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茅臺酒有啤酒嗎味道怎么樣
不錯,質量真的很好,更難得的是無甲醛釀成,對人身體無害。
{0}
2,茅臺酒是怎么釀成的
茅臺酒原始、古老、傳統的釀造技術是世界上蒸餾酒中絕無盡有的獨特工藝,其精華主要體現于季節性生產、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蒸餾接酒、長期陳釀、精心勾兌這六個極其重要的生產環節。——季節性生產。國內一般白酒釀造,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料生產,只需經過一兩次,至多四、五次發酵蒸餾取酒,便完成一個生產周期。而茅臺酒釀造,則是順應季節變化的自然規律來進行,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端午踩曲,重陽下沙投料”。同一批原料,要歷經八次攤涼及加曲堆積發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的復雜生產過程。——長期陳釀。新酒烤出后,按照七個輪次、三種典型體、不同年份分類裝壇入庫,長期陳釀。從新酒入庫到勾兌,至少要陳釀3年以上,比其他白酒陳釀時間要長,還要用貯存時間更長的老酒勾調。在茅臺廠區,
酒庫比生產廠房多,這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茅臺酒一律使用傳統的陶瓷壇裝酒入庫,長期陳釀,經過物理和化學變化,在有效保存許多有益香味物質的同時,進一步排除酒體中有害健康的低沸點物質,祛除新酒不愉快氣味,減少辛辣味,酒體變得更加柔和、綿軟,芳香更加突出。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蒸餾接酒是“高溫釀造”工藝的精髓,是一個最富有科技創新內涵的典型范例。——高溫制曲。茅臺酒制曲溫度高達62℃,需經二次翻曲,40天成熟,再存放半年以上,這是順應自然的古老科學方法。為茅臺酒帶來了大量的微生物、香味物質和香味前軀物質,這在世界蒸餾酒中是獨一無二的。——高溫堆積。這是茅臺人針對高溫制曲而設計的堆積工藝,且堆積溫度要達到50℃左右。高溫堆積為入池發酵網羅、篩選、繁殖了大量微生物,并帶來了大量的香味香氣物質及其前軀物質,這在世界蒸餾酒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創舉。——高溫蒸餾接酒。茅臺酒的接酒溫度在40℃左右,比一般白酒高出15℃。高溫蒸餾接酒,能有效排除揮發性強的硫化物和其他剌激性的低沸點物質,更多地保留不易揮發的高沸點香味物質。——精心勾兌。新酒陳釀三年后,先小型勾兌,再大型勾兌。茅臺酒的風格特征不能用語言完全表達出來,全憑心靈手巧的感覺器官十分敏感的勾酒師將上百種酒體勾兌出妙不可言的成品茅臺。可以說是技術與工藝的完美結合。茅臺酒中從不添加任何外來物質,而是將純糧固態釀制的不同輪次酒、不同典型體酒、不同濃度酒、不同酒齡酒進行勾兌,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也是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茅臺酒獨樹一幟的釀酒工藝,既是原始、古老、傳統釀造工藝的經驗積累傳承和創新,又是一項十分科學、合理,符合現代生物技術的釀酒工藝。
{1}
3,新世界葡萄酒為何不看年份
長久以來,舊世界秉承傳統的葡萄作物栽培方式,代代相傳。這個沿襲至今的傳統就是“看天田”,除了修剪、除蟲外,不給予葡萄田以任何的人為干預,尤其是灌溉水分。因此,大多歐洲土地上好的葡萄酒產地坐落于河谷地,或者是接近河流周邊的區域,有了充沛的地下水源,就不需要在葡萄田里采用人工方式給水。葡萄收成的優劣、多寡,取決于每一年的氣候變化,也正因為這樣,產生了所謂的“年份葡萄酒”。年份的好壞,指的是當年葡萄在氣候的影響下,所收成的果實釀成葡萄酒后,所承載的該年份的聲譽,好年份賣好價錢,普通的年份,則價格一般。新世界不崇尚看天釀酒,他們采用灌溉的給水方式為葡萄田提供水源,所以田里每一年的葡萄藤都在人為的控制下成長,收成后的果實釀成的葡萄酒,特性年年相同,區別不大。新世界產區的葡萄一般成熟度很高,所以不用像舊世界產區那樣很關注年份。
{2}
4,大酎酒的口感如何
酒越久越香,這句話是相對而言的,白酒原漿酒是可以的,但成品酒過久存放很難說。以前朋友送過一瓶五重酎,價格不是很貴,純糧釀造的醬香型白酒,剛開始有些不相信,畢竟大家都清楚,茅臺,
郎酒都是醬香型白酒,買的死貴死貴的,而大酎卻只有三四百塊錢,而且還是中等檔次的。但是,當我喝過之后,我不覺得這是假的了,入口微涼,品之醇厚,香氣彌漫,透徹心靈……我能想到的贊美之詞,用在大酎酒上絲毫不為過。之后我針對大酎酒和普通白酒,做過對比。普通的白酒即使是陳年的醬酒,降溫之后也會出現,香味變淡,口感發澀,酒體渾濁等問題,而酎酒的特點之一是比一般的醬酒更為醇厚,顏色方面,大酎酒釀成“顏色如麻油一樣濃厚”通常新釀的米酒為淡青黃色,陳酒為金黃色,年份越陳,金色越多,只有陳貯達幾十年的米酒才會有麻油一樣的酒色, 劉邦詩中的“瑤漿蜜勺”道出了此酒的風味。關于大酎酒的口感,說是說不清的,畢竟每一個喝酒的人,喝酒時什么感覺,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真的感興趣的話,買一瓶試試就知道了,不然就算我說再多,你也覺得我是騙子。
5,白酒的分類及釀造方法的區別
可以參考《白酒生產技術全書》里面都有介紹,主要有濃香型、醬香型、清香型(分大曲、小曲、麩曲清香)、芝麻香型、豉香型、藥香型、兼香型、
