通關、檢驗手續和運輸監管政策。中國的保稅區雖然都是臨港而建,但大多與港區分離,在管理上兩者也分屬不同部門,貨物進出港口和保稅區要經過二次海關通關。對于拼箱運輸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區內企業開展物流運輸服務。因為物流企業根據客戶要求和成本核算,會將存放在不同保稅區(或同一保稅區不同倉庫內)的貨物、在不同時間運抵保稅區的貨物、不同供貨商的貨物、以及進口倉庫與出口倉庫貨物進行拼箱運輸操作。現行的海關規定中,雖然沒有明文禁止上述業務操作,但由于海關監管時要求多種單據必須核對一致,使得拼箱運輸事實上難以進行,阻礙了貨物便捷暢通的流動。 政策調整的方向應包括:連通保稅區和港區,實行區港統一監管,避免二次通關的重復手續。當因為區內企業的簡單加工和運輸作業而使貨物的形態、數量、稅號等性質發生改變時,海關在監管中可以有針對性地核對備案記錄,不要求必須一致,只要基本對應即可。在倉儲展示方面,允許除禁止及限制流通貨物以外的商品均可進入保稅區倉儲、展示,有關稅、費給予減免優惠,以區別于口岸和非保稅區。將保稅區明確定性為“境內關外”,逐步向“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不干預”監管模式過渡,向自由貿易區轉型。保稅區的發展模式要求它必須在通關、物流、外匯金融等方面采取更加靈活和開放的措施。現在,通關不暢、優勢削弱已經成為保稅區面臨的共同難題。只有轉型為自由貿易區或者是單純的經濟開發區,才能保證這一特殊經濟區域的不斷發展。綜合保稅區,是指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在港口作業區和與之相連的特定區域內,集港口作業、物流和加工為一體,具有口岸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所謂保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是指經海關批準,對進口貨物暫不征稅,而采取保留征稅予以監管。綜合保稅區可以開展以下業務:1.存儲進出口貨物和其他未辦結海關手續的貨物;2.對外貿易,包括國際轉口貿易;3.國際采購、分銷和配送;4.國際中轉;5.檢測和售后服務維修;6.商品展示;7.研發、加工、制造:其中的“加工”功能包括實質性加工和流通環節的簡單加工;8.港口作業;9.經海關批準的其他業務。綜合保稅區的主要政策為:保稅物流倉儲及進出口貿易政策。保稅區的功能定位為“保稅倉儲、出口加工、轉口貿易”三大功能。保稅區具有進出口加工、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證、免稅、保稅”政策,實行“境內關外”運作方式,是中國對外開放程度最高、運作機制最便捷、政策最優惠的經濟區域之一。保稅區能便利轉口貿易,增加有關費用的收入。運入保稅區的貨物可以進行儲存、改裝、分類、混合、展覽,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須處于海關監管范圍內。外國商品存入保稅區,不必繳納進口關稅,尚可自由進出,只需交納存儲費和少量費用,但如果要進入關境則需交納關稅。各國的保稅區都有不同的時間規定,逾期貨物未辦理有關手續,海關有權對其拍賣,拍賣后扣除有關費用后,余款退回貨主。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中國保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