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寧夏的葡萄酒產業是怎么樣的?
1.寧夏的葡萄酒產業正在把三產業聯動起來,創造了一個新的產業鏈,其實這就是中央和國家一直提倡的發展綠色產業,保護生態環境,現在紅寺堡月牙紅葡萄酒做的不錯,很受歡迎。
二.寧夏的酒葡萄產業有多大的潛力?
1.寧夏賀蘭山東麓地區是中國釀酒葡萄優質栽培區之一,能生產出優質釀酒葡萄和高品質的葡萄酒。但是要培養出被世界承認、在市場上有很大競爭力、有相對穩定的消費群體的葡萄酒和葡萄酒品牌,需要我們認真借鑒和吸取以法國為主的一些傳統葡萄酒國家發展葡萄酒產業、拓展市場的成功經驗,還需要不斷努力奮斗。
2.面對世界葡萄酒市場生產過剩,競爭激烈,傳統和非傳統葡萄酒國家都把葡萄酒生產和市場的銷售方向轉向中國的新形勢,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這是我們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
3. 確定賀蘭山東麓地區為寧夏葡萄酒法定產地品牌。賀蘭山東麓地區大溫差、高光照、少降雨、可控水、無污染的條件,使該地區成為我國優質釀造葡萄產區之一。
4.我國葡萄酒市場正在發育和成熟,加入WTO后,要和國際接軌。在國家還沒有健全葡萄酒產業的法律、法規之前,作為自治區支柱產業的葡萄產業要率先立法,率先靠近國際葡萄酒管理的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確定賀蘭山東麓地區為寧夏葡萄酒的法定產地品牌,制定品牌標準,在國內市場樹立品牌形象,使其逐步演變成國家級的法定產地。
5. 建立促進葡萄酒產業持續發展的科技支撐體系。葡萄酒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成熟的技術。因此,啟動人才培育計劃、實施科技興酒戰略是當務之急。
6.目前,要成立自治區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究中心。其任務是為全區葡萄酒產業持續發展引進優良品種和技術,做好品種和砧木的組合,對優質釀酒葡萄生產技術如水肥管理、控產、修剪、越冬防寒等進行試驗、研究和示范,制定規范化管理技術規程,建立規范化標準示范園;對優質葡萄酒生產的品種配置、酵酶菌的選擇和釀造工藝進行研究,開發釀造出具有地方特色、適宜中華民族口味和習慣的葡萄酒。
7.同時,要把培養釀酒葡萄栽培、葡萄酒釀造和葡萄酒品嘗人才隊伍納入產業發展的主要內容來抓。區內有關院校應開設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專業,培養寧夏自己的葡萄酒人才,培養造就一支具備國家水平的栽培、釀造、品嘗、勾兌技術隊伍。
8. 提出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葡萄酒產業發展指導意見。規模是一個產業發展的基礎。國內外葡萄酒市場的競爭,很大程度將是原料之爭的趨勢。
9.利用賀蘭山東麓地區適宜種葡萄的100多萬畝土地資源,尤其是氣候資源優勢,抓機遇、搶速度、上規模,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0.堅持在發展中調整,在發展中提高的原則,樹立葡萄園為葡萄酒生產的第一車間的概念,加強新原料基地建設。要培育市場,通過舉辦葡萄酒節、葡萄旅游節、各酒廠建立葡萄酒品嘗室、展覽室等途徑,正確引導和提高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識,引導消費,逐步提高消費品位。
11.注意建立葡萄酒文化品位,宣傳促銷。要有良好的政策環境,出臺一些有利于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投資政策,鼓勵各方投資推動產業發展上規模。
12.重點扶持和發展有產地特色的小酒廠和莊園型酒廠。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要改善釀酒葡萄產區的生態環境,建立健全葡萄園防護林體系;在葡萄園行間推廣生草制和節水灌溉,采用免耕法搞生態農業,防止漫長冬季風蝕、春季起沙。
13. 建設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加強種苗管理。葡萄種苗定點專業化生產是法國葡萄酒發展的成功經驗。葡萄酒的質量“先天在葡萄、后天在工藝”,品種選擇和栽培技術對酒的質量極為重要。
14.建園品種選擇不當或品種混雜,將貽害無窮。保證建園品種純正,唯一的途徑就是嚴格控制種苗的生產和流通。目前,我區各基地、廠家各自為政,多頭引種,多家繁育,潛伏著隱患。
15.從長遠考慮,應結合成立“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究中心”,同時建立自治區級葡萄良種繁育中心,作為我區無病毒葡萄種苗和種條生產基地,同時也作為品種和砧木引進繁育的科研基地。
16.對基地建設所用良種實行許可證制度,從嚴控制,防患未然。 建立適應市場發展的葡萄酒行業協會管理體制。
17.葡萄酒行業協會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它兼有政府行為,是一種合作互助的民間組織。其主要宗旨在于規范寧夏葡萄酒行業,使各家相互協作,共同發展。
18.其主要職能:一是對賀蘭山東麓地區的葡萄酒生產制定土壤、品種、栽培、釀造和包裝等方面的技術規程,并對賀蘭山東麓地區原產地葡萄酒品牌的使用進行管理;二是以協會為主,聯合酒廠和批發商開展各類促銷活動;三是研究全國及世界葡萄酒的市場供求關系和發展態勢,分析市場變化和消費者心理及消費趨勢,為葡萄酒生產者和營銷者提供市場商情和信息技術咨詢服務;四是協調葡萄種植者、酒廠和批發商的利益,使各方相互合作,共同發展;五是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政策和法規,進一步規范葡萄酒產業的發展;六是擬訂研究計劃,解決我區葡萄酒產業發展中的重大技術問題。
三.寧夏葡萄酒產業是什么發展模式?