鳳香型、馥郁香型等,是沒有曲香型的。一、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藝分類 現代將白酒分為固態法白酒、固液結合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三類。 1. 在固態法白酒中主要的種類為: (1) 大曲酒 大曲酒,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加上一定數量的碗豆。大曲又分為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一般是固態發酵,大曲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曲釀成。 (2) 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態發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3) 麩曲酒 這是解放后在煙臺操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別以純培養的曲霉菌及純培養的酒母作為糖化、發酵劑,發酵時間較短,由于生產成本較低,為多數酒廠為采用,此種類型的酒產量最大。以大眾為消費對象。 (4)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釀成的酒。 (5)其它糖化劑法白酒 這是以糖化 為糖化劑,加釀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2.固液結合法白酒的種類: (1) 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 這種酒是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后蒸餾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2) 串香白酒 這種白酒采用串香工藝制成,其代表有:四川
沱牌酒等。 還有一種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3) 勾兌白酒 這種酒是將固態法白酒(不少于10%)與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 3.液態發酵法白酒 又稱“一步法”白酒,生產工藝類似于酒精生產,但在工藝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傳統工藝,酒質一般較為淡泊;有的工藝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彌補。 此外還有調香白酒,這是以食用酒精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調香白酒經調配而成。 二、按酒的香型分 這種方法按酒的主體香氣成分的特征分類類,在國家級評酒中,往往按這種方法對酒進行規類。 (1) 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醬香型白酒,以茅臺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酵工藝復雜。所用大曲多為超高溫酒曲。 (2) 濃香型白酒 以
瀘州老窖特曲、
五糧液、
洋河大曲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酵采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采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3) 清香型白酒 也稱為清香型白酒,以
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采用清蒸清渣發酵工藝,發酵采用地缸。 (4) 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5) 其它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
西鳳酒、
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這些酒的釀造工藝采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采用串香法。 三、按酒品質分類 (1)國家名酒 國家評定的質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國家級評比,共經行過5次。茅臺酒、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等酒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 (2)國家級優質酒 國家級優質酒的評比與名酒的評比同時進行。 (3)各省,部評比的名優酒 (4)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產量的大多數,價格低廉,為百姓所接受。有的質量也不錯。這種白酒大多是用液態法生產的。 四、 按酒度的高低分類 (1) 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2) 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6,酒是雜釀成的
釀酒 可以用米 玉米等谷糧 甚至還可以用紅薯 釀酒要有耐心的
謝謝采納O(∩_∩)O~由人釀成的,用曲、水、淀粉質原料和其他輔料酒,即用糧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質發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飲料。
酒是一種特殊之物,具有多重性:就其本質而言,酒是一種物質,是含有酸、酯、醛、醇等多種化學成分的混合飲料,其中的主要成分乙醇(酒精)無需經過消化系統就可被腸胃直接吸收。飲酒后幾分鐘,酒精首先被血液帶到肝臟,在肝臟過濾后,到達心臟,再到肺,從肺又返回到心臟,然后通過主動脈到靜脈,再到達大腦和高級神經中樞……進而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產生奇妙的作用。這可能就是人類喜酒的最基本的動機和誘因吧!酒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和文化現象,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其內涵自然也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
酒,是人類各民族民眾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一大飲料。世界上最古老的實物酒是伊朗撒瑪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彌人;中國最古老的實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漢代御酒,據專家考證系糧食酒(也有專家認證為黃酒,作為黃酒工作者聞之為之躍呼、幸哉至善!)至今仍香醇可飲,可謂奇也!中國甲骨文中早就出現了酒字和與酒有關的醴、尊、酉等字。從中可以佐證酒的存在之久。至于文史中的記載更是枚不勝舉,如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即醉以酒,即飽以德”(《大雅·即醉》)的詩訊《周易》、《周禮》、《禮記》、《左傳》等典籍中,關于古代酒俗的記載更多,如“酒者可以養老也”(《禮記》)、“酒以成禮”(《左傳》)等。這說明酒存在著多種用途。是生活習俗中必不可少的。 傳說,發明酒的人,名叫
杜康。他當長工時,有一次偶然把高粱米飯放在樹洞中,時間久了,發酵成了酒。所以開始名叫“久”,后來才有“酒”字。增加“酒”的歷史典故。酒產生于何時,現已無可考。
美酒,是一種藝術佳作,以其水的外形,火的性格的獨特魅力,滲透在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類文化的每一個方面。同樣人生也如酒,生活應該是學識、是氣魄、是酒品、是素質,是生活困苦中的樂觀,是驚濤駭浪中的堅強,是努力奮發中的進取,因而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豐富的色彩,如此無限的歡樂。
TTGTTG酒是奇妙的東西。起初,先民大概是從水果自然發酵而成的液體中發現了它的妙處,而后學會的制作。前些年在內地考古發掘中,人們找到了數千年以前的酒液。它的歷史,不多跟中國的文明一樣古老。盡管中外都有禁酒的事例,但要完全禁絕,恐怕誰也做不到。一杯在手,胸襟漸開,人們就變得熱情奔放,豪氣蓋天。若不是一連喝了十來碗好酒,武松豈敢過景陽岡?更奇妙的是,酒能催發人們平日被關閉著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詩人、藝術家,總是和酒特別有緣份。中國第一位以喝酒著稱的詩人,該數魏晉之際的阮籍。
中國制酒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曲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于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傳說中的釀酒鼻祖:杜康、儀狄。
我國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黃酒和白酒。
人類最先學會釀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國最早的麥芽釀成的酒精飲料:醴。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
已發現的最早的蒸餾器: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現藏上海博物館)。
最早實行酒的專賣:漢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
酒價的最早記載:漢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賣酒,每升四錢。
記載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葡萄酒的最早記載: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
最早的麥芽制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最早的藥酒生產工藝記載: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生方》。