1.寧夏葡萄產業正在按照建設百萬畝葡萄文化長廊的規劃,以“小酒莊、大產業”的發展模式,持續健康發展,目前紅寺堡月牙紅葡萄酒蠻知名的。
四.如何助推銀川葡萄酒產業發展?
1.招募真正高端的人才目前現狀調查的十幾家家酒莊中現有的人才大多不具備以下特點: (1) 在專業中學術并不扎實, 具有國際化目光,并在團隊中協同合作的能力; (2) 科技創新才干精通, 較為明白全球的相關技術發展; (3) 擅長經營管理, 具有品牌創新和深入發展的能力; (4) 信息提取能力強, 學習引用高端技術與廣告力強, 有帶頭的能力; 從而得出缺少真正人才的不會影響局部地區的酒莊的長久發展, 而且會影響整個寧夏地區葡萄酒產業的發展。
2.目前調查的12家能反映出的問題就是無論是總體還是局部都很缺乏真正有效的人才, 當下銀川地區開始大量招募高端人才已面向全國,開出相當的福利待遇來支持新新卻較為龐大的葡萄酒產業。
3.地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在12年時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打造并大力發展出極具影響的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戰略部署, 將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園區, 確立為自治區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十大任務當中的重點來進行。
4.并在地十二個五年計劃中用一優三高的理念來統領整個寧夏地區的葡萄酒地區資源,地方政府在酒莊建造過程中大力撥款共計1700余萬元,勢必培育出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
5.利用銀川地區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銀川位于北緯37度-39度,東經105度-106度,整個種植葡萄酒的產地陽光、熱量都十分充足,其土地的含礦物質量非常高有利于優質葡萄的種植,其次土地的透氧性好,白天與黑夜的溫度相差很大,雖然全年的降水量很少平均不到200毫升,但恰巧在黃河流經的區域,種植是灌溉十分方便,但因為水源資源限量,當地采取了大產業,小酒莊的做法,來控制資源的合理分配,在每個小酒莊發展的同時也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五.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歷史有多少年
1.一千多年了賀蘭山東麓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圖2 賀蘭山葡萄大,有利于糖分累積;有著發展葡萄種植的優越條件。
2.隋唐之時,園藝事業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還建成了許多新的果園。"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膾炙人口的唐詩名句,是對當時寧夏河套平原風光的真實寫照。
3.而詩人貫休"赤落蒲桃葉,香微甘草花"的著名詩句,則是對唐代寧夏地區已經大量栽培葡萄的佐證。兩宋時期,寧夏河套平原是西夏少數族割據權的治經濟中心,園藝生產出現了"叢林果木皆增盛"的繁榮景象。
4.西夏種植的葡萄,因品質猶佳,使者在出使宋朝時,"兼赍葡萄遺州郡,"作為贈送路過州郡員的禮品圖3 賀蘭山公司葡萄酒釀造設備,葡萄種植業有了顯著的發展。
5.元朝建立后,對果酒的巨大需求,促進了的葡萄種植業與葡萄酒生產的發展。元代詩人馬祖常在其"靈州"一詩中,寫下了"葡萄憐美酒,苜蓿趁田居"的著名詩句,寧夏河套平原葡萄釀酒業也取得了新的進展。
6.明清時,當地種植的葡萄品種"有綠色、紫色兩種,大如白棗,皮薄多汁,食味極甜爽鮮美,南方所無著。球旁或生細蔓,上結小葡萄,如豆大,味更絕佳。
7."國初,當地又培育出了新的種植品種,其中"鎖鎖葡萄,大如紐扣,皮薄無子,食之蜜甜,堪制葡萄干,尤稱特產。
8.此外有名豬奶頭著,形似豬乳,以肉豐味甘見稱,亦為優良品種"。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傳統的葡萄種植業煥發了生機與活力。
9.在繼續發展鮮食葡萄的同時,將種植品種重點轉向釀酒葡萄,在賀蘭山東麓適生地建立標準化種植園,先后從國外引進了適宜釀制紅、干白的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梅鹿輒及霞多麗等無病毒種苗,大面積推廣栽培。
10.釀酒葡萄種植已經成為帶動當地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國經濟中具有不圖4 西夏王紅葡萄酒可替代的地位。
11.葡萄產業是產區優勢特色農業產業之一,截止2007年底,產區葡萄基地種植面積達21萬畝,產量8萬噸,產值5億元,其中釀酒葡萄13萬畝,產量4萬噸。
12.初步形成以青銅峽市、永寧縣、農墾農場為主體,紅寺堡開發區為補充的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帶。有賀蘭山、西夏王、御馬、鶴泉、賀東、類人首等葡萄酒加工企業16家,加工能力達5萬噸。
13.培育了賀蘭山、西夏王、御馬、賀玉、加貝蘭、賀東、類人首等品牌,基本形成了區域化布局、規?;洜I、專業化生產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14.吸引了張裕、王朝、長城等國內知名葡萄酒生產企業投資建廠、建基地,賀蘭山東麓成為中國新興的最佳釀酒葡萄產區之一。
六.寧夏東麓緣葡萄酒業有限公司怎么樣?
1.簡介:寧夏東麓緣葡萄酒業有限公司,是集葡萄酒文化推廣、釀酒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和技術推廣以及葡萄酒銷售于一體的實體企業。
2.公司在賀蘭山東麓世界釀酒葡萄優質產地區域內擁有自主承包的1000畝優質葡萄種植基地和2000畝標準化的釀酒葡萄種植農民合作社。
3.現已和西北農院的葡萄種植及葡萄酒釀造專業碩士達成意向,計劃3年內在種植區域內建成具有中國文化特色、寧夏地域風情、標準化、會員式的綠色人文健康葡萄酒酒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