最早的賣酒廣告記載:戰國末期韓非子《韓非子》“宋人酤酒,懸幟甚高”。
我國最早的機械化葡萄酒廠:煙臺
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我國最早的啤酒廠建于1900年,
哈爾濱。
我國第一個全機械化黃酒廠: 無錫黃酒廠
目前國產價格最貴的酒:茅臺酒。
目前產量最大的飲料酒:啤酒。
美酒雖好,但可別貪杯哦! 喝多了對身體有害無義!白酒的生產有兩種方式:
1、配置型白酒:就是用食用酒精經過降度和使用正常的勾兌技術進行調兌而成,這種方式生產的白酒安全對身體沒有什么太大的傷害,喝后的感覺就是頭疼,口干。
此法一定要注意:千萬要使用食用酒精(乙醇),切記不要使用工業酒精(甲醇),全國經常被報道的假酒就是甲醇所致,該產品傷害人的中樞神經,飲用5ml就會出現頭暈、惡心和嘔吐,10ml就會失明,以上就會危及生命。
2、釀造型白酒,生產工藝相對比較復雜,同時還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現簡單的介紹如下:
原料處理---泡糧---初蒸---悶水---復蒸---攤涼---下曲培菌---發酵---蒸餾
原料:主要以淀粉類原料為主,例如:大米、高梁、玉米、紅薯等等皆可
泡糧和蒸糧的過程主要是將淀粉的鏈破壞掉,利于后期的培菌糖化
下曲培菌:此過程主要由根酶和糖化酶來完成,就是將淀粉轉化成糖的過程。根酶主要使用Q303,糖化酶的用量一般為120u/g原料,目前國內最好的要屬:無錫雪梅和蘇宏達
發酵:就是將糖類轉化成酒精的過程,利用酵母的代謝產物來生產酒精,國內最好的酵母為:湖北產的安琪耐高溫酵母酒酵母,用量為0.1%左右,根據季節的不同自由調整,掌握冬季用量大,夏季用量少的原則
7,酒是什么東西
喝的東西酒是一種含有酒精的液體。酒是一種可以讓人高興同樣可以讓人傷心的東西白酒
——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藝分類
在固態法白酒中主要的種類為:
(1)大曲酒 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加上一定數量的碗豆。大曲又分為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一般是固態發酵,大曲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曲釀成。
(2)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態發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3)麩曲酒 這是解放后在煙臺操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別以純培養的曲霉菌及純培養的酒母作為糖化、發酵劑,發酵時間較短,由于生產成本較低,為多數酒廠為采用,此種類型的酒產量最大。以大眾為消費對象。
(4)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釀成的酒。
(5)其它糖化劑法白酒 這是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結合法白酒的種類有:
(1)半固、半液發酵法白酒 代表是桂林三花酒,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先在固態條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態、半液態下發酵,而后蒸餾制成的白酒.
(2)串香白酒 采用串香工藝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 還有一種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3)勾兌白酒 這種酒是將固態法白酒(不少于10%)與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
(4)液態發酵法白酒 又稱“一步法”白酒,生產工藝類似于酒精生產,但在工藝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傳統工藝,酒質一般較為淡泊;有的工藝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彌補。
此外還有調香白酒,這是以食用酒精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調香白酒經調配而成。
——按酒的香型分 (在國家級評酒中,往往按這種方法對酒進行歸類)
(1)醬香型白酒 ,以茅臺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酵工藝最為復雜。所用的大曲多為超高溫酒曲。
(2)濃香型白酒 ,以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洋河大曲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粱為主,發酵采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采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3)清香型白酒 ,以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采用清蒸清渣發酵工藝,發酵采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5)其它香型白酒 ,主要代表有西鳳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這些酒的釀造工藝采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采用串香法。
——按酒質分
(1)國家名酒 國家評定的質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國家級評比,共進行過5次。茅臺酒、 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等酒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
(2)國家級優質名酒 國家級優質酒的評比與名酒的評比同時進行。
(3)各省,部評比的名優酒
(4)一般白酒 這種白酒大多是用液態法生產的。
——按酒度的高低分
(1)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2)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啤酒
——根據麥芽汁濃度分類
1、低濃度型:麥芽汁濃度在6°~8°(巴林糖度計),酒精度為2%左右,夏季可做清涼飲料,缺點是穩定性差,保存時間較短。
2、中濃度型:麥芽汁濃度在10°~12°,以12度為普遍,酒精含量在3.5%左右,是我國啤酒生產的主要品種。
3、高濃度型:麥芽汁濃度在14°~20°,酒精含量為4%~5%。這種啤酒生產周期長,含固形物較多,穩定性好,適于貯存和遠途運輸。
——根據酵母性質分類
1、上面發酵啤酒:是利用浸出糖化法來制備麥汁,經上面酵母發酵而制成。用此法生產的啤酒,國際上有著名的愛爾淡色啤酒、愛爾濃色啤酒、司陶特啤酒以及波特黑啤酒等。
2、下面發酵啤酒:是利用煮出糖化法來制取麥汁,經下面酵母發酵而制成。該法生產的啤酒,國際上有皮爾遜淡色啤酒、多特蒙德淡色啤酒、慕尼黑黑色啤酒等。我國生產的啤酒均為下面發酵啤酒。
—— 根據啤酒色澤分類
1、
黃啤酒(淡色啤酒):呈淡黃色,采用短麥芽做原料,酒花香氣突出,口味清爽,是我國啤酒生產的大宗產品。其色度(以0.0011摩爾碘液毫升數/100ml表示)一般保持在0.5ml碘液之間。
2、黑啤酒(濃色啤酒):色澤呈深紅褐色或黑褐色,是用高溫烘烤的麥芽釀造的,含固形物較多,麥芽汁濃度大,發酵度較低,味醇厚,麥芽香氣明顯。其色度一般在5~15ml碘液之間。
—— 根據滅菌情況分類
1、鮮啤酒:又稱生啤酒,是不經巴氏消毒而銷售的啤酒。鮮啤酒中含有活酵母,穩定性較差。
2、熟啤酒:熟啤酒在瓶裝或罐裝后經過巴氏消毒,比較穩定,可供常年銷售,適于遠銷外埠或國外
3、風味啤酒:黑,紅啤酒生產新概念――后修飾技術具有獨特魅力的黑,紅啤酒日益成為人們現代生活所追求的時尚飲品.傳統黑,紅啤酒生產是以淺色麥芽,焦香麥芽,黑麥芽為原料的直接進行發酵釀制而成,由于高溫糖化,長時間發酵及酵母的吸附作用,使焦香麥芽,黑麥芽的香氣,色素等有效成分損失太多,同時深色麥汁的特定組成也給雙酰的還原帶來一定困難,酎母的發酵性能也受到影響,也很容易給啤酒帶來煙味,焦苦等不良口味;而啤酒后修飾技術可以將上述情況得到有效改善.在啤酒生產后期,采用部分修飾法或全修飾法,通過添加增色增香物質同樣可以生產出泡沫豐富,麥芽香突出,口味醇厚柔和的優質黑啤酒,與傳統工藝相比較,后修飾技術簡化了生產操作,降低了生產成本,掩蓋了風葉缺陷,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穩定性.目前常用的黑啤酒修飾劑有:黑,紅啤酒濃縮液,啤酒專用色素,焦香麥芽香精等酒乃穿腸毒藥,酒能喝但不能喝高。醉酒醒后的緩沖時間是很痛苦的。能麻醉自己的東西
8,怎么才能自己釀出白酒呢
※ 白酒的制作: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曲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制作方法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占60%以上。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淀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淀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鐘。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將原料和發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后,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采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后,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后,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并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并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1、浸泡:將糯米洗凈,浸泡12到16小時,至可以用手碾粹即可。其作用是使淀粉顆粒巨大分子鏈由于水化作用而展開,便于常壓短時間蒸煮后能糊化透徹,不致使飯粒中心出現白心現象。 2、蒸飯:將糯米蒸熟、蒸透。 3、淋飯: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卻。在桌子上鋪上幾張鋁箔,將糯米在上面攤成兩三寸厚的一層,涼透。在冷卻好的糯米上灑少許涼開水,用手將糯米弄散攤勻,用水要盡量少。 4、落缸搭窩:將酒曲均勻地撒在糯米上,稍微留下一點點酒曲最后用。然后用手將糯米分區翻動,將糯米上下層拌在一起,盡量混均勻。拌勻后,將糯米轉移到發酵的容器中 ,邊放邊用手掌輕輕壓實。放完后將最后一點酒曲撒在上面。用少許涼開水將手上的糯米沖洗到容器內,再用手將糯米壓一壓,抹一抹,以使表面光滑。最后,在中間搭窩,以增加米飯和空氣的接觸面積,使好氣性糖化菌生長繁殖,然后蓋上紗布。 5、發酵成熟:將盆置于30℃左右的恒溫箱中培養24到48小時,如果米飯變軟,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和乳酸,即可停止保溫。最好再蒸一下,殺死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停止其活動。這樣,甜酒釀就制作成功。 品質優良的甜酒釀,含糖量在38%以上,酸度在0.4%以下,少量乙醇0.5%~1%,酒味輕微,同時還具有特有的酒香味。 白酒分很多種,工藝各不相同! 按生產工藝分分為固態法白酒、固液結合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三類。 按酒的香型可分為: 1.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茅香型白酒,以茅臺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酵工藝最為復雜。所用的大曲多為超高溫酒曲。 2.濃香型白酒 以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洋河大曲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酵使用混蒸續渣工藝。發酵采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的老窖。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3.清香型白酒 以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采用清蒸清渣發酵工藝,發酵采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5.其它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西鳳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這些酒的釀造工藝采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清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采用串香法。 可去這里看一下,有詳細的工藝教程: http://sl.jandao.com/sl/jiu/酒有多種,就說說米酒吧!何謂三白酒?《烏青鎮志》上說:“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飲用。以往農村過春節,就用它來招待客人,在烏鎮民間,此酒還有一個別名叫“杜搭酒”。民間有謠“貓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 三白酒以糯米為主要原料,釀制時,首先將糯米蒸煮成飯,盛在淘籮里以冷水淋涼。再將酒曲餅搗碎,均勻地拌入飯中。而后將飯料倒入酒缸,壓平,在中間挖一個小潭,然后將酒缸加蓋密封,并用稻草或棉絮捂實保溫。數日后,若缸中間的小譚已積滿酒漿,即可將涼開水倒入缸中,以淹沒飯料為準,再封好缸蓋捂實。一周后開蓋,放入蒸桶進行蒸餾,如此二蒸二釀后,酒便釀成了。已習慣喝瓶裝酒的現代人很少能再看到過這樣"土氣"的釀酒方法了。 在公生糟坊,你可在觀賞釀酒過程之余,親口品嘗一下“三白酒”的醇香美味,還可以購一些回家,把烏鎮的風情、美酒連同美好的回憶帶回家中,留待日后細細品味。 -------- 肯頂是不一樣的,古代的白酒就和現在的酒釀差不多,頂多就有點酒的味道,酒精含量更是少的可憐,要不古人怎么可以千杯不醉呢! 中國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餾酒之一(其余五種是白蘭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國白酒在工藝上比世界各國的蒸餾酒都復雜得多,原料各種各樣,酒的特點也各有風格,酒名也五花八門。 中國白酒在飲料酒中,獨具風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白酒相比,我國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擬的風味。酒色潔白晶瑩、無色透明;香氣宜人,五種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氣馥郁、純凈、溢香好,余香不盡;口味醇厚柔綿,甘潤清冽,酒體諧調,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凈、變化無窮的優美味道,給人以極大的歡愉和幸福之感。 我國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度數這樣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國家是罕見的。近幾年,國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數,有不少較大的酒廠,已試制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現市場初期,大多數消費者不太習慣,飲用起來總覺著不夠味,“勁頭小”。90年代初,城市消費者已經開始習慣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經逐漸成為一個較好的品種了。 白酒以前叫燒酒、高糧酒,建國后統稱白酒、白干酒。為什么叫白酒、白干和燒酒?白酒就是無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摻水的意思,燒酒就是將經過發酵的原料入甑加熱蒸餾出的酒。 白酒的名稱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為原料生產出來的酒。有的以產地命名,如:茅臺、汾酒、景芝白干、曲阜老窖、
蘭陵大曲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還有的按發酵、貯存時間長短命名,如:特曲、陳曲、頭曲、二曲等。二鍋頭、回龍酒等,則又是以生產工藝的特點命名的。二鍋頭是我國北方固態法白酒的一種古老的名稱。現在有的酒仍叫二鍋頭。現在的二鍋頭是在蒸酒時,掐頭去尾取中間餾出的酒。真正的二鍋頭系指制酒工藝中在使用冷卻器之前,以古老的固體蒸餾酒方法,即以鍋為冷卻器,二次換水后而蒸出的酒。所謂回龍酒,就是將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為回龍酒。 ---------- 家葡萄釀酒方法 主要原料 葡萄。 設備用具 盆、陶瓷缸、乳膠管、竹篩子、豆包紗布、罐或陶瓷缸、紗布等。 制作方法 選擇成熟前15~20天未噴灑農藥的葡萄。除去生、青、破果粒、霉爛果及其它雜物,直接放在大盆里(不要洗),因為葡萄皮表面存在著野生酵母,在清汁發酵時發揮酵母作用。選好后,把手洗凈,用兩手在盤里用力揉搓葡萄,擠出葡萄汁。在已準備好的罐或陶瓷缸的口部放上竹篩子,將擠出的葡萄汁濾到罐或缸里,除去葡萄梗。竹篩上的葡萄皮、肉等,用紗布包好,用力擠壓出殘余的果汁,擠出的汁也裝入缸或罐中。正常情況下,葡萄出汁率為70%左右。將裝有葡萄汁的缸、罐靜置12~20個小時,用乳膠管或無毒塑料管將上清液用虹吸法吸到另一個容器中,進行發酵。為防止發酵時汁液外溢,發酵缸、罐中的葡萄清汁不要裝得過滿,是容器容量的80%-90%即可。經過兩晝夜,葡萄汁開始發酵,特別旺盛時,可聽到沙沙聲,同時可以嗅到酒香味。發酵過程,要注意控制酒度,適時補糖和控制品溫。 控制酒度的方法是每100毫升葡萄汁利用葡萄皮上附有的野生酵母發酵釀酒,1克糖份可產生0.56度酒,如果葡萄含糖量為15%,出酒度為 15 X 0.56=8.4;如果含糖量為20%,出酒度則為20 x 0.56=11.2,說明葡萄含糖量大的,出酒度就高些。但靠葡萄本身的糖分,來提高成酒度是不可能的,必須另外添加白糖。白糖的添加量可按下列公式計算。例如,釀制含酒12度的葡萄酒(葡萄含糖量為15%),需添加白糖數量(12-8.4)X1.8=6.48克。如葡萄含糖量為20%,則加糖量為(12-11.2)X1.8=1.44克(這里的1.8是按理論推算出來的,即釀成1度酒需要白糖1.8克)。所得出的6.48克和1.44克都是100毫升葡萄汁的用量,如果是1公斤葡萄汁(即1000毫升),則加糖量分別為64.8克和14.4克。以此為基數,根據葡萄汁量來計算。 適時補糖。一般在發酵旺期添加為好。根據釀酒時所用葡萄汁中糖分的含量和生產酒要求的酒度決定白糖的添加量。 控制品溫。品溫是葡萄汁的發酵溫度。最宜溫度為18℃-22℃。溫度過低,不易發酵;溫度過高容易引起雜菌感染。在這個溫度下維持12天左右,葡萄汁中的糖分基本耗盡,還要靜放2~3天,再采用虹吸法進行第一次分離。將上清液抽出,裝入事先洗凈的缸、壇里、密封陳化。要裝滿,不留空隙,以防止空氣中的雜菌污染。也可在葡萄酒上噴灑一點食用酒精(因為酒精比重小于葡萄酒,所以飄在葡萄酒面上,可以起隔絕空氣和防雜菌污染的作用,同時還能防止酒面上生白膜)。經過20天后,仍采用虹吸法進行第二次分離,分離后仍需陳貯3-5個月即成。 工藝流程 選料→揉搓→濾汁→靜置→吸上清液→在18℃~22℃溫度下加糖發酵→靜置→吸上清液陳化→分離陳貯→成品。酒精兌水,東北燒酒工藝 1 發酵 根據生產的香型選擇酵母,將高梁(玉米)粉碎后,加入酵母、糖化酶、稻殼,充分混合后,由粉料機進行粉碎,裝窖發酵一周。 2 配料 取發酵后酒料,加高梁或玉米粉、稻殼、適量一遍酒糟,混拌后,堆積約20min。堆積時間應保證。 3 燒制 至鍋爐壓力達到0.1~0.4MP a之間后,將堆積料投入酒鍋中加蒸氣進行燒制,大約在30~35min后,冷卻鍋出料口應開始出酒。 待出料口的產品酒精度低于30%(V/V)時,停止出料,清出酒糟,重新投料燒制。 4 窖存 將燒制好的酒(約40度)根據香型(濃香、濃醬兼香)、原料(玉米酒、高梁酒)不同,分別送入酒庫,裝入酒罐,還原一個月以上。 應注意香型、原料和還原時間,不可混淆。 5 調制 將罐中存放陳化一個月以上的原漿酒用泵抽至調酒罐,根據成品酒精度加入適量食用酒精,以及乙酸乙脂等香料,過濾出泡沫、雜質等,保證感官指標合格。